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评议机制的构成及运行过程

评议机制的构成及运行过程

时间:2022-03-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每个评议主体都根据自身的立场、经验和价值观对高校作出评价,运行过程各有差异。
评议机制的构成及运行过程_高等教育质量的社会调节机制研究

(一)构成要素

如前所述,社会评价机制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作为社会评价机制之一,评议机制构成要素也主要包括这四个方面。

1.评价主体

在社会评价中,评议属普遍的个人评价。这里的“普遍的个人”,既包括了我们一般理解的社会个体,如考生、家长、校友、社会相关人士等,也包括用人单位、社会慈善机构、新闻媒体等社会群体。评议机制代表了个别的、分散的社会评价,代表着社会评价的感性、直觉或直观的水平,评议机制的评价主体源自基层,贴近社会,具有多元性。

2.评价客体

评议机制属于普遍的个人评价,作为评价主体的社会公众主要根据各自的切身体验、心理、理解能力对高等教育作出评价,他们关注的也多是其亲身可感的对象。学生关注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校学习生活条件,家长关注学生的毕业去向,校友关注学校声誉,用人单位关注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新闻媒体关注教育事件的新闻价值和影响力等,可以说,高等教育质量的方方面面都是评议的对象。

3.评价标准

评议机制中的评价主体具有多元性,既包括社会上独立的个体,又包括用人单位、社会慈善机构、新闻媒体等群体。不同的评价主体参与高等教育评价的意愿、立场和价值观不同,评价标准也各不相同,带有明显的个体特征。例如,在一般考生及其家长心中,好大学常常意味着好工作和好的前途,如果一所大学社会信誉不高,毕业学生无法找到好的工作岗位,没有发展前途,这样的大学就不是好大学;用人单位评价一所大学优劣,主要是看从这所大学出来的毕业生适应单位工作的情况,如果毕业的学生无法满足岗位工作需要,这样的大学就不是用人单位欢迎的大学。

4.评价方式

高等教育的社会评价,从方式来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规范的方式,包括建立评价目标任务,确定评价标准,建立指标体系,选择评价对象,通过专门的评价机构组织评价;另一种是不太规范的方式,无须建立专门的指标体系,而主要是通过个人观察了解及人群间的相互影响来进行的。显然,评议机制属于后者,而且,评价主体的不同,方式也有所不同。例如,学生家长主要是通过学生家长会、实地参观考察学校以及登陆学校网站获取学校信息等方式来对高校的教育质量作出评价;用人单位主要通过来某所高校招聘员工和已招聘员工的岗位工作表现等方式对高校的教育质量与水平作出判断。

(二)运行过程

评议机制主体多元,标准多样,无规范统一的评议过程。每个评议主体都根据自身的立场、经验和价值观对高校作出评价,运行过程各有差异。例如,学生家长、校友及社会相关人士是最广泛的评议主体,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发表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看法,对高校质量进行评价,个体之间的交流谈话、互通信息,以及与高校之间的网络、电话沟通等都是他们评议高校的常用方式,无须经过排名或认证那样严格规范的程序。企事业单位也是评议主体,他们主要是通过人员招聘中对大学毕业生的选择取舍来间接表达,或者是在接受高校及相关部门的问卷调查或访谈时,对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作出评价,有时也会建立自己的一套标准来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作出评价。新闻媒体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化身,社论、评论、宣传报道等是新闻媒体评议高校的常用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