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闻的本体特性

新闻的本体特性

时间:2022-05-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新闻的认识,人们经过了一个从感性的具体描述到理性的逻辑分析的过程,这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从现象过渡到本质的认知规律。民生新闻也因此被一些专家称为“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三次革命”,或者是“中国新闻报道的新范式”等。这种一致性的判断标准就是新闻的本体特性,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新闻价值观”。

对新闻的认识,人们经过了一个从感性的具体描述到理性的逻辑分析的过程,这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从现象过渡到本质的认知规律。19世纪30年代美国大众化报纸兴起之后,有许多新闻从业人员对“什么是新闻”给出了一些颇为形象生动的论述,其中最有名的恐怕要算《纽约太阳报》的编辑约翰·博加特所说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自此以后,西方发展出了许多关于新闻的定义方式,诸如“反常说”“趣味说”“商品说”“现实说”“邪恶说”“目的说”等。另外,还有人别出心裁但也不无道理地将新闻视为英文单词“东南西北”首字母的组合,即NEWS是North、East、West、South四个词的词头构成的,意为新闻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消息。在国内,则有“现象说”“写真说”“事实说”“报道说”“传播说”“手段说”“信息说”等多种新闻的定义。新闻定义的纷繁复杂反映的是新闻本身的复杂多样性。这诸多的新闻定义都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新闻的某些本质性的属性,但又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其所处的时代环境、自身的认识水平和立场观点的影响,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片面性。

从新闻生产实践来看,对什么是新闻的判定也各有不同甚至差异甚大。一则在甲媒体上被作为头条报道的新闻,在乙媒体上也许就只是被安置在并不重要的位置上,或者甚至根本没有被报道。另外,在某一个时期并不被认为是新闻的东西,在另一个时期却又堂而皇之地登上了新闻的舞台,并且被高度赞扬。如2002年兴起的“民生新闻”就是如此。在此之前,这种在新闻机构看来实在是鸡毛蒜皮之类的小事根本不可能进入记者编辑的眼中,在他们关于新闻的判断里,没有为此留下空间。但是现在这些却又被认为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信息,需要各个电视台投入大量人力和时段去报道。民生新闻也因此被一些专家称为“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三次革命”,或者是“中国新闻报道的新范式”等。然而尽管如此,在判断什么是新闻上,还是有一些基本的共识。例如全世界任何新闻媒体都不可能对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无动于衷,也没有哪个新闻媒体会对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置若罔闻。我们会一起关注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举进程和结果,我们也会一起注视美国“9·11”恐怖主义事件的惨痛画面。也就是说,在大多数情况下,新闻媒体对什么是有趣的、什么是乏味的、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都有着相当一致的“议程”(agenda)。这种一致性的判断标准就是新闻的本体特性,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新闻价值观”。

一、真实与新鲜

真实指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基础,报道中反映的情况必须符合客观实际。真实是新闻最重要的品质,是新闻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是新闻区别于文学、戏剧等艺术性精神生产的最突出的特征。一般说来,人类探索和认识世界有三种方式。一种是科学。它以发现存在于宇宙世界的客观规律为目标,排斥一切主观的意图与想象。这种方式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动力,它追求的是绝对的可证伪的真实。一种是艺术。它以充满想象力的审美表现,主观地再现客观世界,通过虚构来达到对客观世界的本质认识。这种方式是人类长期以来进行精神生产的主要方式,它追求的是曲折反映社会人生的艺术真实。一种是新闻。它以尽量靠近客观事实本来面目的方式,来呈现世界发生的种种变化,广泛传递各种信息。在现代社会里,这种方式越来越成为人类把握世界与自身的重要途径,它追求的是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同构性真实。如果说科学追求的是“实事求是”,那么艺术追求的则是“实事求似”,而新闻追求的则是“实事求实”。

