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文化先驱_关于康熙的事迹

文化先驱_关于康熙的事迹

时间:2022-05-06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先驱_关于康熙的事迹康熙自小就酷爱读书。没有一点儿虚假,他是真正喜欢汉文化,尤其是喜欢汉文化中的儒学。他们通过与康熙的讲读与研讨,使其更加坚定了对儒学的笃信。当然,想要说服朝中大臣接受自己以儒学治国的理念并不容易,尤其是那些顽固的满籍大臣。一生励精图治,不断求索、实践,是康熙性格的真实写照。他并不满足于只是尊崇旧礼教,旧的程朱理学。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一直

文化先驱_关于康熙的事迹

康熙自小就酷爱读书

还是皇子的时候,他就对读书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别的皇子视读书为煎熬,他却视读书为乐趣。及至登上皇位,他更是读书不辍,至老不倦。他读书涉猎范围极广,从中国的四书五经、诗词曲赋、书法绘画、宗法礼仪等传统文化到西方的天文地理、医学几何、农学地理等自然知识,无不兴趣盎然。

当然,仅仅是有兴趣拿来读一读,还是稍嫌不足。事实上,他不但读,而且还喜欢研究。据史料记载,他一生之中,单单只是自然科学方面的论著,就有八九十篇之多。如果放到现在,那么他的这些成就足以媲美学者了。

康熙的汉文化水平很高,他曾在《登高诗》中写道:“城高千仞卫山川虎踞龙盘王气全。车马往来云雾里,民生休憩在当前。”诗文大气磅礴,波澜壮阔,写出了一位帝王胸怀天下的气象。事实上,这样的诗他只是信手拈来,写得极为容易,因为胸中有成竹。(www.guayunfan.com)他接受汉文化,也是从小时候开始。幼时他在宫外福佑寺住了一段时间,接触到了大量汉族传统文化知识。与他朝夕相处的乳母孙氏是正白旗汉人包衣曹玺之妻;两个侍从太监为明朝所遗,也懂得一些汉文化知识。这几个人闲来无事,便向康熙讲一些世代相传的掌故,久而久之,康熙便对汉文化有了极大的兴趣。

没有一点儿虚假,他是真正喜欢汉文化,尤其是喜欢汉文化中的儒学。他从小就视尊孔重儒、读史论经为帝王的本分。在他的身边,总有一群儒学份子,如张英、高士奇、杜讷、李光地,等等。他们通过与康熙的讲读与研讨,使其更加坚定了对儒学的笃信。对儒学的笃信,使他选择了一条以儒学治国的道路。

他开始把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作为统治全国的官方正统思想加以推崇。尤其是宋明理学,将儒学进一步哲理化和系统化了,更容易接受和利用。于是,他便把宋明理学奉若神明。想要以儒学治国,就必须先从朝廷中的大臣们开始,他除了与那些儒学份子讨论理学外,更是把理学搬上了朝堂,与满朝文武一起讨论。

当然,想要说服朝中大臣接受自己以儒学治国的理念并不容易,尤其是那些顽固的满籍大臣。怎么办?他以自己为表率,做给满朝文武们看。康熙二十三年(1684),他路过曲阜孔子庙,专程前去拜谒圣人。据《康熙政要》中记载,他拜谒孔庙十分恭谨:“由甬道旁行至大成殿,行三跪九叩礼。四配十哲两庑,从官分献,乐舞间作。礼毕,圣祖幸诗礼堂,衍圣公孔毓圻等行礼毕。监生孔尚任进讲《大学》圣经首节,举人孔尚立进讲《易经·系辞》首节……”他没有摆一点儿帝王的架子,恭恭敬敬地叩拜孔子,让满堂文武大臣称奇不已。但是自此之后,朝廷中尊孔重儒之风渐盛。他的目的开始慢慢达到。

但是火还不够旺,需要再烧一把。

康熙二十六年(1687),康熙颁《孟子庙碑》,把孟子放到了亚圣的地位。

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又颁御制《孔子赞序》及颜、曾、思、孟《赞》,命令翰林院缮写,国子监摹勒。然后,他又命人快马加鞭将其分发到直隶各省。

