首页 百科知识 威廉·推宁对西方法学的反思与批判

威廉·推宁对西方法学的反思与批判

时间:2022-05-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威廉·推宁对西方法学的反思与批判_法理学前沿 英国著名证据学、法理学专家威廉·推宁,在世界各地的多所大学里任过教,是一位深受景仰的学者。而这又必须建立在对当代西方法理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他关于西伐利亚二重奏、实证主义法学的黑箱操作及法学研究中的北强南弱现象的说法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他对西方法学传统的批判很值得深思。推宁认为法理学是英国文化中特有的内容。在欧洲大陆没有一般法理学和个别法理学这种说法。

英国著名证据学、法理学专家威廉·推宁,在世界各地的多所大学里任过教,是一位深受景仰的学者。这位老先生心胸宽广、眼界开阔,几乎跑遍了全世界的各个角落,近年来一直关注在法律全球化的背景下法理学如何发展的问题,极力提倡深入研究一般法理学。而这又必须建立在对当代西方法理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他曾多次撰文,并在2000年出版的《全球化与法学理论》一书里详细论述过这个问题。在2005年于西班牙古都格拉纳达召开的第22届世界法哲学社会哲学大会上,他又重申了自己的观点。读了他的文章,听了他的演讲之后,我感觉他的说法有不少新颖之处。他关于西伐利亚二重奏、实证主义法学的黑箱操作及法学研究中的北强南弱现象的说法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他对西方法学传统的批判很值得深思。当然,他并不是批判法学的一员。

推宁区分了法理学(jurisprudence)和法哲学(philosophy of law、legal philosophy)的不同,认为法理学是法律作为一个学术领域的理论部分。在他看来,法理学和法学理论是同义词,而法哲学是法理学中最抽象的那一部分,即关于法治、权力、正义、责任与惩罚等最基本概念的研究。而诸如法律制度怎样建构,刑事程序、民事程序怎样发展等这一类问题在他看来就不属于法哲学,而是属于法理学。

推宁认为法理学是英国文化中特有的内容。在英国的传统中,法理学有所谓一般法理学和个别法理学之分。一般法理学是对不止一个法律制度的描述分析,而个别法理学则是对某一个法律制度的描述分析。推宁对“一般”这个词作了这样的定义,即抽象、普遍、地域的广泛及不止一种等。从这个定义出发,他指出:英、美与欧洲大陆关于“一般”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在欧洲大陆,法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而一般法理学研究的是法律的细节问题,比如司法、执法方面的诸多问题。而抽象的概念属法哲学研究的范围。在欧洲大陆没有一般法理学和个别法理学这种说法。

推宁认为,就发展一般法理学而论,最重要的问题在于首先认清当代西方法理学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探讨如何来应对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后果,以及如何在更宽广的范围内从事一般法理学的研究。在他看来,西方法理学乃至西方法学,至少存在以下九个问题:

一是所谓的西伐利亚二重奏。他认为,西方的法学研究直接受到《西伐利亚和约》二分法的影响,把法律分为国际法和国内法两个系统来进行研究。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它把很多可以被看作法律的内容排除在外,比如洲际法律、国与国之间的法律、地区和地区之间的法律,以及国家法之外的非制定法和习惯法等。二是当代西方的法学研究,从大体上来看是封闭的、各自为政的。比如说,研究美国的法律完全不用考虑德国的或法国的法律,更不用考虑中国的法律。然而,人们往往会从这种封闭的研究中自诩得到了普遍的真理。三是当代的法律和法理学研究基本上是世俗的,脱离了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根源。四是当代西方法学基本上是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官僚体制的研究,具有十分明确的功利性。法律被视为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种社会手段。五是就对法律的认识理解而言,当代西方法学采取了一种从上往下的态度,一种从统治者的角度、立法的角度、官员的角度、精英的角度去理解法律,而不是从使用者、消费者、受害人的角度去理解法律。六是当代法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观念和规范,而不是对社会事实所作的经验性的研究。这种情况在分析法学和自然法学的研究中尤其盛行。七是当代法学的研究几乎完全是由北半球主导的,而南半球则基本上是处于接受的状态。北半球的法学思想通过殖民、贸易以及后来包括全球化在内的各种各样的途径,逐渐传遍全世界。八是当代法学研究的主流只注重研究西方的法律,而不重视研究非西方的法律。九是当代法学背后的基本价值系统是单一的,尽管其哲学基础是多元的。

