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张金哲年表_张金哲院士事迹

张金哲年表_张金哲院士事迹

时间:2022-06-06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张金哲年表_张金哲院士事迹附录一 张金哲年表1920年9月25日,张金哲出生于天津市宁河县寨上庄。1921年12月10日,张金哲夫人沈恩濂生于天津静海县良王庄。因与同学重名,老师为其改名为张金泽,又因重祖讳,改名为张金喆。1932年9月,张金哲考入河北省立第一中学。1937年5至8月,张金哲在保定参加高中学生军事训练,期间7月7日爆发“卢沟桥事变”,天津中学关闭。1938年9月,张金哲考上北平燕京大学医预系。

张金哲年表_张金哲院士事迹

附录一 张金哲年表

1920年

9月25日,张金哲出生于天津市宁河县寨上庄。是年父亲张象言(1898~1956)22岁,从事制盐业,是滩户的滩业公会会长;母亲朱逸梧(1896~1988)24岁,张金哲为长子,原名张金声。

1921年

12月10日,张金哲夫人沈恩濂生于天津静海县良王庄。(www.guayunfan.com)1922年

二弟张金涛出生。后毕业于天津工商大学,水利工程师。

1925年

三弟张金藻出生,后毕业于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曾任国民党少将外交官。

1926年

就读于原宁河县寨上庄小学,开始读《三字经》、《论语》、《孟子》及算术。因与同学重名,老师为其改名为张金泽,又因重祖讳,改名为张金喆。

根据张金哲院士口述:“那时乡村小学基本上还是念古文为主,父亲的秘书许秀成,课余教读《古文观止》、《史记》、《战国策》等,这些古书差不多我都读过。”

1927年

小妹张金佩出生。

1928年

9月,因军阀内战随父母迁居天津市,转学天津紫竹林华商工会小学。因名中“喆”字为朝鲜人常用,老师为其改名为张金哲,后一直使用至今。

根据张金哲院士口述:“当时我家受直奉战争的影响,不管是盐村、农村,家里稍为有些钱的都逃到大城市。我上小学还是在乡村里上的,小学三年级才到城市。”

1932年

9月,张金哲考入河北省立第一中学。

1937年

5至8月,张金哲在保定参加高中学生军事训练,期间7月7日爆发“卢沟桥事变”,天津中学关闭。是年9月转入天津耀华中学,因为此中学在英租界,可继续开课。

1938年

9月,张金哲考上北平燕京大学医预系。

根据张金哲院士口述:“我们那时候小时候受的教育还是说中国还是殖民地国家,大部分都想学军事。咱们中国那时候刚刚有空军,我就想考空军。可是我眼睛不好,上高中一查不行,虽然我不戴眼镜,但是查出来有问题就不行了。空军不行,就想考航空工程,我就往工程方面考。后来为什么 学医呢?“七七事变”后,华北都让日本人给占了。所有咱们自己的学校都关门,北大让日本人接管了,变成日本大学了,其他只有外国人办的学校。天津有一个工程学校,没有航空工程,只有土木工程。我当时报了三所大学:燕京大学、天津工商大学和辅仁大学。燕京大学主要是协和的预备学校,我就报了医;天津报了工商大学的建筑;因为我有绘画兴趣,辅仁大学报的是美术。燕京大学先发榜了我就先去了。”

1939年

12月,就读燕大医预系时因打冰球摔伤,大粗隆骨折

是年,天津发大水[1],过后因为瘟疫流行,妹妹因传染病去世,死亡证书上为肺炎,年仅12岁。1941年 9月,就读北平协和医学院。其夫人就读于天津圣约瑟女学。12月4日,于天津结识夫人沈恩濂。

1942年

2月,因日美太平洋战争,协和医学校关闭,转学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

6月6日,在天津与沈恩濂女士订婚。

根据张金哲院士口述:“我原来读的燕京、协和都是美国学校学英文的。上海有同济是说德文的,震旦是说法文的,只有圣约翰是说英文的。我就先到圣约翰了,但是只上了一年,圣约翰跟协和一样也被日本人占领了。我就想上内地去,内地去不了,就到上海医学院去了。那个时候的上海医学院是地下的,因为上医已经搬到重庆去了,可是留了一部分在同德医学院里头,对外称同德医学院,一部分是说德文的,一小部分是上海医学院。”

1943年

日军接管上海圣约翰大学,因而转学入上海医学院;

根据张金哲院士口述:“我是1943年通过考试被上海医学院录取为‘35班’二年级插班生。当时校址在华山路红十字会医院,院长是乐文照教授,教务长是张钧教授。”

