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生院建设案例_复旦大学研究生院_鉴往思来

研究生院建设案例_复旦大学研究生院_鉴往思来

时间:2022-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生院建设案例_复旦大学研究生院_鉴往思来_研究生第五节 研究生院建设案例——复旦大学研究生院一、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的创立复旦大学是全国首批成立研究生院和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新中国成立的当年,复旦大学率先在全国公开招收研究生。

研究生院建设案例_复旦大学研究生院_鉴往思来_研究生

第五节 研究生院建设案例——复旦大学研究生院

一、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的创立

复旦大学是全国首批成立研究生院和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研究生院的创建,标志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同时也为未来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加上学校目前拥有技术科学经济、管理、生命科学、新闻、法学、人文、文物与博物馆学等8个学院,以及成人教育学院及国际交流学院,正在筹建中的有医学院和工学院。现有34个系、32个研究所、30个跨系科或多学科的研究中心,大都承担培养研究生的任务。68个学士学位授予专业,106个硕士学位授予专业,49个博士学位授予专业,其中16个博士学位授予专业为全国重点学科,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4年,复旦大学有本、专科学生7 895人,研究生2 495人(其中博士生470人),有来自日本、韩国、美国、意大利等44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465人。学校以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为目标,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在发展基础科学的同时,积极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调查和政策咨询。

二、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回顾

复旦大学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有着较长的历史和良好的基础,它起步于解放前,但招生数量尚少。建国后才逐步得到发展和壮大。新中国成立的当年,复旦大学率先在全国公开招收研究生。并大体经历了初步创立时期(1949—1961)、逐步发展时期(1962—1965)、中断停顿时期(1966—1976)、恢复发展时期(1977—1980)、稳步发展时期(1981—1994)等5个发展阶段,其数量已达到相当规模。据统计,1949年10月至1965年12月共招收、培养研究生651人,1977年10月至1994年10月共招收研究生8 064人。特别是1977年10月(学校根据国家教育部(77)高教字第337号文“为复旦大学苏步青教授建议招收研究生发通知”的精神和国家教育部同意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招收研究生的公函,又率先在全国统一招收数学学科研究生)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同年即录取了洪家兴等15名研究生,后与1978年招生录取人数合并,统称为78级研究生,计招收了203名研究生。1981年1月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后,复旦大学的研究生教育获得迅速发展。1981年开始培养博士生,当年招收了22名。起步伊始,就呈现良好势头。1983年全国首批授予博士学位的18人中,复旦有4人;全国最早获得文科博士学位的2人,也是复旦大学培养的。(www.guayunfan.com)

三、建院10年的改革与发展

经国务院批准,复旦大学作为全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于1984年11月6日成立研究生院。研究生院的成立,标志着复旦研究生教育在经历35年的艰苦创业、曲折前进、改革发展的基础上,逐步进入了一个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研究生院是在校长的领导下,负责全校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机构。首任研究生院院长是谷超豪教授,第二任院长是杨福家教授,第三任院长是李大潜教授。随着研究生工作的加强与发展,研究生院的职能范围也不断扩大。目前,研究生院除负责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学位授予与分配就业等项工作外,还承担了学校的学科建设、文科科研、博士后管理等方面的职责。研究生院现设2个处,6个办公室,即管理处、培养处、院办公室、招生办公室、就业指导办公室、学科建设办公室、学位办公室、社会科学研究办公室。各个学院、系、所均有一名院长(系主任、所长)或副院长(副主任、副所长)负责本单位的研究生工作,并配备研究生教学秘书、辅导员和教务员,从上至下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的管理体系。

10年来,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的建设有了很大发展,成绩显著,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研究生招生数迅速发展并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1984年建院时,博士生和硕士生招收数分别为53人及339人,在校生总人数分别为88人及849人。到1994年,博士生和硕士生的招生数分别为163人及901人,分别增加了3.1倍和2.7倍;在校生总人数分别达470人及2 025人,分别增加了5.3倍和2.3倍。且研究生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入学比例也大幅度的上升;教育层次结构和生源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应用性(务实性)较强的经济、金融、法律、政治、管理、计算机等学科、专业硕士生的招生人数逐年上升,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

