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治水即是安邦_关于康熙的事迹

治水即是安邦_关于康熙的事迹

时间:2022-05-06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治水即是安邦_关于康熙的事迹康熙在位六十一年,其间发生了无数大事。治河是贯穿康熙执政始终的一件大事,而漕运又与治河密切相关。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把治河看作是定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康熙在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授予靳辅河道总督一职,让陈潢充当靳辅的幕宾。随后,他们根据自己获取的资料,结合前人治水的经验,总结出一套治水方案呈给了康熙。至于治河的经费,初步预算需要二百一十四万八千两。

治水即是安邦_关于康熙的事迹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其间发生了无数大事。削藩、复台、拒俄、平噶,一件件接连不断,每一件都堪称关乎国运的大事。但是在康熙看来,能起到定国安邦作用的大事只有三件,分别是:削藩、漕运和治河。

治河是贯穿康熙执政始终的一件大事,而漕运又与治河密切相关。所以这两件事,合二为一,是他执政生涯中的头等大事。无论他的政务有多么的繁忙,他都在时刻关注着河运的治理。当然,仅仅关注显然不够,他还亲身参与,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治理河运的经验,终于在这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所谓治河,治的自然是黄淮河运了。

清朝民间有一首民谣,内容是这样的:“天下大事,三大虞,一河二路三官吏。”意思是天下大事分为三大板块,而河事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块儿。有这么严重吗?确实如此!元、明、清三朝的首都在北京,这表明联系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大运河必然要在漕粮的运输中发挥作用。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与蜿蜒东西的黄河相交汇,聚首在洪泽湖以东的清口。所以清口不仅成了黄淮交汇合流之处,也成了大运河出入的咽喉与南北交通的枢纽。黄河的水量之大自不必说,它从西北的黄土高原上冲下来,挟带着大量的泥沙,势如万马千军,浩浩荡荡地杀到了黄淮交汇处。黄河势强而淮河势弱,铺天盖地的黄河之水势必倒灌入淮河,然后黄淮二河再一起涌进大运河。这种情形一旦出现,就意味着水患出现了。(www.guayunfan.com)岂止是水患,在水少时节,旱灾也时常发生。因为得不到黄河、淮河之水的灌溉,良田变成了枯地,人民生活困苦。早在明末,由于战乱和严重的水旱灾害,黄河、淮河中下游的豫东、鲁南、皖北、苏北农业生产衰败不堪。据史料记载,崇祯十三年(1640),黄淮流域大部分县因为旱灾出现“父子、夫妻相食”、“死者无算”、“道无行人”等情景,令人惊心。

至于水灾,那就发生得更为频繁。据史料记载:“自顺治十六年(1659)归仁堤(江苏省宿迁东南三十五里的白洋河口)冲溃之后,睢、湖诸水患由决口侵淮,不复入黄刷沙,以致黄水反从小河口、白洋河二处逆灌,停沙积渐,淤成陆地,至康熙六、七年间,各处大水,黄淮并涨。……淮河之水由高、宝诸湖直射运河,冲决清水潭,下淹高、江等七州县(高邮、江都等县)之田者多,而赴清口会黄入海者少。海口淤,而云梯关亦淤,而清江浦、清口亦淤矣。”

据《清史稿·河渠志》中记载,康熙决意治水之前曾做过一个统计,统计显示自顺治元年(1644)到康熙十六年(1677),这三十三年中,黄、准并涨了十次,黄、淮、沂并涨了四次,江、淮、黄、沂、沭并涨了两次。从沛县至安东(今涟水)黄河堤防连年溃决,从山阳(今淮安)至江都里运河堤防,平均每两年溃决一次。沭水决沭阳堤九次。

黄准水患的频繁发生,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水患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这使得农业受到破坏,百姓生活困苦。据清初清河县(今淮阴)编修的《清河县志》记载:“滨河之处,岁苦于水,有田者多负累,彻贫贫民之生,大抵衣萑蒲而食螺鳜,或以商贩走四方,弃故土如脱桎耳。”黄、淮灾区百姓的生活,大多都是如此。

当然,对于清朝统治者来说,黄淮水患不仅影响到了百姓的生活,还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利益。黄淮流域是产粮大区,农业受到破坏,粮食产量自然大打折扣,而国家税收也必然大受影响。更为严重的是,黄淮溃决,运堤崩溃,漕粮无法按期运到京师,更影响着清朝的统治。

如此种种,使康熙认清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治河乃立国之本。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把治河看作是定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既然治河如此重要,那么怎样做才能更好地治理黄淮?康熙不是水利专家,至少在决意治河之初他还不是水利专家,所以他十分重视治河专才的选拔。放到今天来说,他这就叫作选择专业人才来治理黄淮。他说:“河道关系重大,必得才能熟练之员,始能胜任厥职。”