7月7日,于天津与沈恩濂女士结婚。婚后原拟一起去西南联大,临时得知原计划的地下路线已经不通。在天津、北平辗转寻找路径失败,只好又回到上海医学院继续学习。

1944年

6月至10月,于天津天和医院实习骨科,跟随方先之老先生。

根据张金哲院士口述:“我在地下的上海医学院学习,中间有一段时间回到天津,后来要走时,因水灾受阻,我就没有回上海而在北平找路子,在天津待了好几个月,这几个月也不能闲着,就在方先之那里帮忙,他是老骨科大夫,也是协和的教授,几个医生组织的私人医院天和医院。我也算是协和的校友,就找他去,连学习给他义务帮忙。他是搞骨科的,所以我就跟着他学些骨科,实际上谈不上骨科了,我那时还没当实习大夫呢。时间虽然不到半年,但我给他很好的印象。后来他还给我帮忙,我介绍我的学生潘少川跟他学骨科。所以我的开蒙医生是骨科大夫。”

10月开始,在上海红十字会医院实习进行各科轮转。当时的总住院医师为盛志勇。

12月,组织全班同学编写《实习医生手册》。

根据张金哲院士口述:“我在实习那年转各科时,组织编了一本《实习医生手册》,那时候我没毕业还是学生呢。这个不但给上医留下了印象,对我以后到北京,给我的老教授们也有好的印象:他写过一本书,起码反映出他的知识比较扎实。本来我们的上级大夫教授们都认为编这样的书没用,这种工作手册都得自己编写,而且各个医院不同的时期总要更改。以前也没学生做这个,但我们还是做了,觉得也有用处。当时教务长张鋆(解放后他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就特别支持,他说‘前人种树、后人看花,你们应该做这个,有用,怎么就没用?’果真后来出了两版。毕业时出了一版,后来买的人多了,需要再版,专门搞翻印外文原版书的龙门书店(后来搬到北京叫科学出版社)出版,把我们著者和前言都取消了,当外国书卖。后来我到北京,年轻的大夫买了这本书,版本都一样,里面的编排也一样,出版社也改成外国的Longman(朗文)。我一看,这不是我们写的吗!原来我们同班同学每个人留了精装本,现在都没了。”1945年

6月,结业,获MD证书。

6月,回北平,于中和医院(人民医院前身)任外科实习医师。

1946年

由于国民党政府不承认“伪上医”证书,勒令甄审,考试及格,收回原毕业证,但未见正式毕业证书。

6月开始,于北平中和医院(当时叫中央医院,后改为中和,解放后改称人民医院,现称北大人民医院)任外科住院医生。

根据张金哲院士口述:“我实际上是1945年毕业回到北平的,但是毕业时间写的是1946年。我是从汪精卫政府下的上海医学院毕业,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府不承认这个文凭,必须通过一个特别的‘甄选’考试,考试是1946年举行的,因此正式文凭上写的毕业年限是1946年。但是后来文凭在‘文革’中也被烧了,那个时候的说法是,‘留这干什么?想变天?’,所以赶快烧了。国民党不承认汪精卫的,共产党又不承认国民党的。后来我去台湾讲学,自己的学历得有证明,90年代我还让上海医学院给我补了个学历证书,而且是把档案里的相片揭下来贴到新补的毕业证书上。”

1947年

5月,长女张建琪出生。7月,转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任助教,住院医师。

9月,赴天津总医院,学习麻醉3个月,返京后开展气管内麻醉。

1948年

6月,于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任讲员,总住院医师。

1949年

6月,于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留用外科讲员,总住院医师。

在《中华新医学报》第一期上发表科研文章:膀胱潮式引流之实验及临床上的经验。

根据张金哲院士口述:“泌尿科前辈元老谢元甫教授要我为截瘫病人做‘潮式引流装置’。他查房时表扬我装得很好,但是我向他提出‘此装置起不到潮式训练作用’。我讲明理由,并且建议他改医嘱,由我按时手工灌入与抽空。他严肃地说:‘你发现常规工作中的问题应该嘉奖,但是遇到问题就退却决不允许。我的医嘱要改成“限你一周”把它改造为有效潮式装置’。于是我很快做一个模型实验,用于临床成功。他又督促我写成论文发表在《中华新医学报》。”

8月,次女张建玫出生。出生后三天发生皮下坏疽,此病是当时死亡率最高的新生儿皮下感染,且按一般外科原则,化脓感染不局限就不能手术,当年是无药可治,医生只能束手无策。张金哲为女儿做手术进行切开引流,手术成功。

1950年

6月,于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外科讲师,主治医师,总住院医师,并任院长的执行秘书。

在《中华新医学报》第一期发表文章:静脉注射滴管与十二指肠减压吸引器之改良式。

根据张金哲院士口述:“腹部外科术后减压、点滴是当时低年医生的两件大事。那时的点滴液面调整管的排气孔用粘膏封闭,常常漏气。胃肠减压是靠上下两个5 000 ml大瓶,上瓶内水流下产生负压;上瓶水流完,再把下瓶举高,使水流回上瓶,继续工作,很是麻烦。我把两瓶改成密闭连接式,只要轻轻互换一下位置,即可继续吸引。与此同时吴阶平(此时他已是主治医师)也改造了点滴瓶的调气孔,把粘膏封闭改为橡皮帽封闭,解决了漏气问题。我想应该报道,对很多人有利。他说这是你的工作体会,你报道才可信,我的改进也需要你肯定才可信,因为我无实践根据。”

