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主要工作及其成效

主要工作及其成效

时间:2022-03-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水秦淮,蜿蜒曲折,横贯南京腹地,对老城南京的形成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被称为南京的母亲河。
主要工作及其成效_科学发展观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一、主要工作及其成效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南京整体发展素质得到不断强化,对外影响力得到不断提升。

1.自然条件为南京文化名城提升创造了条件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赞美南京:“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此佳境也。……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也。”南京主城依山、襟江、抱湖,多样的山、水、城、林为南京城市品质的塑造创造了条件,而“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城市特色,更丰富了南京城市品质的内涵。江苏文史研究专家业衍璋先生认为:“来金陵,其最先接目而动心者,则其城阙之巍峨,雉堞之崇峻,是以谈金陵,不可不自其城始。”而城皆倚山取势,跨岗连垄。钟山雄峙于东,盖金陵之镇山,莽莽苍苍。至于富贵山、九华山诸山,皆其余脉,蜿蜒以入城东。石头拔起于西,遥临江渚,孙吴东晋并于是开府,与中原曹元两魏相抗衡。清凉、五台诸山,亦皆枕藉其下,盘亘于西城。雨花台坐镇于南,岗峦连接,郁郁葱葱。而至牛首山、祖堂山诸山,禅宗于此衍派,兵家于此筑垒。

关于南京的山川形胜,自1 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以来,人通常就以“龙蟠虎踞”来形容。诸葛亮认为“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南京的山是宁镇山脉楔入老城的三支分脉。宁镇山脉从镇江一带逶迤而来,在南京东边分为三支。南支和北支分别围绕南京市区的南、北边缘向西延伸,直到大江之滨,中支一直深入到市区中部。其中中支的钟山之余脉自东向西为富贵山、九华山和鸡笼山,这一连串的低山在鸡笼山西北,又接上鼓楼岗、五台山、清凉山(古石头等小山丘)。位于中线东端的富贵山,是埋葬有东晋五个皇帝的东陵区,九华山在六朝时称为覆舟山,为著名的皇家园林乐游之所在。中线中段的北极阁、鼓楼岗、五台山等位于城市中心,北极阁古以山形而名鸡笼山。山南一线是六朝宫阙遗址。南朝在山上建天台,明代初年,建御钦天监观象台于山上。1928年竺可桢在此又创建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气象台,至今仍在使用。中线西端,即为石头山,仍留有三国东吴石头城一段遗壁,俗称鬼脸城。唐以前,长江直逼山脚,潮打城基,以后江流西移,山脚“新涨沙洲成绿野”,与江岸渐渐远离。如今,寂寞了一千多年的“石头虎踞”又见往日风采,成为石城风光带的龙头。南支切过市区东南和南面的边缘,收于西南的长江之边,这一系列山冈有汤山、阳山、青龙山、黄龙山、大连山。跨越秦淮河谷后又有东山、方山、祖堂山、牛首山、横山、云台山和西南方向长江之滨的三山。向东南方向延伸有溧水县境内的东庐山、无想山和高淳县境内的花山等。城南中华门内,东侧有赤石矶、西侧有凤台山;而中华门外,则有著名的雨花台及韩府山、将军山、菊花台、邓府山等山冈。宁镇山北支溯江西上,沿江有龙潭山、栖霞山、乌龙山、幕府山和岩山、燕子矶等系列山冈,这些山大多悬崖峭壁,临江矗立,是历史上南京的北面的天然屏障。北支诸山峰向西南延伸,岗阜相连,即为狮子山、八字山、马鞍山等,而且还有长江北岸的浦口境内,从东北向西南延伸着老山山脉,山体绵延,另有大顶山、求雨山等丘陵岗地。而六合境内则有金牛山、桂子山及灵岩山等低山丘岗。南京的山气磅礴,具有“王者气势”;南京的山风景秀丽,气象万千。山在城中,水在林中,人在景中,为南京生活品质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春牛首、秋栖霞、夏钟山、冬石头”成为南京游山真实写照。