2.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合格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到1984年建院时,累计有毕业研究生人数531人,其中博士生19人,硕士生512人。已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分别为19人及501人。建院后毕业研究生人数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截止到1994年,共有毕业研究生4 767人。其中授予博士学位420人,授予硕士学位3 731人。此外,授予在职人员以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获得博士学位3人、获得硕士学位311人。以上共计授予学位总人数为4 465人,其中授予博士学位423人,授予硕士学位4 042人。

复旦大学毕业研究生获得社会用人部门的良好评价,不少踏上工作岗位的研究生成了所在单位的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如毕业后留校任教的研究生中,就出现了一批学术带头人和业务骨干,已有7人先后批准增列为博士生指导教师;在1991年1月,全国进行国内自己培养的博士、硕士学位表彰活动中,复旦大学有14位(毕业研究生)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被国家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称号。

学校曾于1987年和1990年底两次对毕业研究生进行反馈信息调查,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复旦大学培养的研究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后劲足,外语水平较高。

3.形成了学科门类较齐全的具有发展优势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巩固了学位制度。

复旦大学是全国首批被批准的学位授予单位,经过国家五次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等7个学科门类的学位授权体系。1981年建立学位制度时就被首批批准建立了23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点和59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点,通过后几批的学位授权审批,到1994年,复旦大学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国际政治、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自然科学史、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等18个一级学科中已拥有49个博士学位授予专业和106个硕士学位授予专业。其中,有16个博士学科专业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点。这些学科专业既有传统特色的基础理论学科专业,也有属于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学科专业及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应用性学科,门类较为齐全。

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方面,复旦大学研究生的指导力量也相当雄厚。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教授315人,副教授820人。建院后,导师队伍不断扩大,年龄结构逐步得到改善。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人数从建院时的41人(平均年龄63.85岁)及295人增加到1993年的160人(平均年龄60.85岁)及699人。平均每个博士点的博士生导师数由原来的2.2人增加到3.3人。功底扎实,治学严谨,思想活跃,指导有力,是这支高水平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整体特点。

建院后还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经济学等学科中,建立了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34个二级学科专业先后接收了93名博士后科研人员进站从事研究工作。截至1994年9月,已出站40名。其中,全国第一位进站的博士后科研工作者洪志良教授也是在复旦大学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的。

4.进行了教学改革,不断完善了研究生培养制度,形成了一整套规章制度。

建院以来,始终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质量第一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硕士生培养方面,注重专业基础理论的教学和重视拓宽知识面,加强外语能力、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在博士生培养方面,要求他们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着重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把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具体工作,主要有:

(1)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先后于1985年、1988年和1993年3次修订硕士生专业培养方案。按“三级学科不宜划分过细、要突出重点、避免重复、相对稳定、形成特色”等原则,对各学科研究方向及时作了调整;基本做到了按所在的二级学科(部分学科按一级学科)设置学位课程的要求,每个专业均开设了至少2门或2门以上各研究方向(三级学科)硕士生必修的共同的专业学位基础课,还增设了若干门专业课和选修课。从1989年起,学校还继续为全校研究生开设了一些工具性的公共选修课。同时注意按不同规格、类型的要求培养硕士生。这对进一步拓宽硕士生的专业基础,增强硕士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为国家培养高水平、适应面广的合格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建立并逐步完善了硕士生中期考核筛选制度,加强了培养过程的质量管理。学校从1988年入学的硕士生开始,全面推行中期考核制度,于每一届硕士生入学后的第四学期进行一次思想政治和业务学习的全面总结和考核,对优秀者可提前攻博,差者给予分流,终止学业。至今已对5届硕士生进行了考核分流,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加强了博士生的培养工作。1990年结合国家教委布置的博士生培养调查,对全校48个博士点建设和博士生培养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逐步采取了一些措施。根据学校制定的“培养博士生的基本要求”,着手制定各博士生专业培养方案,努力克服“博士不够博”的问题;于1989年入学的博士生开始也实行了中期考核工作,至今已有4届;对取得博士学位需在国内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的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还积极而有步骤地进行硕—博连读制试点工作等等。

