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两汉交通驰道的进一步开拓与交通制度的形成

两汉交通驰道的进一步开拓与交通制度的形成

时间:2022-03-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西汉时代东北亚早期交通的进一步开拓,是对应于夏、商、周三代,辽河流域更早期部族方国间“方国交通”的奠基时期。秦的交通制度应继承了“三代”以来的某些旧制。其制又为汉晋所继承,对以后的中国古代交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亭既为交通设施。所谓汉魏之交通亭、邮、书舍,实际与隋唐之交通驿馆功能相同,均为国家在郡、国、县、邑所设交通专设机构,这一机构确立于秦汉,而延续至隋唐以后。
两汉交通驰道的进一步开拓与交通制度的形成_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古代交通史

西汉时代东北亚早期交通的进一步开拓,是对应于夏、商、周(含燕秦、战国)三代,辽河流域更早期部族方国间“方国交通”的奠基时期。其开始的重要标志,是从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统一全国伊始,即与开边郡、修障塞并行实施的“治驰道”工程。《汉书》追述:“(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140]其“东穷燕齐”,当包括今辽海地区的燕地东北诸郡。又东汉时张衡作《东京赋》,记有“经途九轨,城隅九雉”。其虽然记述的为都城之制,但说明两汉继承秦以前旧制,对“途”(道路定制)已有明确规范。从《汉书》等的简略记载看,秦汉时所谓驰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证明开“驰道”,在东北方,已达今辽海、渝关(今山海关)内外;而北方,已达“五原”、“云中”。前者东北亚地区秦代驰道的开设,由于古代交通地理的特殊性,往往世代沿袭而设,并较少有遗物遗存,所以很难把“秦驰道”与汉魏及后代交通史迹在史迹遗存的时代上明确分开,但二者时代衔接却史有明证。

此证于前节秦时车马东巡:发现在辽东沈、抚间浑河古道沈阳上伯官屯附近的“青桩地”李石寨有秦“相邦吕不韦”的铜矛,这应为燕秦于辽东却胡“戍边道”上的重要遗存。因为“上伯官屯东青桩子古城”,应即燕秦汉辽东之“中部都尉”,而在辽西沧海“碣石道”上的“行宫”遗址,已经有考古发现。秦始皇的时代,从“五原”至“云中”之“驰道”的“堑山湮谷”,也已经为近年陕西富县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重要发现所证实。近年考古发现,已经把“秦驰道”的陕西富县段长125公里的典型路段昭揭于世。其“中心区揭露出道路总长71米。路面车辙均呈放射状分布。……为了加强路面强度,一些辙梁上还铺垫有经过加工的礓石碎块。不少辙梁上还残存累死马、牛的蹄印,以及用金属工具铲挖的痕迹。……当时的车轮距离有1.1米、1.3米和1.4米三种”[141]。这是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关于“秦驰道”的重要发现。推测,类似的“驰道”,亦应存在于“东巡”的辽西地区及其他辽海主要戍边经地。如有陶量和“相邦吕不韦”铜矛等出土的辽东郡“中部都尉”的浑河沿岸青桩子等和本溪太子河谷地。经实地勘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于辽东太子河流域亦发现山谷中基岩上遗有车辙痕深几厘米的古道(轨距1.2—1.3米)。

