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际关系 异性交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

异性交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间:2022-08-11 人际关系 版权反馈
【摘要】:没有正常、健康而开放的异性交往的社会,是不文明、不完善的社会。各种各样的异性交往可概括为恋人间的异性交往和非恋人间的异性交往。异性交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常见的、重要的心理需要。首先,异性交往有助于健康的性心理的形成。心理学家对异性交往的研究表明,有异性在场可以有效地提高活动效率。再次,异性交往有助于个性的社会发展。这是青年男女交往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

男人和女人构成了一个美妙的人间。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类的繁衍,少不了两性结合所弹奏出的美丽和弦。没有男人的世界是没有温暖的冬日,没有女人的世界是没有鲜花的春天。自有人类以来,男女双方互为对方生命和生活的色彩,这色彩不仅仅是只有爱情与婚姻,而更多的是异性之间的友谊的存在。即使是出于恋爱与婚姻的动机而进行的异性交往,在起初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也大多是朋友相交的友谊形态。没有正常、健康而开放的异性交往的社会,是不文明、不完善的社会。人类就是由男女两性构成的一个自然整体。

异性交往是普遍的,也是多方面的。各种各样的异性交往可概括为恋人间的异性交往和非恋人间的异性交往。我们在此讨论的主要是后一种。

异性交往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常见的、重要的心理需要。

首先,异性交往有助于健康的性心理的形成。人进入青春期后,自然会对异性产生好奇、神秘和向往等心理感受。这种心理变化是很正常的,青年男女通过正常的交往活动增进相互了解,认识到男女之间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使对异性的好奇、神秘和向往转变成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进而提高对性的道德价值的认识,从而结成异性间的友谊或得到美满的爱情。

其次,异性交往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心理学家对异性交往的研究表明,有异性在场可以有效地提高活动效率。据对青年学生的调查,有80%的人同异性一起工作、学习时有一种难以言传的愉悦感。这种积极的情感对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具有巨大的心理效应,并且成为思维活动的“促进剂”。异性交往可以使人敏捷、聪明、灵活、奋发向上,可以迸发出巨大的毅力和才能,从而激发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再次,异性交往有助于个性的社会发展。青年期正是个性成熟和全面发展时期,处在群体中的个人,交往范围越广泛,与周围生活联系得越多样,个体的精神世界也就越丰富,个性的发展也就越全面。在现实生活中,当你冲破同性交往的小圈子,就会发现更大的交往天地。在异性世界里,人们激荡的情感可以得到彼此释放、补充和平衡,人们需要得到异性的评价和肯定。

德国一家工厂里作过这样一个试验:让600名男工和1600名女工依次经过一个长镜照照自己。男人们经过长镜后,总要向后看看女人们的反应。同理,在一个女性为主的纺织厂里,总是嘻嘻哈哈的、婆婆妈妈的,也必然觉得乏味,她们同样更需要男子汉们的评价与承认。

“阳刚”与“阴柔”的融合,可以使释放的情感找到归宿,刚健与俊美在相互交往中得到平衡和升华。正因为各自的感情的需要在与异性的交往中得到了补充和满足,才构成了异性间的相互吸引,才使人的个性更丰富了。

男女间的交往是一种客观存在。正像一个人有两只手,缺少了哪一只也不健全。在现代社会,对于男女间的异性交往,不存在你介入不介入异性的生活空间的问题,而是你怎样看待和进行异性交往的问题。因为它有着其他交往形式所不具备的社会功能。

1.学习能力。人们可以通过男女间的交往,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学习和提高与异性相处的能力,以便适应社会的需要,成为社会中的成熟分子。

从少年儿童到青年,每个人都有与异性接触的实践,但较多的发生在团体相处之中,个别相处的能力并没有多深的经验可谈。有些男女青少年由于性别差异和社会、家庭干预,甚至较少与异性接触。到了青年时期,随着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对异性兴趣的不断增加,尤其是当其文化水平、社会经验处于强烈求知的情况下,如何与异性相处得和谐满意,较青少年时期更为迫切。这就需要男女之间在感情、态度、行为方面不断地进行沟通,以满足互惠性的共同需要。

