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以“四个全面”统揽发展全局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做出新贡献

以“四个全面”统揽发展全局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做出新贡献

时间:2022-10-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这“四个全面”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衔接、相呼应,统领着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嘉峪关来说,归根到底是破解发展难题、加快转型发展的问题。
以“四个全面”统揽发展全局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做出新贡献_嘉峪关转型发展研究

市委书记 郑亚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战略思想,对我们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重大的统领指导意义。

一、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认识

第一,“四个全面”是治国理政的方针方略,具有典型的实践性。“四个全面”是从我们党直面现实问题、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生动实践中得出来的,是对十八大精神的延伸和发展,也是对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凝炼和升华,是新时期我们党治党治国治军的战略指引。尤其是我国发展步入新常态,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相互交织、牵动面广,迫切需要一整套有机联系、统领全局的顶层设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四个全面”对如何实现全面小康、如何改革、怎样治国、怎么管党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做出了科学回答,其中蕴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我们破解各种难题、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总方略和总抓手。

第二,“四个全面”是指引发展的思想灯塔,具有严谨的逻辑性。通观“四个全面”,每个“全面”都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独具特色的思想系统,彼此之间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了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具有战略统领和目标牵引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一个是发动机,一个是稳压器,共同支撑和推动奋斗目标的实现。党的领导是强劲有力的火车头,只有全面从严治党,锻造坚强领导核心,才能带领中国这趟快车向着目标前行。这“四个全面”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衔接、相呼应,统领着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

第三,“四个全面”是民族复兴的支撑基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复兴是当代中国的最强音,承载着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方位,提出了具有全局意义、时代特色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阶段性、连续性的有机统一,使“中国梦”的底色更加深厚。这一战略布局,顺应了当今社会发展潮流和世界变革趋势,体现时代性、富有规律性、饱含创造性,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大手笔,引领现代化建设的大智慧,国家长远发展的大思路,为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阔步前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四,“四个全面”是集聚民意的智慧结晶,具有深厚的人民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每个“全面”都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立场和群众观点,把人民利益放在了最高的位置。正如习总书记所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连着人民幸福,全面深化改革要增加人民的获得感,全面依法治国要使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全面从严治党要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应该说,“四个全面”饱含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折射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宗旨信念,从最接地气、最贴民心的角度鼓舞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奋斗热情。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思想、新内涵。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学说,习总书记提出的“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始终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等论述,推行八项规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实践,尤其是从“严”字入手,时刻提醒全党清醒认识面临的“四大危险”、经受的“四大考验”、始终保持“四个自我”,把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习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断,表明了我们党对法治建设有了完整系统的规划,把我们党对国家治理规律的认识升华到了新的境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和方向,“四个全面”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也明确了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这三大实现路径,既有目标又有举措,既有全局又有重点,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水平。

二、以“四个全面”统揽总领发展全局

一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加快构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嘉峪关来说,归根到底是破解发展难题、加快转型发展的问题。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谋求更高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要以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为根本点,紧紧抓住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键,坚定不移扩大投资,鼓励全民创新创业,积极培育消费热点,着力推动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必须坚持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理念,宁肯不要钱、也不能要污染;宁肯速度慢一些,也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小康的短板和难点都在农村。要着力推进精准扶贫,实施好扶贫攻坚行动和双联行动,切实改善困难群众生活,力争所有群众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创新驱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一项涉及政府、市场、企业、社会的庞大系统工程。对我市来说,要突出大型企业的主体地位,更多地把研发机构建立在企业,把创新资源集聚到企业,把科技服务覆盖到企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要发挥科研院所密集的优势,探索建立“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协同破题”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将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突出问题理清楚,交给科研机构去攻关,突破技术瓶颈,最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实现科研开发优势与生产经营优势的互补。尤其是要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园、科技成果孵化基地等创新示范区建设,发挥好引领和集聚功能,打造区域创新高地,加快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

二是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以群众获得感为重要标尺,打通“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坚定不移推动改革措施落地。

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已从方案准备转向落地攻坚,面对的大多是难啃的硬骨头,激发改革动力、释放发展活力的任务还很艰巨。要紧盯中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以省委《重大改革举措实施规划》确定的改革事项为重点,上下联动,全要素配合,抓铁有痕、创新进取地推进改革,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向改革要质量、要效益,真正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改革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新成果、新红利。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产生的,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深化。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和为民取向,紧紧围绕转变政府职能、释放市场活力、加强社会治理等事关我市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围绕企业融资难、群众办事难、“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影响发展的难点问题,哪里问题突出就集中解决哪里,群众期盼什么就优先改革什么,坚决打通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后一公里”。围绕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减少投资和市场经营活动方面的行政审批事项,继续做好调整、取消和下放工作,把该放的领域放开,把该管的事情管好,真正为市场主体松绑、为经营活动减负、为经济发展加力。加快建立“三张清单一张网”,厘清责任主体,约束权力运行,把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必须做什么理清楚、弄明白,让“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成为常态。尤其是要把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作为突破口,在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点上集中发力,推出一批群众关注度高、社会影响面大、带动效应明显的改革举措,真正以改革红利增强发展动力,以改革突破推动转型升级。