所以秦汉的“驰道”之设,应当是先秦文献《周官》中所记的“道路之制,其别有五”,即所谓“径、畛、道、路”等“五涂(途)”基础上,最早开拓的“国道”之制或“官道”之制,最宽的车轨应属1.4米。故汉武帝时太史令司马迁在《史记·蒙恬列传》中亦追述秦代的交通之制:“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湮谷,通直道。”[142]当汉兴以后60余年的汉武帝时代,秦蒙恬所修的“亭障,堑山湮谷,通直道”遗迹尚宛然可见,并为汉所继承。故直至唐杜佑《通典》亦追溯说:“秦制,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佚、啬夫。”《后汉书·光武帝纪》亦说:“(建武十二年)春,遣骠骑大将军杜茂将众部施刑屯北边,筑亭候、修烽燧。”唐李贤注:“前书曰:秦法十里一亭,亭有长,汉因之不改。”[143]这是秦汉相因服务于军事的交通亭候制度。秦汉郡县之下乡、亭、里之各级政权机构,与交通障、亭之总于一体,主要服务于政令民治和军事目的。反映在前引秦代《行书律》上规定:“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这是有秦一代,大修“驰道”,设障、亭与《行书律》并举,从服务于军政目的出发,最早在国家层面上把交通驿传制度和交通设施(机构)的设置纳入法制规范的创制。秦的交通制度应继承了“三代”以来的某些旧制。如《墨子·非攻》中有“北而攻齐,舍于汶上,战于艾陵”。其“舍”可作动词的“驻”,亦可释为行军的“馆舍”(古以30里为舍)。其制又为汉晋所继承,对以后的中国古代交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继秦之制,汉代的交通障亭制度和郡、国、县、邑的交通开拓,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有所发展。《史记·司马相如传》有:“相都住舍都亭。”《后汉书·皇后纪》注:“凡言郡亭者,并城内亭也。”亭既为交通设施。从交通制度上看,秦汉时代东北诸边郡的交通设置,已同中原列郡一样,进入封建国家的统一管理体制。《续汉书·百官志》刘昭注引《风俗通》说:“汉家因秦,大率十里一亭。亭,留也,盖行旅宿会之所馆。”同书引《汉官仪》说 :“设十里一亭,亭长、亭候,五里一邮。”可见《汉官仪》中的“亭长”“亭候”“亭邮”一类官职,均为当时的专门交通官制。著名学者王毓铨先生在考证秦汉交通之制,谓秦汉之“十里一亭”,非单独行政区划之职,而兼当时的交通亭、候之设。所以《汉书·黄霸传》之“邮亭”条唐颜师古注:“邮行书舍,谓传递送文属所止处,亦如今之驿馆矣。”即汉代之“亭”已经有交通“亭馆”的意义和社会功能。

上述《汉书》之颜师古注文极其精审。所谓汉魏之交通亭、邮、书舍,实际与隋唐之交通驿馆功能相同,均为国家在郡、国、县、邑所设交通专设机构,这一机构确立于秦汉,而延续至隋唐以后。虽然各个时代的交通邮传设置,其功能辐射略有不同,如汉代之“亭”,兼有地方捕盗治安等管理职能,但其在主体上服务于交通亭候制度,是有目共睹的。秦汉时期的交通亭、邮等管理机构及其遗迹、遗物,在中原列郡,如今江苏连云港市尹湾汉墓简册和西北“河西四郡”的甘肃和居延等汉简中,已经有明确记述,这是秦汉时期十三州刺史各列郡通行的明确交通史迹。

在辽海地区,虽然尚无如居延等秦汉之际交通亭、候一类史迹文物发现,但根据史书中的记载,却可以窥见当时的辽海汉郡中,也已经通行了中原的交通亭候等制度。如《汉书·地理志》中记载,西汉末王莽改治理“四夷”边略,除了罢“王国”为“侯国”外,改“玄菟郡”为“玄菟亭”。显然是针对“玄菟”为辽东边郡中直接通向高句丽、扶余的交通重镇,所以改设“亭”以利交通。而至今在山东省博物馆收藏的汉代“玄菟太守”铜虎符,显然是汉代辽东玄菟郡的调遣兵符制度和军旅交通发展的实证之一。而见于辽西名城汉“柳城”之后的三燕之一“龙城”(今朝阳)中的两晋时代,仍“道有黄龙亭”,其必然沿袭了汉魏时期辽西“大凌河古道”上的交通驿亭制度。如上节介绍的,今朝阳西北大青山南的大庙乡两处“土城子”遗址,很可能就是当时“柳城”西北出大青山关隘的重要交通亭障兼戍城。又如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大辽水”仍记:“(汉)辽东属国都尉治昌黎(交黎),道有黄龙亭,魏营州刺史治。”郦道元所记有“黄龙亭”的两晋之“龙城”,源于汉右北平郡之“柳城”。而“柳城”故道,前已指正是北通燕秦汉长城,南向为曹操北征三郡乌桓等辽西交通要衢。其晋代的“黄龙亭”之设,显然其制度可追溯至汉魏时代。所以在207年曹操北征三郡乌桓后,曾封有功的田畴为“亭侯”,虽为田氏婉拒,却可以视为以“亭”为封的交通之制沿袭着汉魏两代。仅就上述汉代辽海边郡的东西两缘交通,即由“玄菟”到“右北平”的交通亭候之设的蛛丝马迹,应可见辽河流域秦汉时期交通走势之一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