8月,参加全国第一届卫生工作会议,汇报了北大医院1948~1950年两年间小儿外科病儿死亡率。

根据张金哲院士口述:“本来1949年我就应该出师。可是1949年正是新中国成立的时候,那阵共产党刚刚接管,一般都不大正规,所以都不让原来的制度、工作发生变动,就保持原样。我等于做了两年总住院医师,到了1950年6月份才出师。那时还没正式分配安排我做什么,于是就闲下来了,担任了院长的执行秘书。”

是年,夫人沈恩濂的父亲因结核病去世。

1951年

9月,在长春第一次参加抗美援朝,历时半年。期间先记过一次,后记功 一次。

根据张金哲院士口述:“我接班的时候,一个星期就死了6个,死于输血。我是队长,负责人,当时我队里有一个协和去的内科文士域教授,他说是血库的问题。当时就把血库封了,后来查出是取血的时候出了问题。当地的老百姓都不洗澡,胳膊上脏极了,针一捅进去就把脏的一些东西都带进去了,存血的冰箱正好有一天停电了,血就坏了,全是细菌了。输血就等于是把细菌输到伤员身体上,当然死了。因此刚去就记过一次。后来改进取血的消毒,撤销了记过,不入档案。”

著《实用麻醉学》。

获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卫生部颁发抗美援朝立功奖状一等功。

根据张金哲院士口述:“头一次记大功是因为我在那发展了麻醉,一个简单的麻醉,静脉麻醉;同时办了麻醉训练班。我觉得外科出毛病就出在麻醉,大部分都是这个问题,特别是部队里头,很多都没有受过基础的教育,光是会麻醉,不懂得麻醉的原理,这是很危险的。我发现了这个问题,就组织了麻醉训练班,在1951年。结果好多部队都改进了,特别是那时美国兵留下那年头的先进的麻醉器械设备,我就都用起来了。”

1952年

《实用麻醉学》一书由人民军医社出版,为中国第一本麻醉书。

同年去兴城34医院再次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卫生部抗美援朝,任北京手术队队长,立一等功。

根据张金哲院士口述:“第二次立功是因为在老秃山和上甘岭打了几次硬仗后,有几个战斗英雄,特别是最著名的蔡金同,肚子打了6个眼,左手只剩2个手指头,右手全没了,这么个伤员我把他给救活,不但活了后来在广西还是特级英雄。还有好几个困难的病人都被我救活了。人家是英雄了,咱也就跟着沾点光。”

赴朝之际,同事潘少川拒绝高级教授之邀,加入小儿外科,因此儿外科工作得以正常进行。

我国最大的儿童医院在北京开始筹建,吴阶平推荐张金哲参加新儿童医院外科建设。

1953年

7月,第三次参加抗美援朝工作。参加和谈时期,曾赴板门店交换伤病战俘工作三个月。

同年,夫人沈恩濂到北医结核医院药房参加工作。

9月,代表诸福棠院长去上海访问朱履中教授、马安权教授。

协助苏联专家亚里秋诺夫教授为一个小婴儿脑积水做丹迪(Dandy)手术。

根据张金哲院士口述:“丹迪手术原是通过脑室镜用水下电刀凝固两侧第三脑室脉络丛,以减少脑脊液的生成。我们没有设备,用尿道镜及一般非水下电刀代替。因为要放空脑水,受压变薄的脑皮质可能塌陷,所以要先做一个石膏帽(枕部开窗)保护,避免颅骨受压,以便固定头部。侧卧先做一侧,保证手术侧的脑室无水,缝合伤口后再翻身做另侧。亚里秋诺夫说这是张金哲手术不是丹迪手术。只是目的和丹迪一样,手术方法和器械完全不一样。中国人的技术,为什么叫美国名称?用‘张金哲’代表一个复杂的手术,不是代表你这个人。”

1954年

12月,长子张建康出生。

参加卫生部儿科系教学大纲会议,结识佘亚雄。

全院突击学习俄文,张金哲组织全外科青年翻译苏联小儿外科学教科书,此书由朱洪荫主译,并于1957年出版。

《实用麻醉学》一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再版。

在《中华医学杂志》第四期与潘少川共同发表科研论文:婴儿皮下坏疽初步报告。

1955年

6月,北京医学院兼任北京儿童医院临床外科小儿外科副教授、外科主任,开始了北京儿童医院外科的建设工作。开15张床,设门诊、外科治疗室、手术室、外科供应室。

根据张金哲院士口述:“当时医生队了我与潘少川之外另有3人,各室护士均无外科基础,一切从头开始培训。日常工作靠轮转实习医护在指导下完成。业务发展开始以小儿外科基本问题为主,如麻醉、输液、普外急症及术后护理。专科问题请外院专家协助手术,做到儿外科患儿来者不拒。10年间逐渐发展,专职医生由5人到30人,病床由15张扩充到80张。”

