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闻派别探索

新闻派别探索

时间:2022-05-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新新闻主义思潮对西方新闻传播实践仍有一定影响。在现代新闻报道中,精确新闻学正在日益受到重视,这也是它在遵循新闻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的重要发展趋势。发展新闻学理论认为,西方传统的新闻学由于受到政治偏见和价值观念的限制,导致在这

新闻学在我国至今还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学科,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学研究和教育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在新闻研究方面思路单一,方法陈旧,观念老套,依然使得我们的新闻学无法突破最传统的理论模式和框架。因而,从新闻批评开始,大胆地开拓思维,勇敢地变革观念,积极地探索新的科学化的方法,显然是使我们的新闻学在21世纪取得根本性突破的重要途径。

时至今日,真正中国化新闻学体系以及新闻学派的建立,还有待于我们独辟蹊径,通过不断地努力而去实现。其中中国化新闻批评学派的建立应该说是首要之举。就我国目前的新闻批评状况而言,确实还看不出有什么学派产生的苗头;但是,一旦我们从理论上具有了这样的清醒,在以后的新闻批评实践中能够不断地进行一些更加自觉的探索,新闻学派的出现,可以说不是很遥远的事情,而我们的新闻学理论的全面突破和发展,也就真正有了强大的根基。为了进一步开阔理论视野,为了使得研究和思考21世纪中国新闻学在学派发展方面能够具有一些更加具体的参照,这里特别介绍几种西方的新闻学派的理论:

一、新新闻主义理论

新新闻主义是美国新闻界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理论主张,这是由汤姆斯·沃尔弗(Thomas Wolfe)首先正式提出来的。新新闻主义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殖民地时代托马斯·潘恩发表《常识》的时候。美国文学史上有很多伟大的作家都曾做过新闻记者,比如海明威和乔治·奥威尔等,他们最早进行了把文学要素引入新闻报道的尝试,其主要观点是倡导用写小说的方法报道新闻,公开提出新闻报道在必要时也可以适当虚构。这种理论首先认为传统的真实报道新闻的原则是墨守成规、原始主义。他们在理论上提出;记者和作家的混合是“新闻学的新哲学”,甚至认为主观想象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只有使用艺术概括,用艺术手法写出来的新闻才是高于真实的新闻作品。汤姆斯·沃尔弗把自己观点的拥护者称之为“新新闻记者”、“记者与艺术家的混合体”。当然,这种新闻主张也受到美国严肃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学者的反对,同时也受到文学界的批评,认为它不仅有损新闻的声誉,也有失文学的尊严。但是,新新闻主义思潮对西方新闻传播实践仍有一定影响。

另外,由于面对电视和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传统的客观性平面报道已经很难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很多报纸不得不谨慎地引进新新闻主义的写作方式。俄勒冈大学新闻学院于1995年在全国范围内第一次开设“创造性非虚构写作”的研究生课程,标志着新新闻主义作为一种20世纪重要的新闻学流派被学术界正式接纳。

二、调查新闻学

这是20世纪70年代首先在美国出现的新闻学观点,称之为调查新闻学。顾名思义,当然就是因为他们积极倡导调查性的新闻报道。当时,《华盛顿邮报》的两名年轻记者伯恩思坦和伍德沃德因对水门事件的成功报道而声名鹊起,此后类似的调查性新闻报道颇受社会青睐。所以,理论界对于调查性报道的研究也就逐渐成为热点。这种新闻观点认为,新闻记者的社会使命,就是要主动而无畏地捕捉重大社会黑幕和丑闻,进行深入系统地调查报道,力求揭示其更为深层的背景,并向公众展示产生这些黑幕和丑闻的社会根源,从而推动社会的改革。实际上,调查新闻学是过去西方社会“扒粪报道”在新形势下的发展。

从当时的一些效果来看,调查性报道在美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似乎建构出无可抵挡的新闻正义以对抗当权政治,但后来却因为记者的功利心态而让调查性报道逐渐变貌。许多记者幻想一夜成名,一心希望能通过对专题或是特案的报道让自己成为焦点。而紧接着,美国对“调查新闻学”提出最严厉批判的莫过于认为调查性报道制造出一个个假象,让人以为美国真的是一个民主社会,以为可以藉着揭发一些重大问题而使社会获得改善;另外,由于一些冲击力大的揭丑报道往往会触及有势力的财团与政党,因此,美国和西方国家的调查报道自80年代以后就有所减少,并逐渐转入对一些风险较小的社会问题的揭露。

