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腾冲来凤山抗战遗址调查清理报告

腾冲来凤山抗战遗址调查清理报告

时间:2022-08-13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遗迹包括当年日军修建的各类驻守防御设施及中国远征军反攻作战遗迹等,是目前所知腾冲县境内作战规模最大、各种遗迹分布最为密集且保存完整的抗日战场遗址。对位于山腰的来凤寺日军“松阵地”遗址,则只是做一般性的调查,没有进行清理揭示。

为落实县委政府关于做好腾冲抗战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工作的要求,腾冲县文广局于近期组织腾冲文管所和滇西抗战纪念馆相关人员,在市文管所考古勘探领队李枝彩(研究员)的带领下,按照田野考古的规范和要求,对腾冲来凤山上现存的抗日战争遗址进行了系统地实地调查和清理,基本查清了相关遗迹遗存的分布范围、保存状况、功能用途及价值意义等情况,现将调查清理结果报告如下,以为日后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一、区域环境和人文历史

来凤山位于腾冲县城南侧,相传是因从前曾有凤凰来此栖息而得名。据地质部门考证,该山系由数十万年前的新生代火山喷发而形成。山顶坐标:北纬25°01′04.25″、东经98°28′42.82″(测点位于文笔塔西侧国家坐标点),海拔高程1926米。整个山形犹如一头俯卧的大象,魏然屹立于腾冲县中部的腾冲坝子和和顺坝子两个盆地之间。山梁由主峰文笔坡和西北的营盘坡、东南的象鼻子等大小山头组成,整体走势为西北—东南向,站在山顶,可对整个腾冲县城及周边的和顺、洞山、绮罗实施全天候监控,自古以来就是腾冲县城的主要战略依托和军事屏障。1942年5月日本侵略军占领腾冲后,为了切实加强控制,达到永久占领的目的,曾利用该山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沿山顶的文笔坡(主峰)、营盘坡、象鼻子(上下台)及北面山腰的来凤寺修建了樱、白塔、梅、松四大阵地,构成一个既可独立作战,又可相互联系和支援的完整防御体系,并派驻守腾冲的148联队直属炮兵中队成合盛部及步兵第9中队、第2机枪中队各一部共400余人长期驻守,作为固守腾冲县城的主要作战依托和掩护屏障。1944年6月下旬,负责反攻腾冲的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渡江攻克高黎贡山后,分左、中、右三路合围腾冲坝子。为了打破日军的强大防御体系,先是于 7月上旬派第54军预备2师第4、5两个团从西、北两面对来凤山敌阵发动攻击。但由于兵力不足、天气恶劣,加之日军不断从城内派兵增援等因素,几番激战,均难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后,又调整部署,以预备2师所部第4、5、6三个团从西、南两面的和顺乡和下绮罗方向主攻山顶,同时以第116师第346团从上绮罗方向对山腰的来凤寺敌阵实施横向攻击,切断来凤山日军与腾冲城本部之间的联系。7月25日,随着天气逐渐放晴,在美国盟军飞机和地面炮兵对敌山顶主阵地——文笔坡和营盘坡进行反复轰炸炮击的基础上,两师部队利用最新投入使用的美式火焰喷射器开路,通过分头围攻,各个击破,于7月28日将据守四大据点的日军400余人大部歼灭,夺得了来凤山制高点的控制权,为日后大部队四面合围腾冲城,全歼日军148联队主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凤山抗日战场远景(南坡)

来凤山抗日战场遗址广泛分布于来凤山山顶及周边的大小山头上,主要包括主峰文笔坡上的日军“白塔阵地”、山顶西北侧营盘坡上的日军“樱阵地”、山顶东南侧象鼻子(上下台)山梁上的日军“梅阵地”及山梁北面山腰来凤寺一带的日军“松阵地”等四大区域,分布范围约1平方公里。可见遗迹包括当年日军修建的各类驻守防御设施及中国远征军反攻作战遗迹等,是目前所知腾冲县境内作战规模最大、各种遗迹分布最为密集且保存完整的抗日战场遗址。

