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媒介素养比较研究

媒介素养比较研究

时间:2022-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媒介素养比较研究在前文对媒介素养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本文把媒介素养细分为媒介接触行为、媒介认知与理解、媒介参与和使用三个部分。在对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偏好上,两个群体表现出明显的差异。2.媒介认知与理解比较研究媒介认知与理解是指人们对媒体及其传递信息的辨识和理解能力,包括对媒体传播内容的正确把握和对媒体信息可信度的认识等。

二、媒介素养比较研究

在前文对媒介素养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本文把媒介素养细分为媒介接触行为、媒介认知与理解、媒介参与和使用三个部分。

1.媒介接触行为比较研究

媒介接触指受众有选择地接受媒体及其传递信息的行为,包括受众对媒体类型、信息内容的偏好,以及受众对媒体及信息的选择动机和获取途径等。

(1)媒介接触行为对比。

在媒介接触行为上,对传统媒体的接触仍处主导地位,其中电视是接触最多的媒体。不过,留守儿童倾向于接触传统媒体,流动儿童对新兴媒体接触更多(见表1)。

表1 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媒体接触对比

img67

媒体接触喜好上,对网络感兴趣的流动儿童比例为24.1%,留守儿童只有5.6%;留守儿童中表示喜欢广播的有17.9%,流动儿童只有3.2%。在对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偏好上,两个群体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对于电视媒体的接触,两个群体表现出一致的高比例,都达到87.2%。常看的电视节目以动画片、武打片、偶像剧、体育节目和电影为主。

对媒体接触频率和时长的统计表明,经常看电视和报纸杂志的流动儿童比例约为留守儿童的3倍。每次看电视超过4小时的流动儿童比例是留守儿童的4倍。这种差异在上网活动中更为明显,将在后文中讨论。

(2)媒介接触内容对比。

在广播和电视的接触上,两个群体都首选“娱乐类”、“音乐类”广播节目和“影视剧”、“动画片”等电视节目。可见,这两个群体接触广播、电视主要都是由于其娱乐功能。

在报纸杂志的选择上,“学习类”报刊成为留守儿童的首选,其次是“娱乐类”;流动儿童则更偏好“娱乐类”报刊。访谈中发现,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学校都订了学习类报纸杂志,例如《英语周报》、《学习报》等,这些成了留守儿童接触最多的媒体。而大部分流动儿童都是自己购买报纸杂志,如《京华时报》、《故事会》等,“娱乐休闲”成为他们选择报刊的主要依据,同时流动儿童普遍关注媒体上关于家乡的信息。由此可见,流动儿童选择报刊的范围比留守儿童要大得多,其自主选择和判断的意识也更为明显。

(3)媒介接触目的对比。

流动儿童对媒体的娱乐休闲功能更为看重,这在该群体对报刊、广播、电视三大媒体的选择上都有体现;留守儿童更看重媒体的“教学”功能,尤其是在对“报纸杂志”的选择上。

留守儿童中,与父母一方留在农村生活的儿童,往往受到较多管束,在媒体接触上会比流动儿童受到更多限制。留守儿童一贯被学校或家庭灌输“学习第一”、“读好书才能跳出农门”的思想,因此也比较看重“学习知识”,对“休闲娱乐”则不太看重。

(4)媒体接触环境对比。

两个群体在媒介接触环境方面的差异,既源于客观条件限制(如媒体普及程度),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外界(主要是家庭和学校)影响的结果。

报纸杂志阅读方面,两个群体的家长和老师所持态度基本一致,基本都持支持和无所谓态度(见表2);在收听广播和收看电视方面,留守儿童更易遭到反对(见表3);网络接触方面,两个群体的家长和老师态度基本趋同,大部分都持反对态度。

表2 家长和老师对流动儿童及留守儿童看报纸杂志的态度对比

img68

表3 家长和老师对流动儿童及留守儿童看电视的态度对比

img69

研究者在访谈中发现,在农民工子女的家长和老师眼中,报纸杂志比广播电视承载更多的“传递知识、利于学习”的功效,因此比较鼓励看报纸杂志,对看电视则持相对否定态度。上网遭到一致的反对,原因主要有“怕未成年人没有自我约束能力,迷恋网上一些不好的东西”、“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等。一些老师通过讲述上网危害来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也有一部分流动儿童的家长相对“宽容”,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管,所以子女接触媒介的自由很大。

