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碣石山与碣石地貌资源

碣石山与碣石地貌资源

时间:2022-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碣石山与碣石不仅是河北省海岸带的重要文化资源,更是重要的地貌资源。秦皇岛渤海碣石对于这个地貌资源,古籍早有较多记载。如今,碣石山与碣石虽然位于不同的海拔高度和地貌部位上,但它们的根部都由同一基岩相连接。
碣石山与碣石地貌资源_江山如此多娇:自然河北

碣石山与碣石不仅是河北省海岸带的重要文化资源,更是重要的地貌资源。因为正是有了碣石山与碣石,岛夷皮服才以此为“灯塔”,循海路、溯禹河,到内地进贡;也正是有了碣石山与碣石,秦皇、汉武才来此观沧海。所以,这里自古就是渤海的一个地貌资源,秦皇之后又逐渐加入了文化资源。

秦皇岛渤海碣石

对于这个地貌资源,古籍早有较多记载。但真正的原始记述,只有两书,一是《尚书》,一是《水经注》,其他都是引述。战国《尚书·禹贡》称“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北魏《水经注》写有“今枕海有石,如甬道数十里,当山顶有大石,如柱形,往往而见立于巨海之中,潮水大,至则隐,及潮波退,不动不没,不知深浅,世名之天柱桥也,状若人造,要亦非人力所就,韦昭亦指此为竭石也……”

根据这两项记载,结合河北平原地貌和渤海的演化过程,便可复原出秦皇岛海岸地貌的演化过程和不同时期的地貌。

1.碣石山与碣石的形成过程

“碣石山”与“碣石”是分布在渤海北岸秦皇岛、昌黎一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组地貌类型。所说的区别是指,前者是“山”,后者是“石”,前者在山上,构成山顶之峰,后者在海边,构成石顶之柱;所说的联系是指二者相对存在,缺一不可,都是观海的好地点:碣石山离海稍远,高大,站在山顶向南眺望,莽莽海势尽收眼底,从黄海驶来的船只进入渤海后,很快就会望见作为航海标志的碣石山;碣石是伸入海内海蚀平台上的柱石,近观沧海,凿石立门,修建宫殿,以昭后人,这是圣灵之地。凡旅行家、地学工作者都知道这一道理,即每到一地,先站在高处鸟瞰一下周边景致,然后下到最好的景点,安营扎寨,详细考察、欣赏。凡航海家也都有这一亲身体会,即航行多日,需到岸边休养、补给,必先识别地望。这地望就包括远处高大的地貌标志和岸边可停船、可休整的岩质岗地。

无论在地貌的成因、形态和形成过程上,二者也确有联系。

距今5Ma以前的中新世,二者都是像碣石山一样的伸入渤海海盆之山地。

距今5~2.5Ma的上新世,碣石山以南的山地剥蚀降低,形成了准平原——唐县期高山麓剥蚀面,即现在所见到的海拔150~300米的丘陵面。联峰山海拔140~120米的山坡上见有古海蚀槽、古海蚀柱、古海蚀穴等遗迹,表明上新世末期的海平面可能曾一度到过这里。

古海蚀槽(北戴河联峰山)

古海蚀柱(北戴河联峰山)

进入距今2.5Ma的第四纪初期,由于新构造运动,北东东—南西西向的固安—宁河—昌黎断裂活动,北盘上升,南盘下降,致使昌黎以南的高山麓剥蚀面下陷,被埋在洪—冲积扇形平原之下;秦皇岛以南的高山麓剥蚀面下降至今海平面以下,构成了-20~-25m的水下台地。

距今2.5~0.7Ma的早更新世,北侧上升盘的高山麓剥蚀面遭到河流的侵蚀、剥蚀而逐步降低,一座座孤立的残丘——孤家子山、联峰山等,开始显露在降低了的地面之上。南侧下降盘的渤海盆地遭受海水入侵,在碣石山海拔80米处有海蚀龛、海蚀穴、海蚀平台、海蚀蘑菇,联峰山海拔70~60米处有海蚀穴、海蚀崖等,可能是渤海形成后的一次高海平面遗迹。

进入0.7Ma~130Ma的中更新世,固安—宁河—昌黎断裂进一步活动,北侧上升盘的地面又一次被剥蚀降低,形成了准平原——湟水期低山麓剥蚀面,孤家子山、联峰山等最后成为了唐县期高山麓面的蚀余孤山残留在低山麓面之上。南侧下降盘的渤海盆地又遭受海水入侵,渤海又一次形成,海水进入了低山麓面的前缘,形成了海蚀平台及平台面上的海蚀穴——已模糊不清的圆形壶穴。