二、调查清理的主要经过和结果

按照原订的工作计划,本次抗战遗迹的调查清理工作,主要以位于来凤山山梁上的日军文笔坡“白塔阵地”、营盘山“樱阵地”和象鼻子(上下台)“梅阵地”三大阵地遗址为着眼点来开展工作。对位于山腰的来凤寺日军“松阵地”遗址,则只是做一般性的调查,没有进行清理揭示。调查清理工作从2014年11月中旬开始,至2015年2月上旬结束,历时两个半月,共计清理遗址面积109,600平方米,揭露、展示敌我双方的各类作战遗迹共356处(座)。其中,属于驻山日军防守方面的有战地交通壕、环形工事、环形战壕、各型地下堡垒、大小射击掩体、前沿散兵坑、大小地下掩蔽部、各型大小兵舍、大小藏兵洞、人员隐蔽崖口、地下仓库和岗亭基址等12类共169处(座);属于中美盟军攻击方面的有美军飞机大中型炸弹坑、远征军仰攻端末作业坑和端末作业壕等3类共189处(座)。按分布地域划分为以下三大区域共五组遗迹:

(一)文笔坡战场遗址

文笔坡战场遗址位于来凤山顶的文笔坡及后侧的大偏坡山梁上,因山顶建有清代文笔塔而得名。日军称“白塔高地”,远征军称“5300高地”。山梁东临腾冲县城,西俯和顺坝子,北、南两面分别有营盘坡和象鼻子两山拱卫,素为整个来凤山的腹心地带和制高点。1942年5月日军占领来凤山后,在这里修建了以文笔塔山炮阵地为核心的白塔阵地和北侧大偏坡的后卫阵地,作为防守整个来凤山的中心据点。1944年7月上旬,中国远征军预备2师奉命反攻来凤山,指定所部第4团两个营分别承担文笔坡和北侧营盘坡两山敌阵的攻击任务。但因事前对日军阵地和兵力情况缺乏了解,投入兵力明显不足,加之受周边敌阵多方侧射,虽历经苦战,死伤累累,但未能有效突破日军的外围防线。后经调整部署,改由第6团重点负责文笔坡的主攻任务。7月27日,第6团在美军飞机和地面炮火连日轰炸摧毁文笔塔日军主炮阵地和第4团成功夺取北翼营盘坡敌阵的基础上,从西南面山坡挖掘大量端末作业坑,利用最新投入使用的美式火焰喷射器开路,对该山发起全面攻击。在南北两翼友军的有效配合下,经昼夜激战,反复争夺,终于7月28日上午将守敌彻底击溃,夺回了文笔坡山梁的控制权。经实地调查清理,该战场现存遗迹主要包括以下两组:

1. 文笔塔主战场遗址

文笔塔主战场遗址位于山顶的文笔塔周围一带山梁上,地理上属来凤山全山制高点,也是日军驻守来凤山的核心阵地和指挥中心所在。山顶地理坐标:北纬25°01′04.25″、东经98°28′42.82″,海拔高程1926米。山梁平面呈长圆形,东—西走向,纵长约300米,横宽约120米,战地范围35900平方米。现存遗迹主要有:

(1)山梁东端日军环形作战工事1座。位于文笔塔山梁东端高地上,依地形修建成圆环形,直径20米,面积314平方米。现被上山游道切成两半,但整体形状未变。主要设施为日军挖凿的环形战壕1条,壕宽0.5米、深1.4米,总长44米。战壕东、南两面各有日军射击掩体2个,形状为圆形,直径0.7米、深0.9米,可对东面的腾冲城和南面的象鼻子山梁实施俯射控制。