2.完善人格。一个人对环境、生活适应所采取的内在和外在反应的总体表现,以及个人身体的、情绪的、精神的、道德的和社会关系的动力性的综合性组合,构成了有别于他人的人格。男女交往能否融洽和满意,常常反映出个人的人格性质的优劣。男女双方人格性质各有所长和所短,主动发现性格弱点并以对方为参照系,加以改善和自律,以获取对方的友情和交往意愿,并且在此过程中表现出自己的人格之长并为对方所赏识和爱慕。同时,应对别人采取谅解态度,尽量帮助对方改正缺点,共同提高,使异性交往朝着双方需求的多方面满足而发展。这样,对于双方人格的发展和完善都是有益的。

3.需要满足。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满足需要的途径也多种多样。其中,作为男性或者女性的角色满足感,往往产生在与异性的交往之中。比如,男性能与女性相处得很好,从而感到充实,自信心增强,觉得自己够一个男人;女性有自己所喜爱的男友并乐在其中,就会感到快乐和幸福。这都是一种自然而又健全的自我需要的满足感。有些男性往往以能对女友发号施令或惹女友生气或哭泣而自傲;有的女性则过分指责男友,甚至想以指使、制服男友而感到满足和自负,这些并不能达到自我满足的需要。正常的男女交往给双方带来的是求取自信心,同时,也使对方有信心。

4.求取乐趣。从与异性交往中追求从别处得不到的乐趣,是人的正常需求,那些难与异性交往的人常常被没有异性间的交往乐趣的困苦所缠绕。油田、煤矿、部队的男青年常常为自己单位的女青年太少而叹息;纺织厂的女工也期望与钢铁厂的男性取得“横向联合”。男女异性交往,除了工作、学习之外,业余多方面的来往是常常可见的。不过,与异性交往有时并非一本正经地谈话。那些谈天说地、说古道今的话有时在与异性交往中是自然流出,即使一些看起来并无实际意义的事情,也往往作为闲聊的话题。有时与异性朋友在一起呆了几个小时,回想起来,所聊内容或许都是废话,但却没有人后悔。因为在那段时间和空间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充满了乐趣。假如失去了“另一半”,双方可能就会觉得没有意思。

5.寻找对象。这是青年男女交往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男女之交,有许多功能,对青年人来说,其他各方面的功能的发挥与实现,往往导致从中发现和寻求自己的终生伴侣。这是因为异性之交会使人发现什么样的异性最易使人感到喜爱、舒适、快乐和满足,从而帮助自己确定“将来我要找一个什么样的异性为终生伴侣”。另外,男女之间的交往,还可对对方进一步了解,为以后的结婚阶段作准备。

我国是一个传统观念影响还十分严重的国家,在异性交往上形成的传统的特殊的社会规范还根深蒂固存在着。“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桎梏曾经长期压抑甚至封闭了异性之间的交际,男女之间的异性交往就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限制或距离要求。因此,异性间的交往,首先就要破除类似的传统观念,正确地认识男女间的正常交往,在交往过程中交往双方采取正确的态度,那么,男女间的异性交往除了性爱之外,就会建立起真诚的友谊。

男女间的异性交往技巧或应注意的问题有很多,具体说来可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1.坦率。不可否认,异性间的交往和同性交往相比,确实存在着一些差别。同性之间交朋友,谈话比较方便,也更容易接近和产生共同语言。因此,对一个人的脾气、爱好、性格容易摸得比较透。而异性间的交往就显得困难些。且不说传统的观念和世俗习惯的束缚,单是由于生理差异所带来的心理上的障碍、性情上的不一致,交往双方就需要很长的时间来适应。当然,异性间的交往也有有利的一面,这就是彼此都希望交往过程中多获得关于异性的心理体验,多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女性多半希望男性能在她犹豫不决时,帮助其分析利弊,出主意想办法,或者得到保护和力量;而男性则多半希望能通过与女性交往得到感情上的共鸣和一致。