10月,外科一病房开30张床,护士长为梁惠卿;外科二病房开30张床,护士长王汝铭,增添医生朱葆伦、郭哲人、李宗才。

出版《外科实习医师十讲》。

参加吴英恺主编的《外科基本问题》。

参加翻译《苏联小儿外科学与矫形学》一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1956年

7月,次子张建立出生。

外科三病房开30张床,护士长李佩月,增加医生詹振刚、薛芬、王秀媛、王燕霞、黄澄如、贾和庚。

12月28日,由赵伟、孙燕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预备党员。

是年,夫人沈恩濂去人民医院进修,张金哲父亲因胃癌从天津来北京就医,在人民医院病故。

1957年

外科四病房开30张床,护士长王中贵、刘贝珍,增添医生王保汉、罗碧月(越南)、朱葆伦;护士谢兴雅、王文娟、张隽、洪敏德(从上海调入)。

参加卫生部组织编写的《小儿外科学教科书》,在上海,马安权任主编,佘亚雄、王赞尧、过邦辅、张金哲参加。

于北京苏联小儿外科学教学书译本出版(作为参考教材),张金哲主持并审校。

同年,与张查理一同编写《助产士外科学教科书》,并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因骑摩托摔折了锁骨。

卫生部委托北京、上海组织全国小儿外科医生进修班,每年10~20名。1957试办。学员多成为各地小儿外科创始人或骨干,苑峰、周蓉儿为代表。

1958年

派 潘少川去天津学骨科,黄澄如去宣武学脑科(后改学泌尿),詹振刚学麻醉,开始培养专科医生。

7月,参加卫生部全国英模大会,被授予“技术革命先锋”奖章。8月1日,入党转正。

全国小儿外科医生进修班正式开办。

1959年

10月,与张伟逊同去保加利亚访问,做直肠息肉手法摘除报告。途径罗马尼亚、苏联,会见切尔诺夫斯基,介绍婴儿感染变异性反应学说及皮下坏疽早期切开的经验,得到他的赞许并有书面述评。(反右倾时苏联信件全部上交。)

1960年

6月正式调任北京儿童医院、北京第二医学院小儿外科外科主任(无教学职称)。

派邹大明去友谊医院开展小儿外科,后因“文革”解散,下放房山。迁入儿童医院宿舍3门9号。

参加第二次小儿外科学教科书编写会议,佘亚雄担任主编并主持。

1961年

派黄澄如支援北医开展小儿外科,“文革”中关闭撤回。

去怀柔驸马庄参加“四清”运动半年,由崔月犁领导。

1962年

协助301医院的马承宣开展小儿外科,培养了黎沾良(中途转成人科),刘贵麟成为儿外科骨干。

6月,参加了恢复再版教科书工作,上海的佘亚雄任主编,童尔昌、赖炳耀、李正、吴守义加入,王赞尧、过邦辅退出,张金哲留任编委。

1963年

北京召开全国外科学术大会,张金哲在会上报告“小儿绞窄性肠梗阻90例无死亡”,得到外科界对小儿外科专业的认可。

4月11日,科普委员会派出由张金哲、徐政文、林传家、关育荣组成的访问农村小组,赴河北安次县访问并召开座谈会。

首都医科大学儿科系第一班毕业,毕业生有李秀珍、马汝柏、陈幼容、刘荫堂、王汉、董玉珍、白继武、梁若馨、王春凤、吴月凤、冯家勋、赵佩云。张金哲主持实行外科住院医师一贯负责制,叶蓁蓁、梅中奎、李秀珍相继为总住院医师,后因“文化大革命”而停止。

1964年

6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儿科学术大会上,特辟小儿外科专题讨论组,与会代表20余人,列席20余人。马安权教授为组长。提出成立小儿外科学会,出版小儿外科杂志。委托张金哲筹备学会,童尔昌筹备杂志。

8月,《武汉医药杂志·小儿外科附刊》出版双月刊。

10月,张金哲随钱信忠部长组团参加开罗亚非医学会,报告“巨结肠环钳手术”。会中结识了日本的骏河敬次郎。

任中华医学会科普委员会副主委。

1965年

随诸福棠院长下乡医疗(顺义张喜庄)半年。

根据张金哲院士口述:“那时正好是钱信忠当部长的时候,毛主席奖励他,说他能把城市里的高级大夫都弄到农村里去。于是他就发动了这么个运动,让所有的高级大夫都轮流下乡。那个下乡主要任务不是做赤脚医生,具体工作是协助农村基层工作,提高农村的服务水平、技术水平,更主要地是要让城市的高级大夫体验体验生活,到基层去看一看,到底老百姓需要什么。这是在‘文化大革命’之前,跟‘文革’后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在《武汉医药杂志·小儿外科附刊》发表文章:《肛门后直肠斜吻合术:先天性巨结肠根治的改进》,改进了巨结肠手术用的环形夹子,后被称为“张氏钳”。