虽然他这样说了,但还是有官员想要挤进治河的队伍中来。原因很简单,清代管河和管粮的官职都是“肥缺”,多有油水,谁不想做呢?鉴于此,他又提出了唯才是用的选拔原则:“嗣后凡河工道员缺出,内而部属,外而知府、同知,果有曾任河职,尽心河务者,令总河保题;其未任河职,才品优长,该督所深悉者,亦许题请。至现任河员,果能尽心河务,俸深升授他职者,许以升衔题留原任;升转时,仍照所升之职升用。”

河道总督是治河的关键,经过考察,他罢免了不称职的王光裕,任命安徽巡抚靳辅为河道总督。靳辅是康熙初年的内阁学士,康熙十年(1671),他被任命为安徽巡抚。在任期间,他兢兢业业,尽心尽力治理水患。他办事稳重踏实,又肯积极学习,通过几年时间的刻苦钻研,居然从一个治水门外汉变成了治水专家。更为难得的是,他能博采众长,知人善任,与另外一位治水专家陈潢结为知己。康熙在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授予靳辅河道总督一职,让陈潢充当靳辅的幕宾。

康熙十六年(1677)四月,靳辅赴宿迁河工署就任。其时正值黄河泛滥,滔滔大水铺天盖地,靳辅和陈潢冒着生命危险在黄淮堤上察看水情,并驾舟河上来回穿梭,获取了治理黄淮河水患的第一手资料。随后,他们根据自己获取的资料,结合前人治水的经验,总结出一套治水方案呈给了康熙。

这套名为《经理河工八疏》的方案十分详尽地写出治理黄淮的主要措施,其要点有:

第一,疏通清江浦以下,从云梯关到海口一带河道中的土,将这些土堆在两岸,筑成高堤。有了高堤的防护,水患自然不易再出现。

第二,在洪泽湖下流,高家堰以西至清口地段,挑引河二道,引黄刷黄。

第三,加高帮阔七里墩、武家墩、高良涧至周家桥闸,残缺单薄的堤工,构筑坦坡。

第四,阻塞黄淮各处决口。

第五,闭通济闸坝,深挑运河,堵塞清水潭等处决口,以通漕运。

这五点治河计划,做得非常周详,但交给康熙以后,却遇到了困难。为什么?很简单,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靳辅在计划中明确提出,这项工程“钱粮浩繁,须预为筹划,以济军需”。其中,单是巡河官兵就需要五千八百多人,船只近三百艘,治河民工就更不用说了,数目达到了十二多万人。至于治河的经费,初步预算需要二百一十四万八千两。国库一年收入才多少钱?单只是这一连串数字,已经让很多大臣极力反对了。

康熙知道,这个计划虽然庞大,执行下去不免让政府牵筋动骨、损伤元气,但是这也是个一劳永逸的好办法。他有心按照这个计划治河,但奈何清廷战事频发,实在是拿不出那么多钱来。更何况,削藩之战打得清政府头痛不已,如果再让十几万河工聚集在黄河两岸,任谁也不能放心。

这件事牵扯重大,康熙便又同诸位王公大臣商议。商议的结果是,几乎所有的大臣都反对大修,并提出了先将紧要之处酌量修筑的方法。他们认为,此时当务之急的大事,是灭藩之战。

康熙不同意大臣们的意见,他想要一鼓作气治理好黄淮水患,但靳辅的方案又牵扯过大。两难之际,他只好命令靳辅继续考察黄淮,拿出一个最实际、最有效的方案之后,再做定论。

靳辅不敢怠慢,得到命令之后便又开始和陈潢一起实地考察黄淮。经过“反复筹维,再三勘阅”,他于康熙十六年(1677)底再次呈上了一套治河方案。这套新的治河方案在此前治河方案的基础上做了修改,将原来二百天的工期调整为四百天,河工数量也减少到原来的四分之一。其他细节上,也根据实际情况做了一番修改,较之此前的方案完善了不少。

康熙十七年(1678)正月,康熙顶着压力,批准了治河方案。我们知道,其时清军同三藩叛军正打得如火如荼,台湾郑经也在蠢蠢欲动,沙俄方面也不老实,康熙在这个时间选择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治理黄淮水患,确实不太容易。至少,他无法取得多数大臣的支持。

但是,无论大臣们支持与否,他是皇帝,决定了的事就要坚决执行下去。

自此之后,在黄、淮、运三条河道上,靳辅亲自指挥施工,开启了艰难的治河历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