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用人之难_关于康熙的事迹

用人之难_关于康熙的事迹

时间:2022-05-06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用人之难_关于康熙的事迹康熙二十年十月,施琅斗志昂扬地奔赴厦门。施琅这个人,对于自己的海战能力极为自信。康熙接到奏疏,当即否决了施琅的请求。康熙用人,往往能够知人善用,姚启圣和施琅各有优势又各有劣势,两人的性格都极为自负,友好配合显然不大可能。康熙并不是十分了解福建水师的情况,遂命令施琅在十月份出征台湾。于是他向康熙上疏,请求将出师台湾的时间延后。而适用于南风驶来船只进驻的港口,却只有一个娘妈宫。

用人之难_关于康熙的事迹

康熙二十年(1681)十月,施琅斗志昂扬地奔赴厦门。

施琅的前半生,是卖给了郑芝龙、郑成功父子的。他南征北战,为他们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得到的,却是父亲和弟弟被杀的结果。正因为此,他才投降了清军。但是投降清军,郑家人更是不肯放过他,甚至灭了他满门。郑家是他恨入骨髓的仇人,所以他不会容许仇人过得舒服。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带着军队,杀上台湾,报仇雪恨。他曾不止一次地向朝廷上疏,表达自己灭台的决心和谋略,但是他的意见却一直得不到采纳。

现在,机会来了,康熙任命他为福建水师提督,让他带兵攻打台湾。他的内心,早已被热切的战斗欲望充满了。

一到厦门,施琅就投入到紧张的备战状态之中。虽然现在清廷重设了水师,但是这支水师的战斗力却太差。施琅知道,拥有一支强大的水师,才是收复台湾的关键。为此,他制备军器,整船练兵,大力训练士兵的海中作战能力。同时,他还向康熙上疏,向其索要“专征台湾”的指挥权。(www.guayunfan.com)施琅为什么要这么做?施琅这个人,对于自己的海战能力极为自信。但是正是由于太过自信,他总是不放心别人的指挥能力。他怕总督、巡抚这些并不熟悉海战的人,会在战时影响自己的作战计划,不利于战事的顺利推进,于是就想一个人说了算。

康熙接到奏疏,当即否决了施琅的请求。他不是不信任施琅,而是知道姚启圣等人在战争中的作用。施琅虽然极具才干,但毫无疑问,他的心中充满了仇恨的火焰。人一旦被仇恨冲昏了头脑,就有可能会做出不理智的事情来。所以,他想要姚启圣和施琅一起进剿台湾。他传谕到福建:“总督姚启圣统辖全省兵马,同提督施琅进取澎湖、台湾,巡抚吴兴祚有刑名钱谷诸务,不必进剿。”

施琅虽然不愿意,但圣意难为,只得老实操练水师,准备克日进攻台湾。

康熙二十一年(1682)三月,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可以进攻台湾了。出发之前,施琅还不死心,又上了一道疏,再次恳求康熙允许自己“专征台湾”。他倒是没有说姚启圣的坏话,反而极力称赞姚启圣,说姚启圣“调兵制器,奖励士卒,精敏整暇,沲嗟立办,捐造船只,无所不备”。但是绕来绕去,言下之意还是认为姚启圣虽然有才干,但不熟悉水战,自己想要独征台湾。

施琅原本无意得罪姚启圣,但他接二连三地上疏请求“独征台湾”,却引起了姚启圣的不满。姚启圣虽然和郑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但他却早就有了收复台湾的志向。康熙按兵不动的那几年,他曾数次上疏,请求出兵台湾,并表示“臣必欲亲率舟师剿灭台湾,永除后患,以报国恩”。但是那几年福建水师太弱,康熙又忙着清剿藩乱残兵,所以对于他的提议也就置之不理了。

这样一个复台狂人,施琅却想让他袖手旁观,他不生气那才叫咄咄怪事。

姚启圣得知施琅上疏“排挤”自己,咬牙切齿之余,也赶紧上疏康熙,为自己辩驳:“臣虽然生长北方,然今出海数日,亦安然无恙,不呕不吐,何以知臣毫无所长?”这些话,显然是针对施琅了。末了,姚启圣再次明志:“宁愿战死于海,而断不肯回厦门偷生者也。”他也表达了自己宁愿战死的志向。

对于两人的奏疏,康熙没有做过多的指示,而是坚持自己之前的意见:总督、提督一起出征台湾,两人通力合作,相互配合。

还未出师,两位主帅之间已经出现了矛盾,这似乎对战事非常不利。但是,康熙明明看出了两者之间的矛盾,却并不调解制止,这就有些奇怪了。说穿了,其实这一点儿也不奇怪。康熙用人,往往能够知人善用,姚启圣和施琅各有优势又各有劣势,两人的性格都极为自负,友好配合显然不大可能。既然他们不能好好配合,那就让他们互斗,通过小的摩擦来刺激彼此的潜能,更好地打赢这场仗。为了能够收复台湾,康熙可谓用心良苦。

姚启圣和施琅,因为彼此之间有了嫌隙,争执得更加激烈了。后来的争执,却是因为出征的时间等问题。

海战不同于陆战,需要考虑风向、天气、时间等诸多问题。康熙二十年(1681),康熙信心满满地派遣施琅出任福建水师提督,带兵征剿台湾。康熙并不是十分了解福建水师的情况,遂命令施琅在十月份出征台湾。但是施琅到任后,却发现水师战船不多,兵士不齐,训练疲软,整体作战能力极差。这样的水师,自然无法征剿台湾。于是他向康熙上疏,请求将出师台湾的时间延后。同时,他还考虑到“冬春之际,飓风时发,舟骤难过洋”。因此,他想要在次年三四月份进兵。

