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战后岁月_施韦泽医生的故事

战后岁月_施韦泽医生的故事

时间:2022-08-2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战后岁月_施韦泽医生的故事飞溅的岁月,总在不经意间静静地流逝。1945年1月14日,施韦泽迎来了自己的70岁生日。生日午餐上,施韦泽感谢大家对他的关心与祝福。1945年5月8日,施韦泽听到了战争已经在欧洲结束的消息,这令他万分高兴。好消息再次传来,施韦泽激动不已。

战后岁月_施韦泽医生的故事

飞溅的岁月,总在不经意间静静地流逝。1945年1月14日,施韦泽迎来了自己的70岁生日。这一天,大家热情地向他祝贺,为他唱生日歌。虽然庆祝活动十分简单,却是兰巴雷内丛林医院这个和谐大家庭的一次聚会。快乐的气氛令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充满了喜悦,施韦泽更是深受感动。

生日午餐上,施韦泽感谢大家对他的关心与祝福。回想这些年来的一些人、一些事、一些艰辛和一些期待,他动情地说:“在我60岁生日的时候,我就想着是否可以像那些告老还乡的人一样愉快地离开这里,把余下的时间献给我的妻子、女儿。是的,这样的想法太温馨、太美好了。但事实上,这里的一切我都无法放弃,10年过去了,我依然在丛林医院里操劳着。我预料到,我永远也不会退休,最后的岁月仍将在这里度过,承担的义务也将比过去更多……”

施韦泽的话让在场的每一个医护人员都深感动容,大家都流下了感动的眼泪。茫茫人海,芸芸众生,大家聚集在他的周围,无悔地为非洲人民的健康付出着,无论是完美,或是残缺,终将是今生最美的片段。(www.guayunfan.com)

其实,除了兰巴雷内,世界上其他很多地方,特别是欧洲,人们也都记着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记着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日子。许多国家的广播电台在1月14日这天播放了特别节目来为他祝寿。从英国伦敦广播电台传出了这样的声音:“在闷热潮湿的非洲丛林里,一位名叫施韦泽的老医生、老哲学家、老博士正为了当地黑人的身体健康而日夜操劳着……”

红尘世界里,有太多的纪念日。就个人而言,其他都不重要,唯有生日最要紧。而今,在战火四起的动乱年代,大家依然记得他、念着他、爱着他,怎不令他感动与满足。走过了一段又一段的心路历程,历经万事,阅人无数,而今他更加懂得感恩了。

面对真挚的祝福,他对大家表示了由衷的感谢。

是夜,倚一窗清宁,聆听耳畔草虫的低鸣,微风轻抚,令暮色下的人儿倍感舒畅。此刻,施韦泽正伫立窗前,心静如水。他已经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一颗心早已宠辱不惊了。望远山近水,青山隐隐,丛林如盖,奥果韦河的流水在一条条支流中轻缓地从前面流过,一路高歌向前奔去。他喜欢这里的一切,于他而言,人生就像奔流不息的大河,在永不停歇的前行过程中,将生命的力量凝聚。

虽然此时施韦泽已经是70岁的老人了,但他不知老之将至。坐在红尘的渡口,他与时光还有长久的相约。他用一颗历经沧桑的心,抚平了风雨人生的一道道皱褶,抒写着生命旅程的无怨无悔,即使眼中充满了泪水,也只当是岁月与诗的对话。

生日过后,他像往常一样又一头扎进医疗工作之中,不知疲倦地为丛林村民服务。他是个不甘示弱的人,在不老的岁月中,工作干劲和服务热情丝毫不比青年人差。他知道时光经不起挥霍,要珍惜这一日日的光阴。

期盼中,不断有消息传来。在意大利投降之后,德国也投降了。1945年5月8日,施韦泽听到了战争已经在欧洲结束的消息,这令他万分高兴。8月15日,日本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日血泪之战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好消息再次传来,施韦泽激动不已。

这一场世界大战,战火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场战争。而今战争结束了,多年的战乱总算暂时得以平息了。珍惜和平,绝不让历史重演,应当成为时代和平发展的主旋律。

然而,战争真的结束了吗?今后,悲剧真的就不会重演了吗?施韦泽认真思考着,竭力理清思绪。他认为现在的欧洲,文化出现了衰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发生了偏差,种族与种族之间缺乏深入的沟通与交流。人们并未真正理解世界、人生和伦理的内在联系,一些人狂妄自大,对生命缺乏最起码的尊敬。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早解决,和平将得不到保证,战争迟早还会再来。