(5)对新媒体的接触对比。

调查数据显示,无论上网的频率还是时长,流动儿童都远高于留守儿童。83.3%的留守儿童“从不上网”。而流动儿童中,每周上网3次以上的占18.1%,15.9%的人每次上网超过4小时。而在为数不多的经常上网的留守儿童中,上网目的集中在“看电影”、“听音乐”、“聊天”上,而流动儿童则以“玩游戏”为主(见表4)。

表4 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上网目的对比

img70

至于不常上网的原因,38%的流动儿童认为是“老师或家长不允许”,而34.6%的留守儿童选择“经济条件困难,很难接触网络”。在接触渠道上,43.3%的留守儿童通过机房来上网,流动儿童大多通过网吧上网。在北京上学的初二女生J3表示,同学们上网很方便,“因为它便宜”,而且“编个理由就想上多久上多久”。

可见,留守儿童接触网络少,很大程度是由当地硬件环境和自身经济条件所致;流动儿童接触网络的机会相对较多,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约束,在网络接触和使用上还存在偏差,需要及时加以教育引导。

2.媒介认知与理解比较研究

媒介认知与理解是指人们对媒体及其传递信息的辨识和理解能力,包括对媒体传播内容的正确把握和对媒体信息可信度的认识等。

(1)对媒体信息的认知与理解对比。

在对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四种媒体“可信度”的排序中,对于报刊、广播和电视上的新闻,两个群体的相信程度基本一致。但对于网络新闻的态度,两个群体出现了分野。留守儿童中41.4%的人表示“基本相信”,而43.5%的流动儿童持“半信半疑”的态度(见表5)。

两个群体对网络的接触率不同,对网络媒体的认知也存在分歧。流动儿童更易接触网络,对网络新闻的真实性更多地持批判和警惕态度,初三女孩J4就觉得“网上虚假信息太多了”。

两个群体都更倾向于相信电视上的说法。初一男生E1说,相信电视是因为“眼见为实”。而对于广播和网络,两个群体的态度正好相反。可见,媒体接触率不同,对媒体信息的信任程度也存在差异。

47.7%的留守儿童认为报纸杂志对学习最有帮助,其余依次为网络、电视和广播;流动儿童中将网络、电视和报纸杂志作为首选的比例大体相当(见表6)。

表5 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对网络新闻的态度对比

表6 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对媒体学习功能的认识

img71

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学校都订了为数不少的学习类报纸杂志,所以他们对这类媒体的接触率和利用程度较高。而流动儿童的选择比较分散,可能是由于该群体的媒体接触渠道便利,对不同媒体的特点有所了解,能够较有效地对其进行利用。初三女生E3认为,“看报纸新闻能了解国家大事,看电视除了放松也能学到知识,上网则能查资料”。

尽管两个群体都能有效接触网络媒体,但留守儿童上网相对困难,网络更多被当作娱乐手段对待。初一男生L5需要跑到镇上才可以上网,他说:“不玩游戏跑那么老远干什么?!”

(2)对广告的认知和理解对比。

在广告可信度的评价上,两个群体对广告的认知和理解无明显差异,大多数都认为广告“不太可信”。来京10年的初二女孩J2觉得“现在广告太多太乱,看广告也得看是哪个台的……假药广告特别多”。

广告对于农民工子女的购物选择还有一定影响。大多数儿童在买东西时“多少参考广告”。面对广告宣传时,尽管他们认识到广告宣传的功效要打折扣,但还是会有尝试购买的心理。初二女生M3表示,“一般根据广告买,再看效果如何,可以的话就继续用”。

研究者在访谈中发现,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广告只起告知作用,而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商品质量和价格,“牌子考虑比较少,考虑价钱比较多”。而对流动儿童来说,“买广告上的东西,是潮流”。

可见,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两个群体,对广告的认知和理解虽表面上趋于一致,但仍有诸多内在差异。留守儿童在面对广告商品时,最终决定其购买行为的是价格;流动儿童则将广告视为潮流,并在生活中追赶潮流。

(3)对网络黑客的认知对比。

调查发现,有40%的留守儿童认为黑客攻击网站“很酷,值得崇拜”;而流动儿童中有46%的人对此持否定态度,仅有12.4%觉得“值得崇拜”(见表7)。

表7 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对网络黑客的态度对比

img72

不少留守儿童表示赞成黑客攻击日本网站的行为,“因为是日本的网站”。也有不少人表现出理性的态度,初三男生M2表示,“黑客行为从国家政治角度来说是不正确的,不过他们的网络技术值得崇拜”。初二男生W1则认为“个人情感上赞同,挺好的。民族国家高度上讲,不赞同”。