金陵多山,也多水。青溪自东北来,秦淮自西南至,相汇于城中。而周边诸山之水,多于山前山后潴为湖泊,其中玄武湖、莫愁湖尤名驰古今,皆烟波浩淼,芰荷接天,亭阁逶迤,花团锦簇。至于白鹭、乌龙、紫霞、燕雀等湖,都星罗城中,尤其是秦淮河和长江两大河流,对南京城市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秦淮河是一条神奇的河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一水秦淮,蜿蜒曲折,横贯南京腹地,对老城南京的形成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被称为南京的母亲河。南京城特别是南京市的主要河流,如运渎、潮沟、青溪、珍珠河、杨吴城濠、明御河、进香河等,均被纳入秦淮河水系,互相沟通。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是南京文化的摇篮。秦淮河对南京来说,是经济命脉、军事防线,也是都市最繁华之地。长江是联结中原文化和吴地文化的纽带,南京正是借助了长江与秦淮河的水陆之便捷,成了南北文化的交汇地,在中国“正统”的传承中发挥了极其特殊的历史作用。南京位于长江中下游,距上游的武汉722公里,距下游的上海380公里,南京长江段长94公里,自然岸线总长198.2公里,其中南岸长98.8公里,北岸长99.4公里。长江南京段沿江两岸,有山、水、洲、矶等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顺江而下,有沿江而卧的三山矶、西控长江的狮子山、雄伟俊秀的幕府山、峭壁独兀的燕子矶、壮观秀丽的栖霞山和江中陆地江心洲、八卦洲,还有作为滨江景观背景的老山、顶山和宝华山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南京,在沿江两岸还分布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狮子山阅江楼、龙江宝船厂遗址、火车轮渡所、南京长江大桥、现代化港口、电视塔、南京长江三桥等,构成了南京长江段层次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滨江景观资源。南京是滨江城市,但沿江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山、水、城、林交融一体的滨江景观特色尚未得到相应的开发建设。从南京历史上首先出现的城池,如“越城”(前临秦淮河,后倚雨花台)、“冶城”(今朝天宫地区),到六朝建邺、建康都城、南唐的金陵城、明代南京城等可以看出,源于人们利用、驾驭长江的技术和能力的不足,南京历史上的城市建设一直是沿秦淮河发展。从2003年开始“沿江开发”战略全面启动,以“产业化、城市化、功能化”为带动,重点打造“两带三中心”,即城市功能带、滨江风貌带,打造沿江的重化工业中心、高技术产业与研发中心、港口经济中心。2006年,开展了以综合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沿江开发“三位一体”为主要内容的第一个“两年”沿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南京正在逐步改变“江不见城、城不见江”的景观格局,逐渐改善长江岸线的环境质量。

具有2 480多年建城史的南京城,城市依水而建,水提供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南京老城是中国乃至世界都城建设史上巧夺天工的杰作,是人工与自然有机结合的产物。南京历代城邑多建于秦淮河畔的丘陵高地。历代王朝为了其政治、经济和军事目的,又对水进行了不同规模的利用和改造。南京老城是山水城市的杰出代表。古都选址充分结合和利用了“山川形胜”、“虎踞龙蟠”的自然条件,山水相依、内外融合,大气而秀丽、刚毅又柔情。秦淮、金川两河流经南北,玄武、莫愁两湖偎依东西,山水相间,气势雄伟。南京老城的格局同时体现了两种最重要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既遵循儒家的《周礼》的礼制,体现皇城、宫城的辉煌,又体现了道家《管子》“因天材,就地利”、“城郭不必中规矩”的规划思想。历时25年(1366—1391年)建造完成的明都城墙总长35.26公里,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其建造集城垣建筑艺术与技术之大成,与南京的自然山水巧妙结合,依山而显其巍峨,就水而展其秀丽,古今中外,独一无二,是中国城垣建筑史上的典范之作。至今尚存21公里,是世界上保存至今最长的都城城墙。南京老城的历史风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现代化建设的影响,但是南京老城古都格局仍相对完整,明都四重城郭的格局依然可循,明都城城郭大部分保存完好,城内六朝、南唐、民国的历史轴线清晰可见。以“十里秦淮”为轴的城南地区体现着传统的民俗文化风情,以明城墙、明故宫、明孝陵为代表的明代都城建设,以及以中山陵、中山大道、民国中央政府建筑群为代表的民国都城建设,反映了南京作为都城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