文笔坡东南侧日军环形工事

(2)日军山梁主战壕1条。位于文笔塔山梁周边棱线上,原为环形,利用边坡土坎凿成深0.8~1.7米、宽1.2~2米的深壕,内外分建机步枪射击掩体和大小掩蔽部、藏兵洞等设施,作为防守山顶的主要作战工事。后因远征军反攻炮击及战后重建文笔塔和扩修旅游道路时被局部填埋切断,现存山梁西南侧一段壕沟长199米、宽1.2米、深0.8~1.7米,可见日军射击掩体18个、藏兵洞1个;西北侧一段壕沟长45米、宽2米、深1.4米,可见日军射击掩体2个;正北侧一段壕沟长47.3米、宽2米、深1.7米,可见日军大小掩蔽部3座、射击掩体1个。

(3)日军交通壕3条。分别位于文笔塔山梁中段和西、北两侧的山洼中,为日军阵地各区域间的主要往来通道。其中:1号交通壕横截山梁中段,为连接南北两面日军主战壕的主要通道。壕宽0.8米、深1.2米,现被山顶游道切成两段:南段残长29米,可见日军射击掩体1个;北段残长14米,可见日军岗亭基址1座。2号交通壕位于山梁西北面山洼间,为连接日军文笔塔主阵地与营盘坡北翼阵地之间的主要通道。现局部被上山游道切断,但总体线形基本完整。壕宽0.8米、深1.2米,实测总长100.5米,壕沟南段内侧可见以转角支壕连接的日军中型掩蔽部1座及壕埂上的单兵射击掩体1个。3号交通壕位于山梁北下侧的偏坡上,为连接山顶主阵地与大偏坡后卫阵地之间的主要通道。壕宽1米、深1.3米,主线长52米,前端分两岔连接山下的日军兵舍和仓库区,沿线有日军小型地堡1座。

文笔坡日军1号掩蔽部

(4)日军地下掩蔽部3座。分别位于文笔塔山梁北侧的日军主战壕内,系日军为躲避我方炮火袭击而挖凿的大中型地下隐蔽设施。一般利用壕内土坎开凿而成,前有通道与主壕相连。其中,1号隐蔽部位于北战壕东段,坐南向北,长方形,长9.8米、宽4.5米、深2.6米。地坪面积44平方米,分前后两台,前台利用战壕扩宽而成,主要供人员往来通过,壕埂下现存毛石支砌的火塘一个。后台较前台高0.3米,为驻守人员的办公或置物场所。后侧土坎上凿一方形壁坑,推测应该是用于放置武器的地方。两台地坪上可见大小柱洞3排12个,推测当时曾用圆木架厢支撑并加厚土覆盖。该掩蔽部从其所在位置和规模设置来看,应为当年来凤山日军的主要指挥机关所在地。2号掩蔽部位于北战壕西端,利用土坎凿成厦盖状深洞,洞口高2.7米、内宽2.2米、纵深3.3米,前有曲线形开口与主壕相连。3号掩蔽部位于2号掩蔽部西侧土坎下,开凿方式与2号相同,内部形状呈马蹄形,洞口高2米、内径1.8米,前有折线形开口与2号交通壕相接。

文笔坡日军2号掩蔽部

(5)日军机步枪射击掩体2组共22个。分别位于文笔塔山梁南、北两面的主战壕和部分交通壕上,为日军战壕上的主要作战隐蔽设施。掩体多在战壕外埂上开凿成圆形,内侧有窄壕与主壕连接,掩体一般深0.8~1.1米、直径1~1.2米。现存明显的射击掩体共22个,其中南战壕18个、北战壕4个。

(6)日军藏兵洞1个。位于文笔塔山梁中段南侧主战壕内坎上,系日军为躲避我方炮火袭击而挖凿的小型隐蔽设施。洞依土坎凿成口小底大的马蹄形,上有厦状盖顶,前有开口与主壕相连。洞深1.4米、内径1.3米,战时可供2~3人隐蔽藏身。