此刻,他愈发觉得自己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去传播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纠正人们认识上的错误,让大家真正认识到生命的珍贵,认识到维护和平的重要。人类只有和平,才会有光明的前途。虽然,这一条传播真理之路将会很艰难、很坎坷、很漫长,但他深信只要坚定地走下去,志同道合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多,人类世界的未来终将光芒万丈。

风捻流年,四季如光。站在岁月的桥头,回望战争带来的伤害,竟如此严重。

此时的兰巴雷内,由于战时中断的很多交通线路尚未恢复,而且办理各种手续的程序也相当复杂,因此欧洲的一些援非医务志愿者虽然已经做好了准备,但一时还难以来到这里。

落寞的时节,丛林医院的医疗工作依然忙碌,源源不断的病人,一台接一台的手术,使坚守在这里的医务人员日夜不息地操劳,疲惫不堪。

施韦泽也像年轻人一样,整日在医院里忙个不停。虽然他不服老,还在超负荷工作着,但他明白长期这样下去,必将拖垮自己和这些充满了奉献精神的志愿者。他寻找各种关系,通过种种途径,与欧洲相关方面联系,试图能简化来非洲的手续。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在1946年初,两位医生和一名护士克服重重困难,从欧洲来到了兰巴雷内。

新人的加入,令大家都非常高兴,施韦泽也松了一口气,他可以有计划地让疲惫不堪的医务人员轮流休息了。

由于病人太多,尽管处处节约,可是药品和医疗物资每天都在消耗。眼看库存越来越少,施韦泽急得又一次次向欧洲的朋友求援,一点一点从欧洲运来一些急需的药品、物资。尽管每天都对医院的运行操心不完,但一点也没有减少他对病人的关心与爱护。

门诊工作之余,他每天都要安排时间去病房查看,认真巡视每一个病人,分析他们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只为求得最好的疗效。他以一个慈爱的长者的身份,与住院病人亲切地交谈,脸上挂着令人暖心的微笑。他说“请躺下来,让我看看”的同时,总是习惯性地扶住病人的肩头……每当这时,病人都特别欣慰,他们为上帝给他们派来这样好的健康天使而感动。

施韦泽无愧于“非洲人民的苍生大医”这样的赞誉,他有崇高的道德思想,带着献身丛林的高尚理想,服务在丛林深处。

在热带丛林里,各种各样的病人都有,一些精神上偏执、非常难缠的病人,固执地认为自己得了一种怪病,反复向施韦泽讲述夸大了的事实,要他认可自己的判断,按照自己的设想将自己治好。每当这时,在做过详细检查排除其他疾病之后,施韦泽就像慈父一样,不厌其烦地做解释工作,与其促膝长谈,向他们传授一些浅显的医学知识,纠正其认知上的偏差。这一份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真正体现了他那爱人如己的医者情怀。

尽管如此,施韦泽毕竟已是70多岁的老人,体力和精力都明显不如以前了,为病人做手术也开始力不从心了。在大家的劝说下,他不再坚持自己亲自动手做手术,但是对病人的那份责任心令他对一切与病人健康有关的事都放心不下。于是,遇到比较复杂的病人和较大的手术时,他一定要到手术室去,站在主刀医生的身边做现场指导,只有这样他才能安心。

在他的世界里,没有别的,有的只是病人的安危和丛林村民的福祉。

作为一个哲学家,一名医学博士,施韦泽对人类所遭受的苦难有着深刻的领悟。对于生命哲学的思考,他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在万籁俱寂、漏尽人息的深夜,他还不肯休息,因为他要书写《文化哲学》一书,把自己的哲学思考用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此去影响别人。

按照施韦泽的身体状况,他早该回欧洲休养一段时间了,可他不肯离开,因为前来求医的病人每天都很多。

对他来说,病人的生命就是自己的生命。同时,医院里有几个医生护士已经连续在这里工作几年了,他们也已十分疲惫,需要回欧洲休养一些时日了。为了病人,为了同事,这位可敬的老人宁可拖着病体自己留守在这里,也不肯回欧洲休养。

美丽的兰巴雷内,他太爱这里了。他常会带着前来看望他的欧洲朋友来到奥果韦河边,告诉他们自己是怎样在这美丽的河流上航行的时候,悟出了敬畏生命的伦理概念的。

这一次施韦泽是1939年来到非洲的,一晃已经是第七个年头了,而海伦娜在战火之中追寻丈夫的足迹,重回兰巴雷内志愿服务,也已有5年时间了。真的难以想象,弱质女流海伦娜是如何在湿热的丛林里又坚持了这么长时间的!