真实之于新闻之所以具有根本的重要性,还在于在这个信息化趋势愈来愈加剧发展的当代社会,我们每个人也越来越生活在媒介的漩涡里,“媒介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代替了现实成为我们面对的生存境遇。“足不出户而行千里”“千里眼,顺风耳”等古人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梦境,在今天这个媒介社会已经成为现实。一个人可能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接触的世界的广度和人生的宽度是极为有限的,而在媒介的世界里他却完全有可能涉足极为广泛的物理空间和多样的人生滋味。越来越多的人离不开电视、离不开网络,也离不开新闻。我们在新闻中看别人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因此,新闻真实与否已经直接关系到人生的许多决策与选择。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曾说过,社会就是一艘大船,而新闻记者则是船上桅杆顶端的瞭望者,他守望着船行的航道,提示船只避开暗礁冰山,确保行船的安全。这里的前提自然是守望者所提供的信息必须是真实的,而绝不能做中国古代寓言中那个经常喊“狼来了”的孩子。新闻失真不但会引发社会问题,而且一旦失去观众的信任,它就丧失了生命力,新闻媒体也就丢掉了生存的合法性基础。在“大跃进”时期,报纸和广播天天播报某某地方粮食产量又放了“卫星”,亩产从几千斤到几万斤甚至十几万斤,新闻成了政治的奴婢,成了虚假信息的发源地,老百姓对这样的报纸和广播在心里早就将其抛弃掉了。这种不真实的做法使我们党和政府的威信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这是应该深以为戒的。鉴于此,普利策将“准确、准确、准确”作为他办报的座右铭。

真实对于新闻固然是第一重要的,但并非所有真实发生的事情都可以成为新闻。在遥远的古代曾经真实地发生过许多事件,比如流星掉落到地球上形成了天体撞击,某个部落举行了盛大的宗教祭祀活动等。这些我们可能从历史教科书上能看到,但它们并不是新闻,而是知识性的信息。新闻,从字面上来理解,它应该是新发生事情的见闻。只有有新的变化出现,才有可能吸引新闻记者的目光。前述远古时代发生的种种故事,虽然不是新闻,但如果在今天我们对此有新的发现或者认识,那么它就可能从历史的记忆中苏醒过来,再次走入人们的视野中。比如,古蜀文明一直存在于如《华阳国志》这样的史书记载中,也存在于“杜鹃啼血”“蚕丛鱼凫”的传说里,但当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被考古发现之后,这就一下子成了轰动全世界的重大新闻,而对古蜀文明起源的探讨也屡屡成为新闻关注的焦点。在老一代的新闻工作者中间,把能及时报道这种新发生事件形象地称之为“抓活鱼”。

二、重要与即时

世界上每天真实发生的事件何止千万,显然新闻媒体是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全部加以报道。它们必须要对这些事件加以选择与甄别,选择出少量重要的信息加以传播。新闻的重要与否,是由事实本身所蕴含的意义来决定的,当然,这也与新闻记者发现意义的眼光和能力有关。列宁曾经长期从事新闻工作,他认为报纸应该选择“政治上是重要的,群众所议论纷纷的,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题材”[1]。无独有偶,中央领导同志对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曾经也提出过题材选择的三原则,与列宁所说的非常接近,即“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2]这充分说明了重要性对新闻的意义。

首先是政治上重要。新闻是一种意识形态,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在我国,新闻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必须要遵从党性原则的要求。新闻必须要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服务,为社会安定团结服务。因此,报道重大的党务、政务活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体现出来的都是对政治重要性的重视。2015年年底,中央几次强调“房地产去库存”,提出要化解房地产库存,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在当时房地产市场库存高、投资持续下滑的形势下,释放出了强烈的政策信号。该方案出台之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综合频道、财经频道等多个频道立刻推出了“去库存”的相关专题报道,全面报道各大城市面对新政策的种种应对举措,以及各行各业为此做出的改变和努力。这种配合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做法,就是因为其在政治上很重要。

其次,重要性还体现在事实与群众的关系上面。凡是群众广泛关注的问题,议论纷纷的话题,都是重要的新闻。这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社会“热门话题”。这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些话题往往是和老百姓生活直接相关,和众多公民利益密切联系的问题。比如,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发生9.0级地震,地震造成日本福岛发生核泄漏事故。谁也没想到网络上居然出现了食盐中的碘可以防核辐射以及受日本核辐射影响,国内盐产量将出现短缺的谣言。因此从3月16日开始,中国部分地区开始疯狂抢购食盐,许多地区的食盐在一天之内被抢购光,期间更有少数商家趁机抬价,市场秩序出现混乱,这无疑导致了居民的正常生活被影响。3月17日午间,国家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强调,我国食用盐等日用消费品库存充裕,供应完全有保障,希望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合理购买,不信谣、不传谣、不抢购,并协调各部门多方组织货源,保障食用盐等商品的市场供应。18日,各地盐价维持正常,谣言告破。另外诸如“新三座大山”(老百姓针对住房、医疗、教育出现的问题不满起的一种说法)的问题,计划生育等与群众关系密切的问题,也都毫不例外都是重要的新闻。

