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理性反思与批判方法论

理性反思与批判方法论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教育目的转型问题,应坚持理性反思与批判的方法论。理性是传统认识论的基础,也是以往所有方法论的根基,传统教育目的就是建立在坚固的理性方法论土壤上的。理性是现代文明的灯塔,它是建立在以人权反抗神权的启蒙运动基础之上的,以解放人、构建现代性社会秩序为已任的。所以,理性强调研究的确定性、普遍性和同质性,以抓住事物的本质,掌握世界的规律,理性自己扮演了上帝的角色,并把自身置于神坛的地位。

(二)理性反思与批判方法论

研究教育目的转型问题,应坚持理性反思与批判的方法论。理性是传统认识论的基础,也是以往所有方法论的根基,传统教育目的就是建立在坚固的理性方法论土壤上的。理性是现代文明的灯塔,它是建立在以人权反抗神权的启蒙运动基础之上的,以解放人、构建现代性社会秩序为已任的。理性在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就是对社会秩序的设计,“秩序,根据《牛津英语词典》,‘是每样东西都在适当的位置并起适当作用的状态’。构建秩序(在混乱盛行处建立秩序)就是建立或保持秩序或适当的状态;根据规律办事;规范,统制,管理”(33)。秩序之所以成立并拥有立法权的源泉就在于它是理性的产物,理性赋予秩序以规律、本质的权威;进而,依据秩序,可以对事物进行概括、分类、定义和区分,使大千世界在既定秩序的安排下各归其位、各得其所、各尽其能。所以,理性强调研究的确定性、普遍性和同质性,以抓住事物的本质,掌握世界的规律,理性自己扮演了上帝的角色,并把自身置于神坛的地位。鲍曼尝试用后现代性(有时又称“流动的现代性”)来反思、批判现代性的理性认识论,他认为我们不是在年代意义上探讨后现代性的,而是在与现代性相对的层面上来分析后现代性的,表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间必然的内在联系,所以,他又将后现代性称为“流动的现代性”,以抗衡“稳固的现代性”。如果说现代性是与确定性、普遍性、同质性、单一性、透明性联系在一起,那么,后现代性则与不确定性、多元主义、异质性、多样性、模糊性相联系。针对现代性的理性秩序,“典型的后现代性世界观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由无限种类的秩序模式构成,每种模式均产生于一套相对自主的实践”(34)。即相对人的实践而言,秩序不是先在的、他治的,而是主体多元、价值多元、权威多元的,主体之间彼此是共生的社会共同体,在这种共同体社会中,自主、自治是每个人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存在的前提,惟有自主、自治,规训人的理性秩序观才失去其合理性和正当性。所以,研究应保持开放、多元、生成的视野,以期更好地认识研究对象、研究目标,使研究者和研究一同前行。

理性反思与批判研究方法论在教育目的转型研究中的具体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针对传统教育目的的反思,传统教育目的是现代社会价值规范在教育领域的反映和要求,自然地体现了理性所内含的普遍性、确定性、同质性等本质特征,通过对理性方法论的剖析,可以更好地认识传统教育目的的历史合理性,批判其时代的局限性,从方法论视角揭开教育目的转型的必然性。其次,研究教育目的转型必须从方法论的转型开始,这正是我们反思和批判理性方法论的旨归所在,认识新时代的人、社会,建立新教育目的观必须在继承理性合理性的基础上超越传统的理性方法论束缚,寻求新的研究观念和研究方式,诸如后现代思想、复杂性思想等,和理性方法论中的合理性研究一起,确保教育目的转型研究的顺利开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