根据张金哲院士口述:“我觉得Duhamel手术,在肛门里插两个长Kocker齿钳,潜在的危险严重。于是设计了一个短的环形钳。经过器械模型试验、小肠标本试验、动物试验、尸体试验,确定了手术具体步骤。新法包括:开腹将直肠断端从肛门翻出,再将正常结肠断端从直肠后拖出肛门口,再经会阴路从肛门置入环钳,将翻出之直肠及拖出之结肠同时套入环内,使翻出之直肠“前壁”与拖出之结肠前壁并拢夹在一起,等待自然脱落。新法的环钳较短,钳齿在钳吻之后,避免了Kocker齿钳咬伤肠壁处感染向腹内扩散,减少了肛门外长钳护理危险,特别是直肠前壁与结肠前壁吻合,避免了Duhamel手术将直肠后壁与结肠前壁吻合形成的盲端囊性残留后遗症。此法传入日本后,中条俊夫撰文介绍,为了与池田惠一的环钳区别,使用了‘张(金哲)氏钳’名词。”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被停止工作靠边站,同事潘少川也被批判。

1967年

6月,在北京儿童医院院内时行劳动改造(院内桃园打工)。

1968年

4月,应邀去通辽抢救车祸肝破裂女孩,回院后被定为反动学术权威,关入“牛棚”劳动。

1969年

出“牛棚”在外科门诊做清洁工扫厕所。

北医结核医院关闭,夫人沈恩濂去密云下乡医疗一年后,回北医大药房。

住家搬至枣林街。

1970年

11月,因消化性溃疡出血,由钱之达行胃大部切除手术,住在复兴医院,第一次体会了针麻手术。

根据张金哲院士口述:“我不仅是针麻,什么麻醉我都体验过。而且局麻,我自己拔指甲我自己打。怎么打,多长时间,打在什么地方才有效,我都有体会,你光在书本上看是没这个体会的。我相信针麻是有效的,究竟怎么用合适,什么时候最好,最高达到什么水平,都没讲,正好有这么个机会我就自己试验一下。这是基本的情况。同时也有一个客观情况,就是当时给麻醉的都不是大夫。如果让他给复杂的麻醉,你不害怕吗?而针麻呢,什么危险都没有,不用担心。这种客观条件也促使我选择了针麻。”

1972年

因尼克松总统夫人参观儿童医院需要懂外语的大夫而回病房。与潘少川先后恢复科主任职称,共同改组外科,将外科分为:普外、骨科、泌尿、新生儿、胸科、烧伤、麻醉、耳鼻喉8个专业。1973年

1月,任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外科外科主任。

因毛泽东主席孙子双腿浅二度烫伤,去中南海会诊。

1974年

9月,脱产在北京中医学校学习中医一年,开发创造了中医外科技术,如小儿肛瘘挂线疗法与小夹板配合牵引治疗小儿骨折。

6月,开始成为天津儿童医院外科临床顾问,每月一次查房手术,连续32年。

1975年

6月,北京市中医学校毕业,任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医师。

12月,成功地为我国第一例胸腹连体儿进行分离手术并双活成功。

陈永贵6岁小儿治疗髂窝脓肿被当地误诊为阑尾炎,去大寨手术,用中药“醒消丸”治疗成功。邓小平亲派飞机接到大寨,并嘱参观。

1976年

唐山大地震,张金哲在院外空地上组织帐篷下外科病房及手术室,一个 月后迁入院内。

1977年

9月23日,随周华康等四人去印度参加15届世界儿科大会,报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阑尾炎”,会上结识了印度的甘地(创始人)、查特吉,日本的葛西,澳大利亚的迈尔斯等小儿外科名人。会上葛西邀请参加亚洲小儿外科学会,请示领导后提出开除台湾方可加入,但因亚洲儿外学会是骏河敬次郎、甘地和中国台湾的洪文宗所创,而未能加入。

从枣林街迁月坛北街。

是年,夫人沈恩濂被返聘为北京儿童医院护校英语老师。

1978年

派李仲智等一组医护人员去上海新华医院学习心血管外科。

在桂林召开第七届全国儿科大会,会上正式批准了成立小儿外科学组,张金哲任组长;同时恢复出版小儿外科专业杂志。

正式开始带教硕士研究生。

1979年

1月,首都医学院正式任命张金哲为儿科系小儿外科学教授。

5月,佘亚雄在重庆召开教科书改编会议,扩大了陈文龙、潘少川等多人参加。扩大了编委会范围。佘亚雄任主编,张金哲任编委。

1980年

4月,任北京儿童医院副院长,负责外科、药房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6月,在哈尔滨,何应龙、张世恩主办召开第一届小儿外科学组全国大会,120人出席,张金哲被选为组长。

正式出版《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童尔昌任主编,张金哲任副主编,并特辟科普专栏,宣传普及小儿外科知识。