尽管如此,仍然有些青年男女羞于同异性交往,一旦接触异性就会出现神经过敏的紧张状态,说话口齿不清,做事手忙脚乱,甚至恨不得马上逃脱。究其原因,主要是来源于传统观念的压力和异性神秘感,也是一种极端的异性意识在起作用。所谓异性意识,实际上是对性的关心与冲动的自我意识,是自我制约的产物。它是自我隔离与异性接触的屏障,必须从心理上拆除,把一切思虑与困惑丢掉,拿出自然而坦率的态度来。有些青年男女特别是未婚青年男女,被这种异性意识所左右,把同异性的交往视为神秘可怕的事情,于是在同异性交往时难为情或产生胆怯心理。

其实,男女间的交往,只要是真诚的、彼此尊重的,那就是正常的。当代青年应注意培养自己的现代意识,破除旧观念、旧习俗的影响。如果能以坦率的心境与异性交往,就会发现与你交往的异性大都是不带有感情色彩的正常交往。应该看到,异性交往并不都是为爱情铺路搭桥,异性间完全可以有非爱情的亲密交往和纯真的友谊。因此,在进行社会交往时,不应把性别作为考虑与否的条件,而应从主客观需要出发,像对待同性一样,该说的就说,该做的就做,该敞露的思想就敞露,该交流的思想就交流,这样就在同异性交往中克服了胆怯,而变得坦然了。

2.礼貌。异性间坦然地交往,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自己的言行举止,而必须有礼有节。不可否认,男女两性在心理上的差异带来了交往上的特殊要求和特殊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说,异性交往比同性交往更要求彬彬有礼,讲究分寸。如果不分场合、不看对象,对任何人都表示出亲热,心直口快,喜欢攀谈,就可能引起对方或他人的误会,使之产生错误的联想,双方都会感到尴尬,从而影响到正常的交往。再如,既非夫妻、又非恋人的一对男女,不合中国文化心理地硬跳“贴面舞”,而不保持必要的距离,无异于表明自己不怕“挨骂”,被人们看作是放荡、男女关系不严肃。

所谓礼貌的交往,首先是指尊重对方,不受男尊女卑等旧观念的影响。有些男子毫无道理地看不起女性,而有些女性则防范意识过强,先入为主地对男性抱有厌恶感。因此,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稍不满意就迁怒于对方,或者对对方某些不太严重的过失横加指责,尖刻地嘲讽,从而使对方感到难堪。在与异性交往中,个人要自尊,同时也必须尊重他人,对异性不尊重比对同性不尊重在后果上更为有害。

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还应注意不随意涉及个人隐私。倘若彼此十分了解,是知心朋友,必要时可谈谈对方的一些“秘密”,但也最好是先由对方主动谈起。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那就必须控制自己,不要轻率冒昧。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无论是熟悉的还是不熟悉的异性,相处时都不要乱开玩笑,更不能开那些低级趣味的玩笑。

保持适当的礼仪,在异性交往中也是必要的。从礼仪上来说,所有的交际礼仪都适用于异性交际,唯一不同的是,异性交际要比同性交际更注重礼仪。一个青年人满口粗言秽语,举止随便放荡,在彼此差不多的“哥们儿”的群体当中,也许没有多大影响,但在与异性交往中,很少有女性会喜欢和他做朋友。异性交往要比同性交往更要求善于说话,善于肯定别人、倾听别人,善于给人台阶等等。男性应当给予女性较多的尊重和照顾,尤其要贯彻女士优先的原则。譬如:在上下车时,为女士开车门;与异性见面时,一般应是女方先伸手,男方才能与之握手。相互握手不必过于用力或时间过长。在一起研究问题或交谈时,既不能太拘谨,又要使言谈举止得体适度。尤其是在说话时,男性要严禁使用一些带有侮辱女性的字眼,即使没有恶意而只是出于不良习惯,也是对女性的不尊重。如果是一起参加活动,进出起坐应是男方让女方在先。千万别小看这一类的日常礼仪,若能做到必将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