(4)重视和加强了对研究生实习(实践)环节的培养,突破了过去单纯以教学实践为培养实践能力唯一途径的做法,增加了研究生参加其他类型的实践活动(如调研、讲课、实验设计、咨询、社会调查、技术开发和服务、参加科研攻关等)的安排。以多种方式加强对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提出了一些检查、考核的办法。还从1993年起,正式在校内推动研究生兼任助教、助研、助管工作制度。

5.促进了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

一流人才的培养必须在一流的科研氛围中进行。复旦大学研究生(尤其是理科研究生)大多数都参加了学校或导师承接的有关科研项目,研究生日益成了学校科研工作中一支流动的生力军。对学校科研工作的发展,成为教学中心和科研中心做出了贡献。建院后,学校科研工作又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1986年以来,理科共发表学术论文7 404篇,出版专著324部,鉴定科研成果293项,共获各级科技奖励174项(其中,国家级15项,省部级159项),批准专利数83项。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学校承担国家和上海市数以百计的重大科研课题,并取得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七五”期间,复旦大学文科教师出版各类著作1 043部,发表论文6 400篇,有220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中国历史地图集》共8集,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大学英语》教材获国家级优秀教材特等奖;《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总印数达1 600万册,被国家教委评为优秀教材一等奖;“八五”以来,文科教师每年撰写出版的著作达200余部,发表论文为1 200篇。在上海市1986—1993年社科研究评奖中,复旦大学有93项成果获奖。其中《英汉大辞典》荣获特等奖,学校的获奖数和获奖级别为参评单位首位。学校还与上海市政府合作成立“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集中文理科人才优势,为地方政府和企业发展出谋献策,也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据对1988年至1992年授予博士学位的154名理科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数的统计,共发表论文525篇,其中,在列为国内自然科学核心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有172篇,在国外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有195篇,在国内其他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有129篇,被收入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的有29篇,人均发表论文3.4篇。对1984年建院后授予博士学位的106名文科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表科研成果的不完全统计。共发表论文近1 000篇,出版专著(包括合作)60余部。

6.加强和完善了研究生教育管理。建院后,研究生教育管理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首先,随着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管理机构设置逐步完善,院内各部门的职责与岗位分工基本明确。加上各院系、所设立了相应的组织和主管人员,形成了上下结合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保证了日常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其次,建立和健全了管理规章制度。先后制定了《培养硕士生的基本要求》、《培养博士生的基本要求》、《硕士生中期考核办法》、《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研究生导师工作条例》、《研究生招生工作暂行规定》和《研究生就业工作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的教育管理规定;汇编出版了《研究生教育概览》(包括研究生专业介绍、专业培养方案、学位课程简介等5本)、《研究生工作手册及工作条例汇编》等文件,管理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现在,在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几大环节上,都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制度。围绕保证质量这一核心问题,逐步建立了讲究效率的管理运行机制。在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环节中,经过几次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已日趋合理、规范。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和学位授予工作,如一年级落实导师指导任务和制定个人培养计划;二年级开展中期考核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三年级学位申请和答辩把关等工作的管理,均已形成了具有本校特点的制度和方法。这些都对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起了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再者,建立了一支具有良好素质的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并注意对这支队伍的自身建设。在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他们重视结合当前研究生教育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开展工作研究和理论探索,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据统计,1983—1993年全校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共发表了135篇论文。承担或参加“七五”和“八五”期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制度重点研究课题4项,其中1项研究成果和6篇优秀论文获得有关方面的奖励。

学校从1986年起,即开始实行计算机辅助管理。并已在研究生招生、学位、就业指导、学籍管理、学科专业、导师等方面建立了数据库。目前,正在建立培养与教学工作的有关信息库。院内现有微机5台和相关设备。微机的开发与利用,必将进一步促进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7.不断改善了研究生教育的物质条件和环境。

