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多元型民族教育对甘宁青社会的影响

多元型民族教育对甘宁青社会的影响

时间:2022-03-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甘肃回教教育促进会改组后,更名甘肃省回民教育促进会,先后在20多个县设立分会。昆仑中学迅速成长为西北乃至全国新式回民教育的“名校”,在近代回族教育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二)回族女子教育的出现在近代甘宁青地区,女子教育与全国相比,起步更晚,发展更是充满艰难险阻。(三)回族职业教育的起步同时,回族军阀在甘宁青地区建立了制度化的社会教育体系,加速了社会价值观念的更新。
多元型民族教育对甘宁青社会的影响_甘宁青地区的回族经济开发活动与近代化研究

(一)新式回民学校的兴起

经堂教育(寺院教育)是回族等西北少数民族教育的主要形式。到了近代,特别是民国时期,改革经堂教育,推行新式教育,已成为时代的必然趋势。在甘宁青新式回民教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样化的办学形式,总的说来是回民自办为主,公办为辅。

1.民办私立学校

此类学校较多,且多集中于甘肃临夏。以下是几个影响较大的民办私立学校。

(1)私立云亭小学与私立云亭中学

该校是在原导河县西区国民小学的基础上兴办的。马福祥毕生自助回民办学,1918年创办西区小学,1928年因河湟事变而停顿。其子马鸿逵继承父志,于1932年出资恢复了该校。1936年改名为“私立云亭中心小学”,并相继在临夏设立10所分校。1938年创办私立云亭中学,“其校舍建筑雄壮伟大,局全甘第一”[50],1941年设高中部,到1945年底停办时,共有两届20名高中毕业生。1945年8月,设立私立云亭小学13所。

(2)魁峰小学和魁峰中学

该校是由清同治年间(1862~1874)河州回民起义领导人马占鳌之孙马全钦在临夏县大河家保安、撒拉、东乡、回族聚居地创办。1936年7月,辞官回故里的马全钦受当时省内兴办回民教育的影响和启发,在大河家四堡子村自己家中创办了私立魁峰小学,首批约40名学生皆是从当地清真寺转来的满拉,所开设课程同公办学校,从青海聘教师任教。1940年新校舍在马全钦耕地内落成,在原校舍内又增办魁峰女子小学,招收回、保安等族的女童入学。1942年由马步芳资助经费1万大洋,扩建校舍,于1943年附设了三年制初中班,学校改名为“私立魁峰中学”。同时,马全钦还创办了其他初级小学多所。魁峰中学“不分男女、贫富、民族(回、汉、土族等均有)、地区(除临夏外,还有青海民和、乐都、循化等地学生),均可入校就读;免费入学,免费提供教材,免费供给统一制作的校服;每逢节日或学生毕业时,另有犒赏”[51]

(3)青云学校

该校由马步青兴办。早在1931年马步青率甘肃暂编骑兵第一师驻防凉州(今武威)时,就在当地创办了一所青云中学,并在各县创设小学43所。后又在其家乡临夏办起了私立青云中学和私立青云小学。1939年后总共有11所中学、小学,学生上学免收学费及书本费,为此在1939年受到行政院的嘉奖[52]

2.回族社团所办学校

甘肃、青海的回民教育促进会致力于发展回民教育,取得的成绩很大。在甘肃,中共甘肃工委和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在抗战时期,与回族人士讨论回族文化教育发展计划,在各地建立回民教育促进会,开办回民学校,在兰州创办军分校、培养回族军政人才。甘肃回教教育促进会改组后,更名甘肃省回民教育促进会,先后在20多个县设立分会。据统计,截至1949年,该会计有分会40多个,学校179所,包括中学数所,学生共计19565人[53]。青海省回教促进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达到了它发展史上的顶峰。从它进行的教育活动来看,规模大、范围广,深入到全省各回族居住的地区,学校数量和学生人数相对可观。促进会总会及各县分会先后设立的小学总计97处,学生人数5668人[54]。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中学教育也有所发展。1936年,青海回教促进会会立高教中学更名为会立西宁中学,设初中班14个,高中班3个,另附设简易师范1个班,学生人数达1200余名。1940年,会立西宁中学正式改为会立昆仑中学,并扩大了学校规模。此时的昆仑中学已有初中班15个,高中班4个,示范班6个;附设小学16个班,幼稚园6个班,在校学生人数达2000多人。1945年又分别办起了昆仑中学第一分校、第二分校、第三分校。学生既有回族、撒拉族,也有汉族、藏族、土族、蒙古族等;教师也是如此,来着五湖四海[55]。昆仑中学迅速成长为西北乃至全国新式回民教育的“名校”,在近代回族教育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3.国民党政府举办的公立学校

