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际交往的心理分析

人际交往的心理分析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心理学认为,人际交往是我们人类一种内在的需要,同时,我们的交往与我们的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有关。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我们每个人总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来增加对自己或自我的认识。人际需求有物质需求与心理需求。在一些社会心理学文献中,往往把信息沟通作为人际交往三大组成要素之一。也即认为人际交往主要由沟通、社会认知和人际互动三大因素构成。
人际交往的心理分析_社会心理学导论

一、人际交往动机分析

关于人际交往的动机分析,涉及人们为什么需要进行交往,以及是什么样的内在需要促使人们进行这种交往的。社会心理学认为,人际交往是我们人类一种内在的需要,同时,我们的交往与我们的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有关。

(一)人际交往是一种内在需要

在我们人类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注定要与他人建立一定的关系,而我们每个人本身,也都有一种亲近、接近他人的欲求,即亲和动机。所谓亲和动机是指个体与他人结群、交往并希望有人陪伴的内在需要。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霍曼斯在他的社会交换理论中指出,个体除了有维持生存的物质需要外,还有其他的一些需要,其中有的需要是只有他人才能提供的,比如说社会性需要的满足。同时霍曼斯还认为,我们的社会行为也是一种类似于商品交换的行为。尽管霍曼斯对人的社会行为的解释有经济的倾向,然而,其“社会交换理论”对于人与人之间为什么要进行交往做出了深刻的解释。霍曼斯指出:人际交往实际上是个体适应社会发展自身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果没有人际交往活动,就不可能有个体的和社会的发展。可以说,人际交往是个体和社会正常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人际交往与自我表现

从某种程度上说,人际交往过程是个体借助交往来认识和证实自己,从而表现自己的过程。同时,我们每个人也都通过人际交往来影响和支配他人的思想和行为。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用其独特的“拟剧论”来解释人际交往中的这种自我表现。戈夫曼指出,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的个体不仅彼此影响对方表现其自我,而且还努力进行特殊的印象处理,通过控制自己表现的姿态,以求在一定的社会场景中给人们留下某种特殊的印象。在这样的一种理解中,也就提出了社会舞台和社会角色的主张。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会在社会舞台上扮演自己的某种角色,通过这种角色的扮演,来完成自我的表现。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在交往活动中不断地表现自我,同时也是在不断地提高自我。

(三)人际交往与自我完善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人们的人际交往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因为人的社会化是一个长期过程,或者说是伴随人们的一生发展的过程。这样,我们每个人都在这长期的社会化过程中不断发展与不断完善。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我们每个人总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来增加对自己或自我的认识。这种自我认识不但是一种外在的要求,而且是一种内在的需要,并且这种自我认识的需要满足与否,与一个人自我完善的程度有关。也就是说,通过人际交往,能够增加我们的自我认识,而增加了自我认识,有助于我们的个人发展和自我完善。

二、人际需要与人际反应

所谓人际反应是指交往个体对活动情况的评价。人际反应涉及个人对人际交往做出的一些认识、情感等方面的反应。如肯定—否定、喜欢—厌恶、参与—逃避等。人际反应的基础是人际需要。所谓人际需要是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每个人都存在着与别人交往,以适应一定关系的倾向。人际需求有物质需求与心理需求。在人际交往中,由于人与人之间在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人际需求表现为多种多样,从而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也多有差异。

有一种心理学的理论,将人们的人际需要分为三类:包容的需求、控制的需求和情感的需求。包容的需求是指希望与别人交往,愿意和他人建立和维持和谐的关系。包容需求存在于人的任何一个年龄阶段,以及任何一个职业中,它是人际关系最基本的要求。控制的需求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有的,并非身居高位的人才有这种需求,在儿童的游戏、家庭生活、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中,都存在着控制需求。感情需求是指情感上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感情需求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中,但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强度不一样,有的阶段强些,有的阶段弱些。一般来说,婴幼儿期、青春期和老年期感情的需求比较强烈。

根据人际需求的类型和人的性格类型,心理学家对人际反映的基本倾向进行了基本研究,将人的反映倾向分为六种。见表6-1:

表6-1 人际反应的基本倾向

心理学家认为,每一种类型的人,其反映倾向不尽相同。若是一个人的包容需求动机很强,同时又是行为的主动者,那他一定是外向的人,喜欢运动,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如果是一个感情需求很强的人,则不仅喜欢与他人相处,而且还会关心他人、同情他人、爱护他人,容易获得别人的爱戴、拥护。