得山水之孕育,是以树木华兹,满城皆绿,此又非其他都邑所可想望。南京城市绿化在全国一直有较高的知名度,先后获得过“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等称号。南京城市绿化历史悠久,始于公元229年三国时期的东吴,经过多年的发展,山水城林浑然一体,丰富、博大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别具一格,近现代更以“绿城”闻名遐迩的江南山水园林城市,不仅在我国绿化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影响,也是南京造就了南京城市品质的独特内涵。有山皆披翠,无道不成阴,而古树名木自六朝至今,里巷寺观,往往有之,蔽日参天,游憩其间,真不必论山阴道上。南京老城自明朝初期开始大规模营建,传承和丰富了皇城建设“山环水抱”、“山清水秀”的生态观。明朝的生态保护和建设遵从儒家“帝王育物”、“天地好生”的主张,颁布实施了有利于恢复自然生态、保护生物资源的法令,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南京成为当时的绿色文化中心,影响延续至今。南京现代的城市生态环境,从上世纪20年代至今,经过几代南京人的努力,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市内现有公园(景区)65处,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3处,省级风景区、森林公园20多处。南京的道路绿地已成为一种典范,特别是近几年的城市市民广场的系统化建设,在全国成美誉。此外,南京市民“爱绿、植绿、护绿”意识强,绿化文明程度高,在全国享有盛誉。绿色文化已成为南京城市文化特色之一。

2.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了历史文化名城内涵

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和现实文化独特优势是南京的最大财富和鲜明特色,文化南京战略的实施又丰富了南京城市品质提升的内容。古代文化区域的划分,学术界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江北和江南两个大的文化范畴。南京作为滨江城市,南北文化汇合于此,异质文化的交流碰撞,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变革和创新。南京多次保护了黄河流域文化的“血脉”,特别是东晋、南朝时期,五族进入中原,战乱驱使北方大批文人迁徙南京,中原文化在此得到延续。同时,北方文化和南京文化,吴文化与楚文化,尚武文化与重文文化互动,形成了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融合文化——江东文化。经过“六朝”时期的深度开发,南方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政治和文化都呈现新气象。一方面历史文化是打造世界城市品质的重要基础。南京最有条件,也最有希望的是在弘扬历史文化上取得突破,打造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这样一个具有国际性、开放性和民族性的文化品牌。南京依靠文化打造世界城市品牌的现实基础较为牢固,与历史相融合的文化脉络清晰展示了中国城市发展的轮廓。从吴王夫差在秦淮河入江口附近创建“冶城”至今的2 500年城市建设历史,从东吴建都石头城到民国定都南京的450年建都史,南京老城历史发展的清晰轮廓和著名都城的完整格局在世界城市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历史文化是成为城市现代化的珍贵文脉。城市文化的形成不像城市面貌的改变那样简单,城市文化一经形成就十分稳固,并且以其强大的生命力繁衍流传。城市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进程,是源和流、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体。南京的城市地域文化既具有精深的内涵,积淀深厚,又具有博大胸怀,影响深远。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南京实现城市现代化,对南京形成独具特色城市形象具有深远的影响。