海伦娜的体质本来就弱,这次又逗留了这么长时间,身体又一次遭到了摧残,稍微活动就感觉胸闷气短。施韦泽十分担心妻子的健康,劝她回欧洲休养一段日子,而她说什么也不肯回去。她的心中装满了柔情,愿意扛着自己的病体,陪伴丈夫继续坚守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

生命之诺,灿烂成景。含香的时光里,有这么一份不离不弃的相守,仿若流年深处的花开,太好太美。此生,因了一份生死相依的情感,一段执手相望的爱恋,也就有了一颗红豆诗情的永恒,浅喜深爱,永不辜负。

季节渐深,流光的碎影错落了岁月的沟壑。面对赤道的炎热和丛林的湿气,海伦娜的身体终于扛不住了。1946年9月,在施韦泽的劝导下,海伦娜含泪作别兰巴雷内,一路风尘回欧洲疗养去了。

寂静的深夜,施韦泽无法停止自己的思想。面对二战造成的巨大灾难,他的内心十分痛苦。生命如此可贵,可战争大量地毁灭生命,这种做法,真正走向了敬畏生命的反面,是对生命的亵渎。当他在兰巴雷内拯救生命时,一些人却在肆意屠杀。虽然战争告一段落,但战争的威胁依然存在。如果不纠正人们头脑中的错误思潮,悲剧还会发生,人类还将遭受劫难。

想到这里,他浑身战栗,感觉现实太可怕,不能任由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他必须全力以赴去宣传正确的生命伦理观,告诉人们只有敬畏生命,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繁荣先进文化,人类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时光的一隅,他伏案疾书,把自己的哲思写进《文化哲学》一书之中。在写给朋友的信中,他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情:“虽然战争结束了,但日子依然过得艰难,医院面临极大的困难。我受尽了各种煎熬,已心力交瘁,疲惫不堪,但我还需坚持,努力每一天……”

乐观,是从心湖里开出的花朵。乐观向上,真情守候,便能给周边的人带来温暖和力量。尽管困难重重,施韦泽始终以他的乐观向上和幽默快乐的个性来感染大家。事实上,他从来都是一个乐观向上的人,不论困难有多大,他都敢于面对,在不懈的努力中寻找光明的出现。

对于丛林医院,施韦泽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它的维护,只要有一点机会,他就马上完善、扩张一些。这些年下来,他已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建筑大师了,因地制宜地将丛林医院建成了一所符合非洲实际情况、受丛林村民欢迎的医院。

在他卓有成效的努力下,到1947年底,医院已经拥有45间病房、4名医生、7名护士和十几个黑人助手了。要知道,这些都是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所取得的成绩啊!与之同步提升的,是医院的医疗技术和卫生条件。

看着医院规模不断扩大,病人享有的诊疗条件不断改善,医务人员都充满了爱心,施韦泽心里十分高兴,只觉得自己这些年来所受的每一份苦,所担负的每一份压力,所付出的每一点心血,都有了超值的回报。

这一次重回非洲,施韦泽在兰巴雷内已连续工作了9年。这期间,移居瑞士的女儿赖娜早已结婚生子,成了4个孩子的母亲,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

孙辈的出生,令施韦泽十分高兴。然而这些可爱的孩子至今还没有见过自己的外公,更没有得到过外公的宠爱。对此,施韦泽感到十分遗憾,内心更是惭愧连连。为了非洲人民的健康,他放弃了太多的亲情,对不起妻子,对不起女儿,对不起这些孙辈的孩子们。

深深的思念,唤醒了深藏在心底的亲情。1948年11月,施韦泽作别兰巴雷内,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欧洲故乡,在根斯巴赫之家会见了一些朋友,然后前往黑林山国王地休息了些许日子,便和海伦娜一起前往瑞士看望女儿赖娜,见到了日夜思念的女儿和外孙们。

此时,女儿已经30岁了,他自己则已是70多岁的老人了。对于女儿,他有太多的亏欠,他给她的爱太少了。可是女儿十分识大体,她非常理解父亲,特别支持父亲的志愿行为。

晚上,温馨的灯光下,祖孙三代聚在一起,吃着精致的色拉果点,讲着开心的话语。天真的外孙们围着外公,小鸟般叽叽喳喳问个不停。施韦泽以他一贯的幽默给他们讲发生在水和丛林之中的趣事。孩子们一个个都听得入了迷,清澈的瞳仁里充满了向往。

