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城市的视觉形象

中国城市的视觉形象

时间:2022-05-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3.2.1 中国城市的视觉形象视觉形象是城市的物质层形象。总体来看,中国城市的视觉形象正在由原先的古朴向现代和国际化迈进,中西合璧的城市形象特征日益明显。但令人担忧的是,中国城市面貌雷同、趋同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城市个性和城市特色正在发展中逐步丧失。

3.2.1 中国城市的视觉形象

视觉形象是城市的物质层形象。它是人们对一个城市形象评价的第一直观感觉,往往也是对一个城市的第一印象。比如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周围是有山峦,还是有江河湖海;内部是水道纵横,还是绿地遍布;城市布局、标志物、街道、建筑物的风格,广场、园林的特色,以及城市夜晚的灯光,所有这些都给城市的市民和来访者留下视觉印象,形成一个城市的视觉形象。物质层次的形象虽然给人的是表面印象,但却是先入为主的印象,对人们今后的看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一个城市拥有秀丽的自然风光,到处绿树婆娑、百花争艳、大地如茵,人们便会发自内心地称赞这个城市的美丽,就会流连忘返,进而萌发日后再来或长久居住的愿望。相反,如果是风尘滚滚、污水横流、光秃一片,人们恐怕不会久留,甚至匆匆离去,日后也不会再来。

我国城市的视觉形象总体来看有如下特点:

1.城市建设发展迅速,现代化气息日益浓厚

据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全年完成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5765亿元,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25%,占同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17%。道路桥梁、公共交通、园林绿化分别占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总投资的52.1%、10.5%和7.4%。2007年,城市完成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6422亿元(较上年增长11.4%),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68%,占同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47%。道路桥梁、公共交通、园林绿化分别占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总投资的46.5%、13.3%和8.2%。

2006年全年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新增固定资产295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交付使用率51.25%。2007年全年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新增固定资产3348亿元(较上年增长13.3%),固定资产投资交付使用率52.1%。

2006年年末,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18.1万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4.38%,建成区绿地面积103.9万公顷,建成区绿地率30.27%。全国拥有城市公园绿地面积30.7万公顷,人均公园绿地7.94平方米。2007年末,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25万公顷(较上年增长了21.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3%,建成区绿地面积111万公顷,建成区绿地率31.3%。城市拥有公园绿地面积33.3万公顷,人均公园绿地8.98平方米,已达到我国规定人均绿地面积7~ 11平方米的标准。[6]虽然城市居民应占有的人均绿地面积距联合国规定的50~ 60平方米的标准还相差甚远,但我国是个人均土地资源不足的国家,统计数据已经表明,城市的园林建设、人均绿地情况正在快速改善。

2.城市建设风格趋同现象日益严重

在城市形象的视觉识别中,大众化的建筑设施并不能代表城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只有那些具有显著特点的视觉形象(比如城市天际线、典型城市建筑和纪念物景观、城市标志(市徽)、市旗、市树、市花以及城市基调色、城市夜景等)会给人留下突出的印象,往往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片。如园林、小桥和流水代表苏州,大海和栈桥代表青岛,黄浦江和东方明珠电视塔代表上海,故宫、长城则代表北京。这些视觉景观是识别城市的重要依据。

城市的视觉形象不仅给人以难以忘怀的直观感受,而且还传递着城市的文化信息。例如以往的北京,以灰色作为城市的基调色彩,与北京传统的四合院主色彩一脉相承,同时显示出作为中国政治中心稳健、庄重的城市形象。但是,在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的七年里,北京城所发生的变化几近颠覆了人们脑海中的传统视觉形象。越来越多的灰色胡同、灰色的四合院被拆除,一群群现代建筑拔地而起,色彩斑斓、形状各异;原先走街串巷的自行车流慢慢被宽敞马路上拥堵的汽车所取代,北京城的国际化气息正在吞噬古都的文化蕴涵。北京的变化在其他城市也在上演,而且“建造国际化都市”也正成为许多城市的口号和目标。

对于中国现代城市的视觉形象,国外游客作出这样的评价:

“可以看到一些高大的建筑和广告牌,但这些都是现代的东西,千篇一律。完全是西方的翻版,缺少原创性。”奥运期间,一位来自印度的摄影师拉菲克·马克布尔对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感到失望,他觉得中国缺少文化和多样性。

“中国人很实在,改革开放的速度非常快,效果非常明显。中国不是古典小说里描写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来自德国的米歇尔·康·阿克曼这样向德国人描述中国。

旅居中国16年之久的一位挪威人见证了中国许多城市的发展,他有感而发:“旧的楼房被夷为平地,高楼大厦争先恐后地崛起,外表风格统一,里面也用同样的白瓷砖装饰……”这些城市渐渐失去了自己的个性

来自加拿大、在中国已20年之久的早已为中国人熟知的大山先生,经常跟西方的媒体这么介绍,说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民族,自我意识很强。现在又是改革开放,又是跟国际接轨,与时俱进,也有很多人担心这样会丢掉自己的东西,担心越来越国际化是不是会忘记中国自己的东西。所有的文明古国都会有这样的担心。如果说中国在开放的同时,发现不但是中国在变得越来越国际化,同时世界也在变得越来越中国化,那么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中西或者中外文化的结合点,就会舒服很多。

了解中国的大山先生对中国的城市发展作出了客观的分析。总体来看,中国城市的视觉形象正在由原先的古朴向现代和国际化迈进,中西合璧的城市形象特征日益明显。但令人担忧的是,中国城市面貌雷同、趋同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城市个性和城市特色正在发展中逐步丧失。大规模、大批量风格相似的建筑、白色釉面砖和蓝色玻璃随处可见,相同的施工方法和同样的建筑材料正在泯灭城市的个性和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