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移动办公_关于乾隆的事迹

移动办公_关于乾隆的事迹

时间:2022-04-24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移动办公_关于乾隆的事迹乾隆十四年十月初五日、十七日,乾隆相继下了两道上谕,讲述欲于乾隆十六年巡幸江南的原因。而经过乾隆的指示,这些问题自然很快就能得到解决。可以说,乾隆六下江南,为江南的水利工程做出了很大贡献。谕旨颁布后,乾隆命令地方官员立即执行,不得延误。在浙江嘉兴,乾隆采取的笼络手段更为高明。但结果却是,江南地区的反清斗争反而愈演愈烈。

移动办公_关于乾隆的事迹

乾隆十四年(1749)十月初五日、十七日,乾隆相继下了两道上谕,讲述欲于乾隆十六年(1751)巡幸江南的原因。他讲述的原因大致有四点:第一,是江浙官员代表军民绅衿恭请皇上临幸;第二,是大学士、九卿援据经史及圣祖南巡之例,建议允其所请;第三,是江浙地广人稠,应该前去考察民情戎政,问民疾苦;第四,是恭奉母后,游览名胜,以尽孝心。

不管这些理由是否属实,单从提前两年安排南巡事宜这件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乾隆对南巡的重视。或许,他是想让自己的人生在南巡中更加精彩吧!

乾隆十六年(1751)正月,乾隆从北京动身,第一次下江南。临行之前,他对天下百姓发布了一道谕令:允许沿途百姓观瞻。他在谕令中说,除了那些“确实属于险峻危险”的地段外,其余地方一律不准阻碍百姓观看圣容。他的第一次南巡,是在“普天同庆”的氛围下展开的。

当然,这次大张旗鼓的南巡,乾隆实实在在为百姓办了很多实事。进入山东后,他便陆续开始颁布减征赋税和赈灾的谕令。他宣布免除山东州县本年额赋的十分之三;宣布山东省因灾借出谷食,从乾隆十五年(1750)起分五年带征,但邹县、平阴等县重灾,带征欠谷九十七万余石概行免除。同时,他还宣布山东受灾的兰山等七州县追加赈济灾民一个月。离开皇宫,近距离地接触百姓,使他深刻地体会到了百姓之苦,而非仅凭官员们的一面之词就做出判断。这些使得他的政令更加贴近民意,加上沿途百姓的宣扬,他在民间的威望空前高涨。他在皇宫之中,是无法获得这些的。(www.guayunfan.com)虽然是第一次南巡,但他很快就奔向了主题———巡视治河工程。进入江苏后,他就立即派遣大臣分别祭祀已故治河名臣靳辅、齐苏勒和嵇曾筠等人的祠堂。他是在明志,是在告诉百姓自己要彻底解决治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随后,他开始深入地调查了一些水利工程。比如,他亲自视察了高家堰水利工程,并且发布谕令:“朕途径淮安,见城北一带,内外都是水。虽然有土堤为河防,但是在人烟密集之地,一旦河水暴涨,土堤又如何能够阻挡洪水的冲刷?朕甚为忧。朕以为,将土堤改造成石堤,方能阻挡洪水冲刷,万无一失。”其实这些问题,地方官员并不是看不见,只是在没有出事之前,所有人都懈怠了。而经过乾隆的指示,这些问题自然很快就能得到解决。

在巡查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他总能及时地责令当地官员进行处理,从而减少了水患发生的可能性。乾隆在位六十年,早期江南地区水患频繁发生,但是到了后期越来越少,这些都与他下江南巡视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乾隆六下江南,为江南的水利工程做出了很大贡献。自然,也为江南百姓办了实事。

在江苏期间,乾隆又多次降旨,赈济该省灾民,减免赋税。虽然乾隆十五年(1750)江苏省部分地区受灾时,朝廷也进行了赈济救助,但是朝堂上听到的汇报和实际情况总是有一定的出入。所以,当进行实地调查之后,乾隆当即决定,对去年受灾极重的宿州等九县和稍重的凤阳等九县,分别追加赈济灾民一个月,并豁免宿迁、桃源等县所借的籽种银两。谕旨颁布后,乾隆命令地方官员立即执行,不得延误。

这一系列的赈济措施,虽然看起来并不显眼,但却实实在在为江苏百姓带来了实惠。尤其是,那些受灾严重的百姓,更是亟须这样的帮助。自然,乾隆的仁慈爱民形象,也在百姓心中无限放大。

一国之君都能这样,那些眼巴巴瞅着皇上的封疆大吏、地方官员,以及富商大贾,又岂肯失去表现的机会?他们一个个积极踊跃、捐钱捐物,使得救灾物资一增再增。乾隆见了有趣,又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奖励。那些官员自不必说了,表现好了可以加官晋爵,前途无量。就是那些商人们,乾隆也各按他们的本身职能,赏给顶戴,同时特准“纲盐食盐于定额外,每引赏加十斛,不在原定成本之内,俾得永远霑受实惠”。如此一来,江苏民间赈灾之风日盛,百姓自然受惠多多。