三、人际交往的工具

人际交往必须借助一定的手段才能进行。人际交往的工具多种多样,其中符号系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在心理学的文献中,一般将符号系统分为语言符号系统与非语言符号系统。

(一)语言符号系统与语言交往

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思维的功能,二是交际的功能。语言交际功能既体现在人们凭借语言交流思想,同时也体现在凭借语言交流感情。

语言符号系统是人际交往的最重要工具,是其他交往工具所无法代替的。在人们的交往中,除了语言工具外,还有手势语、旗语、电报代码等,但这些都是在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们只能起辅助作用。

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都在不断地推动着语言的发展,语言和词汇都在不断地得到充实和发展。比如新的科技发展滋生出许多新的词汇,成百上千的新词从今天的科技领域包括计算机、医学、食品和商业领域产生,增强了语言交往的功能,促进着语言自身的发展。

(二)非语言交往的手段

非语言交往一般指个体运用动作、表情、体态、语调等方式的交往活动。在一定条件下,非语言符号系统可以独立地完成一些社交活动。而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也只有借助非符号系统才能更好地完成交往活动,即有时非言语系统是人际交往的必要形式。

从人际交往的角度来看非言语的作用,可将其分为动态无声的非言语交往、静态无声的非言语交往以及有声的(副语言)非言语交往等三种形式。

动态无声的非言语交往包括面部表情、手势等。

静态无声的非言语交往包括体形、穿着以及空间距离等。

有声的非言语交往包括音调、音量、变音转调、节奏、停顿等。它影响一个人的情感表达,即使语言不通,也可以根据音调等情况来进行判断。

四、人际交往中的信息沟通

信息的沟通是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在一些社会心理学文献中,往往把信息沟通作为人际交往三大组成要素之一。也即认为人际交往主要由沟通、社会认知和人际互动三大因素构成。所谓信息沟通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传达思想,交流感情,互通信息的过程。

(一)信息沟通的一般模式

在我们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信息沟通的具体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在通信设备之间进行,也可以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但是,信息沟通有一个基本的模式,任何信息沟通都必然与这一基本模式有关。如图6-1:

图6-1 信息沟通的基本模式

理解信息沟通的基本模式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选择有意义的信息,即准备发出的信息内容,应根据有用、新颖、健康、真实的原则,这样有意义的信息才具有相应的价值。第二,由于信息的特征,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编码)才能为他人所理解、接受,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采用文字、图像、声音、色彩、动作等作为信息的载体,这就是所谓的编码。而编码后的信息即成为信号。第三,信息传递的通道有对话、演讲、广播电视、报刊、广告等方式,而每一种方式都有其长处和不足,可以根据内容和对象特点,选择一种或几种方式将信息传递出去。第四,信息接受者必须通过译码,才能将信息内容还原,然后以自己的认知模式对信息进行解释和接受。第五,信息接受者还必须对信息做出评价,并把评价结果返回给信息发送者,这就是所谓的反馈,而反馈是信息沟通得以持续进行的重要保证。

(二)信息沟通的条件

人际交往的信息沟通与其他信息沟通的过程有所不同,它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人际交往中的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因而在信息沟通过程中心理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人际交往中的信息沟通,一般是在几个人之间进行的,它不单是信息的传递,同时更重要的还包括情感、思想、态度、观点等的交流。因此,人际交往中的信息沟通可能由于心理因素而出现特殊的沟通障碍。因而,信息沟通要顺利进行,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运用正确的语言文字和表达方式,是保证沟通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语言文字是交际的工具,而在使用过程中要发挥其工具的作用,就必须做到规范、明确、易懂。没有规范性就没有准确性。因此,在运用语言文字时,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符合语法规则,二是表达方式必须是双方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第二,若要使沟通顺利进行,交往的双方应该具有共同的经验和体验。因为就沟通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也即沟通的内容来说,当其表达的时候,必须是双方都可以理解的。这就要以交往双方的共同经验或类似的体验为条件。如果缺乏基本的共同生活体验甚至缺乏共同的语言,那么,沟通就会受到明显的阻碍。

第三,为了保证沟通的顺利进行,在沟通过程中要重视信息的反馈。信息沟通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可以提高信息交流的速度和质量。信息沟通总是在不断的反馈中持续进行的,也正是有了反馈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沟通。没有反馈,就不可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沟通过程。

第四,为了保证沟通的顺利进行,沟通双方需要有诚意,要创造一种相互信任的气氛。由于每个人的思想观点存在着差异,对同一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看法,而信息沟通就是或者求同存异,或者通过双方的交流而达成一致。因而宽容与诚恳的态度,也都有助于人际交往中沟通的进行。