(7)日军岗亭1座。位于文笔塔山梁中段北侧日军1号掩蔽部后侧土坎上,平面为长方形,横长2.4米、纵宽1.5米,前有台阶与1号交通壕相连。从所处位置及形状分析,应是当年日军的岗亭所在。

(8)美机飞机炸弹坑1个。位于文笔塔东南侧山梁中段。本系美军飞机为摧毁山梁东南端日军环形工事而投炸,但没有击中目标。弹坑为圆形锅底状,直径9米、深1.8米。据说当年打扫战场时,曾在坑中掩埋日军尸体,前些年被人挖走,仅留下挖掘痕迹。

文笔塔东南侧山梁上的美军飞机炸弹坑

文笔坡南面偏坡上的远征军端末作业坑

(9)远征军端末作业坑3组共27个。主要分布在文笔塔山梁南侧公路以上的偏坡上,为中国远征军仰攻文笔坡敌阵的主要作战掩蔽设施。分布区域呈放射形,纵长40米、横宽60米,范围约2000平方米。现存端末作业坑27个,从西南面和顺方向的山腰平台分三路向上延伸,突破日军环形主战壕而达山顶。坑形多为圆形,坑壁前高后低,利于隐蔽攻击。其中,大者直径1.8米、深0.9米,可供2~3人隐蔽进攻,小者直径1.2米、深0.7米,可供2人隐蔽攻击。

2. 大偏坡山梁日军阵地

大偏坡山梁日军阵地位于文笔塔北下侧的大偏坡山梁一带,为日军文笔坡主阵地的后侧护卫阵地。山顶地理坐标:东经98°28′42.66″、北纬25°01′08.07″,海拔高程1900米。山梁为南—北走向,南连文笔坡山梁,向北下延至来凤寺后山洼,东临文笔塔下侧筲箕洼,西临大偏坡脚山洼,主要控制从腾冲城西南经来凤寺上文笔坡的山间通道。阵地平面呈斜三角形,纵长约180米、横宽约80米,阵地范围14400平方米,现存遗迹主要有:

大偏坡日军前沿战壕高射机枪掩体

(1)山顶日军交通壕1条。位于大偏坡山梁中段山头上,南—北走向,壕宽0.6米、深0.9米,总长18.4米。南端接山顶日军1号掩蔽部,中段转西接2号地堡,北端向下可通前沿战壕,为日军山顶各工事间的主要连接通道。

(2)日军前沿作战壕1条。位于大偏坡山梁下段斜坡上,从山梁西侧的5号地堡向东北沿山腰斜转而下,至山梁前下端的6号地堡止。战壕平面呈半环形,宽0.7米、深1.5米,总长60米。中下段壕埂上分别有内凸的半圆形高射机枪掩体和外凹的步兵射击掩体各1个,主要对大偏坡脚山洼及上空实施射击控制。

(3)日军地堡7座。分别位于大偏坡山梁主脊及两侧的边坡棱线上,为日军驻守该山的主要防御作战工事。由于当年这一带不在远征军反攻的主线上,地堡多保存完好。其中,1号地堡位于山梁后部缓坡上,坐东南向西北,后侧有通道与主交通壕相连。平面为圆形,直径1.8米、深1.4米,主要对山梁西侧的山洼实施俯射控制。2号地堡位于山梁中段西北侧平地上,逆山势坐东北向西南,后侧设出口与交通壕相连。堡坑平面为圆形,直径3米、深1.1米,主要对西南面的营盘坡山梁实施侧射控制。3号地堡位于山梁中段北侧偏坡上,坐东南向西北,由前端地堡和后侧弹药室两部分组成,前堡平面为圆形,直径1.9米、深1.2米,主要对山梁西侧的大偏坡山洼实施俯射控制。4号地堡位于山梁中段东侧偏坡上,坐西向东,由前堡和后室两部分组成,前堡平面呈圆形,直径2.2米、深0.95米,主要对东下侧的筲箕洼实施俯射控制。5号地堡位于山梁中下段前沿战壕西端,依地形坐南向北,平面为长方形,长2.5米、宽1.5米、深2.6米,主要对前下方的大偏坡脚山洼实施俯射控制。6号地堡位于山梁下段日军前沿战壕东端,依地势坐西南向东北,平面呈长方形,纵长4.1米、横宽2.2米、深1.5米,主要对山下大偏坡山洼中来凤寺上山道路实施俯射控制。7号地堡位于山梁下端东侧偏坡上,依地形坐西向东,顺山而建,后侧有斜坡通道与外界相接。平面呈椭圆形,纵径3米、横径1.6米、深1.8米,主要对前方的筲箕洼实施俯射控制。