但是姚启圣却不同意,他提出要在十月至十二月之间发兵台湾,理由是这几个月北风正盛,战船大可凭借北风驶往台湾。

康熙考虑再三,认为施琅熟悉海战,便听从了施琅的建议。

可是,到了康熙二十一年(1682)三月,施琅却改变了主意。这次他的理由是:夏春交替之际,东北风比较多,这个风向会给水师船队带来极大的不便,所以攻台时间应该定在夏季。

施琅反复变更攻台时间,一直往后拖延,引起了朝廷相当一部分大臣的担忧。他们认为,施琅这么做,会明是在故意拖延,给台湾郑氏集团争取准备的时间。甚至有人还认为,施琅必定还在心向台湾。这些话传到康熙耳朵里,康熙及时把门关上了。他为施琅辩白:海上变幻,难以把控。所以,有关战事的具体决策与行动,应该由前线的指挥将领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任何人不得胡乱揣测。议政王大臣无奈,想要限期施琅出征台湾,但也被康熙否决了。

康熙二十一年(1682)五月初,施琅与姚启圣终于出兵。他们的第一站,是台湾门户澎湖。眼看战争一触即发,但是姚施之间却又发生了争执。

施琅认为,澎湖坐向东北,夏至盛刮南风,而且还会连续很长时间。如果大军从铜山发,并把船队前后连接起来,那么士兵们将不会出现晕船的情况,战斗力自然大增。而且交战的时候,清军处于上风口,郑军处于下风口,优劣自然就很清楚了。所以,夏至进攻,是最好的时间。

但是姚启圣却不同意,他还是坚持冬春利用北风进兵。他的理由是,澎湖、台湾有不少可供船只停泊的港口,但是那些港口所在的位置只适用于趁北风驶来的船只进驻。而适用于南风驶来船只进驻的港口,却只有一个娘妈宫。这个不同导致的结果是,趁北风进攻澎湖、台湾,可以兵分多路,且进可攻退可守;而趁南风进攻,只能据守一个地方,如果连娘妈宫也无法攻破的话,那么清军就只能漂流在海上,无港可停了。

两个人一个想在夏至攻台,一个想在冬至攻台,争论了十多天也没有结果。因为意见不能统一,致使出兵计划也耽误了。宁海将军喇哈达、侍郎吴努等人听说施姚二人意见不合,遂赶到铜山劝解。姚启圣是福建总督,福建官员多听他的命令。施琅无奈,只得听从姚启圣的安排,把出兵台湾的日期延到了十月。

姚启圣和施琅两个人,除了在进攻台湾的时间上有分歧外,对待台湾的态度也不相同。

姚启圣虽然一直坚持平复台湾,但他所采用的方法更侧重于招抚。他出任总督以后,制定了十分详尽的招抚政策,希望能够以优越的政策,吸引更多的台湾官员降清。同时,他还派遣了很多间谍秘密潜入台湾,在郑军内部进行策反。他的工作极有成效,不仅成功招抚了一些台湾军官,更是动摇了郑军的军心。不过,他工作的缺陷也很严重。他不太相信清军的水师力量,认为出兵强征台湾,必须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正因为如此,他对于施琅数次请求出兵台湾的做法十分反感。他甚至利用等待出兵的空闲时间派使者前往台湾,企图招抚刘国轩等人。但最终因为刘国轩、冯锡范等人无意投诚,招抚计划失败。

施琅对于台湾的态度,就不用说了。他恨郑氏入骨,自然是一心一意想要剿灭台湾。所以,他很反对姚启圣的招抚策略。他认为刘国轩、冯锡范等人把持了台湾,正在志得意满,根本就不可能会投降清廷。所以必须当机立断,早日进攻台湾。

如果两个人经常吵架,那么吵着吵着,感情也就吵没了。姚启圣和施琅就像是两个经常吵架的同事,吵到最后,彼此都更难容忍对方了。出征台湾日期的延后,更让施琅觉得自己受到了姚启圣的牵制,根本无法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于是他再一次给康熙上疏,请求其给自己独征台湾的权力。这一次,他直言,总督“生长北方,水性海务非其所长”,更指出将领中“有一、二视此畏途,未免徘徊,以致督臣,疑惑不决”。他甚至向康熙立下了军令状,表示自己只需挑选精兵两万,战船三百,就可以尽破敌军。如果做不到,他甘愿受罚。

应该来说,施琅是在挑战康熙的极限。作为一位领兵统帅,他接二连三地向康熙索权,想要“独征台湾”,已经犯了大忌。而且他还以风不顺为由,一直往后推迟出兵台湾的日期,甚至是一拖再拖。康熙是皇帝,但也是个凡人,任何人都会有七情六欲,都会有猜忌之心,康熙这个凡人自然也不例外。他不得不考虑,施琅是不是别有用心?

怀疑过后,他又冷静下来。毕竟,进剿台湾事关重大,他不能仅凭自己的猜测就妄下结论。更何况水师提督责任重大,而施琅一再提出自行进征台湾的请求,必然有这样做的理由。他觉得自己需要听听大臣们的意见,于是询问大学士明珠。明珠说:“若以一人领兵进剿,可得行其志,两人同往,则未免彼此掣肘,不便于行事……”明珠所言,竟然与施琅所奏极为相似,康熙忽然明白了。

他立即下令,由施琅独自往剿台湾。

施琅接到圣旨大喜过望,随后整顿兵将船只,准备进攻澎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