以上九点在推宁看来可能会成为发展一般法理学的障碍。尽管在20世纪中后期这些问题可能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大的趋势依然如此。推宁所指出的西方法学研究的这九种弊端有些是人所共知的,有些是个别学者早就指出了的,也有些是颇具新意的。西伐利亚二重奏的概括一针见血地揭示了西方法学研究中的结构性缺陷。这种结构性缺陷或许曾经是一种富有成效的研究范式,但在法律价值多元化、法律全球化以及区域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它的缺陷日益明显。在某种意义上,近年来兴起的民间法的研究、社会法的研究、自反型法的理论以及形形色色的所谓“小法理学”(minor jurisprudence)的出现都是克服这种缺陷的种种尝试。

实证主义法学黑箱操作的说法似乎有点言过其实。笔者理解,推宁可能指的是在近几年的学术讨论中实证主义者多少有点自说自话,而且已经陷入深重的危机。关于法律中的承认规则的辩论,以及由之催生的所谓“包容性法律实证主义”和“排他性法律实证主义”,事实上把法学研究引入了死胡同,使实证主义者(至少是规则实证主义者)离法律现实越来越远,而他们的研究也越来越不重要。实证主义法学的未来已经成为很多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一些大型的国际法理学会议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议题和讨论。

南北的差异确实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西欧、北欧比南欧和东欧富强,北美比南美富强,北非比南非富强。英、美、法、德、意都是北部比南部强。世界上许多大城市都是北边比南边富有发达:贫民区一般都在城市的南部。波士顿、芝加哥、布达佩斯、鹿特丹、约翰内斯堡甚至德黑兰都是南部状况较差。这种局面显然不是某种单一的原因所致。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经济条件及风俗习惯等都是“嫌疑”。至于法律和法学,古代和中世纪不论,近现代确实如推宁所言,北比南强。不仅如此,而且也是西比东强。但就中国而言,推宁的论断则似乎不够准确。当今中国的法学版图大有南北并立之势,南方并不比北方弱。

无论如何,推宁的这些见解对法学理论的研究者来说是颇具启发性的。推宁认为全球化十分重要,但它不一定只是一种模式,而全球法理学也不应该只有一种模式,无论是康德式的还是美国的经济分析法学式的。在他看来,一般法理学应该反映多元化的法律价值,而所谓的比较研究不应该是仅限于比较法律概念和法律制度的表现形式,应该更深入地去比较法律的背景和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应该尽量克服已经存在的障碍。而要做到这一点,推宁认为,首先,应该解决实证主义者的黑箱操作的问题。其次,应该克服西伐利亚二重奏。最后,应该尽可能地扩大法律的语汇和概念,吸收不同法律文化中的法律语汇和法律概念。这些提法是非常中肯的。

一种文化、一种学术乃至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或者失去了反思批判的能力,它的进步将会是非常缓慢的。在西方文化的发展史上,批判反思和发展创造对学术的生命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然而,人们对二者的态度却是大不相同的。发展创造似乎永远都是正路,代表着学界的主流声音,而批判反思却总是在口诛笔伐的浪涛中沉浮,在不和谐的旋律中延续生命。但是,推宁对西方法学颇具特色的反思批判似乎可以既不招致指责,又可以为学界所接受。因为他的反思批判是建立在多年观察和体会之上的经验性的建设性批判,而非受到某种意识形态激励而进行的理论性的革命性批判。而且他的批判也是一种内部的批判,即一位自由主义法学专家对自由主义法学的批判。

[1]关于批判法学的一般介绍,请参阅Mark Kelman, A Guide to Critical Legal Studies(1987); Jonathan Turley,“Roberto Unger’s Politics: A Work in Constructive Social Theory: Introduction: 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CLS, Unger, and Deep Thought,”81 Nw. U. L. Rev. 593, 594(1987);Joan C. Williams,“Critical Legal Studies: The Death of Transcendence and the Rise of the New Langdells,”62 N.Y.U. L. Rev. 429(1987);Roberto M. Unger,“The Critical Legal Studies Movement,”96 Harv. L. Rev. 561(1983);Duncan Kennedy and Karl E. Klare,“A Bibliography of Critical Legal Studies,”94 Yale L.J. 461(1984);Andrew Altman, Critical Legal Studies: A Liberal Critique(1990); J.M. Balkin,“Ideology as Constraint,”43 Stan. L. Rev. 1133(1991);David Kairys(ed.), The Politics of Law(revised)(1990); Duncan Kennedy, A Critique of Adjudication \[fin de siecle\](1997)。有关中文著述请参阅朱景文编著的《对西方法律传统的挑战——美国批判法律研究运动》及沈宗灵、张文显、信春鹰、吴玉章等学者的有关文章。

[2]Lisa R. Pruitt,“A Survey of Feminist Jurisprudence,”16U. Ark. Little Rock L.J. 183(1994); Esther Vicente,“Feminist Legal Theories: My Own View From A Window In The Caribbean,”66 Rev. Jur. U.P.R. 211(1997); Dennis Patterson,“ Postmodernism/Feminism/Law,”77 Cornell L. Rev. 254(1992); Catharine A. MacKinnon,“ Points Against Postmodernism,”75 Chi.-Kent. L. Rev. 687(2000).