距今130Ma~11Ma的晚更新世,早期,由于固安—宁河—昌黎断裂活动,北部进一步抬升,构成了现在所看到的海拔25~55米的山海关、秦皇岛、北戴河之下的地面——湟水期低山麓剥蚀面,中更新世海蚀平台也随之抬升构成了海蚀台地,但部分平台的前缘下陷,形成了-10米的水下台地。中期(大约距今45~25Ma),海平面一度上升,海水入侵,开始塑造中更新世海蚀台地的前缘陡崖——海蚀崖及崖壁上较高层的海蚀穴,并形成了海蚀崖前缘第二级海蚀台地。晚期(大约距今25~11 Ma的末次盛冰期),海平面大辐度下降,渤海干涸成陆。

从距今11Ma的全新世早期,海平面开始上升,大约距今8000年左右,海平面回升至-40米的高度。至距今5000年左右,升至高出今海平面2~4米,形成了全新世中期的高海平面,并进一步塑造着中更新世及晚更新世海蚀台地前缘的海蚀崖及崖壁上较低层的海蚀穴,同时在崖麓地带又形成了第一级(高出今海平面1~3米)海蚀平台及平台面上两个并列的海蚀壶穴。全新世晚期,海平面又开始下降至今海平面,第一级海蚀平台也露出了水面1~3米。

需要指出的是,在全新世中期的高海平面以前,鸽子窝与蔡各庄之间的东西向谷地很可能与北戴河相通。该谷地也曾被海水占据。

如今,碣石山与碣石虽然位于不同的海拔高度和地貌部位上,但它们的根部都由同一基岩相连接。当时的碣石山与碣石的基岩连接,有如现在秦皇岛市区底下的岩石与北部山地的连接一样,只是由于中全新世的高海平面,海水溯源淤积,再加上洋河晚全新世以来的切割,才将沿河一带的基岩蚀低,谷地中填充了河流冲积物,而不能使基岩露出地表,因此,就看不到碣石与碣石山之间有基岩连接了。

2.“夹右碣石入于河”的地貌背景

《尚书·禹贡》对“碣石”的记载有二:一是“……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一是“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二者实指一山,又同为一地。

大致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讲的是战国以前一个较短时期的历史事实,是距今3000~2500年的事情。从气候环境讲,此时正值温暖湿润的中全新世未期的气候震荡期,也就是说,气侯基本是温暖湿润,河水流量基本稳定,但因为处于向晚全新世温凉偏干气侯的过渡期的前期,也发生过几次河水流量不稳定的洪水。从地貌环境讲,此时正是河北平原中部即太行山、燕山山前洪积扇形平原以东以南地区湖泊、沼泽景观的末期。从水系环境讲,此时正是黄河水主要循“山经·禹贡”河道在天津城南入海的时期。从海平面讲,此时正是中全新世高海平面后下降的初期。当时的地貌背景是:黄河——“山经·禹贡”河(以下简称“禹河”),从河南孟津出山后,在修武离开原河道(距今5000~3000年间在孟村入海的黄河)向北流,一直沿太行山山前洪积扇前缘与中部湖泊—沼泽地西缘的低洼地北流,在束鹿以北分为二股:一股继续北流,称“山经”河,至白洋淀一带;另一股东北流,称“禹贡”河。因束鹿东北是人迹罕至的湖沼湿地,无法用人工办法形成统一的河道,所以就顺应了当地的地势,“分成九河(多股河道),同为逆河”,在天津以南,与“山经”河汇合后,以弯曲的河道向东流入渤海。当时的海岸应该在第三道贝壳堤附近,即巨葛庄、南八里台、中塘一线。

当时的秦皇岛、昌黎、乐亭地区,滦河以曲流的形式流经于汀流河、新寨以西的溯河洼地里。中全新世的高海平面也曾达到过2~4米,商、周时期又下降至2米左右。但由于秦皇岛一带是丘陵地区,所以向内陆淹没的范围不像渤湾西部那样大,只是一些河流谷地被海水淹没,如秦皇岛与山海关之间的大石河谷地、鸽子窝与蔡各庄之间的赤河谷地、洋河谷地等。从地面坡度计算,大石河谷地伸进1~3公里,洋河谷地伸进5~8公里,洋河口以南至今滦河口之间,大致留守营、葛条港、肖官营、刘台庄一线以东地区全被海水淹没,海水伸进陆地也在5~8公里。商、周时期下降至2米左右的海水伸进陆地也在3~5公里。当时的碣石山距海边5~7.5公里。