康熙三十二年(1693),阙里圣庙始成,他命令皇三子、皇四子前往致祭。他对大臣们说:“朕唯大道昭垂,尧舜启中天之圣,禹、汤、文武绍危微精一之传,治功以成,道法斯著。至孔子虽不得位,而赞修删定,阐精义于六经,祖述宪章,会众理于一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正人心。使尧舜、禹汤、文武之道灿然丕著于宇宙,与天地无终极焉。”他再次给予孔子无上的地位。

对于程朱理学,他也是想尽办法来宣扬。他命令儒臣重修明永乐年间编撰的《性理大全》,命熊赐履、李光地等人留心理学,并编纂《朱子全书》,他还亲自为此书作序。此外,他还派人纂修了《性理精义》、《周易折中》等理学名著,并将这些书分发到全国各地,大力推广。

他将孟子提升到了亚圣的地位,同样也将朱熹正式升配到孔庙,定序位为十一哲。在他的带头下,各省学府、孔庙也都效仿这种做法。而朱熹所注释的四书,也在他的谕令之下,被清廷定为科举考试的必考范畴。这使得朱熹的地位空前提高,普天之下诸多学子,人人都要精读朱熹。

一生励精图治,不断求索、实践,是康熙性格的真实写照。他并不满足于只是尊崇旧礼教,旧的程朱理学。他在自己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源于理学,但却高于理学的理念,并将这些理念发扬光大。实际上,尊孔重儒,不断地学习、应用理学,已经使他成为一代理学大师。

有些大臣恭维他,认为他的才智和才能皆“由天授,非人力可及”。他听了大为不悦,反驳说:“尔等试思,虽古圣人,岂有生来即无所不能者?凡事俱由学习而成。务学必以敬慎为本,朕之学业皆从敬慎中得来,何得谓之天授,非人力也?”他更注重实际,他知道,自己的能力全都是从学习中得来,而并非“天授”。他很实际!

确实,他的才能多来自于学习。他奉行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治学之道,对于自己不懂的能够“不耻下问”。他虽贵为天子,但却能向任何人求教,包括普通人。皇宫中有些侍卫,甚至是宦官,都是他请教的对象。点滴之水汇成江河,他的才能,都是通过一点一滴的辛苦学习得来。

他善于学习,能够活学活用,所以特别反对那些死读书的酸儒。他主张的是身体力行,学习致用。他曾经说过:“明理最是紧要,朕平日读书穷理,总是要请求治道,见诸措施。故明理之后,又须实行,不行,徒空谈耳!”他对于学习的要求很简单,就是能够活学活用,也就够了。对于那些只知夸夸其谈,却不知付诸行动的大臣,他一概弃之不用。

推崇、学习、致用、推广,他确实将儒学治国的理念,融入清朝的每一寸角落。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他主张因地制宜,不可强求一致,既不能用汉人之道治理其他民族,也不能用满人之道治理整个国家。他认为“治天下当宽礼裕仁慈,加惠以因人性,不可拂逆。即如满洲、蒙古各方之人,饮食日用,其性各殊,必欲一之则乱,亦不可行也。拂人之性,使之更改,断不可行。譬如陕西、江南百姓,令其易地而居,则不但彼处田土此不能耕,此处械器彼不能用,即水土亦多不服。”他的这种见识,在帝王之中已经很难得了,至少他的政策很开明。

以“仁政”治国的思想,就是他从儒家学说中学到的。在他当政期间,天下并不太平,处于大乱与求治之间,各种矛盾较为复杂。他应用“治天下之道,以宽为本”的治国理念,慢慢安定了社会,巩固了统一大业。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一直以遵奉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为己任,勤于治理国家。他不仅自己学,更是号召天下臣民共同学习,并以学致用。在他的推动下,儒家思想在康熙朝发展到了顶峰,促进了整个社会安定和谐地发展。当然,他自己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更是把儒家理念应用到了极致。

