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四库全书_关于乾隆的事迹

四库全书_关于乾隆的事迹

时间:2022-04-24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四库全书_关于乾隆的事迹在中国历史上的诸多帝王中,乾隆比较欣赏的有三位:汉文帝刘恒、唐太宗李世民和宋仁宗赵祯。这些人的加入,为纂修《四库全书》工作增色不少,使得这项活动成为学界空前的盛事。这些“副产品”的诞生,使得《四库全书》的内容更加丰富。纂修《四库全书》,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征书。他不允许将来编成的《四库全书》中,有任何不利于大清统治的文字。毫无疑问,《四库全书》的纂修工作,是一项浩大的

四库全书_关于乾隆的事迹

在中国历史上的诸多帝王中,乾隆比较欣赏的有三位:汉文帝刘恒、唐太宗李世民和宋仁宗赵祯。在这三位帝王中,他尤其欣赏唐太宗。他认为,汉文帝虽贤但却乏人辅佐,宋仁宗才能有些不足,只有唐太宗才能称得上是千古名君。唯一的憾事是,唐太宗晚年志满倦政、家法不严,导致了武则天取代李唐天下的结局。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唐太宗治国的雄才大略。

因此,乾隆极爱读唐人吴兢所著的《贞观政要》。这本书是他案头的常备书,每次翻阅时,他都能重新体会唐太宗的治国能力。他曾写诗道:“文皇治世功,在汉文景右。斗米值三钱太仓粟腐臭。关东暨岭南,开门夜无寇。论古缅遐思,治功非幸觏。文贞立朝端,弥缝而医救。九重亦虚已,勤政夜与昼。励精图至治,俗用致富厚。二十余年间,中外称明后。”他对唐太宗治国能力的惊叹,溢于言表。从《贞观政要》中,他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怎样“亲贤臣,远小人”,怎样善待百姓,以水载舟,等等。他将《贞观政要》的精髓,融入自己的治国理念中,果然非常有用。

一部《贞观政要》,使他获益匪浅,他也有了编书的想法。他知道,一部好的书籍,可以教化万民,富国强兵。可是这样的好书毕竟并不常见,如果《贞观政要》之类的书,只是凤毛麟角,根本起不到惠及天下的作用。但是如果编书,就可以取前人之精髓,供百姓学习之用了。

不过这些,仅仅是他个人的出发点。事实上,乾隆年间,编书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知道,中国是个文化悠久的国家,自古以来,从事著书立说者,不乏其人。经过两千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到了清代,图书文献的成就数量非常可观。但是,由于历经变乱以及其他原因,这些图书文献量多而散乱。举个例子,那些文献资料就如同被撒落在民间的米粒,东一粒西一粒,根本不成系统。而这种情况,对于文人及执政者的参考和学习有很大的妨碍。谁也没有本事,把这些散乱的大米一粒一粒地收集起来,然后再煮成米粥。唯一可以做到这些的,只有皇帝。(www.guayunfan.com)乾隆赶上了个好时代,他从雍正手中接过皇位的时候,大清朝的根基已经很牢固了。他悄悄再努了把力,结果国家统一、社会安定、财政盈余、人才辈出。再加上,他本身就有些好大喜功,做事情喜欢强过别人,于是更是爱上修书了。

正因为如此,从即位之初,他就开始组织学者修书。当然了,他所编撰的书籍,多是史书,如《国朝宫史》、《续三通》、《清三通》、《御批通鉴辑览》,等等。除了修书,他还派人整理满族的文化书籍,编修《满文大藏经》、整理《无圈点老档》、编撰《钦定八旗通志》、《钦定满洲源流考》等书。

当然了,这些书,都只不过是开胃小菜。他主持编撰的大丛书《四库全书》,才是真正的中国之最。

乾隆三十七年(1772),乾隆下令向全国征书,充实内廷图书文献。此时有人向他提出建议,希望能够借此机会校录图书。对此,朝中王公大臣多有反对者,他们认为此举“非为政之要”,没有什么意义。但是乾隆不仅同意了这个提议,而且还下令扩大加倍地“详细剔择校勘”《永乐大典》中的收录书与清代官刻本书,以及各省征集来各类图书。他指示大臣,将这些整理好的图书资料,“统按经史子集,编定目录,命名为《四库全书》。”他想让这部丛书“俾古今图籍荟萃无遗,永昭艺林盛轨”。在他的授意下,一场规模浩大的编书活动,将来拉开序幕。

乾隆三十八年(1773),乾隆下令正式设立“四库”全书馆。负责纂修的工作,由亲王、大学士领衔为总裁官,总理馆内一切事务。另外,他又根据编撰工作的需要,将“四库”全书馆分设纂修、缮书与监造三大处。修书工作最主要的还是修书的人,为此他特颁谕旨,邀约了一大批著名学者,包括纪昀、陆锡熊、庄存与、邵晋涵、戴震、王念孙等人。这些人的加入,为纂修《四库全书》工作增色不少,使得这项活动成为学界空前的盛事。