图1-4-1 布兰特·休斯顿:《调查记者手册》,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20世纪80年代,调查新闻学引入中国。这一以监督批评和剖析问题为核心的报道形式,是采访者针对某些个人和组织故意掩盖损害公众利益的事实或者公众关心的问题,通过独立、系统、科学、有针对性的调查而完成的报道过程,这在中国的民主社会越来越走向完善和进步的大趋势下,具有非常现实的推动作用。所以,直到进入21世纪,调查性新闻在中国仍然十分盛行。

三、精确新闻学

一般认为,精确新闻学的创始人是美国新闻学者菲利浦·迈耶(Philip Meyer),他在1971年出版了《精确新闻学》一书。在这部专著中,他指出,传统的新闻采访和处理新闻的方法,只偏重某些耸人听闻的情节或者对事件只是作一般性的描述,使得新闻报道难于做到真正的准确与客观。新闻记者应该广泛地运用社会治安和其他人文科学的方法来采集、加工新闻信息,并从社会、历史、政治和经济的角度去分析新闻材料,揭示社会事件的真相,以提高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具体采取的方法,精确新闻学提出可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选择性调查、数量分析、内容分析、中间测量等。在此书出版后的十几年里,精确新闻学的研究十分流行。先是于20世纪70年代风行于美国新闻界,后影响到世界各国新闻业。80年代,我国新闻界也开始吸取和运用这种新闻报道理论和方法,从而大大丰富了新闻报道方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新闻报道质量。

精确新闻学改变了传统的新闻运作方式,要求记者有更大的主动性与科学精神,这种更强的挑战性使记者的报道由被动变为主动,也使“新闻”不再只是对“新闻事件”的被动报道与解读,更包括对“新闻问题”的主动采访及分析。在现代新闻报道中,精确新闻学正在日益受到重视,这也是它在遵循新闻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的重要发展趋势。

图1-4-2 菲利普·迈耶:《精确新闻报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四、发展新闻学

这是由发展中国家的新闻学者提出的新闻学理论。从20世纪70年代问世并逐步发展起来,而且还进一步向西方发达国家扩散传播,影响遍及整个世界新闻理论界。

发展新闻学理论认为,西方传统的新闻学由于受到政治偏见和价值观念的限制,导致在这种理论支配下的关于发展中国家的报道,往往更多地追求怪异性的突发事件,或者片面报道这些国家的战争、内乱、灾难、犯罪及各种落后现象,而对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的进步与发展的状况则不屑一顾。为此,这些国家的新闻学者提出,要打破国际新闻传播中的这种不平衡和不平等的状态,建立世界新闻传播的新秩序。他们还指出,西方新闻界应当改变传统的新闻价值观念,一定要完整而全面地报道世界各地的新闻事件,既报道突发事件,又报道非事件性新闻。他们还强烈要求西方传媒扩大报道面,尤其要全面真实地反映发展中国家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新进展。简单地说,发展传播学的基本课题就是如何运用传播来促进国家发展。

图1-4- 3 罗鸣:《中国发展新闻学概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受发展新闻学的影响,一些发展中国家新闻界建立了区域性的跨国联合通讯社、电子传媒组织,进行国际新闻报道的联动,加强地区性新闻合作与交流,努力建立国际新闻报道新秩序。在这种新局面的推动下,一些西方国家的新闻学者也开始重视和开展发展新闻学理论研究,并重新审视和改变以往的新闻传播秩序。

五、倡导新闻学

这是美国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一种新闻学理论。倡导新闻学所“倡导”的新闻报道模式,类似我国的评述(述评)性报道。这一理论要求记者在依据大量事实的报道中,明确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这种混杂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报道形式,完全突破了西方一直提倡的客观报道的模式,因此,多数人并不赞成。但也有部分新闻媒体表示认同并且身体力行。不过,这种理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出现的各种新闻学理论中,没有多大影响力。

六、多视角新闻学

多视角新闻学又称多维新闻学,产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多视角新闻学提倡运用多维透视的方法,多视角多方位地、全面立体地反映完整的事物和社会事件,反对当时一些新闻传媒出于猎奇而支离破碎地突出报道某个侧面或某些事件。这种理论旨在世界进入新技术革命的新时代以后,利用新的传输手段和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报道面和加强报道深度,以促进传统新闻取向与审视角度的改变。至今看来,多视角新闻学还有待进一步地系统化和理论化,但这种崭新的理论主张已经引起了许多国家新闻学者的广泛关注[1]

[1] 转引自童兵.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新闻学卷)[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41-4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