第三是人物的重要。人是新闻的主角,新闻人物的身份往往成为影响新闻价值的重要标准。这种“重要”有几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人物身份的特殊性。如党和国家领导人,他们的特殊身份被赋予了极强的代表性意义。二是人物身份的突出性。诸如各行业中出现的优秀代表,拥有众多拥趸的明星等公众人物。三是人物身份的权威性。在新闻事件中的目击者、当事人以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新闻除了真实、新鲜、重要外,还有着即时的特性。新闻在时间上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越是得到迅速传播的消息,往往就越能获得受众的欢迎,也就越能给新闻媒体带来巨大的声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对战事进行了及时深入全面的报道,使这个之前还没有什么全球影响的24小时新闻频道一下子名扬世界。约翰·艾尔布里奇在他的著作《获得信息》一书中曾这样描述CNN的报道:

这些CNN的报道有一种未经加工的特性,它们看上去是没有经过过滤的东西。当报警器在德黑兰尖啸的时候,我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了一个记者扑倒了另一个记者,他们本能地卧倒以避开预料中的导弹。有时,因为嘈杂或因为他们的声音被防毒面具压低了,我们几乎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3]

能不能迅速及时地将信息传播出去,往往是各新闻机构竞争的焦点。北京时间2003年3月20日早上10时30分美国向巴格达发射导弹,第二次海湾战争爆发,新华社驻巴格达的伊拉克籍报道员贾迈勒就以最快的速度发出了伊拉克遇袭的消息,新华社中东总分社10时33分50秒发出快讯。路透社到10时34分才报道巴格达有爆炸声,美联社和法新社也在10时35分及41分才相继披露有关消息。新华社在重大国际新闻报道中第一次赢了国外竞争对手,为自己赢得了声誉。

即时的含义,除了新闻记者在获知新闻事实后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报道,即事实本身在时间上是最新发生的之外,还指报道的传播速度也是最快的。同样是在第二次海湾战争中,国内门户网站搜狐和新浪,都几乎在战争爆发第一时间,同时在网站和用户短信平台上发布了这一消息,使这一重大的新闻第一时间且尽量广泛地传播到了受众。另外,即时的意思也与时宜相关,也就是说新闻报道应该是当前形势下最适合需要的报道。它一方面指的是观众在当前最需要的信息,一方面也指的是报道的题材内容是当前形势需要的内容。前面我们提到的《焦点访谈》题材选择三原则中其实就内在地包含了对时宜的辩证要求。

三、趣味与接近

西方新闻界对新闻的理解往往更多地从受众的喜好和需求出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以迎合受众的需求为取向。我们可以从他们对新闻的一些理解中得到这样的结论。前面我们引述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就是在这样的思维逻辑下的一种夸张的表述。20世纪30年代初期《纽约先驱论坛报》城市版主编斯坦利·沃克也说“新闻是三个W,即女人(women)、金钱(wampum)和罪恶(wrong-ding)的纪录”。从这一思路出发,还有许多强调趣味性的新闻定义,如:

“新闻是对引起人们兴趣的某一事件、事实或观众的描述。”

“新闻是对发生或发现的事情或观点及其他任何影响读者或使读者感兴趣的事情的准确、及时的报道。”

“新闻就是适时的、使一部分人感兴趣的事情,最好的新闻就是最大数量的人们最感兴趣的事情。”

