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当选院士_关于刘大钧的故事

当选院士_关于刘大钧的故事

时间:2022-05-10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通知下发后,中国农科院原院长、中国农学会原理事长卢良恕院士以及另外2名院士随即提名了刘大钧。在经过重重严格遴选程序之后,中国工程院新增选的院士名单正式公布,其中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的18名新增院士中,刘大钧的名字赫然在列。刘大钧之所以能够当选为院士,是建立在他50年来兢兢业业的科研、教学和丰硕科研成果基础之上的,他为中国小麦遗传育种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当选完全是理所当然。

当选院士_关于刘大钧的故事

1998年年底,中国工程技术界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中国工程院下发关于提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明确1999年将增选不超过120名工程院院士,按7个学部统一增选,其中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不超过18名(注:中国工程院文件中工发[1998]070号:《关于提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1998年12月11日,内部资料。)。通知下发后,中国农科院原院长、中国农学会原理事长卢良恕院士以及另外2名院士随即提名了刘大钧。这一年,刘大钧72岁,他已经是国内小麦遗传育种方面的著名学者,在国际上也颇具名望。

199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增选,条件极其严苛,竞争十分激烈,分为4个步骤进行,即提名候选人、部门和省市遴选、院士评审、院士选举(注: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院1999年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1998年,内部资料。)。其中的第一步能被提名候选人就相当不易,说是“千军万马齐过独木桥”也不为过。按照中国工程院的通知要求,被提名的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必须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同时各单位和学会提名候选人时,在本单位(学会)范围内征求意见,特别是同行专家的意见,提名院士候选人之后,还要由中央各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遴选,随后才能进入院士评审。

在院士评审阶段,须遵循七项原则,经过两轮严格评审。第一轮评审是由各学部常委会负责组织本学部的全体院士,对属于本学部学科专业范围内的全部有效候选人进行评审,评审过程分为审阅材料、交换意见、酝酿讨论、介绍情况、预投票和投票等程序。第二轮评审的办法和程序与第一轮评审基本相同,按照严格、严密的程序,经过全面、认真、细致的评审,在候选人预选名额范围内,各学部分别进行无记名投票,按得分顺序依次录取符合差额比例的候选人正式名单(注: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院1999年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1998年,内部资料。)。

图10-1 刘大钧在试验田察看麦情

最后阶段就是院士选举,选举时需按学部实行差额无记名投票选举,差额比例为20%。获得赞同票数超过投票院士人数二分之一的候选人,按本学部应选名额,根据获得票数依次当选,满额为止(注: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院1999年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1998年,内部资料。)。由此可见,在如此复杂而严密的程序下,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全国这么多科研人员中,只有非常少的人才能当选院士了。(www.guayunfan.com)1999年,对于刘大钧、对于南京农业大学,甚至对于小麦遗传育种学界来说,都是一个不会忘却的年份。在经过重重严格遴选程序之后,中国工程院新增选的院士名单正式公布,其中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的18名新增院士中,刘大钧的名字赫然在列。刘大钧成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大钧之所以能够当选为院士,是建立在他50年来兢兢业业的科研、教学和丰硕科研成果基础之上的,他为中国小麦遗传育种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当选完全是理所当然。

图10-2 刘大钧院士证书

第一,他在小麦新品种培育、遗传资源发掘与种质创新研究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1.主持培育“宁麦3号”小麦新品种

20世纪60年代初,刘大钧从事小麦辐射诱变研究。他和同事们(包括陆维忠、陈佩度、周朝飞、熊宝山等人)在弄清诱变最适辐射剂量、照射条件和辐射育种对株高、穗型、熟相、熟期和抗病性等的诱变效应基础上,利用辐射诱变技术从综合性状优良、后期发育欠佳的意大利小麦St1472/506辐射诱变育成高产小麦品种“宁麦3号”(原名“南农701”)。该品种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长江中下游麦区推广,平均年种植面积在300余万亩以上。据1981—1985年不完全统计,5年累计种植1500余万亩,增产小麦5亿多公斤。

