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浅谈应用型本科中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

浅谈应用型本科中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

时间:2022-05-26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我们需要重新梳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辩证关系,通过有效的教学改革举措,来推动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以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创新型专业人才。当前,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所以说,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应是互融的。

浅谈应用型本科中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

姚学慧

通识教育是通识教育理念和通识教育实践的统一体,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人应接受的职业性和专业性以外的那部分教育,它的内容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能力、态度与价值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健全的个人和负责任的公民,它的实质是“和谐发展的人”的培养。专业教育也称为“专门教育”,目标是使部分学生具有某专业的深层次知识和技能,并且成为该领域的专门型人才。专业教育通常是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与通识教育相比,专业教育更讲究实用性。通识教育与业教育自诞生以来,两者就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冲突与互动中不断地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明确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既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规律,也符合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我们需要重新梳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辩证关系,通过有效的教学改革举措,来推动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以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一、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1.素质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当前,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素质教育理念的实质是提倡培养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强调科学文化、思想品质以及内在素养全面发展所起到的关键作用。素质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而全面发展的同时需要通识教育和专业教的有机结合。过分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灌输,往往会造成对学生意志力、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缺失;而单纯的通识教育则不利于个性化学科知识体系的深度开展,无法满足社会对专业型人才的需要,同样不能达到全面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的融合发展,是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www.guayunfan.com)

2.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是以专业和学科划分为基础的,不同的学科分别拥有不同的培养体系和目标。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企业面临着多方面的竞争压力,因而要求应用型人才掌握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完成复杂的管理事务。在这一背景下,传统的专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便显现出来了。从人才培养层次的角度来看,通识教育可以说是基础能力素质的教育,更高层次是受过高等专业教育的专业型人才,而最高层次的应是跨学科复合型人才。高等院校通过构建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在一起,打破传统的专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并掌握多领域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要求。

3.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都是高等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同等重要,且不可相互替代。而二者如何相互依存甚至实现融合发展,则是国内外高等教育工作者共同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清华大学学者李曼丽曾提出,“高等院校应主张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以培养‘通专兼备’的新型高素质人才”;科学家杨叔子也曾指出,“高等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应是‘育人’,而不是‘制器’,应把引导学生正确地做事和正确地做人联系在一起,二者不能分割”。所以说,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应是互融的。只有将二者有效地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才能保证学生全面地接受知识、能力和人文素质教育。这代表了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二、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基本目标

1.学识品质与道德品质的共融。一段时期以来,马加爵杀人案、北大投毒案、复旦投毒案等校园犯罪案件先后发生,而且一些案件还发生在大家普遍比较认可的所谓“名校”,表现出了明显的高商犯罪的特征。除此之外,时常听闻的论文造假、网络诈骗、校园盗窃等由高校大学生为主要制造者的学术不端行为和犯罪事件,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识渊博、智力超群的高素质人才,但由于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品质塑造关注不够等原因,使得一些人在汲取学问的同时却忽略了自身良好人格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养成,使其在价值观、道德观上出现了偏差。通过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思想、道德、意志与知识、文化同等重要,能够使大学生将人格上的独立与高尚同样视为成功。

2.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共融。素养是指一个人的某种精神或能力属性。它可以是与生俱来的,但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的实践和锻炼获得的。科学素养一般包括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科学精神等。科学素养的形成有助于个体更好地认识自然世界,并能够促使其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人文素养则对应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和精神,重点在于“以人为中心”。从群体的角度看,人文素养是对人类社会价值和情感的关怀;从个体的角度看,人文素养是对个人美好精神境界的追求。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并非是对立的概念,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事实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证明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即科学精神中往往蕴含着理性和真善美,而人文精神中的信仰、包容、尊重等情操反过来也能够促进科学的进步。因此,高校不能因为学科壁垒而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割裂,致使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培养相分离,而应该使二者实现互通互融。

3.人的主体价值与客体价值的共融。人的主体价值是基于对社会活动中人的主体地位的肯定,从而实现个体对自由、理想的价值追求。人的客体价值则是将人与自然界、社会结合在一起,强调个体的社会性价值。通识教育一般是建立人的主体价值观;与之相反,专业教育则更多地培养人的客体价值意识。满足人的自身发展和内在需要,是教育价值的最高体现,也是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趋势,也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所极力推崇的。但是,人是依赖于群体所存在的,需要接受社会的服务,同时也应当服务于社会,完全脱离社会属性去谈人的主体价值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要实现主体价值与客体价值的统一,在人的教育上要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提倡个性自由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其促进社会进步的工具性价值。

三、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主要问题

1.理念认识存在偏差。虽然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理念很多年前就已经被提出,但就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高校对这两种理念之间关系的认识仍存在不小的偏差,这是导致二者不能很好融合的一个主要原因。部分高校的教育研究者和教育管理者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对立:一方面,一些推崇通识教育的专家为了推广通识教育课程,将专业教育课程视为其推广的障碍而实施打压;另一方面,专业教育的支持者在进行教学改革时,往往只考虑到专业教育的改革,而忽略了通识教育的改革。虽然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施了一些课程设置方面的改革,但关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仍然不够清晰,使得二者的定位十分不明确。当然,关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有学者提出了受到普遍认同的观点,即从三个层面来理解二者的关系:其一,二者是互相平等的关系,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互为补充;其二,二者为递进的层级关系,专业教育是通识教育的深入和发展;其三,二者为上下位关系,即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更高追求。因此,要正确地梳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不能将二者放在对立面上,应该使其实现相辅相成、互通互融。