昌黎碣石山

当时,从中原到东北,太行山、燕山山前洪积扇是唯一的通道。从河南省修武沿该通道北行,至永定河洪积扇东行,一路上所见,西侧与北侧是绵延起伏的山地,东侧与南侧是一望无际的沼泽湿地。至昌黎、秦皇岛,此种景观便截然改变,山地就横卧在眼前,洪积扇以南就是渤海。这里冲积平原很窄,甚至没有冲积平原。所以,沼泽湿地面积很小,甚至全无。映入眼帘的山地,第一个就是碣石山。就是现在,当你沿205国道从唐山东行将至昌黎,一座大山立刻挡住了你的去路,汽车不得不南拐,沿山的南麓再东北行。这山就是碣石山。当时,燕山的知名度不如恒山大,且二者大体上都是东西走向,在北京相接,古人把燕山笼统地称作恒山也有一定道理。以碣石山为代表的山地,在洋河以东立刻低下,渐入渤海,所以,古人称“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不无道理。

古时,日本、高丽等国向中国进贡的主要通道就是海道。东来的船只通过渤海海峡,进入渤海后径直向西,若想进入禹河(当时禹河己成为黄河主流),必走渤海湾中的北道。若走北道,碣石山就是最明显的航行目标,很远处就被望见。最近的海岸就是北戴河。在这里休整、补充后,再沿渤海湾北岸西南下便进入禹河。碣石山在西行航道的右侧。所以古人称“……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也在其理。

可见,碣石山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存在,又被古籍记载而出名,且距海只有七八公里。这就不能不诱使秦皇、汉武等人来此巡防、观海。

3.“今枕海有石,如甬道数十里……”的地貌背景

这句话为北魏人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所写。显然,这已是秦皇、汉武“登碣石、观沧海”之后数百年的事了,其地貌肯定会比秦、汉时代有所变化。一般是海平面降低了,海滩面积增大了,海蚀台地和海蚀平台的相对高度增加了,但台地与平台面上由岩石组成的微地貌应该说变化不是太大,还能基本代表秦、汉时期的本来面貌。

《水经注》中说的“今枕海有石,如甬道数十里……”就是指横卧在秦皇岛、北戴河海边的长达数十公里的由蚀余山孤丘(东、西联峰山)—低山麓剥蚀面(秦皇岛、北戴河下面的岩石)组成的花岗岩石,所说的“山顶有大石如柱形……”是指东联峰山顶上的柱石,即海拔140~120米的古海蚀柱,今仍在。所说的“往往而见立于巨海之中,潮水大至则隐,及潮波退,不动不没,不知深浅,世名之天柱桥也”,是指经常看到的柱石是位于海蚀平台上的柱石。今海蚀平台上的柱石,比较显著的有四:一是老虎滩平台上的柱石,二是金山咀海蚀台地南端陡崖之下的海蚀拱桥,三是金山咀海蚀台地东侧陡崖之下的海蚀柱,四是最北面赤土河口的鹰角石。海蚀平台高出今海平面1~3米,平台上的柱石均高出今海平面5米以上。现在,海蚀平台张潮时不会隐没,退潮时也不见其深浅。但北魏时,海平面在今海平面之上2米许,涨潮时,海蚀平台会被淹没,但柱石不会被淹没。秦汉时,海平面在今海平面之上3米许,正是塑造海蚀平台的时期,但涨潮时海蚀柱石仍不会被淹没,只是露出水面的部分少了,海水拍击柱石陡崖形成的浪花,远看似乎像被潮水隐没一样,即“潮水大至则隐,及潮波退,不动不没,不知深浅”。

总之,不论是《尚书·禹贡》,还是《水经注》,对当时地文之记载还是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昌黎北面碣石山上的柱石与联逢山上的柱石、海蚀平台上的柱石形状相似,所以均称它们为碣石。碣石山与碣石,属于同一山系,根于同一岩石,尽管现在分布的海拔高度不同,地貌类型不同,但二者相依而存,相互伴生。虽然随着自然界的风化、剥蚀,它们的面貌会发生很大变化,其作用会越来越小,但其历史功绩将会继续永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