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街谈巷议监督机制的构成及运行过程

街谈巷议监督机制的构成及运行过程

时间:2022-03-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6]基于“沉默的螺旋”理论,街谈巷议式舆论监督机制的运行可如图5-1所示。[17]图5-1 街谈巷议监督机制运行示意图图5-1表明,某一高等教育事件或问题的产生,会触及到部分公众和个人的利益,诱发相关意见和看法的产生,但部分公众意见具有个体性和随机性,还不是社会普遍的舆论,只有当这种意见经相互作用,并受到“沉默的螺旋”的影响,汇集成相对一致的观点和看法时,舆论才产生。
街谈巷议监督机制的构成及运行过程_高等教育质量的社会调节机制研究

(一)构成要素

1.监督主体

街谈巷议式舆论监督的主体就是社会公众,包括学生、家长、毕业生及社会上关心高等教育质量的相关人士。社会公众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个人经历不同,教育背景各异,把握教育质量的标准也不一致,他们在表达高等教育质量的意见或观点时,往往带有浓厚的主观倾向,大家各抒己见,百家争鸣,很容易产生各种不同的“声音”,但最终能够形成一个基本一致的意见倾向。当然,由于舆论意见领袖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他们往往具有把控社会舆论走向的作用。这些舆论领袖可能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专家、位居关键职位的要人,或是某位关注质量的名人。

2.监督客体

从理论上来说,高等教育质量的诸多方面都是街谈巷议式舆论监督的客体和内容,但社会大众的个人直接关切常会成为街谈巷议式舆论监督的主要对象。每个人的个人兴趣和直接关切不尽相同,有人关心就业状况,有人重视教育质量,有人看重师资水平,还有人则可能更关心整体办学实力等。但总体而言,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师资水平等是社会大众共同关心的话题,也是街谈巷议舆论监督的主要对象。这是因为街谈巷议舆论监督常常关注的是那些直接可感的内容和对象,而作为反映高校质量重要指标的人才培养和师资质量都直接可感。

3.监督媒介

言语交流和口耳相传是街谈巷议式舆论监督的主要媒介。在原始时代,人类为了避免自然灾害和外界侵犯,习惯集聚群居,日常的沟通和集体行动主要就是通过言语发声与肢体动作进行的。现代社会里,口耳相传仍是一种最直接的传播方式。社会公众由于对某一质量问题产生兴趣,或是因为利益受到触动,往往会集聚在一定场合和公共空间内,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有时还会演变成讨论、沙龙、集会等形式,借助扩大的口语交流媒介,交换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意见或看法,最终形成一致的意见。

4.监督受众

一般来说,受众的概念多用于大众传播的情境之下,是对大众媒介信息接受者的总称。街谈巷议式舆论监督属人际传播,其受众常常既是接受他人质量评价信息的听众,也是参与质量评价的舆论主体。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不仅会引发他们的关注,使他们成为别人意见的接受者,也会引发他们的积极参与和讨论。

(二)运行过程

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E·Noelle-Neumann)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舆论形成进行研究,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她以人害怕在社会中孤立的心理为主要依据,认为为了防止孤立和受到社会制裁,一般人在表明自己观点时首先要感觉一下“意见气候”。当人们感觉自己的意见属于“多数”或处于“优势”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发表这种意见;当发觉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或处于“劣势”时,遇到公开发表的机会,可能为防止孤立而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种一方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发展过程。[16]基于“沉默的螺旋”理论,街谈巷议式舆论监督机制的运行可如图5-1所示。[17]

图5-1 街谈巷议监督机制运行示意图

图5-1表明,某一高等教育事件或问题的产生,会触及到部分公众和个人的利益,诱发相关意见和看法的产生,但部分公众意见具有个体性和随机性,还不是社会普遍的舆论,只有当这种意见经相互作用,并受到“沉默的螺旋”的影响,汇集成相对一致的观点和看法时,舆论才产生。舆论形成后又通过社会公众不断参与、相互交流、意见整合而得到不断发展,达到高涨,最终引起相关方面的重视,调节质量管理。可见,街谈巷议式舆论监督过程中,舆论的形成、发展,离不开群体的力量,尤其是公共论坛舆论监督,公共“舆论场”的形成更是离不开群体心理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