五、人际交往中的相互作用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双方都已不再是单纯的个体,而是与他人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我们每个个体,总是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中交流与沟通信息,表达与增进感情,同时使自己与他人的行为也都发生相应的变化。心理学家埃利奇·伯恩提出了一种相互分析理论,借助于这种理论我们可以增加对人际交往中的相互作用的理解。

(一)交往中的三种自我

伯恩认为,我们每一个成年人,实际上都拥有三种内在的自我,也即成人自我、儿童自我和父母自我。从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我们也可以得到类似的经验。比如有的成年人,例如,像大学生,平时的学习和生活,更多的是表现为一个成年人。但是在有时候确实很像一个小孩,尤其是在父母面前的时候,同时,在有的时候,他又会扮演一种父母的角色,对同学的关心,就像是父母在照顾孩子。

在伯恩的分析中,人们的这三种自我,有着不同心理内涵。父母自我所表达的是我们在童年时,将自己父母的言谈举止、奖励惩罚、鼓励和限制等有关信息进行有选择储存的结果。儿童自我是作为儿童的个体,对于其自身内部事件的记录与储存的结果。儿童本身是一个信息接收的主体,他有其所见、所闻、所感和所知,有其自己的愿望,有其表达愿望和行为的方式。于是,父母自我的内容,比如对儿童的限制,与儿童自我的内容,比如儿童自己的愿望,往往是相互矛盾的。而一旦发展中的儿童意识到了这种矛盾,那么也就逐渐形成了其成人自我。伯恩认为,成人自我通过检验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来更新父母自我中所记录的信息;同时,通过确定哪些情景能公开表达,哪些情景不能公开,来更新儿童自我中的信息。

人们的这三种自我,在人们的人际交往过程中有着完全不同的表现,其不同表现,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意义,对此我们可以进行如下分析:

1.三种自我的线索

在实际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交往双方都会发生许多变化,或者说是一种整体的变化。因为其表情、言语、手势、姿态等同时都会发生变化。通过这些变化的线索,人们可以判断三种内在自我的表现与作用。

比如,父母自我表现线索:双手叉腰、皱起眉头、指指点点、摇头叹气、去拍别人的脑袋等,以及诸如“你要永远记住”、“我不能同意”、“我要是你的话”,等等,都被认为是父母自我的表现线索。

儿童自我的表现线索:噘起嘴巴、放声哭泣、抠鼻子、弄耳朵、咬指甲等,以及“我的要更好”、“我才不呢”、“我愿意”、“我不干”等。

成人自我的表现,应该是符合其社会规范的线索,比如说话时注视对方表示尊重,保持与谈话者的正常距离,以及采用较为礼貌的交往方式与人交往等。成人自我常常使用诸如“为什么”、“是什么”、“什么时候”、“怎样才能”等语言。

对于上述三种内在自我的表现线索有了基本了解,我们就可以分析这三种自我在人际交往中的相互作用。

2.相互作用分析

借助于三种自我的表现线索,人们就可以在人际交往的相互作用中,确认自己以及他人的三种自我。一般来说,在正常的人际交往中,若是以二人的交往为例,其各有三种不同的自我,那么就会演变出许多种不同的交往方式来。

伯恩对此提出了其基本的交往规律,我们可以参照图6-2来分析:

图6-2

如上图所示,如果在交往双方的相互作用中,表现为两条平行线,那么就说明其相互作用是互补的,可以有效地持续进行下去,这也是伯恩相互作用分析的第一交往规律。这种平行可以是成人对成人,父母对父母,儿童对儿童;也可以是一方的成人对另一方的儿童,并且有从其儿童返回的平行关系。

但是,甲乙双方的交往,也可能会出现交叉。如图6-3所示:

伯恩认为,这种交叉或交错的相互作用,往往会导致交往双方的纠纷,影响交往的正常进行。这也就是伯恩的第二交往规律:在父母自我―成人自我—儿童自我的关系图示中,当刺激与反应交叉或交错进行时,正常的交流便会受到影响。同样,这种交叉或交错,也可以在双方的不同自我刺激与反应之间,表现为多种形式。

图6-3

伯恩的图解,以及他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相互作用分析理论,被许多社会心理学家所认同和接受。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可以运用这种相互作用分析理论,来对自己的人际交往进行有效的分析。同时,伯恩的理论还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在什么时候,采用怎样的自我,才能够保持相互作用的有效进行。或者说,若是人们的相互作用发生了问题,那么一定是交往双方的自我表现出现了偏差与交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