儿孙绕膝,这是花儿一般美好的光阴,明媚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屋内,暖意滋生。施韦泽太喜欢可爱的外孙们了,可是亲情并没有让他陷落其中不愿转醒,肩上的责任驱使他将天伦之乐置于一边。欢聚了一周之后,他匆匆告别女儿和外孙,转身为自己的事业忙碌去了。

海伦娜留在瑞士,陪伴女儿和外孙们,施韦泽则回到了根斯巴赫之家,继续《文明哲学》的写作。知道施韦泽回来了,老朋友、老同事和一些素不相识的人道义士都来看他,与他一起探讨当今世界存在的问题和人类的前途命运。

二战结束以后,施韦泽再一次被人们关注,媒体也常常对他进行报道,盛赞他的人道义举:“当硝烟四起,一些人正在大肆杀戮的时候,一位老人却坚守在贫瘠的非洲丛林里,用医术和爱心去拯救可怜的土著黑人。”

我们的世界之所以美丽,就是因为有了施韦泽这样的道德人物,宁愿牺牲个人的一切,也要用爱的实践为人类带来光明。只可惜在这个世界上,像他这样真正善意、献身于世界的人,实在太少了。

发生在赤道非洲原始森林里的故事被美国媒体大量地报道,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关注兰巴雷内丛林医院和坚守在那里的无私的人道主义者。

施韦泽敏锐地感觉到,自己有必要去一次美国,向美国人民介绍非洲丛林的真实情况,传播敬畏生命的哲学思想,呼吁世界和平,同时为兰巴雷内医院募集一些善款。

1949年6月,施韦泽在海伦娜的陪同下来到了美国。轮船缓缓驶进纽约港的时候,气势宏大的自由女神像出现在他的眼前。这座闻名世界的雕像的创作者就是巴托尔迪,这位伟大的雕塑家在科尔玛创作的一个黑人雕像,给少年施韦泽留下了深刻印象,由此有了他这一生对非洲大陆的牵挂。

而今来到美国,见到的第一个建筑就是巴托尔迪的这个伟大创作,怎不令他心潮起伏,百感交集。他仔细端详这座宏伟的雕塑,耳边响起了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在自由女神像落成50周年纪念仪式上的讲话,他说:“自由女神像向全世界传达出和平的信息。”

带着对人类和平的渴盼,思考着人类的未来,施韦泽从轮船上走下,踏上了美国的土地。海伦娜陪在他的生命里,一颗芳心读懂了他的一切,无论冷暖,无论悲喜,永远相伴左右。拥有了爱,施韦泽就拥有了春天。

爱因斯坦是施韦泽的老朋友,当年他在柏林大学当教授的时候,就和施韦泽结下了很深的友谊。他非常敬重施韦泽,对这位道德楷模的非洲献身行为十分推崇。当年施韦泽前往非洲丛林献身,爱因斯坦就是少数理解他的人之一,他说:“我觉得,就其最重要的部分而言,兰巴雷内的事业是对我们在道德上麻木和无心灵的文化传统的摆脱。”而今,施韦泽来到美国,两人相聚在一起,倾情交谈,自是十分高兴。他们探讨社会热点问题,探讨战争与和平问题,探讨核武器问题。

由于非人道的信念所起的作用,这个时代成了一个令人担忧和恐惧的时代。科学和技术的成就,又使人类陷入了如此痛苦的境地。在它的基础上,两次世界大战所使用过的武器的毁灭性力量又有了异乎寻常的增长。核武器拥有巨大的杀伤力,它的出现使一个更大的毁灭和非人道的前景出现在人类面前。

作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然而,当核武器这一魔鬼从潘多拉的盒子里跳出来之后,人类的生存立即就遭到了巨大威胁。看到这一可以毁灭人类的危险,爱因斯坦立即站出来坚决反对核战争,呼吁销毁核武器,和平开发利用核能。

像爱因斯坦一样,施韦泽也是一位坚决反对核战争的和平人士,他要竭尽全力为销毁核武器而努力。他和爱因斯坦深入探讨销毁核武器问题,广泛与社会名流接触,四处宣传敬畏生命的伦理观,坚决反对核战争。

施韦泽和爱因斯坦的声音是如此一致,为了全人类的福祉,他们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这一次美国之行,施韦泽会见了老朋友,结识了新朋友。在热情善良的美国人民的帮助下,他为丛林医院筹到了一大笔善款,得到了很多新研制生产的药品,特别是获得了治疗麻风病的新方法,这令他十分高兴。