除了尊孔重儒,推崇程朱外,康熙对于清代文化的又一大贡献是编撰图书。

严格来说,研究儒家学说,推行以儒治国,只是康熙满腹才华的冰山一角。除了儒家学说,他对传统的中国文化有着很深的造诣。他能诗善文,能书能画,更是写得一手好字。可以说,他是一个博学多才的全能大师。

人就是这样,懂得越多,就会越觉得自己所学不足。康熙一方面觉得自己所学不足;一方面又想让璀璨缤纷的中国文化传承于世,于是便萌生了编撰图书的念头,而且这个念头一发不可收拾。

鉴于这种想法,他开始了自己的编撰图书之路。

当然,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想要编撰图书实在是太容易不过了。他一道谕旨下来,编撰图书就成了国家紧要大事。于是,专门的工作人员、饱读诗书的才子、学识丰富的学者,都排成队来为编撰工作服务。他在宫内设置了专门修书处,蒙养斋专修天文、历数、音律等方面的书籍;佩文、渊鉴二斋专修经、史、文学方面的书籍。中华民族是个多民族的大国,所以他又专门辟出一个地方,成立了专门从事翻译满文、蒙文等少数民族文字的清经馆,这样在编撰图书的时候,一些少数民族的文献资料也不会落下。

天时、地利、人和俱备,于是一场以康熙牵头的编撰之风在清朝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他十分重视史籍,下令编撰的史籍有《清文鉴》、《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皇舆全览图》,等等。这些虽然是图书整理工作,但也着实繁重,花费了不少财力和人力。

泱泱大清王朝,为了振兴文化,还在乎这一点儿财力人才吗?当然不在乎!编撰工作展开以后,康熙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广博的学识,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名称职的“总编辑”。他能对每部书的编撰工作都给予具体、细致的指导,甚至编撰体例、资料来源方面他也要严格把关。有时候,他居然会亲自动手,整理调查结果,批注读书心得,忙得不亦乐乎。可以说,清朝康熙时期所编撰出来的图书,几乎每一本都有他的心血。

持续不断的编撰工作,使得康熙年间涌现了不少优秀的图书,这些图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总的概括起来,康熙组织编撰的图书可以分为四大类。

第一大类为字书。其中包括《清文鉴》、《康熙字典》等书。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康熙字典》,这部书从康熙四十九年(1710)编起,直至康熙五十五年(1716),总共历时六年,工程量十分浩大。当然,这部书的意义也同样非同小可,它为巩固规范统一的文字,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服务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第二大类为类书。清代的类书有些类似于近代的百科全书,里面收集了四部诸书,分类抄录而成。康熙年间所编撰的类书并不多,其中最有名的只有一本,叫作《古今图书集成》。

第三大类为文学书。这类图书比较丰富,比较出名的有《古文渊鉴》、《历代题画诗》、《历代诗宗》、《全金诗》、《四朝诗》,等等。文学书的种类丰富,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氛围,文人们大多喜爱诗词歌赋。

第四大类为经书。他将凡是在经日讲座时听过的经书,都编撰成书。其中包括《日讲书经解义》、《日讲易经解义》、《日讲诗经解义》,等等。编撰之后,他下令用满汉两种文字刊印这些佛经,然后再进行推广与普及。很显然,这些经书的编撰,加强了清代汉族同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当然,除了这四大类图书外,他所主持编撰的图书还有一些,例如《明史》、《三朝国史》等史书。明朝被清朝所亡,所以他认为清朝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撰修《明史》,他想让自己的后世子孙都以明朝的灭亡为鉴,好好振兴清朝。正因为如此,他特别重视《明史》的编撰工作,几乎每一部分自己都要亲自过目。

《三朝国史》是大清朝自己的历史,编撰起来更是不容马虎。在这部书的编撰上,康熙亲力亲为,自行搜集资料,克服了重重难关,历时十年,终于将这部书稿编成。而这部书稿,也成了我们今天了解清史的重要资料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