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以往危机管理存在的误区①

以往危机管理存在的误区①

时间:2022-03-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表现在政府部门危机意识薄弱,不能辨别潜在的危机和发现危机的最初状态。这种做法在危机暴发的最初期较为有利。
以往危机管理存在的误区①_面向公共危机与突发事件的政府应急管理

目前,我国的危机管理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2003年“SARS”危机和2008年“5·12”特大地震的暴发,暴露了我国危机管理的体制还存在很多缺陷,因此对以往的危机管理的误区进行总结就十分必要。

误区一:谈危机色变

由于危机暴发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往往会带来灾难,威胁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影响社会目标的实现。突发事件的暴发需要政府做出即时决策,这给决策者带来极大的压力,同时也是对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和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决策失误不仅会造成更大的损失,而且可能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威胁执政党的政治合法性。因此,人们往往是“谈危机色变”。

误区二:对危机抱侥幸心理

危机一般具有突发性,在危机暴发之前并无明显征兆,因此对于危机的暴发,政府常常抱有侥幸心理。表现在政府部门危机意识薄弱,不能辨别潜在的危机和发现危机的最初状态。在我国特殊的国情下,下级单位有时会隐藏或者瞒报不利于自身发展的负面消息,而且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不能对危机进行准确的预测,从而造成上级单位抱有侥幸心理,轻视危机态势的严重程度。

误区三:封锁消息

在2003年的“SARS”危机中,我国地方政府采取了内紧外松的政策方向,加强信息的保密以期防止恐慌、控制流言和局势、维持社会稳定。这种做法在危机暴发的最初期较为有利。但是,在日益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中,信息的传播速度已经大大提高,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事情都可能马上传遍世界。而政府要掩盖事情的真相就变得越来越困难。消息的封锁使专家不能全面把握事实真相,造成对灾害的预报失误,以致社会在毫无预防的情况下匆忙应对危机的暴发,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损失,更引发人们对专家和政府的不信任。

误区四:为处理危机违反宪政精神

危机的暴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在危机暴发的初期,需要政府主体做出即时决策,赋予政府行政紧急权力是很有必要的。在危机状态下为把控全局和保护公共利益,有必要对公民个人的一些基本权利做必要的限制或剥夺。但是,任何决策都须在符合宪法、宪政精神的前提条件下做出,否则将会造成更长远的危害。

误区五:处理危机只依靠自救或者完全依赖政府

在危机暴发后,政府理应作为危机管理的主体成为解决危机的主导力量。在应对政策的初始反应中应承担起责任,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危机。所谓初始反应指的是政府中枢决策系统对新认识到的危机做出的最初反应。不可夸大危机的负面作用或者推卸责任,降低公众对政府的期望和要求,一味号召群众进行自救。当然,单纯依靠政府应对危机也具有不完整性和局限性。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没有全社会力量的支持,对于政府而言,危机的处理将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