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大、小和卓的野心_关于乾隆的事迹

大、小和卓的野心_关于乾隆的事迹

时间:2022-04-24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大、小和卓的野心_关于乾隆的事迹回部,亦称回疆,清代对天山南路的通称。大和卓波罗尼都回到南疆之后,凭借其特殊的身份,一跃而成为全南疆军事、政治的领袖。五月,清廷派出的招抚使阿敏道到达回疆后,被大、小和卓杀害,随行的一百多人也无一幸免。他同大臣们商议,认为大、小和卓之乱必须予以武力征服,但是目前却不适宜出兵。乾隆先将大、小和卓的罪状告谕各城,讲出清廷发兵的原因。

大、小和卓的野心_关于乾隆的事迹

回部,亦称回疆,清代对天山南路的通称。

噶尔丹被康熙消灭以后,回部首领玛哈木特和卓木企图恢复自己的统治,但却被噶尔丹的继承者策旺阿拉布坦派兵征服。玛哈木特被俘,他的两个儿子波罗尼都和霍集占,即所谓的大、小和卓(“和卓”是波斯语的汉语音译,意思是“圣裔”),也都被当作人质,软禁于伊犁。

回部被准噶尔部役使了多年,直到乾隆即位后,这才出现了转机。

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第一次远征准噶尔,开始进攻伊犁。准噶尔汗达瓦齐不敌清军,开始节节败退。其时玛哈木特已死,他的两个儿子波罗尼都和霍集占乘机逃脱,召集回部族人三十余人,投奔了清朝军队。伊犁平定之后,达瓦齐兵败被俘,乾隆皇帝论功行赏。他对波罗尼都和霍集占的遭遇十分同情,特别降谕说:“投诚之和卓木,原系叶尔羌、喀什噶尔回部之长,羁留为质,情甚可悯,着即令彼等前来入觐后,仍令复回回部。”一句话,乾隆想要放他们回去,让他们重新治理回部。(www.guayunfan.com)不过,波罗尼都和霍集占兄弟,并没有入京觐见乾隆皇帝。不是他们不想见,而是正好赶上了阿睦尔撒纳反叛事件,他们的行程被阻。尽管如此,乾隆还是信守承诺,“仍令复回回部”。但是,阿睦尔撒纳的反叛,让乾隆留了心,知道不能完全相信这些“夷人”。于是,他只派兵将大和卓波罗尼都送回了叶尔羌,“使统其旧部”,而留小和卓霍集占于伊犁“掌回务”。这么做说明,乾隆并不怎么放心回部,所以把霍集占留在伊犁做人质。

大和卓波罗尼都回到南疆之后,凭借其特殊的身份,一跃而成为全南疆军事、政治的领袖。

次年,小和卓霍集占从伊犁逃出,回到了乌什。他极力劝谏哥哥,反抗清廷,把南疆独立起来,成立一个新的王国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初,大和卓传令回疆:“各城回目,整备鞍马、器械。”不久之后,“叶尔羌、喀什噶尔、和阗所属之数十万回户皆从之起事”。回疆真的反了。

对于回疆反清,乾隆并没有多大震惊。刚开始的时候,他甚至就没有出兵的打算。他以为,准噶尔被剿灭的事就在眼前,前车之鉴,只要派招抚使到回疆,就能平息叛乱。

但是,他错了。五月,清廷派出的招抚使阿敏道到达回疆后,被大、小和卓杀害,随行的一百多人也无一幸免。

乾隆震怒了,他决定要出兵征剿回疆。不过虽然愤怒,但他却不缺乏理智。他同大臣们商议,认为大、小和卓之乱必须予以武力征服,但是目前却不适宜出兵。理由就是,此时准噶尔阿睦尔撒纳之乱还没有平息,应该先解决准噶尔问题。再者,他认为准噶尔之乱是西北地区祸乱的根源,所以“厄鲁特等既皆剪除,则回部自可招服”。

乾隆二十三年(1758)正月,准噶尔叛乱大体上已经平定。乾隆开始着手对付回疆了,他在思索出兵谋略。回疆地区太远了,仅是一路行军就是问题。不过这一切,并没有难倒他。

乾隆先将大、小和卓的罪状告谕各城,讲出清廷发兵的原因。然后,安抚回疆百姓,凡是归来的“安居如旧”,助恶的则“悉行剿除”。意思是说,大家都要站好队伍,如果投降清军,那就既往不咎;如果帮助叛军,那么政府就不会手软了。

这个时候,因为轻敌,乾隆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四月,乾隆下旨,将镇守西北的大将军兆惠调回北京休整,让雅尔哈善代理回部事务。乾隆不是不相信兆惠的能力,相反,他是太相信兆惠的打仗能力了。他知道,这场战争如果让兆惠去打,那就没有什么悬念了。而他认为,一个弱小的回部,根本就不需要如此大费周章。因此,他派了雅尔哈善代理回部事务。

《啸亭杂记》中这样评论雅尔哈善:“雅固书生,未娴将略,惟听偏裨等出策,令不画一。”这哪里是个领兵打仗的将军,分明就是一个一身酸儒之气的书生。其实这也怪不得雅尔哈善,他原本就是文人出身,不擅长指挥作战。平常在乾隆身边,他帮忙出出主意,献献计策还行,可是一上战场就成弱智了。这样的人,能打胜仗才叫怪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