这些都说明,趣味是新闻的一个重要侧面。这种趣味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方面是指内容上新闻本身具有异于常态,能引起众多受众兴趣的性质。那些新奇反常的,与众不同的,具有冲突性和戏剧性的信息往往会受到受众的喜欢。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麦尔文·曼切尔在他那本《新闻报道与写作》中谈到新闻价值要素的时候,明确提出冲突和异常是构成新闻的基本特性。所以像“狼孩”“野人”“会弹琴的狗”等报道就会经常见诸报端荧屏。我们在说到新闻的不同类别的时候,常常会有“硬新闻”和“软新闻”的说法。所谓“硬新闻”,指的是那些关涉政治、经济等层面内容,与群众生活利益密切相关的严肃的重要的新闻。而“软新闻”则是那些与文化、艺术、娱乐等层面相关,与群众生活利益关系并不紧密和直接,但能满足他们了解和认识世界多样性需求的新闻。“软新闻”更多地体现的是新闻的趣味性。我们生活的这个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而我们则对这些奇闻异事抱有浓厚的兴趣。人类的这种好奇心成了指引新闻记者去采集新闻的探照灯。人的好奇心表现出一种对不幸事件的向往。相对于那些好的消息而言,灾难更容易成为人们的谈资。麻烦事容易唤起一些人的同情心,恐惧和愤怒比仁爱具有更大的冲击力。BBC新闻主持人马丁·刘易斯说:“悲剧性越强,灾难的图景越骇人,新闻给人的印象就越突出。”因此,在市场压力下,新闻界开始大量报道这些具有趣味性的新闻以获得受众。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新闻开始走向“信息娱乐”阶段(infotainment),即新闻被当作了娱乐,娱乐被当作了新闻[4]。新闻“小报化”的趋向十分明显。21世纪初以来在我国兴起的民生新闻,实际上也正是在趣味性上满足了观众的需求,因而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当然,我们要看到这种单一追求趣味性已经对新闻传播的结构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趣味性是指在形式上报道新闻的时候,更强调个人化的色彩和情节化的叙事,以形成新闻的人情味和叙事节奏,以此来吸引受众。在美国民主共和两党总统竞选中,媒体往往十分关注候选人本身,而不是他们所提出来的政治纲领或治国方略。这在电视新闻上尤其如此。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最受人关注的是奥巴马的年轻黑人身份与麦凯恩衰老的白人形象之间的竞争,而麦凯恩的竞选伙伴副总统候选人佩林个人生活中的种种“前世今生”也被媒体翻炒出来。竞选本身显然没有佩林年轻时拍的裸照更能吸引受众。因此,尼尔·波兹曼说:“电视重新定义了‘正确的政治判断’,它把政治判断从一个逻辑判断转变成了一个审美判断。”[5]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凤凰卫视播出了《文涛说书》的一个新闻栏目,除了直接介绍、评论伊拉克的战事进展情况外,还在每天的节目中加入了大量的电影片断,用生动的电影资料来增加新闻节目的娱乐性。现实中的战争和电影中的战争在屏幕上已经难以区分谁在模仿谁了。

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新闻往往要追求与受众的接近性。这种接近性首先体现在地域空间上的接近。人们对自己身边发生的事件更加感兴趣,是由于这些事情与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有可能影响到他们自身。因此,地域性新闻是新闻媒体最看重的部分之一。巴基斯坦、阿富汗或者巴勒斯坦的公交车上发生汽车炸弹爆炸的恐怖袭击虽然很惨痛,但却远远没有上海市中环高架被违法行使的超重货车砸坏或者云南昆明公交车发生爆炸更能受到中国观众的关注。这些事件直接引发了我们对于使用公交系统出行的安全担忧。但地域性也可能导致新闻机构对重要新闻的麻木以及国际新闻秩序的不平衡流动。美国一家地方报纸曾报道了两条消息,大标题是“有人担心两名达克伦女子在火山喷发时失踪”,它下方的标题则是“日本被摧毁。”[6]而诸如BBC或CNN等国际新闻社针对国际受众的新闻报道也常常被谴责为过于偏重“西方”新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对国际信息流通秩序的调查报告《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一书中对此有非常深刻的揭示。这种接近性还体现在心理和利益上的相关性。有些新闻虽然发生地离我们很远,但由于受众与该地方之间有某种特殊的关系,那么这些新闻对他来说就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了,全国人民都很关注。但上海人可能就没有北京人关注得更深入。因为1976年四川平武发生地震之后不久,唐山就发生了大地震。而这次在四川发生大地震的同时,北京周边的通州区也发生了3.9级的地震。因此在北京人中,那些老家在四川的人肯定对地震的关注就更多了。

[1] 娜·康·克鲁普斯卡娅:《列宁回忆录》,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53页。

[2] 杨伟光主编:《中国电视论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版,第164页。

[3] 转引自大卫·麦可奎恩:《理解电视》,苗棣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95页。

[4] 伦纳德·小唐尼、罗伯特·G·凯泽:《美国人和他们的新闻》,党生翠等译,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第278页。

[5] 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失》,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5页。

[6] 转引自杰克·富勒:《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展江译,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