抗战期间,国民党政府加大力度推行边疆教育,对西北地区的民族教育给予了一定的财政补助。1935年,中央教育部拨款3万元办理边疆教育,在皋兰、海原、清水、化平、固原等7个回族聚居区建立小学,同年甘肃教育厅用中央补助费筹建回藏小学10所。1937年,国民党政府又以边教经费增设回藏小学40所。1939年、1940年在回族聚居区增设单级小学100所,后因经费困难,多并为中心小学或国民小学。1942年、1944年,甘肃省教育厅又先后在西吉、宁定、化平等回族聚居区设立省中心小学。

4.陕甘宁边区的回民教育

陕甘宁边区原先文盲遍地,回民教育尤其不发达,边区成立后,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据1941年统计,边区的回民有348户1259人,分居在边区的7县12个区内。边区政府采用公办、民办公助的方式发展回族小学教育,1938年至1945年陆续办起了8所伊斯兰小学,1所伊斯兰公学。随着边区国民政治地位的提高、生活的改善,回民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还改变了女孩不上学的旧俗。回族群众的社会教育也以夜校、半日制学校和识字组的形式开展起来。陇东分区曲子县李正兴阿訇利用回民上寺做“主麻”的机会,给他们读报教字。

(二)回族女子教育的出现

在近代甘宁青地区,女子教育与全国相比,起步更晚,发展更是充满艰难险阻。受社会变迁的影响,当时不仅各类新式学校中有少数民族女性学生,而且西北各地都创办了少数民族女子学校。在甘宁青地区主要有:固原回民女子小学(张禹川创办)、素琴女子小学(马步青设立,后改为青云女子学校)、拉卜楞女子小学、定远营女子小学等等。总体来看,近代西北少数民族女子学校无论数量还是入校女生人数都不多,但起到了移风易俗的积极作用,产生了较大影响。

(三)回族职业教育的起步

同时,回族军阀在甘宁青地区建立了制度化的社会教育体系,加速了社会价值观念的更新。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诸马倡办的回族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制度。西北回族职业教育起步较早,如“宁海职业学校”、“西宁职业学校”、“青海省立护士训练班”等,这些学校聘请内地专业教育人才任教,为开发青海培养各种行业类型的专门人才。1939年,教育部在西宁筹建国立青海初级实用职业学校,目的在于发展边疆民族职业教育,培养少数民族技术人才,于1940年在贵德成立,招收少数民族学生15名,次年增设畜产制造科,学制四年,继之又设垦牧科,学制三年,享受公费待遇。为方便学生实习,以后又附设了农牧厂、皮革厂。1947年,迁往湟源。[56]

30年代后期,回族军阀分别在其势力范围内推行一套国民教育计划,接受教育的首先是省境内的党务、行政、活佛、阿訇等社会高层人士,然后逐步扩大受教育面,采用每期3~12个月时间长短不等的短训班形式,配合集会、演讲、报纸、杂志、广播等容易为社会大众接受的教学方法,对促使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总体改变,取得了一定成效。

民国时期,甘宁青地区民族新式教育的发展与汉族地区相比较,仍然显得落后。从整体上说,甘宁青地区新式教育起步晚、起点低、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而且带有明显的政治、军事色彩和宗教色彩。但它毕竟是进步的标志,这些新式学校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推动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甘宁青地区的开发,也加快了甘宁青社会的转型。

【注释】

[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一六),《唐纪玄宗皇帝下》,元·胡三省音注,古籍出版社,1956年,第5462页。

[2]金吉堂:《中国回教史研究》,《回族学丛书》,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9页。

[3]郭厚安、陈守忠:《甘肃古代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16页。

[4]慕寿祺:《甘宁青史略》(副编卷三),兰州古籍书店影印本,1990年,第169页。

[5]青海省志编纂委员会:《青海历史纪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4页。

[6]马通:《甘肃回族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17页。

[7]意·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71页。

[8]王永亮:《西北回族经济活动史略》,《回族研究》,1996年,第2期,第32页。

[9]慕寿祺:《甘宁青史略》(正编卷一三),兰州古籍书店影印本,1990年,第345页。

[10]明·宋濂:《元史·世祖纪》,中华书局,1976年,第289页。

[11]明·宋濂:《元史·英宗纪》,中华书局,1976年,第371页。

[12]马志荣:《论元、明、清回族对西北农业的开发》,《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第93页。