3.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提升保障服务功能

2001—2007年,先后建成长江二桥、三桥、赛虹桥立交、双桥门立交、玄武湖隧道、九华山隧道、西安门隧道、通济门隧道,完成绕城公路、沪宁高速扩建改造,开工建设纬七路过江隧道,全面完成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并投入运营,开工建设地铁二号线和一号线南延,地铁二号线西延线、三号线过江隧道也已通过专家评审,备受市民关注的长江四桥也顺利通过国务院批准,已于2008年1月6日举行了奠基仪式。至2007年底,南京基本形成了“两横两纵”城市快速内环、“经六纬九”城市主干道网架,2007年末人均道路面积达到20.15平方米。在道路建设中,盲道的铺设、休闲坐椅的设置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交通标志和交通监管体系也得到同步完善。在“畅通工程”的实施中,按照公交优先的理念,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结合城市道路路网建设,增设公交优先车道,建设港湾式站台,采取路口公交车辆优先通行、添置站台候车设施、道路交通信号“绿波控制”技术等措施,创造了“车不堵、行有序、路平安”的良好交通环境,以步行、自行车和乘坐公共汽车出行的居民比率保持在85%以上。截至2007年末,公交运营线路总长度达6 400.42公里,年末拥有标准运营车辆6 926标台,总行程约3.66亿公里,客运量达10.65亿人次,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14.84标台。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供水、燃气、城市公交等行业普遍引入竞争机制,城市防洪排涝系统、社会公共设施等建设不断完善,2007年底南京自来水供水管网达到8 536公里,城市供水普及率为100%;天然气管道长2 138公里,城市燃气普及率为98.5%;城市排水管道长度达4 389公里。建立防灾减灾预案,提高基础设施的安全度,同时完善建筑节能监管体系,颁布《南京市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管理办法》,以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建筑新技术等新技术示范工程为先导,依法推动人居环境技术推广,截至2007年末城市规划建成区内符合节能设计标准的建筑面积比例达25.6%。

加大老城环境整治,打造古都与生态相融合的城市品质。从2002年开始,南京开展老城环境综合整治,以“显山、露水、见城、滨江”为目标,围绕“一环、二区、三轴、四线、五街、六片”整治重点,连续开展了“7721”、“2231”、“22345”等老城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完成了内外秦淮河一期整治工程,实施了明城墙风光带保护与建设、中山陵环境综合整治等重大项目,建成北极阁等一批公园景区,打造了中山东路、长江路等一批历史街区,拓宽整治了道路257条,总长约130公里。通过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整治建设,一批以低收入人群为主的“平民社区”旧貌换新颜,一批“脏、乱、差”的街巷,环境面貌显著改善。通过环境整治与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相结合,全面整合了历史文化资源,使南京的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得到了进一步彰显,为城市品质的提升提供了功能性支持。

4.生态建设促成了宜居环境的初步形成

通过调整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城市绿化、整治老城环境、创新城市管理和创建绿色社区等工作,全市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实施绿色南京,构建了生态网架。2002年南京正式启动了“绿色南京”建设工程,绿色南京理念的提出实际上是在传统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融入了现代绿色理念,营造绿色文化,把城市绿化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与社会发展指数的提高,与逐步满足市民健康需求结合起来,使得城市绿化从内涵到外延,都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以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为契机,将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城市发展的新格局,将环境建设、森林、文化等直接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因素与城市建设统一起来,把城林一体的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实行规划线、绿化线双线同划。通过主城与新区等之间的绿色廊道建设,使老城与新城之间、主城与卫星城之间、中心城与周边镇之间在交通上由高速路相连接,在空间上由绿色廊道相隔离,初步形成圈层式、放射状,“心、环、网、片”相交融,城林一体、路连林隔的城市生态格局。近年来南京市绿色生态资源总量大幅增加,森林覆盖率每年增加2个百分点,以全省第一的速度增长,2007年全市森林覆盖率为21.3%,建成区绿地率为41.6%,绿化覆盖率为45.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3平方米,城市绿地率、绿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等主要指标在东部城市乃至全国领先。