2.在发掘和利用小麦抗白粉病和赤霉病新种质及其抗病基因转移研究中作出重大贡献

在小麦现有白粉病抗源丧失抗性、赤霉病抗源奇缺的情况下,自20世纪70年代末刘大钧就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开始在小麦近缘物种中不断搜寻与发掘新抗源,以解决小麦抗病育种中存在的抗性脆弱或不强等问题。于国内最早引进并研究簇毛麦,后在国内外最早发现其高抗白粉病,并用细胞遗传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将该高抗基因定位于簇毛麦染色体6V短臂,并成功将其转入小麦。80年代中期又在国内外最早发现鹅观草和纤毛鹅观草对赤霉病有高抗性,并确认大赖草对小麦赤霉病抗性显著高于小麦中的现有抗源。

3.优异抗病种质材料的创制

在刘大钧的带领下,他与他的科研团队利用染色体工程先后培育出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1个(1986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异附加系6个和异代换系5个(1992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还有一批抗白粉病、综合性状好的小麦-簇毛麦6VS/6AL易位系(1996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国家发明三等奖)。经美、英、德、澳、墨等国以及国内共50余单位引进后证明其不仅高抗白粉病菌现有小种或菌系,还兼抗条锈病菌新优势小种,已作为克服该病抗性丧失威胁的一个重要新种质被广为利用。20世纪90年代,他带领团队又选育出一批抗赤霉病小麦-大赖草、小麦-鹅观草与小麦-纤毛鹅观草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易位系。除用于小麦抗赤霉病育种外,对基因组基础研究也有重要价值,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视。其后又通过上述抗白粉病或抗赤霉病的不同异染色体系(特别是易位系)间,与小麦种内抗源或优良农艺亲本的杂交,并用多种新技术辅助育种,创制出一批已聚合不同抗性基因、农艺性状较好的新种质材料,利用价值极高。

第二,为作物育种探索新途径与新技术,解决了精确检测导入小麦中外源染色体与基因的关键性技术,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体系

20世纪60年代末,刘大钧带领团队继利用辐射诱变技术成功选育了小麦新品种“宁麦3号”,70年代中期以后,他们又开展远缘杂交及染色体工程研究,在国内率先将染色体分带、染色体组型分析、外源标记性状追踪、非整倍体、同工酶等技术应用于小麦各近缘植物染色体的精确鉴定,在染色体层次上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他与他的科研团队对我国特有种质小麦(西藏小麦、新疆小麦、云南小麦)进行了有效的基因组分析,为这些特有种质小麦的起源演化和育种利用奠定基础。

90年代开始,刘大钧又带领他的科研团队致力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他们利用RFLP、RAPD与STS等DNA分子标记技术成功地筛选鉴定和辅助育种。在他们倡导与帮助下,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借助上述技术育成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扬麦158”。

在经历几次技术创新和变革后,刘大钧团队又将细胞染色体技术与分子标记新技术相融合,创造性地解决了辨别外源染色体具体归属的关键性技术,创立了用不同技术相互验证、检测小麦中外源染色体与基因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新体系。其精确度和可靠度达国际先进水平(获199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他还分离出簇毛麦、大赖草和新麦草基因组专化的DNA序列,为小麦异染色体系的分子鉴定创制了新探针,并被同行所引用。

第三,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上贡献巨大

刘大钧于1981年担任南京农学院副院长,1983年任院长,1984年学校更名后任南京农业大学校长,连续从事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达10年之久。担任校领导初期,正值南京农学院在原址复校不久,工作千头万绪,他以坚毅的精神组织与领导全校教职工积极投入艰辛的复校、建校工作。他能抓大事,为学校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重视端正办学思想,培养良好的校风。在此期间,学校从9个本科专业发展到20个本科与8个专科专业,拥有17个博士点、32个硕士点、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为学校迎接“八五”、“九五”规划的挑战和进入“211工程”打下了良好与坚实基础(注:《南京农业大学发展史》编委会:《南京农业大学发展史·人物卷》,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年,第69页。)。

在学科建设上,刘大钧自“六五”起一直主持小麦种质创新和细胞与染色体工程等国家攻关项目。在小麦育种、远缘杂交、细胞遗传、生物技术和植物基因组分析等方面发表论文200多篇,编译著10余部,为植物分子细胞遗传学这一交叉学科在我国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他创建和领导的细胞遗传实验室,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于1990年经农业部批准为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993年,被农业部批准为“细胞遗传研究所”,后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多次被评为部级优秀单位,培养了一大批学风正、基础好、敬业勤奋、富于合作和开拓精神的学术骨干。他作风正派,治学严谨,实事求是,提携后辈不遗余力,为学科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能当选院士,其实为实至名归。

图10-3 刘大钧于1993年获“江苏省优秀研究生教师”荣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