3.理智。异性交往可以长期保持同事、朋友间的友谊,也可通过交往相知相爱,成为终生伴侣。所以,异性间的交往要特别注意友谊与爱情的界限。

我们知道,爱情在本质上有排他性和“私密性”,而友谊则具有亲和性和开放性。在与异性交往时,不能混淆友谊与爱情这个界限。也就是说,异性交往有个度的问题。出于以婚姻为目的去结交异性朋友,必然会使男女间正常的交往变得拘谨和庸俗。因此,我们要把与异性交往看作是日常生活中普通的事情,而不要把这种交往太神秘化和特殊化;在交往中要理智地把握自己,遵守社会公德和正确的行为规范,以健康的动机、友善的态度和庄重的行为与对方交往,而不做任何损害对方的事情,从而赢得对方的尊重与友谊。

与异性交往,现在已经不是未婚青年的“专利”,但与异性交往尤其是婚后男女与其他异性交往是一个令人敏感而又值得注意的问题。在我们中国现代社会,还有不少人一旦结了婚,不仅对自己与异性交往接触过于小心,而且对自己的配偶与其他异性交往也缺乏信任。为此,大吵大闹者有之,“跟踪”、“盯梢”者有之。这种落后于时代潮流的交往态度和行为固然可笑,但已婚者与其他异性交往时理智地把握自己的情感的确非常重要。正确的做法是:既要发展友谊,又要清醒地防止这种关系超过友谊的界限。某学校有位教授,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认识了来自同一城市的一位年轻的姑娘,两人的论文观点不谋而合。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两人还联名发表了几篇文章,从而成了知心朋友。这在无意中激起了姑娘的爱慕之情。一次,姑娘竟大方地说:“如果我的‘男朋友’能像你这样多好啊!”此时,这位教授方才意识到双方的关系已经走到了危险的边缘。于是,在一个星期天,他主动邀请姑娘到自己家里做客,并热情地把妻子、儿子介绍给她。姑娘明白了教授的用意,双方又回到了正常、平静的交往中。

与异性交往是人们所向往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却会使男女双方的交往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障碍。

1.缺少机会。有的人在进行社会交往时,常常感到与异性交往无机会或虽有机会却难以启齿。事实上,亲友的聚会,团体的活动,同学、同乡、同事之间的男女接触机会很多。在当今社会中,许多异性就在你的周围,完全可以利用多种形式把握时机,以诚相见,巧妙地运用交往艺术,达到交往的目的。

2.抱有偏见。有些男性存在着大男子主义,认为女人都是头发长见识短、无主见、娇气、脆弱、依赖、小心眼、具有猜疑心、干不成大事等;认为男子比女性才思敏捷、见多识广、坚强、精力旺盛、有气魄等。因此,主张女人不可不交,但不可多交,即使交往,要有戒心,不可深交。而有些女子则认为男子一般都较粗俗傲慢、不近人情、不体贴人、不可靠、居心不良等,因而拒绝与男子交往。显然,这都是对异性的偏见。在现代开放社会,一个人要更好地生活,就要克服这些偏见,真诚、大胆地与异性进行交往。

3.分寸难定。男女交往要讲究分寸,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有的时候把握起来却不容易。稍有不慎,说一些过头话,会引起对方的猜忌和烦恼,特别是触到对方的弱点处,过重的话语往往刺伤对方的感情和自尊心。而且,与异性交往与同性交往还不同,一旦刺伤了对方,很不容易得到对方的谅解。

不论如何,在与异性交往中要明确地认识到,真挚的友谊和恋爱毕竟是两回事,其界限应当正确把握。同学、同事、战友、上下级之间,如果两性交往过于亲昵,不掌握分寸,有时会失去理智,铸成大错;相反,过于冷漠,也太不近人情,会加大心理距离,影响人际关系。

4.社会舆论。社会舆论对交往有时会起促进作用,有时会起干扰作用。对于男女交往,社会舆论最为敏感。鲁迅先生对这一方面早已有所觉察,并进行了描述:“见一封信,疑心是情书了;闻一声笑,以为是怀春了。只要女人来访,就是情妇,为什么上公园呢,总该是赴密约……”社会舆论不可不顾,但只要你动机端正、交往适度,就不要怕别人讲这说那。即使有不正确的或不利于自己的社会舆论,也可用自己的正当行为无声地去证实,改变别人的看法。有时候,“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是必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