参加了《医学百科全书小儿外科》编写工作,童尔昌任主编,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参加《大百科全书》编写并任小儿外科卷的主编,由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主编《小儿阑尾炎》一书,并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4月,凯兹维特来中国参观,在北京参观了儿童医院,张金哲与之进行交流。

是年,夫人沈恩濂因协助丈夫外事活动频繁而辞去英语教员一职,退主家政,协理国内外宾朋的交往。

在《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与王燕霞、陈晋杰共同发表文章:《胆道空肠Y型吻合加强防逆流措施——矩形瓣成形术》,发现了单向活瓣作用,此瓣后被称为张氏瓣或矩形瓣。

根据张金哲院士口述:“当时防反流一般都做 Roux-Y手术。我学习了曾宪九教授将Y的两升支并拢缝合方法。后来发现在小儿并拢缝合的肠管又自然分开。为了避免分开,我将一侧肠管浆肌层剥除后缝合。意外发现了单向活瓣作用。在试验过程中,我又发现反流有两种形式:肠梗阻引起的反流为高压反流,平时肠蠕动引起的反流为低压反流。一般单向活瓣(如肠套叠式瓣)只能防高压反流,而我这个活瓣既防高压也防低压。因为失去肌层的肠壁平时被并拢的肠管压瘪成为狭小的缝隙,缝隙中保留的液体因微管作用平时保留一定的压力。经试验证明5cm长度的保留液柱保持压力相当于正常胆内压。此法首先是美国的布朗斯特撰文介绍,用了张氏瓣名词,后来日本的大井采用,称矩形瓣,我也同意采用了矩形瓣名词。”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第一届学组委员中张金哲任主任委员。

1981年

3月至今,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医师。

12月,当选西城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区人民代表,任期五年。

崔月犁介绍接待美国儿外名人凯兹维特、甘兹、布朗斯特等,打开美国之门。

5月,美国《小儿外科杂志》主编甘兹专程访问北京,并聘请张金哲作为该杂志的海外顾问。

1982年

10月,接受世界卫生组织(WHO)资助访问美国六大城市的儿童医院,参加了波士顿哈佛大学200年大会。会后参观多伦多儿童医院。

正式被聘为美国《小儿外科杂志》海外顾问。首次招生硕士研究生两人——王义、谷继卿。

9月,应邀参加日本19届儿外年会,报告了胆肠防反流矩形瓣。结识多人及拉芬斯珀格(斯文森的接班人),向他学习了空肠间置代胆道技术。访问了东京、大阪、神户、仙台等,结识很多日本同道,如池田、冈田正。除了著名老一代之外,特别结识了年轻的有马荣德、骏河敬次郎的接班人宫野武。

继续担任《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第二届副主编。

1983年

多伦多菲勒等9人代表团访华,中国科协邀请张金哲、佘亚雄组织。

派叶蓁蓁率一组医护去首都儿研所创建小儿外科。

参加在济南由张学衡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交流大会,会上提出成立独立学会。

1984年

科协组织儿外代表团回访加拿大。成员有佘亚雄、金百祥、张学衡、黄婉芬、王德生、王果,另外张金哲为团长,潘少川、马承宣为秘书及财务。访问了多伦多、渥太华、温哥华。了解了麦克马斯特医学教学体系。

协助王汉创建私营小儿门诊外科诊所,并参加手术。2000年后王汉退休,诊所划归通州区。

协助韩茂棠在天津组织第一次国际邀请学术会,结识英国利斯特,介绍我国儿外学会加入国际儿外学会联合会。

张金哲受国家教委委托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卫生教育顾问。

在济南张学衡、季海萍主持的第二届全国儿外科学术会议上,正式提出成立小儿外科学会。

1985年

筹备成立中华小儿外科学会,同年9月挂靠单位北京儿童医院,由张金哲主持。

参加国际小儿外科学会联合会(由SACOW付会费)。

参加上海举办的第四次小儿外科教科书编写会议,由佘亚雄主持。

1986年

因“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短段空肠代胆道手术”(张氏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入选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受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卫生顾问。

与马承宣出席加尔各答第6届亚洲小儿外科会议,因故迟到一天,理事选举已过。中国台湾洪文宗力荐张金哲为理事,把已经入选的台湾理事陈维昭撤下。受到全体代表欢迎。张金哲从此连任10年。

9月,中华医学会总会正式批准成立小儿外科学会。参编的《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小儿外科分册》出版。

1987年

5月,在苏州,朱锦祥主办“中华小儿外科学会”成立大会。卫生部妇幼司长林家楣出席,张金哲被选主委,佘亚雄、童尔昌为副主委,机关挂靠北京儿童医院。

在《中华外科杂志》发表了“团结全国外科医生共同发展小儿外科”的文章。

因小儿阑尾炎治疗的局部病理依据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因小儿硬膜外麻醉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任第三届《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副主编。