在流动儿童中,初三男生E1觉得黑客行为“是不正确的,报复日本应该用正面的而非卑鄙的方式”。初二女生J3觉得“黑客不是英雄”,因为“影响了大家使用网络,是不道德的”。

(4)对媒体暴力与血腥内容的认知与理解对比。

两个群体看到电视中暴力血腥镜头时的反应相近,男孩和女孩则差异明显。女孩看到此类镜头通常闭眼或换台,她们用“残忍”、“恐怖”等词形容自己的感受。“我会换台!因为感觉看了有点恐怖,晚上睡觉会害怕的!”初一女孩Z4说。男孩则相对偏好这类镜头,认为“漂亮、刺激”。初二男生J4就表示“遇到暴力镜头会看下去”。一些女孩“想看但还是害怕”;一些男孩,虽然看了但很害怕,“太吓人……但经不住诱惑,所以还是看”。

不过,几乎所有的被访者都认为,媒体中应出现暴力和血腥镜头。一位初二男孩觉得“这些镜头不会对我产生什么影响,打打杀杀是剧情需要”;另一位初二女孩则回答“应该出现这些镜头,有些人爱看”。

对于这类内容是否会对青少年产生影响,调查对象的回答则很不一致。初二女孩E2觉得,“有人去模仿是因为他们内心有东西要发泄,是个人心理而不是电视内容的影响”。同级的另一个女孩则认为,这些镜头不会产生影响,“换台只是因为感觉害怕。”

3.媒体参与和使用

媒介参与和使用是指受众融入媒体及媒体信息生产过程之中,包括参加媒体开展的活动、使用媒体工具、通过媒体表达话语等。

(1)向媒体投稿情况对比。

农民工子女在向媒体投稿方面并不积极,有77.8%和82.3%的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表示从未向报纸杂志投稿。至于为什么“不给报纸杂志投稿”,40.3%的留守儿童以“觉得自己能力有限”作为主要原因;流动儿童中更多的是表示“不感兴趣”和“不知道如何投稿”。不投稿的主要原因的差别,可看作农民工子女进城必经的一种转变——自我评价的提高。这本身是一种进步,但如何充分借助这种进步,提高流动儿童的媒介参与和使用能力,仍值得深思。

在深度访谈中,研究者发现,在当代中国一些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的农村地区,很多原本连低档信息接收终端(如收音机)都没有的家庭直接购买了相对更高档次的信息接收终端(如电视机、电脑),即具备了媒体接触的“后发优势”。但是,这样的“优势”却有可能使得农村地区的青少年进行媒体接触时,在难以进行有效接触和自我评价不高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尤其是那些持续同时接触城乡两种文化的留守儿童群体。访谈中,初三女生L2被问到为何不向报纸杂志投稿时说,“要是人家觉得不好,我就像受侮辱、受伤害一样”。

(2)媒介使用能力对比。

两个群体在媒介使用能力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例如,87.1%的流动儿童会使用照相机,而留守儿童只有50%。

手机使用上的差异更为明显。流动儿童中拥有手机的人数为38.3%,留守儿童只有7.8%。两个群体关于手机功能的使用也存在明显不同。77%的流动儿童最常用的手机功能是短信,选择“通话”的只占17.6%;而留守儿童中,手机首要功能是通话,使用手机发短信的人数只占28.6%。

收发短信是手机的衍生功能,该功能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话费成本,但对使用者的操作能力要求更高。可以说,在现阶段对手机短信功能的掌握,很大程度上标志着手机拥有者的使用能力。因此,流动儿童使用新兴媒介的效率和能力普遍高于留守儿童。同时,城市的手机普及率高于农村,流动儿童在城市手机文化的冲击下和自身融入城市生活愿望的压迫下,加上获取手机的便利,其手机拥有率的提高是一种必然;而留守儿童则没有类似的冲击与压迫,手机拥有率自然难以提高。

关于手机上网,调查发现这两个群体都有参与和使用新媒体的强烈意愿。在问卷调查中,两个群体都有一半以上的手机使用者想尝试手机上网,充分显示了农民工子女这一特殊群体在有机会接触到新兴媒介文化时,有能力做出强烈的应激反应,同时也反映了该群体提高媒介参与和使用能力的巨大潜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