2.学科之间存在壁垒。自从学科分化及高校开始实行分科教学以来,由于每个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有所不同,使得学科之间天然地存在着一定的壁垒。通识类学科与专业类学科之间,由于各方面差异非常大,二者之间的学科壁垒尤为突出。尽管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成熟,我国许多高校已建立了一些交叉学科和综合性学科,但通识类学科与专业类学科之间仍然联系较少。这种人为划分的学科界限严重地阻碍了学科之间的交流,更不利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事实上,学科壁垒现象在我国各大高等院校普遍存在。这种现象的形成,一方面原因是某些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有意地排斥来自其他学科的教学或科研人员进入本学科研究领域,因而人为地设置门槛;另一方面原因是高校在设立新兴学科时过于浮躁,没有考虑到新学科与现有学科之间的连带作用,使得新学科在发展过程不可避免地陷入于孤立状态。

3.教学管理存在弊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在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表现在多个方面,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任课教师的遴选和管理问题。我国高校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专业课教师考核体系,通过对专业理论知识和学术成果等方面进行考核,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进而保证专业课教学的质量。而通识课由于普遍不受重视,并且难以从专业的角度对教师进行考评,使得通识课教师的遴选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调用一些其他专业课时较少的教师来担任通识课教师,致使通识课师资无法得到保证。因此,通识课要么沦为“仅仅为了完成任务的课”,要么变成另一门专业课。此类教学管理的问题使得通识课与专业课质量不一,形成了二者地位上的偏差,阻碍了二者的有机结合。教学管理的问题还表现为学分制改革不彻底。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实行了学分制,并且推行学分制以来,先后进行了多次改革。但总体来说,学分制改革仍然不够彻底。西方高校在学分和教学计划上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自主性,而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在自主选课方面仍会受到很多约束。由于对学分的要求限制过多,学生无法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要自由地选修通识课或专业课,也就难以从学生层面达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目标。

四、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基本策略

1.宣传素质教育理念,消除认识偏差。我国高校应继续坚持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大力宣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素质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教育理念,它包含科学素质、道德品质、情感诉求、精神意志和人文素养等多个方面,涵盖了“知、情、意、行”各个维度,是对人多种能力素质的培养过程。认可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就不难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了,自然就会消除对二者的认识偏差。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的角度来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这就要求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应当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同等对待。只有二者实现了融合发展,才能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育人目标,真正体现出学识品质与道德品质的共融、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共融、人的主体价值与客体价值的共融。

2.打破通专业学科壁垒,加强学科交流。要打破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学科壁垒,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应该通过渐进式的教学改革来实现。首先,高校应当充分认识到学科壁垒的弊端。因为只有引起足够重视,才有可能实施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其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要避免“近亲繁殖”。可采取“评聘分离”的遴选制度,使教师的职称评定与任职资格评定分开进行,两者不完全挂钩。此外,对学科带头人的考评,不仅要参考其资历、学术水平、教学能力等硬性指标,也要注重其品德、言行等软性指标。再次,在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互相融合方面,要勇于打破传统学科建设理念,在尊重学科内在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不断寻求新的学科融合点,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逐步形成新的学科体系,使各相关学科在相互融合中获得共同发展。

3.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大学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除了树立素质教育理念、打破学科壁垒之外,还要不断完善教师培养和教学考评等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应从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和提高教学质量着手。当前,通识课程教师培训体系较为薄弱。没有优秀教师和生动的通识课程教学内容,难以取得与专业课程同等的地位,更谈不上真正推动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要对通识课程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并定期进行在职培训,丰富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并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目标与培训计划。在培训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培训形式,利用各种渠道的资源和技术手段,设计一些新颖的培训形式,并辅以相应奖励措施,充分调动教师的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应尽可能选用科研任务较轻人员担任通识课教师,避免因科研压力进而分散其教学精力。

4.改革学分管理制度,确保选课自由。在学分管理制度上,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权。首先,探索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学生重新选择专业的具体措施。学生在最初选择专业时,往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学习,学生对专业情况和自身兴趣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此时部分学生会有重选专业的需求。对于此种情况,学校应当给予他们一定的自由选择权。由于有了通识课的基础,学生在进行专业转换后可以更快地适应新专业课程的学习。其次,给予学生更宽泛的课程选修权。虽然我国许多高校已经建立了选修课制度,但学生选课的范围非常有限。高校应当结合已有学科,开发更多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特别是开发通识课与专业课相联系的课程,拓宽学生的选课范围。再次,学校可以尝试允许学生跨年级、跨专业选课,尽可能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发展。

(作者:能源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