江泽熙入选全国人大代表,张金哲、童尔昌为全国政协委员。

1988年

协助韩茂棠在天津组织第二次国际邀请学术会(有中国台湾、韩国代表应邀参加)。

与王燕霞及上海重庆代表赴英美考察小儿医学教育,结识了巴尔的摩的哈勒与伦敦的斯皮茨。

张金哲与黄澄如、江泽熙、曹泽贵、王德生等参加新加坡第9届亚洲会议,结识约瑟夫。

是年,张金哲母亲去世。

1989年

荣获北京市政府颁发的北京市劳动模范奖章。

应罗马尼亚邀请参加国际儿外学术会,接受该国荣誉院士证书。顺便访问了西德与瑞士,结识道恩与施陶费尔。施陶费尔提出合作研究张氏膜,促进了张金哲与研究生付明深入研究直肠外纤维膜。

1990年

获卫生部全国卫生系统模范个人奖章。

因“先天性巨结肠环钳斜吻合手术”(张氏钳)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与潘少川参加韩国召开第9届亚洲儿外科学会,结交金宇基。

任第四届《中华小儿外科杂志》顾问。

参加第四届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议,改选潘少川为主任委员,张金哲当选为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第二届委员会的名誉主任委员。

1991年

被科协授予“突出贡献科普工作者”称号。

因“直肠壁外纤维层的认识与临床应用(张氏膜)”获卫生部成果三等奖。

主持市科委的研究项目“小儿外科手术的改进实验与临床研究”。

5月,在南昌举办的全国儿外会议上,潘少川被选主委,张金哲退位名誉主委。

5月,张金哲组织北京国际儿外学术会,亚洲各国家均有多人参加,特别是洪文宗率中国台湾代表团参加,打开两岸交流之路。

在《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与研究生付明共同发表文章:《直肠壁外纤维层的研究与临床应用》,此即对张氏膜的研究。

参加香港PAPS大会,结交桑,与甘兹组织北京1993年邀请会。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主编《小儿门诊外科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1992年

主持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纤维层的生理功能研究”。

5月,亚洲小儿外科学会成立十周年,在东京举行。宫野武邀请了张金哲、潘少川、刘贵麟、佘亚雄、童尔昌、王慧贞等人参加。

江泽熙、李秋彦入选全国人大代表,张金哲、童尔昌为全国政协委员。

1993年

因“胎羊小肠闭锁模型的制造及宫内再通手术”获卫生部成果三等奖。张金哲与甘兹联合组织北京国际儿外邀请会,不幸甘兹病故,只有亚洲同道参加,日本、中国台湾为主。

第一次访台,参加洪文宗退休会。

1994年

张金哲、潘少川为首多人参加香港第11届亚洲儿外大会,结交图申与谭广亨。

张金哲与刘磊、章希圣、黎明受高松邀请参加鹿儿岛PAPS会议。与高松、大川组织了中日小儿外科交流会。

第五届《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委会中任顾问一职。

张金哲当选为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第三届委员会的名誉主任委员。

参加在成都举办的第五届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议(邀请中国台湾洪文宗、王桂良参加),潘少川连任主任委员。

1995年

因“张力—应力定律对肛门外括约肌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成都举办全国儿外大会,中国台湾儿外学会代表参加,潘少川连任主委,童、佘病退(次年佘亚雄病故)。张仍为名誉主委。1996年

被聘为《国际小儿外科杂志》海外顾问,直至2005年。

指派李龙组织儿外青年英语模拟国际学术会。

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李龙为首届博士研究生。

10月,主编《实用新型小儿外科手术图解》,由广西科技出版社出版。

1997年

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金哲特邀香港大学的郑伟为《小儿外科杂志》英文编委。

1998年

在苏州组织第15届亚洲儿外学会。

被选为太平洋小儿外科学会荣誉会员。

1999年

主持卫生局扶植学科项目“小儿腹部先天性畸形与肿瘤的病因及治疗手术改进研究”。

在北京组织第23届太平洋儿外学会。

应邀参加中国台湾儿外学会年会,会见斯文森。

在亚特兰大报告了“新生儿一期肛肠拖出手术”。使用环钳治疗巨结肠(张氏钳法)和松解直肠纤维膜(张氏膜)从会阴完成某些高位无肛,从而动摇了新生儿肛肠拖出必须先造瘘的传统戒律。

任第六届《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委会顾问。

张金哲当选为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第四届委员会的名誉主任委员。2000年

获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颁发的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章。