刚开始的时候,乾隆并没有太大野心,他只是想把征集上来的图书资料,按照经、史、子、集的分类,编定目录以及修订而已。但是,随着对这项工作的关心,他的野心也开始越来越大了,修书计划越改越大。例如,在开馆之初,决定纂修的只是全书本身,最多加一份总目。后来,视察工作时他发现,全书卷数太多,不仅编修困难,而且修好后也不易翻阅。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下令先编成一套《四库全书荟要》。随后,《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四库全书考证》等书相继诞生。这些“副产品”的诞生,使得《四库全书》的内容更加丰富。

纂修《四库全书》,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征书。乾隆征书殊为不易,他想尽了各种办法,采用鼓励、利诱、威逼等方式,最终征得了大量的图书。但是,对于这些征来的图书,他却并不全用。纂修工作开始以后,他降下谕旨,令纂修图书的官员们,先对图书认真检查。凡是发现书有“忌讳”字句的,一概销毁。他不允许将来编成的《四库全书》中,有任何不利于大清统治的文字。比如,明朝后期大臣们的奏章中,经常会有一些痛斥满清的语言;宋朝人的著作中,也有很多反对辽、金、元的内容,这些内容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反清。对于这些图书资料,乾隆下令能改则改,无法更改的全部销毁。

根据乾隆的指示,在纂修过程中,各纂修官要分别对各地征集到的每一种书籍的不同版本进行校勘,并将校勘、考证的结果书于纸上,粘于书中的每卷之末。这样做的好处是,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复前人的错误。另外,乾隆还谕令各纂修官要为每书撰写一篇提要,内容包括作者的时代、本人事迹以及该书版本、卷次、内容价值,等等。他对纂修官提出的要求是,要根据每本书的价值,拟出应刻、应抄、应存目三种意见。他会根据这些意见进行批示,将应刻、应抄两部分书籍交缮书处官员按已定规格进行抄录,收入《四库全书》。而所有应刻、应抄、应存目三部分书籍提要,则按类别编入《四库全书总目》。

乾隆是一个勤奋的君王,他每天的工作量,至今还让人叹为观止。他日理万机,每天都需要批阅奏章处理国家大事。但是在繁忙的工作中,他还不忘读书学习,甚至是作诗练字。《四库全书》编撰工作开展以后,他每天还要批阅纂修官们的意见,这需要他亲阅那些品类繁多的图书。可是,在这些巨量的工作面前,他仍然是游刃有余。这实在让人不得不佩服。

毫无疑问,《四库全书》的纂修工作,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这项工程从乾隆三十八年(1773)开始,直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全部竣工,前后历时十五年。其间动用的人力物力更是让人咂舌,仅动用的专家学者就有三百六十多人。很多学者十几年如一日,把所有的精神都投入了这部丛书的编纂工作之中。像纪昀,他从头到尾参与了工作,全书的体例与文字多是他主持确定,加以润色与统一的。更骇人的是,他居然将收录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的三千多种书籍以及未著录而存其书目的六千多种书籍,都做了介绍和评论。他精辟地介绍了每部书的内容,评论了其优劣与得失。这也就是说,在修书期间,他至少对这上万种书籍做足了工作。如同纪昀一样的人还有很多,由此可见,这部丛书是如何的震撼人心,将会对后世读书人与治学人提供怎样大的帮助。

这部丛书确实很了不起!修成后的《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四十四类,共收录图书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存目书籍有六千七百九十三种,九万三千五百五十一卷。整部丛书总共涉及书籍一万零二百九十六种,十七万二千八百八十八卷。这样包罗万千、丰富浩瀚的丛书,在中国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四库全书》修成之后,分别珍藏在“内廷四阁”与“江浙三阁”中。所谓“内廷四阁”,指的是紫禁城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避暑山庄文津阁和沈阳故宫文溯阁,“江浙三阁”是指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之所以要设“江浙三阁”,乾隆是想让更多的读书人用到这部丛书,并且从中受益。

不过遗憾的是,在此后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有三部藏书毁于兵火。圆明园藏书毁于英法联军之手;扬州与镇江藏书则毁于太平天国动乱。好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保存了一部完整的文渊阁藏本,这也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吧!

乾隆主持编修的《四库全书》,对后世影响很深。这项活动,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为学子们提供了完善的学习资料,更是将清朝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事业推向了繁荣的顶峰。

但是,在封建独裁思想的影响下,乾隆在修书的过程中,也做了一些负面性的工作。据《清史稿》记载,在编《四库全书》的过程中,他下令查禁烧毁的图书就有三千多种。有些书即便没有被销毁,但却因为不符合乾隆规定的封建道德标准,而被判为“存目类”,甚至还有一些根本就不在《四库全书》的收录范围之内。当然了,纂修官在乾隆的授意下,对于很多编入丛书的图书也做了一定的修改,这导致很多珍贵的古籍严重失真。不得不说,乾隆编修《四库全书》,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少。

但无论如何,这部《四库全书》,也使得乾隆年间的文化事业大放异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