(1)研究生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从1987年起,学校将刚竣工的南区宿舍专门辟为研究生宿舍区,建有14幢6层楼房,总建筑面积24 000平方米。其中博士生一室2人,人均居住面积9平方米;硕士生一室2~3人,人均居住面积6平方米,均已达到国家教委规定的居住标准。南区宿舍经多年建设,如今有食堂、阅览室、文化活动中心、电视室、公共教室、小商店、篮球场、排球场等,成为公共设施较齐全、环境优美的生活区。

(2)设立了多种奖学金。学校全面实行奖学金制度,研究生在学期间除拿普通奖学金外,在全校范围内设立了“光华奖学金”、“利华奖学金”、“宝钢奖学金”、“纪念茅诚司奖学金”、“笹川良一优秀青年奖学金”等项奖学金,还有各学院、系(所)、专门学科设立的奖学金,如物理类的“李政道物理奖学金”、技术学院的“摩托罗拉奖学金”、化学类的“田氏奖学金”等,用于奖励品、学、研兼优的研究生,奖励面约30%左右,奖励额度为每人500元至1 000元不等,高者可达4 000元。奖学金制度既激励研究生们奋发向上,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部分在校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3)实验室条件良好,图书资料丰富。学校建有遗传工程、应用表面物理、三束材料改性(分部)、专用集成电路设计与系统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学学科、基于加速器的原子物理和原子核物理、物理化学等3个国家专业实验室;非线性数学模型与方法、基于加速器的原子物理和原子核物理、聚合物分子工程等3个国家教委部门开放实验室。还有中国与欧共体共建的一致性测试实验室、国家微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微分析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这些先进仪器设备提供了研究生从事科研、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良好条件。学校图书资料相当丰富,不但有国家教委投资建设的文科文献情报中心,还有文科和理科两个中心图书馆,以及34个系、所图书资料室,共计藏书345万册,期刊总数达5 000多种。可供研究生阅览的座位达800多个,研究生们可在这里源源不断地汲取知识营养。上述这些都为研究生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由此可见,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经10年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是令人瞩目的,同时实践也表明试办研究生院是成功的。它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逐步形成了国内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而且对学校学科建设、教学和科研工作等整体水平的提高也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四、今后的规划与展望

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发展的新形势,1993年以来,复旦大学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提出的任务。经过广大师生们的广泛讨论,制定了《面向新世纪,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复旦大学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2005)》的宏伟规划,指明了复旦大学的总体发展目标:面向新世纪,建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综合大学。

在此宏伟目标的激励下,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结合自身的职责,制定了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通过改革和发展研究生教育,迅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度发展招生规模,使学校在本世纪末成为我国培养适应世界科技革命发展趋势、适应国际上不同领域间激烈竞争、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并在21世纪初期享有与世界一流大学相称的较高的国际地位和声誉。

具体内容是:

(1)逐步适度发展规模,到20世纪末,学校研究生总数在国家教委下达的2 900人计划数的基础上,通过改革、扩大自筹经费培养和计划外委托培养等途径,将逐步扩大招生人数,其中博士生约占1/3。争取规模与生源结构逐步达到国际水平,在国内处于前列。

(2)培养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质量获得了社会普遍好评,能得到国际的认可和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硕士生的培养主要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实际工作部门;博士生的培养瞄准学科前沿,以攀科学高峰为目的。结合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建设,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多规格、多类型、多层次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以满足我国“四化”建设多方面的人才需求。

(3)形成符合高层次人才培养规律,符合我国国情的较为科学、合理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建立起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保障机制。从招生、培养到学位授予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和制度,并具有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能力。

措施包括:

(1)大力发展博士生教育,全面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

(2)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调整和改进硕士生培养工作。

(3)进行培养方式和机制的改革和探索。

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指引下,坚持研究生教育必须立足于国内,加快优秀人才培养的步伐,着眼于21世纪的竞争和世界技术革命的挑战,深化研究生教学改革和管理改革、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把研究生院办成国内先进水平的有特色的人才培养基地。

“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复旦大学的广大教职员工将更努力地在教育的园地里辛勤耕耘,更积极地实践名誉校长苏步青教授倡导的“细培精养勤扶植,不出人才誓不休”的敬业精神,培养出一批批高质量的博士、硕士人才,为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使复旦大学这所具有优良传统的著名学府能在新世纪内早日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