[13]明·宋濂:《元史·兵一》,中华书局,1976年,第1467页。

[14]《元典章》(卷一七),《户部·户计·户口条》,中国书店,1990年,第782页。

[15]《明太祖实录》(卷三五)。

[16]清·张廷玉:《明史.卷九》,中华书局,1974年,第83页。

[17]马通:《甘肃回族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20页。

[18]清·张廷玉:《明史》(卷一三四),中华书局,1974年,第304页。

[19]清·杨应琚:《西宁府新志》(卷一六),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739页。

[20](明)《河州志》(卷一)。

[21]王永亮:《西北回族经济活动史略》,《回族研究》,1996年,第2期,第33页。

[22]杨新才、吴忠礼:《明实录宁夏资料辑录》,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9页。

[23]喇秉德、马文慧、马小琴:《青海回族史》,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50页。

[24]余振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宁夏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65页。

[25]马通:《甘肃回族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第21页。

[26]崔永红、张得祖、杜常顺:《青海通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683页。

[27]案:丹噶尔一带,通藏语的汉、回民经常为外来商人当翻译,随着羊毛贸易的发达,他们变成了中间商人。蒙古、藏牧民将货物交由他们转卖给外商,外商也常常委托他们代购羊毛皮张等货物。他们一般没有正式商号,各有熟识的较固定的顾客,称为“歇家”。

[28]越景亨、吉茂林:《原兰州地区私营商业简况》,政协甘肃省兰州市委员会:《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1985年,第207页。

[29]案:三联单是指天津的总店直接从天津海关要来的发给各地分行、分行再发给“外庄”、在羊毛运输时使用的一种单据。单上印有各种皮毛的名称,如老羊皮、山羊板皮、羊绒、驼毛等。使用时,洋行将起运皮毛开列清单,派学徒持制钱五百文送至关卡,有关卡文书照清单数字一一添入三联单上,加盖“验讫”公章一联存当地主管税卡,一联报省,一联由洋行随货持送海关。有了三联单,货物即可通行无阻,直运天津,税务人员不敢留难。如果货物出口再按章纳税,不出口则不纳税。五百文制钱(铜钱)算是洋行赏给文书的“润笔费”。

[30]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7页。

[31]王公度:《清末彭英甲举办甘肃洋务实业的一些情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四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9页。

[32]魏永理:《中国西北近代开发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25页。

[33]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四辑),三联书店,1961年,第97页。

[34]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宁夏三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第265页。

[35]崔永红、张得祖、杜常顺:《青海通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679页。

[36]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宁夏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回族简史简志合编》,1963年,第55页。

[37]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宁夏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回族简史简志合编》,1963年,第55页。

[38]邓慧君:《青海近代社会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7页。

[39]昂巴、伦珠旺姆:《拉卜楞寺院僧侣等级制度及文化现象述论》,西藏艺术研究,1999年,第2期,第49页。

[40]谷苞、宋仲福:《西北通史》(卷五),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32页。

[41]谷苞、宋仲福:《西北通史》(卷五),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4页。

[42]青海省志编纂委员会:《青海历史纪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24页。

[43]牛文春:《近代青海行政建置的一元化轨迹》,《攀登》,2003年,第1期,第99页。

[44]陈育宁:《宁夏通史·近现代卷》,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16页。

[45]青海省志编纂委员会:《青海历史纪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17页。

[46]李庆勇:《甘宁青三省分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北民族大学,2006年,第36页。

[47]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新华出版社,1980年,第94页。

[48]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新华出版社,1980年,第96页。

[49]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141页。

[50]《西北通讯》(卷三),第1期。

[51]临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临夏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1986年,第61页。

[52]《行政院明令褒扬马步青兴学》,《教育通讯》,1939年,第32期。

[53]冯增烈:《回族教育的历程及当前改进的意见》,《中国回族教育史论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46页。

[54]高文远:《青海省回教促进会的前瞻与后顾》,《突厥》,第1期,第2页;青海省志编纂委员会:《青海历史纪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25页。

[55]马明良:《回族、撒拉族近现代新式教育及其经验教训》,《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2页。

[56]海南州编纂委员会:《海南州志》,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67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