因“自杀基因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的实验研究”获卫生部成果二等奖。

被英国皇家学会授予“丹尼斯·布朗”金奖(在意大利苏连托)。

5月,任山东医科大学客座教授。2001年

任中国医师协会北京分会道德委员会委员。

组织国际儿外组参加北京31届世界儿科大会。

聘请香港大学谭广亨为学会特邀学委。

转为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支持李龙调去北医小儿外科开展肝移植与腹腔镜。

乔迁鹏润家园。

3月,主编《实用小儿肿瘤学》,由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

因“消化道畸形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获印度小儿外科甘地金奖。

6月,任中国抗癌协会CSCO临床协作中心指导委员。

11月,任中国医科大学客座教授。

任郑州市儿童医院名誉院长。

是年,二弟病逝于天津。

2003年

任中国医大第二医院客座教授。

任泰山医学院名誉教授。

参加首次与香港联合召开的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议,江泽熙组织,郑振耀、潘少川主持。

参加编写《小儿外科工作规范、指南》,由刘贵麟主编。

主编的《现代小儿肿瘤外科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2004年

因“小儿消化道畸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中华医学会颁发的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成为中国医师协会第一届理事会道德建设委员会委员。获中国香港外科学院荣誉院士(FHKCS)。

1月,主编《实用小儿外科学》,由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

2005年

5月28日,参加北京市政府在宽沟招待所举办的《实用儿科临床杂志》创刊20周年庆祝大会暨编委会会议,题写了“为提高我国儿科临床医学水平作贡献”的贺词。

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名誉教授。参加美国华盛顿国际小儿创伤防治会议。11月3日,参加首都医科大学举办的院士讲坛第十一讲,报告题目为《如何做一名好医生》。

11月13日,应邀去常州参加江苏省第十一次小儿外科学学术会议,并为常州市儿童医院题词“奋发进取,造福儿童”。

12月31日,任卫生部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委员。

2006年

任河北医科大学二院名誉教授。

9月21日,参加在高雄举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儿童肿瘤研讨会。

11月11日,参加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办的第20届亚洲小儿外科学术会议。

获英国皇家学会外科荣誉院士(HonFRCS)。

停止天津定期会诊。

停止手术。

12月13日,参加儿科营养学进展高级论坛。

6月,主编的《中华小儿外科学》由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

11月,主编的《小儿创伤外科学》由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2007年

任上海思博学院名誉院长、名誉教授。

5月,任北京军区总院八一儿童医院终身技术顾问。

当选为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理事。

任卫生部毕业后教育委员。

3月,接受腾讯网采访,谈小儿畸形防治。

5月,在北京举行隆重仪式,授予英国皇家学会外科荣誉院士。

6月1日,于湖南出席“2007中国儿童与青春期医学论坛”,共同探讨“儿童和青春期医学的最新理论、临床救治和相关热点问题”。

6月9日,首都医科大学进行了主题为“科研素质培养”的系列讲座,张金哲报告题目为“医生如何培养科研素质”。

6月10日,参加由云南省昆明市举行的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会议。

9月28日,为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2006级全体学生作了一场题为“医务职业精神培养”的医德报告。

11月16日,参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医师奖”颁奖大会。

2008年

任中国优生优育学术会指导委员。

成为中国工程院书画社会员。

成为中国医师协会第二届理事会道德建设委员会委员。

开始停止参加周末假日巡诊。

12月,主编的《张金哲小儿腹部外科学》由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

2009年

9月25日,北京儿童医院在大兴为张金哲庆祝第九十诞辰。

8月14日,2009天下小儿百姓外科新进展高等探讨会在北京举行。张金哲院士在会上作了关于“小儿百姓外科史册与瞻望”的中心演讲。

2010年

10月,参加印度新德里第三届世界小儿外科大会,做“小儿外科第三态”报告,被授予终身成就奖。

北京医学会授予张金哲医学成就奖。

11月4日,参加在长沙举办的“宋庆龄儿科医学奖”颁奖仪式暨2010宋庆龄儿科医学论坛,并获终身成就奖。

6月,著《新编接诊学》一书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2011年

3月10日,在深圳市儿童医院指导工作。

3月22日,“书香中国”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揭晓,《张金哲小儿腹部外科学》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4月4日,“天津市学校健康教育大讲堂”举行启动仪式,张金哲为“天津市学校健康教育大讲堂”题签。

4月7日,参加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全国医院最佳实践研讨会并讲话。

5月,在成都主持小儿肿瘤高峰论坛(工程院项目,香港参加),受四川省人民医院聘请,担任儿童医学中心名誉主任、客座教授。

在《临床小儿外科杂志》发表文章《小儿外科迎接新时代》。

7月16日,参加毛泽东同志“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题词70周年纪念座谈会。

8月12日,任上海鸿慈儿童医院终身名誉院长。

【注释】

[1]1939年秋天,华北地区连降暴雨,多处河道水势猛涨,洪水汇成一片,威胁市区。21日下午洪水终于冲破海光寺西南墙子河堤防沿南门外大街等处灌入市区。市区78%地区被淹,65万人沦为灾民,大部分地区被水浸泡月余,陆路交通完全瘫痪,工厂被迫停工,损失约6亿元法币。1939年,天津水灾后,霍乱、伤寒、痢疾等病流行。(参见:王素香、李丽敏.解放前历年天津水灾概况.天津档案史料.1996(1):7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