在苏州,乾隆采取的是另一种策略。他派遣官员给三吴各处先贤祠堂送去自己的亲书匾额,以示尊敬。他给周泰伯祠匾为“三让高踪”,言偃祠匾为“道启东南”,范仲淹祠匾为“学醇业广”,韩世忠祠匾为“中兴伟略”,越王钱祠匾为“忠顺贻庥”,陆贽祠匾为“内相经纶”,岳飞匾为“伟烈纯忠”,于谦祠匾为“丹心抗节”,等等。乾隆这么做,自然是为了笼络江南地区的文人。自古以来,江南人就爱惜英雄,尊崇先贤。乾隆对先贤的尊敬,无形之中拉近了江南人与清廷间的距离,这对调和社会矛盾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在浙江嘉兴,乾隆采取的笼络手段更为高明。他是怎么做的呢?他谕令大学士傅恒、梁诗正等人,会同江苏、安徽、浙江总督、学政,详细讨论对三省进献诗赋士子的考试选取办法,然后择优录用。原来乾隆南巡路上,绅士大都以文字献颂,在道路边连绵不绝。面对此种情形,乾隆灵机一动,就想出了这个办法,命题考选,给江南士大夫们一次做官的机遇。谁有才能,都可以尽情展现出来,只要通过了考试,就能够做官。不得不说,这其实是一种很聪明的变被动压制为主动对话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他将大量的江南士大夫笼络到自己的统治范围内,让他们为国家效力。当然,也减少了滋生矛盾的土壤。

在杭州,乾隆也是从“重文”入手。他赐给江宁钟山书院、苏州紫阳书院、杭州敷文书院武英殿刊本“十三经”、“廿二史”各一部。同时,他还派遣官吏祭祀钱塘江神庙、南镇之神以及明臣王守仁祠,赐王守仁祠匾“名世真才”。在这期间,他还颁布谕旨,特赐浙江省进献诗赋士子谢庸、陈鸿宝、王又曾为举人,授予他们内阁中书学习行走的官职。他的这些行为,牢牢抓住了杭州士子的心,为清朝政权的稳定和走向繁荣奠定了基础。

进入南京,乾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隆重地祭祀了明太祖的陵墓。我们知道,明朝是被满清所灭,乾隆这么做意欲何为?一直以来,江南地区各种反清思想最为活跃,反清斗争也是层出不穷。为了彻底消除江南地区的反清势力,清廷曾一度用过一些非常残酷的手段进行镇压,甚至屡兴文字狱。但结果却是,江南地区的反清斗争反而愈演愈烈。乾隆这么做,其实是用一种怀柔手段告诉江南那些反清势力:我们满人建立的朝廷跟汉人建立的朝廷没有什么两样,都是为百姓服务。虽然明朝被清朝所灭,但那已经过去了,因此大家不要总是以敌视的目光对待朝廷,就像我不会以敌视的目光对待明太祖陵墓一样。他的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江南地区那些反清势力。

首次南巡,乾隆主要带着这几个目的而来。在巡视了一遍,达到了想要的目的后,他再次来到了黄河边上。对于他来说,其他事情都可以慢慢进行,唯有水利工程刻不容缓。江南地区每发生一次水患,都会有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他不愿意再见到水患造成的人间惨剧。

乾隆同随行大臣商议,筹定了洪泽湖五坝水志,以期通过这些完善水利工程,减少水患的发生。他提出的第一点要求就是,永远禁止开放天然坝。不得不说,他是个细心人,观察入微。在南巡中他发现,洪泽湖在汇聚清河、淮河、汝河的水流之后,水量变得极大,而能够起到保障作用的,则只有高堰一个河堤。天然坝是洪泽湖的尾坝,常常被治河大臣们用来泄洪,这导致下游许多州县,都受到这个泄洪坝的危害。了解到这些情形让他十分生气,他曾质问当地的河工大臣:设立堤防本来是为了保卫百姓的,但是为什么老百姓仍然受到灾害?那么设立这些堤防又有什么用?上游开闸放水以求自保而让下游百姓深受其害,根本就是自私自利的行为,要坚决杜绝。

《五坝水志》的第二条,是确立仁、义、礼、智、信五坝开放原则。通过考察,乾隆制定了一系列开放“仁、义、礼、智、信”五坝的原则。具体是,要等到“仁、义、礼”三坝已经过水到三尺五寸,但还不足以减缓湖水上涨时,才能开挖“智”坝土堤。如果这样做还不能减缓湖水上涨,则再挖开“信”坝土堤。乾隆的用意很明显,那就是要尽最大限度地保证百姓的安全。

还有一条是,把“信”坝北雁翅以北的土堤一律改为石堤。乾隆在他处视察水利时,已经这样做过了。土堤换石堤,可以提高堤坝的坚固度,防止水患的发生。

事实上,《五坝水志》只是乾隆视察江南水利的一个缩影,他还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完善水利。他曾经告诫当地的治河大臣:“河臣管理治理河漕,是几千里沿岸百姓生命的维系,因此大意不得。每一名河臣,都必须任劳任怨地管理好河道,方才不负朕之所托,不负沿岸百姓厚望。总而言之,河不可不治,而无循其虚名;工不可不兴,而必归于实。”这些,其实是乾隆的心声。

乾隆十六年(1751)五月四日,乾隆从南京返回北京,第一次南巡结束。这次南巡,往返行程水路共计五千八百里,历时五个多月。

应该说,第一次南巡非常顺利。通过这次巡视,乾隆为江南地区的管理做了一次大梳理,解决了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很显然,这对于他的治国,是大有裨益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