[3]Catharine A. MacKinnon,“Feminism, Marxism, Method, and the State: Toward Feminist Jurisprudence,” Journal Of Women In Culture And Society, Vol. 8, No. 4(1983).

[4]见Catharine A. MacKinnon,“Points Against Postmodernism,”75 Chi.-Kent. L. Rev. 687(2000);并参阅Dennis Patterson,“Postmodernism/Feminism/Law,”77 Cornell L. Rev. 254(1992).

[5]关于种族批判法学的一般文献,请参阅Kimberle Crenshaw et al.(eds.),Critical Race Theory: The Key Writings That Formed The Movement(1995);Richard Delgado(ed.), Critical Race Theory: The Cutting Edge(1995);Derrick Bell,“Racial Realism,”24 Conn. L. Rev.(1992)。

[6]Jeffrey J. Pyle,“Race, Equality and the Rule of Law: Critical Race Theory’s Attack on the Promises of Liberalism,”40 B.C. L. Rev 787(1999)

[7]关于拉丁批判法学的一般文献请参阅: Jean Stefancic, Latino and Latina Critical Theory: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85 Calif. L. Rev. 1509(1997);Symposium, LatCrit Theory: Naming and Launching a New Discourse of Critical Legal Scholarship, 2 Harv. Latino L. Rev. 1(1997);Symposium, Difference, Solidarity and Law: Building Latina/o Communities Through LatCrit Theory, 19 Chicano-Latino L. Rev. 1(1998);Symposium, International Law, Human Rights and LatCrit Theory, 28 U. Miami Inter-Am. L. Rev. 1(1997);Symposium, LatCrit Theory, Latinas/os and the Law, 85 Cal. L. Rev. 1087(1997);Colloquium, Representing Latina/o Communities: Critical Race Theory and Practice;Francisco Valdes, Under Construction: LatCrit Consciousness, Community and Theory, 85 Cal. L. Rev. 1087, 93-96(1997);Symposium, Rotating Centers, Expanding Frontiers: LatCrit Theory and Marginal Intersections, 33 U.C. Davis L. Rev.(2000)。

[8]Francisco Valdes,“ Under Construction - LatCrit Consciousness, Community, and Theory,”85 Calif. L. Rev. 1087(1997);Elizabeth M. Iglesias,“Identity, Democracy, Communicative Power, Inter/National Labor Rights and the Evolution of LatCrit Theory and Community,”53 U. Miami L. Rev. 575(1999).

[9]Laurie Rose Kepros,“Queer Theory: Weed or Seed in the Garden of Legal Theory?”9 Law & Sex. 279(1999 / 2000).

[10]Keith Aoki,“The Scholarship of Reconstruc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Backlash,”81 Iowa L. Rev. 1467(1996); Robert S. Chang,“Toward an Asian American Legal Scholarship: Critical Race Theory, Post Structuralism, and Narrative Space,”81 Calif. L. Rev. 1241(1993); Pat K. Chew,“Asian Americans: The ‘Reticent’ Minority and Their Paradoxes,”36 Wm. & Mary L. Rev. 1(1994); Kenzo S. Kawanabe,“American Anti-Immigrant Rhetoric Against Asian Pacific Immigrants: The Present Repeats the Past,”10 Geo. Immigr. L.J. 681(1996); David Quan,“Asian Americans and Law: Fighting the Myth of Success,”38 J. Legal Educ. 619(1988); Frank H. Wu,“Changing America: Three Arguments About Asian Americans and the Law,”45 Am. U. L. Rev. 811(1996);Jim Chen,“Unloving, 80 Iowa L. Rev.”145(1994).

[11]参见http://www.boalt.org/aalj/。

[12]Robert A. Williams, Jr., The American Indian in Western Legal Thought: The Discourses of Conquest(1990); Rennard Strickland,“Implementing the National Policy of Understanding, Preserving, and Safeguarding the Heritage of Indian Peoples and Native Hawaiians: Human Rights, Sacred Objects, and Cultural Patrimony,”24 Ariz. St. L.J. 175(1992); Robert A. Williams, Jr.,“Taking Rights Aggressively: The Perils and Promise of Critical Legal Theory For Peoples of Color,”5 Law & Ineq. J. 103(198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