三是在全面依法治国方面,坚定法治信仰,维护法治权威,使各项决策决定、改革措施和施政行为在法律框架内运行,做到依法决策、依法施政、依法规范社会行为。

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之一,法治建设水平关系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各项改革需要法治提供依据并划定边界,只有依法治党才能有效建党,法治在“四个全面”中发挥着基础保障和高效促进的双重作用。必须把法治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用法治方式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法治思维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从四个层面推进法治甘肃建设。

推进科学立法。今年的全国两会,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立法法修正案》,这是立法法实施15年来的首次修改,尤其是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成为本次立法法修改的最大亮点。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大机遇,要坚持有效管用、切合实际,在城乡建设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量身制定地方性法规,切实将立法权转化为促进地方发展的强劲推力。严格行政执法。习总书记指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法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程序和责任的法定化,促进行政行为于法有据,用法治限制和规范行政权力。坚持重心下沉、力量下移,减少执法层级,加强基层执法力量和执法能力建设。维护司法公正。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要深化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稳步推进司法责任制、司法人员分类管理等改革事项,破解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等问题。拓宽群众有效参与司法、监督司法的渠道,提升司法公信力,让每一个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抓好关键少数。领导干部作为法治建设中的“关键少数”,必须始终敬畏法律、依法用权,不干预司法活动,不插手案件处理。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把依法办事贯穿到履职从政的全过程,把法治理念运用到决策和具体工作中,带头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四是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担当尽责、在党为党、在党忧党、在党兴党,坚决履行主体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雷厉风行整治“四风”,旗帜鲜明反腐肃贪,查办案件力度之大、惩治腐败范围之广都前所未有,党风政风社风明显好转,从严治党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下,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把抓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将党建工作放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甚至高于经济发展的地位来部署和推进,让抓党建、强党建成为引领各项工作的最大依托和核心抓手。

注重在思想上从严教育管理干部,始终把学习好贯彻好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来对待、作为系统的战略思想来把握、作为持续的长期过程来贯彻,引导党员干部坚定信念、增强修养、涵养品德,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持之以恒整治“四风”、抵制歪风、培育新风,不折不扣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双十条规定”,持续巩固和拓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严防回头潮、严打出头鸟、严惩害群马,让好作风成为一种信念、一种风尚、一种习惯。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建在制度上、落到长远处,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任务牵引,做好废旧立新和强化执行两篇文章,让制度的笼子牢之又牢、密之又密。始终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切实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使制度成为硬性约束、刚性要求,让所有干部都心有所畏畏于德、言有所戒戒于规、行有所止止于法。坚定不移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将党委主体责任一竿子插到底,紧盯民生政策落实、征地拆迁、教育卫生、矿产资源开发等重点领域,全面构建风险防控网络,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监督制约机制。尤其是要对腐败行为零容忍,不管涉及到谁都不姑息、不手软,坚决维护党纪国法,坚决打赢反腐败这场硬仗。

三、坚定不移地统筹推进“四个全面”

一是把握新机遇。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前瞻谋划、主动争取,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兰州新区等陆续获批,特别是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市来说更是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这些都已成为支撑我市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平台。这里面蕴含的政策措施,指向性很强、含金量很高、扶持力度很大,关键是要用足、用活、用好。要立足我市实际,把政策机遇转化为发展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最大限度发挥战略支撑平台的带动效应,做大文化旅游产业总量,做优经济发展质量,做好生态建设这篇文章,实现借势发展。

二是适应新常态。新常态不仅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基本特征,放大正面效应,规避风险挑战,以宽广的眼界、前瞻的视野,增强做好新常态下各项工作的能动性和预见性,最大限度化解各种不确定因素。要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扬长避短、谋定后动,更好运用新常态下的经济规律,更好驾驭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工作转到提质增效上来。尤其是要切实转变心态,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把功夫用在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关键点上,积极应对产业转型、结构调整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努力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

三是展示新作为。要保持“持久战”的毅力,我们要对中央、省委确定的决策部署,一种声音喊到底,一门心思干到底,雷厉风行、马上就办、干就干好。要形成“整体战”的合力,紧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提升发展的协同性。要增强“攻坚战”的魄力,抓住推进“四个全面”的关键要害,以持续不断、抓铁有痕的决心,迎难而上、稳扎稳打,咬定青山不放松,全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