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大新闻特性

人大新闻特性

时间:2022-04-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另外,人大新闻特别是会议新闻,是很庄重严肃的。因为人大新闻往往已经发生,只是审议、修改、通过等事实变化,所以称其为发展性新闻。现在的人大新闻存在着重视结果、轻视发展过程的现象,这恰恰忽视了人大新闻的特点。在人大新闻中,长长的法律名称、领导人的姓名、必须出现的会议议程等,常常决定了要写程序性新闻,一般往往是消息。

(一)什么是人大新闻的特性

如何回答人大新闻的特性?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结论,但从事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同志从未停止过探究。他们通过感受、思考,建言立说。就目前来看,对人大新闻特点有以下重要观点。

第一种观点:人大新闻是指与人大制度相关的新闻,特点是指不同于一般新闻的一些独特之处。从这个角度去研究,中国人大制度新闻协会顾问沈掌荣在《从人大新闻特点看其报道原则》一文中认为,人大新闻有八个特点。

1.内容广泛,是新闻富矿

人大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军事等方方面面。各级人大代表近300万人,分布在各行各业、全国各地、各民族中。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具有立法、监督、任免、决定重大事项等权力,其新闻价值往往重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常委会会议公开,有利于广泛传播。

以往一些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误解,与没有很好开挖新闻富矿有关。当然,富矿、优质矿不等于露天矿,不等于俯首即拾。大力开挖、深挖巧挖人大新闻富矿,应当是新闻工作者和人大工作者的责任。新闻工作者积极投身其中,也一定会得到回报。

2.政治性强,要把握好导向

为人民当家做主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当然时时处处关系着政治,由此产生的新闻,就有了极强的政治性。例如选举国家领导人、通过成立省级行政区的决定、通过法律等,都是重大政治问题,都要仔细研究、反复推敲、把握分寸。绝不可以随意报道,否则一不小心就会出政治性错误。如报道中国人大与西方国家议会交往时,说“两国议会间”就大错了。我国人大和西方议会至少有四点不同:第一,我国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西方议会是立法机关;第二,我国人大与“一府两院”不是平等行权的,西方议会和行政司法机关是平等的;第三,西方一些议会通过法律后,宪法法院可以阻止,而我国人大就没有这个问题;第四,我国人大闭会期间常设机关行使法律赋予的职权,西方议会不设常设机关并经常开会。另外,人大新闻特别是会议新闻,是很庄重严肃的。把人大新闻边缘化、花絮化、娱乐化,也是没有把握好导向的表现。

3.准确性要求高,容易出现硬伤

新闻必须真实,它包括报道事实、反映本质、揭示方向。准确性是真实性的一部分,它包括逻辑、用词、分寸、版面(镜头、时间)等。人大新闻政治性、法律性、程序性很强,就特别需要注意它的准确性,有时候一个错别字就可能形成“硬伤”。对人大程序、法律知识、政治常识掌握不好,写起人大新闻来,常常会“伤痕累累”。比如说,“常委会委员们通过了”“人大常委”“人大秘书长”“全国人大法律委主任”“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作为立法机关的人大”“人民代表是一种荣誉和政治待遇”“树立人大代表的权威”“人大代表参政议政”“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人大无权过问”“人大监督是最高形式的监督”“人大要开展司法监督”“人大常委会由本级人大代表选举产生”说法等,都是错误或不准确的。

4.发展性新闻多

现在我们所用的新闻定义,一般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是陆定一在延安时期提出来的。这里所说的“发展性新闻”,是相对于以上这段话中的“发生”而写的。因为人大新闻往往已经发生,只是审议、修改、通过等事实变化,所以称其为发展性新闻。例如,审议法律草案、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财政报告、法院报告、检察院报告、专项报告等,重点要报道的是审议过程,所谓“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似的改变与发展。

现在的人大新闻存在着重视结果、轻视发展过程的现象,这恰恰忽视了人大新闻的特点。要深挖人大新闻富矿、优质矿,就要写好“发展性”的过程,这也正是人大新闻适合深度报道的优势所在。