全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打造更加宜居的城乡环境。结合“全面达小康”的要求,南京坚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与城市建设品质同步推进。坚持把饮用水源地保护作为重中之重,整合成统一的水源保护区和生态风貌区,持续让人民群众喝上放心干净的饮用水。水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7344”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经过三年努力取得阶段性成效,先后完成了内秦淮河三期、外秦淮河一期、金川河一期等综合整治工程,城市主要河湖水环境面貌明显改观。2008年全市新一轮“2234”治水计划全面启动实施,城市水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生态引水补水初步实现常态化,对内外秦淮河、玄武湖实施生态引水补水总量达到6.9亿立方米,城东明御河、玉带河,河西龙江河、里圩河及内金川河生态引水补水工程已先后完工,并在清淤工程完成后开始实施生态引水补水。城市环境空气综合治理取得成效,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对各类建设工地、堆场和渣土运输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采取建筑密目网覆盖、工地硬质围挡、拆迁湿法作业、渣土封闭运输等控制措施,使城市二次扬尘污染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加快推进“禁燃区”建设,主城424平方公里“禁燃区”范围内1 063台燃煤锅炉先后完成清洁能源改造,拆除大小烟囱数百根,主城内所剩烟囱已不足90根,建成城区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严格控制机动车污染,《南京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办法》正式施行,15个事业编制的南京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中心正式成立,利用4 000万元社会投资建设的5个简易工况法检测站正式投运,形成了5+1的全市机动车污染监控网络体系。从2008年7月1日起,全市全面实施国Ⅲ排放标准,对机动车尾气开始实行简易工况法检测,同步出台了机动车“环保分类标志”管理措施,为下一步对高污染车辆实施区域限行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全市环境质量总体稳中趋好。2007年,全市空气质量达到良好以上级别的天数为312天,占总天数的85.5%,成为近年来优良天数最多的年份。城市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从源头控污降污,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污染控制的根本途径。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初步形成二、三产业共同推进的经济发展格局。2007年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3年的44.8%提升到49%,是江苏省唯一超过45%的城市。第三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成为推进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加快染污项目搬迁,完成南京化工厂、南京化纤厂等10家工业污染企业的搬迁,同时在新址建设中以更加严格的环保要求进行了技术改造。严格环境准入制度,全市按照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业产业布局规划和产业政策的要求,严格控制化工、造纸、冶金、印染等行业的污染项目及有二氧化硫排放项目的建设。加快污染治理工程建设,2003—2007年,全市直接用于工业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改造和升级的投资30多亿元,居全省首位。在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近2.1倍的情况下,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下降,其中单位GDP用水量、工业废水和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了31%、14%和10%,2006年南京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比“十五”期末削减了3.4%和1.9%,其中工业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6.2%和2.4%,2007年全市两项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和化学需氧量继续双双实现下降,其中二氧化硫排放控制指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与削减,实现了增产不增污和增产减污的目标,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环境承载力的支持。

表4-1 南京2000~2007年生态环境建设基本情况

img33

资料来源:《南京市统计年鉴》(2001—2008年)

5.以产业结构优化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

2000年以来,南京经济稳步发展,尤其是2003年以来,经济增速基本保持在15%左右,对城市的整体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2007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 2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6%。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1 605亿元,增长16.0%;第三产业增加值1 584亿元,增长16.0%。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3 065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2.6∶49.0∶48.4。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 147.12亿元,比上年增长16.0%,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为35.0%。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为42.3%。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从整体来看,南京经济整体运行状况、经济效益逐年上升(见表4-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产业偏离度从2000年到2007年呈现下降趋势(见表4-3)。

表4-2 南京2000~2007年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img34

资料来源:《南京市统计年鉴》(2001—2008)

注:此数据均按户籍人口计算

表4-3 南京市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与增加值结构的偏离度(%)

img35

注:结构偏离度公式为H=qie-qia,其中qie和qia分别为第i次产业就业在从业人员中的比重和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

产业偏离度是衡量产业发展中产业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同步演进情况的主要指标。产业结构的优化不仅要促进产业结构高度的不断提高(从产值上看就是第一产业产值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产值不断上升),同时还要实现劳动力逐渐向经济效益较高的产业转移,即三次产业的劳动转移与产业的结构基本上保持同步,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产业的综合生产效益。