巨大的收获,又一次激活了他的内心,建造一个完全独立的麻风病区的计划再一次在他的心中萌动了。

海伦娜是一个值得世人钦佩的女子,为了丈夫的志愿理想,她不顾病弱的身体,陪同施韦泽在非洲丛林里救死扶伤。她太了解自己的丈夫了,知道他心里装的全是非洲人民。

1949年10月,海伦娜又一次陪同施韦泽坐上了轮船,经过长途颠簸,回到了兰巴雷内。这里的环境虽然艰苦,但对于她来说,能够在霞光掩映的晨晓,操劳忙碌的白天,暮色低垂的黄昏,明月皎洁的夜晚,时刻陪伴在丈夫身边,在离他最近的地方聆听他的心跳,和他一起奉献人生,这样的生活充满了幸福。

爱,滋润着她的生活。人生倘若没有爱,不过一具简单的躯壳。只有爱,才是时光里最大的幸福。人生,因为爱而美丽。

此刻,丛林医院已有几十个工作人员和400多个住院病人了。虽然医疗设备尚不够先进,但施韦泽对此并不是太担心。在他眼里,如果太依赖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常会导致医生和病人之间关系的疏远,没有情感的机器很有可能会在他们之间竖起一道隔离墙。工作中,他更注重的是医生的爱心和医患之间的沟通,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医者对病人的人性关怀。

从医学作为一门人学的角度来看,兰巴雷内丛林医院最大的成就既不是它的医疗技术,也不是治疗各种热带疾病所取得的医学成果,而是施韦泽的医疗团队无私奉献、极尽关爱的形象。事实上,施韦泽以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去呵护生命,他如此敬业,如此富有爱心,团队里的每一个医护人员也都像他一样慈悲为怀,带着一颗感恩与奉献的心给予了病人无微不至的照护。施韦泽和他的同事们在大众治疗、自动化和过度组织化的医学时代,能够在非洲贫穷落后的丛林里保持对病人个体的、人道的、无尽的关爱,这是最值得人们敬佩的。

施韦泽坚守在赤道非洲,几十年如一日,为了土著黑人的身体健康,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从医学的角度看,他是一个敬畏生命、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的医学伦理学家,为大家树立了一个仁医典范。对全世界的医生来说,他是真正关爱病人、呵护生命的榜样,是值得全体医务人员学习的楷模。

1950年1月14日,施韦泽在兰巴雷内度过了自己75岁的生日。此刻,他已经誉满全球了,从世界各地传来了众多对他的祝福。他是一个肩负责任、淡泊名利的人,感觉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丛林之夜,他徐徐漫步在明月的清辉里,想着不尽的心事,任思绪飞升漂浮。

在热带雨林闷热潮湿的气候里,麻风病患者很多,他们饱受着病痛的折磨和世俗的冷漠。虽然丛林医院有相对独立的几间麻风病房,但完全不能适应对麻风病人的收治,必须拥有一个有一定规模、完全独立的麻风病区。虽然这项工作对于年逾古稀的他来说,无论是体力还是精力都将是一个巨大的负担,而且医院的成本也将因此大大增加,但施韦泽觉得现在美国已经发明了治疗麻风病的药物,丛林村民不应失去这个治疗机会,自己苦点累点,医院多花些费用,全都是值得的。

经过仔细周详的实地调查勘察后,他将地址选在了离医院800米处的原始森林边缘,计划借助传教事务所和丛林村民的力量,开辟出一块土地,建一些房屋,包括诊疗室、处置室、病房等,设计床位250张。他要将麻风病人在这里集中收治,为他们建立属于自己的家园,让他们能够有机会享受新的化学药物的良好疗效。他知道,这个计划一旦启动,又将耗去他巨大的体力与精力,但为了这些可怜的麻风病人,他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就这样,建设独立的麻风病区的工作正式启动了,他又一次陷入了繁忙操劳之中。恶劣的气候和整日的忙碌,使海伦娜的身体状况再度变差,已不能再待在兰巴雷内了。5月中旬,施韦泽将爱妻送回了欧洲。因为放心不下他的病人,在黑林山国王地的家中稍事休息后,他立即就要返回兰巴雷内。

对于丈夫不能再多花一些时间陪伴自己,海伦娜一点怨言也没有。

她爱他,理解他,支持他。她知道,此去一别,又会是很长一段时间,陪伴她的又将是刻骨的思念。

那年那月的那一天,海伦娜站在离别的岸边,深情地挥舞着双手。

这样的分别,对于海伦娜来说,早已是寻常。不寻常的是她伫立在清风里的背影和一颗永远支持丈夫的伟业的赤诚之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