5.公开性程度高,利于广泛传播

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等人大会议及其他执法检查、代表视察等,具有极大的公开性,这大大有利于媒体传播。

人大会议及其他与人大制度相关工作的公开性,决定了人大新闻的丰富多彩性,特别是每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更是迎来两三千中外记者,引来一场场“新闻大战”,谱写出一篇篇感人肺腑的好新闻,培养了一批批名记者,创造了一系列新闻表现手段。这种新闻现象今后还将会继续发展。

6.会议新闻多,催生会议新闻精品

“会议新闻”是新闻界长期以来伤透脑筋的事,人大也有精简会议、压缩会期的课题。法律规定的一些人大会议,特别是一些重要会议,却与一般意义上的会议不同,它是人大行使职权的方式。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年举行一次,还另外规定了可以临时召集会议。地方组织法规定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至少一次,并可以临时召集会议。法律还对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召开时间作了规定。而且,人大会议的主体与方式等,与一般会议也大有不同。

人大会议也确实被全国关心、世界瞩目,产生出许许多多牵动人心、可圈可点的新闻。这些新闻具有受众人数多、会内外配合好、现场感强、报道形式千姿百态等特点。所以说,要想写好会议新闻,应该到人大会议中去。

7.程序性新闻多

程序性新闻,主要是由程序性的内容决定的。在人大新闻中,长长的法律名称、领导人的姓名、必须出现的会议议程等,常常决定了要写程序性新闻,一般往往是消息。

现在有一种批评新闻程式化的说法,叫“消息老化、评论套化、通讯长篇化、摄影格式化”。写程序性新闻如何防止“消息老化”确实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课题。

首先,写程序性新闻应当不错、不漏、有内容。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不错才不会误人子弟,不漏才不至于片面,有内容才可防止空话多多。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恐怕是要突出内容,特别是实质性、关键性内容。

我们不提倡“反常”新闻,但应该在寻常之中突出不寻常的内容来。变换角度、创新结构、突出亮点、抓点新意,就能写好此类人大消息。

8.写作方法特殊,冲击已有新闻体裁的限制

从消息写作看,一个是“五个W”缺项多,一些法律条文、审议发言、任免名单等消息,“五个W”常常不全;另一个是倒金字塔式新闻大大减少,如人员名单、发言摘登,经常头尾同等重要。

从通讯写作看,座谈、谈话、现场特写多。人大新闻中一些复杂过程、必要背景、现场气氛、人物特点等,很适合通讯发展成长,第20届人大好新闻评选出好新闻三千多篇,近一半是通讯。

从广播、电视、网络新闻看,现场直播、与受众及时交流、零秒新闻的广泛使用,也为第三、四媒体创造了有利空间。

第二种说法:长期从事人大新闻宣传的张治罡在《人大新闻稿件的特点》一文中认为,人大新闻稿件的特点,除了政治性、法律性以外,还有权威性。

“人大履行职责所涉及的范围既广泛又重要,关系到国家大事,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做出的决定,代表国家最高权威,是国家机关、执法部门和全体公民都必须严格遵守的。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做出的决定,是本行政区地方政府、执法部门和全体公民都必须遵守的,代表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威。发布这些法律、法规、决定的新闻,从内容上讲都是至关重要的。从发布的形式上讲,都是非常庄严的,也是有权威性的新闻。”

(二)人大新闻特性是由人大新闻事实的特性决定的

新闻报道一般具有真实性、新鲜性、时效性的特点,人大新闻报道在具有这些共性的同时,还具有特殊性。由于人大新闻报道事实与其他新闻报道事实的范围和内容的不同,才有了人大新闻报道的特点;而人大新闻事实的特性,决定了人大新闻的特性。具体有以下几点:

1.政治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就决定了人大新闻报道的政治性。它的政治定位表现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人民当家做主。它根植于人民群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代表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动员全体人民以主人翁的地位投身国家建设,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度运转,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在人大新闻报道上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思考问题,提升新闻立意高度,增进新闻政治嗅觉,体现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定力。

2.法律性

人大新闻是不可或缺的法律宣传载体。立法工作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责,立法工作还相当繁重;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切实保证宪法法律实施和监督的机关,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征程中,中国社会法律氛围将更加浓厚,新闻媒介是重要的宣传载体。特别是人大新闻有法律宣传的优势,能够从枯燥的法律条文中找到新闻,从涉法的人大活动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准确表达法律用语。

3.程序性和时效性

程序性和时效性,是辩证统一关系,相辅相成。

人大工作的特点是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依照法定程序,通过会议形式,集体解决问题。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发扬民主,严格依法按程序办事,保证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充分发表意见包括不同意见,在基本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依照法定程序,通过会议形式进行表决,实行一人一票,按照多数人的意见做出决定。人大新闻报道既要写明议事结果,还要按照法律程序,对重要新闻点进行详写。

时效是新闻的生命力。人大新闻报道要树立稳、准、快的时效观念。不能因为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程序繁多而失去报道时效。提高时效性的关键是培养记者的新闻敏感性,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捕捉新闻,如实报道。例如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大会和小会接踵而至,新闻报道要求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程序性都很强,在此期间,记者不能忙得慌了神而犯错误。时效不仅是新闻价值,也是新闻质量。

4.广泛性和专业性

人大新闻的广泛性和专业性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是在广泛社会领域里体现政治法律的专业性。

广泛性。人大代表有着广泛的代表性,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职能涉及社会各界,职权范围比较广泛。事实上,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是新闻宣传的富矿,体现在广泛的社会领域,成为新闻宣传的主战场。

专业性。尽管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涉及的社会领域很广泛,但它行使职权的内在要求是在政治法律方面,因此人大新闻与其他类新闻报道有区别。在新闻界圈子里,把人大新闻划属为时政类新闻,人大新闻报刊属于专业性报刊。可谓专业性,即法言法语较多,只有学习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作用和特点及相关基本知识,才能写准、写好、写活人大新闻。

5.创新性和严谨性

创新性和科学严谨性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人大制度创新工作,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以严谨的工作态度进行的,表现创新精神的人大新闻报道同样具有这一特点。

创新是时代的灵魂。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创新是用之不竭的源泉。经过六十多年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但是也必须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利益矛盾凸显,利益诉求多元化,这就更加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创新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理论上讲,人大拥有四项关键权力:立法权、重大事项决定权、人事任免权、监督权。要完善和发展这些权力,在实践上就需要在体制机制上创新。

人大制度创新的新闻报道是有规律的,人大新闻是建立在科学严谨基础之上的。

其一,从性质、地位上讲,人大制度、人大及其常委会、人大代表等,首先是政治概念,讲政治是严肃的话题,不得含糊不清、马马虎虎。其次是政治地位崇高至上,是国家和人民的象征。因此,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都要严谨。

其二,创新工作成果,必然要求在法律法规及制度上固定下来,新闻作品运用这些法律文件,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

其三,人大工作的创新活动有着严格的程序,是遵章守法进行的,杜绝了随意性和散漫性。

6.规范性和可读性

规范性和可读性是指人大新闻语言表现的特点,是提高传播效果的必然要求。

规范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是于法有据的,经常和法律条文打交道,在立法过程中,使用的都是规范性的法律语言。所以,人大新闻语言需要规范化,“不做外行人、不说外行话”。

可读性。新闻语言肩负着向受众表达新闻事实、传播新闻信息的特殊使命。人大新闻宣传的效果与新闻语言有着密切关系。例如,对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进行解读时,除了运用法律术语、专业用语等,对新闻事实本身的新鲜性、实用性、时代性准确把握外,还要求新闻作品有可读性。富有充满理性光辉的、饶有情趣的语言表达技巧,能使新闻作品文采斐然、严谨与情趣兼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