近几年来,南京从优化投资结构入手,推进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引导产业集聚,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培育了一批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提升了南京经济发展的品质。南京先后出台多项指导投资结构优化的政策,对不同类型产业投资项目采取不同政策,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推动了工业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在优化投资结构的同时,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加快培育高成长型科技企业,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迅速提升。截至2007年底,南京市工业经认定的市级及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累计已达102家,其中省和国家级28家;累计认定工程技术中心80家,其中省和国家级39家;累计建设产学研基地9家,培育100家成长型科技工业企业。2007年,全市工业已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5家,博士后工作站24家,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8家。围绕优化产业结构这一主线,瞄准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光电、生物医药、环保与综合利用装备、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制造等8大新兴产业,排出平板显示、光伏、风电、集成电路等工业10大产业链,并以此为抓手,充分利用省市各类优惠政策,从布局规划、技改投入、技术创新等多方面,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发展。2007年,南京市10大产业链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 007.35亿元,增长22.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69.2%。2004年南京制定了《工业产业布局规划》,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实施节能减排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全市构建以“轴”为产业布局脉络,以“圈层”为产业发展梯度,以“组团”为产业集聚载体的“两轴三圈多组团”的工业布局体系,把各级开发区的建设纳入到工业布局规划内。经过几年建设,全市已基本形成了以4个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9个省级开发区为支撑、23个重点产业园区为配套、10大工业组团为框架的产业布局,并形成了一批产业集聚区。

6.以小康社会引领社会建设的全面进步

2002年,南京市委第十一届五次会议提出了南京从全面建设小康到基本现代化的“两步走”的奋斗目标。2003年江苏省委明确提出,江苏要在2010年左右,以县为单位率先建成小康社会,有条件的地方要加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根据省委实现“两个率先”的战略部署,南京市委第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到2007年总体全面达小康。2006年9月中共南京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达小康、建设新南京”的目标,到2007年以市为单位实现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总体上实现全面小康,到2010年确保以区(县)为单位,实现全面小康,大多数城乡居民家庭收入达到小康标准,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高水平小康社会。2007年,南京全面总体达小康目标实现,为南京全面提升生活品质奠定了基础。具体做法:一是突出富民优先,强化全面小康民生之本。“富民”是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几年来,南京把推进富民工程作为全面小康的核心工程,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放在发展全局的高度优先考虑。二是深化城乡统筹,促进全面小康协调共进。针对全面达小康重点和难点在郊县的现实状况,南京坚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按照工业化致富农民、城镇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的思路,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统筹发展的水平。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近年来,南京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2007年末全市实现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参保人数“五个过百万”,城镇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上升到98%、98%、95.6%,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同时建立了社会保障动态发展机制,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四是健全困难群众住房扶持机制,以加快中低价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老城危房改造为重点,切实提高困难群体住房保障水平,探索住房保障良性发展的工作模式。2003—2007年,南京全市竣工经济适用房400多万平方米,建设中低价商品房100万平方米,并建立了针对最低收入家庭的以租赁补贴、租金减免、实物配租为主要形式的廉租房保障体系。

7.高水平城市管理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

以争创最佳人居环境城市为目标,以“创卫”、“创模”、迎接十运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先后实施了清洁南京、美化南京、亮化南京工程,加强了城市景观亮化、景观围墙美化、店牌店招整治、报亭出新、户外广告提档、房屋立面出新、屋顶平改坡等城市景观建设力度,打造了一批城市景观带,提升了城市档次,增加了城市看点,改善了城市形象。城管重难点问题取得新的突破,城市管理的顽症得到有效改善。自2002年以来,对城市环境连续实施高起点筹划,超常规整合,大力度整治。尤其是以迎接十运会为载体,先后开展的铁路沿线综合整治、全市大拆迁、城市环境十项整治,有效整合了城市管理资源,攻克一批城市管理的难点顽症,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观。“拆违、拆破”、街头添绿,进而整治背街小巷环境、出新小区、为老宅“穿衣戴帽”,住在老城的居民从未感受到家园环境变化如此之大。创新城市管理方法和手段,城市管理效率进一步提高。鼓楼区数字化管理开始运行,建邺区模块管理取得较大进展,新技术的运用落实了管理责任,实现了监管分离,提高了管理效能。广泛采取交叉执法、错时执法等手段,前移了管理的关口,加快了发现问题和整改问题的速度。坚持严格执法与文明执法相结合,加强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建设,队伍的执法形象有了较大改观,群众满意度有了一定的提高。以城市环境集中整治为抓手,城市管理的顽症得到初步治理。近年来,尤其以迎十运盛会等重大活动为契机,先后对城市环境连续多次实施大力度整治,占道摊点、渣土抛洒等一大批城市管理的难点顽症被有效攻克,窗口地区、居民小区等一大批城市管理的难点区域整体出新,实现了城市环境的连续提档升级。

