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大新闻发展时期

人大新闻发展时期

时间:2022-04-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现行宪法除了加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建设之外,对于健全和发展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做出许多新的规定。人大新闻宣传的发展时期,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除了人大新闻报道向广泛领域传播之外,另一个突破是人大新闻事业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启动,一直处于混乱乃至停滞状态的我国民主政治开始进入转型发展时期,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将民主作为中国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邓小平在此次会议上对民主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其形成的民主思想,后来也被写进国家宪法

尤为重要的是,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重大事情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让人民讨论”,而且还指出“要通过各正规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支持群众批评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反对官僚主义,同各种不正之风作斗争”,这也是中央首次以文件的形式明确提出“舆论监督”这一对民主不可或缺的重要核心概念。

1982年宪法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立法体制。1982年宪法对立法体制作了较大改动,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同时,还确认了1979年地方组织法对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限;后来又两次修改地方组织法,赋予省(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而民族自治地方则继续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力。

1979年以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得到恢复和逐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走上正常轨道。1979年7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1978年宪法修正案。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又通过了现行宪法。现行宪法除了加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建设之外,对于健全和发展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做出许多新的规定。

20世纪80年代,有关人大新闻报道较改革开放之前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1985年,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式,首次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会议现场直播;1986年播出《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破产法纪实》,首次实现把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立法讨论公之于众;1987年,在六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播出中外记者招待会实况。当然,相关的人大报道并非电视媒体独家完成,报纸和广播都在同时参与,共同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从而构建和培育中国式民主。

随着全国各级人大工作的深入开展,随着政治民主建设的不断加强,为人大新闻宣传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不竭的丰厚资源。人大新闻宣传的发展时期,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全国各级媒体普遍加强了对人大工作的宣传报道。对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重大活动和重点工作,作为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及时播发通稿专稿,《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以及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不失时机地广泛报道。特别是在每年的“两会”期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地方媒体,派出精兵强将组成报道组,进行跟综纪实报道和专题报道。许多地方媒体还开辟了“人大专题、专版、专栏”,设立了人大报道的专职记者。

二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刊物《人大工作通讯》于1994年创刊,1999年7月1日改为《中国人大》,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主办,主要面向全国各级人大代表和各级人大机关,是全国人大系统唯一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新闻宣传刊物,也是一个集指导性、权威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重要舆论阵地。其主要任务是:宣传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法制建设,反映各级人大的工作情况,交流人大的工作经验,展示人大代表的风采,它是联系各级人大及人大代表的桥梁和纽带。

三是作为全国人大系统以唯一公开发行的报纸《人民代表报》诞生。

除了人大新闻报道向广泛领域传播之外,另一个突破是人大新闻事业的发展。在地方人大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最早创刊的是《人民代表报》,它开拓了地方人大新闻宣传领域。1988年10月1日创刊的《人民代表报》,由山西省人大常委会主办,彭真委员长题写报名,全国公开发行。下面是《人民代表报》代发刊词:

十万代表在山西人民中

《人民代表报》正式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一、《人民代表报》创刊在我国从旧的经济体制转为新的经济体制的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

回顾我国十年改革,思想大解放,生产力大解放。国家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这种具有历史意义的巨大变化,同十年前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共产党领导是英明正确的,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是日益繁荣昌盛的。

当前既是全面改革的关键阶段,又是深化改革的大好时机。十年改革,增强人民和社会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广大干部群众拥护党中央全面改革的决心和稳妥的步子,同心同德推进改革,团结一致,艰苦奋斗,使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的精神风貌得以改善。

《人民代表报》义不容辞把全力推进改革开放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当前要为治理经济环境、理顺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而努力工作。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逐步发展。以宪法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人民政治生活日益活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不断得以完善。

当前,改革在深化,民主在前进。发展社会商品经济的过程中,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过程,政治体制改革主要是围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行的。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不能改变的。坚持党的领导,是宪法的规定,人民的意志,是从根本上保证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在党的十三大路线指引下,党的领导制度、领导方式和领导作风在不断改善,党的领导作用在继续加强,强调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和社会组织的监督,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兴利除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当然,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要有一个逐步建设的过程,但党的方针已经确定,我们要坚定的沿着这一方向,逐步走下去。

社会主义民主和自由的发展,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建设和振兴中华这个大局,必须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人民代表报》把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为了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发挥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优势,切实做到人民当家做主,真正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享有管理国家和企事业的权力,《人民代表报》要旗帜鲜明地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三、我省各级人民代表十万人在人民之中,他们努力做到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并且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他们经常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充分发挥人民代表的作用,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基础。《人民代表报》就是以各级人民代表为主体,向他们提供服务,并通过他们为人民服务。这就是《人民代表报》的特色。

在生机勃勃、开放的新时期,祝愿《人民代表报》尽快办成一张合格的报纸。

衷心感谢各地、各界同志对《人民代表报》的关心和支持。

(作者 山西省七届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庭栋)

这一时期,报道代表表态性的内容减少,开始关注公众关心的话题,注意报道来自基层的代表活动。报道的针对性有所加强、质量有所提高,出现了一批有深度、有特点的报道。总之,纵观八十年人大新闻报道的发展史,人大新闻报道已从过去篇幅长、数量少、内容空乏、版面简单,转向后来突出新闻性、现实性和个性以及注重报道的广度和深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