8.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了政府行政效能

从2002年开始,南京市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机关作风建设,以及有效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挑战,率先提出了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服务型政府,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取得不断的飞跃。同时,南京首开“群众评议机关”先河,将“为人民谋福利”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努力转变自身职能,尽力为城市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并且不断提高服务的有效性,形成了高效、协调、廉洁、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南京在全国较早建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惩防腐败体系,使防腐能力、惩处力度和反腐绩效不断提高,群众对反腐倡廉的工作满意和信心指数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给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营造良好的法治社会环境,南京把法治建设贯穿于改革和发展的各项工作之中,努力提高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的法治化水平,有力地维护了全市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促进了城乡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依法运行和健康、协调发展。

形成了科学的有地方特色的政务管理体系。政府是一种组织系统,必然有其自身的框架体系。南京市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已初步形成了具有南京特色的政务管理基本框架。一是建立民主、科学的公共决策机制,形成服务型政府的组织支撑框架。建立和完善重大决策调查研究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的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强化行政决策责任制和决策评估制度,建立市级民意调查中心,通过不断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群众的参与度,逐步建立起依法、依程序进行的决策机制。二是理顺机构职能,完善服务型政府的基础职能框架。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完成了规划、环保等机构和职能的调整,新组建发改委、国资委、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对涉及26个部门的660多项城市管理执法职能和400多项文化管理执法职能进行了梳理。在政府的职能、行为和作风方面,充分塑造有别于计划经济体制下以“管制”为特征的政府形象。三是探索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形成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支柱。全市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政府财政支出逐步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重点保障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深化公共财政管理改革,部门预算编制改革框架基本确立,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成效显著,集中采购项目从2002年的26项扩大到2007年的75项,五年间共节约财政资金18.92亿元。

推进了政府建设的法定化与规范化。以减少行政审批为突破口,规范行政行为,推进政务公开,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从根本上推动了服务型政府的法定化和规范化建设。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002年以来,经过三轮清理,南京共削减行政审批事项902项,其中市级设定的行政审批事项减少了约80%。开通了行政效能、外商投资、民营科技、个体工商四个投诉中心,切实纠正了审批难、环节多、程序乱的问题。二是清理规范行政权力。在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基础上,南京市于2004年、2005年、2007年先后对行政权力进行了三轮大的清理规范。经过清理,各区(县)普遍清理减少权力事项40%以上,市级行政权力事项精简为3 700项,减少了2 800多项,并形成了比较规范的行政执法规范体系。三是推进政务公开透明。向社会公开各项规章制度、办事程序和办事结果,实行决策公示制、预告制和通报制,不定期地召开新闻发布会、决策听证会,并设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南京市政府2002年开始启动电子政务网,构建政府信息平台,在互联网上开办了虚拟政务大厅。“中国·南京”网站是全国最早开通的门户网站之一,面向社会发布重要信息,并在网站上设立了市长信箱和市民意见征集处,更广泛地听取市民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四是全面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2006年南京市制定了《关于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的意见》,以政务公开为原则,以电子政务为载体,以“网上政务大厅”为平台,通过全面清理行政职权、统一制定权力运行流程图、全部上网公开运行、电子监察覆盖全部行政事项,到2007年底,南京市已基本建成覆盖所有行政事项的权力阳光运行机制,推动了行政权力的规范、透明、廉洁、高效运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