(4)日军掩蔽部2座。分别位于大偏坡山梁中下段山脊上,为驻守该山日军的主要作战掩蔽设施。其中,1号掩蔽部位于山梁中段坡顶上,长6.2米、宽2米、深1.6米。西南、东北两角有开口与2、3号地堡相连,当为驻堡日军的人员隐蔽和弹药储存地。2号掩蔽部位于山梁中下段北侧偏坡上,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长4.6米、宽2.8米、深1.2米,东端开口与外界相通,为周边4、5号地堡的日军人员隐蔽和弹药储存地。

大偏坡日军大型兵舍

(5)日军大型兵舍1座。位于大偏坡山梁上段东侧的缓坡上。依地形截山凿成长方形,东南侧开口与文笔坡3号交通壕相接。舍室横长9.7米、纵宽3.5米、深2.2米,地坪面积34平方米。舍内上下两壁各有对应柱洞2个,推测当年曾用圆木架厢支撑并加厚土覆盖。西壁下有用毛石支砌的火塘2个,内有大量灶灰、炭屑等用火遗迹。南部地坪两侧各有方形地下室1个。其中,西侧一个稍大,估计用于储藏蔬菜和杂物;东侧一个稍小,四壁和坑底均用从别处拆来的大漆木匾锯断后围砌,并以石膏勾缝防水,估计用于储藏粮油食品,现匾木已全部糟朽,但漆壳和烫金字碎片尚存。从现存遗迹及规模分析,该兵舍应是当年文笔坡日军的主要生活居住地之一。

(6)日军复合式兵舍5座。位于大偏坡山梁中上段缓坡上,为当年大偏坡日军的主要居住地。兵舍多掘地布设,深0.8~1米,平面呈“十”字形,前为开口,中后为主室,左右两侧为副室。主室一般宽2米、纵长4~5米,可容2~3人居住。左右两室一般长2米、宽0.9~1.2米,可容1人居住。主室两壁下各有1排3个柱洞,推测当时曾以圆木架厢支撑并加土覆盖。

大偏坡日军复合式兵舍之一

(7)日军仓库2座。位于大偏坡山梁东南边文笔塔下侧斜坡上。库址截山而建,平面呈长方形,北面开口与主交通壕相连。其中,1号库长3米、宽1.2米、深1米;2号库长4.8米、宽2.1米、深1.8米。据有关资料记载,该两库原为守山日军弹药和物资储存地,1944年7月28日远征军反攻收复文笔坡时,曾在这里缴获日军数百发炮弹和部分军鞋、服装、被服线等物资。

大偏坡日军仓库区

(8)日军散兵坑5个。分布在大偏坡山梁中下段西、北两侧的边坡上,为日军阵地前沿散兵隐蔽设施,主要对前方敌情实施观察和监视。形状有圆形竖井状和方形竖井状两种。其中,方形3个,完整者长1.2米、宽0.8米、深0.7米;圆形2个,完整者直径0.9米,深1.4米。

(9)美军飞机炸弹坑2个。位于大偏坡山梁中上段西侧平地上,系美军飞机为摧毁山梁上的日军地堡而投炸,但未击中目标。弹坑均为圆形锅底状,大者直径11米、深2.2米,为重磅炸弹坑;小者直径4.2米、深1.1米,为中型炸弹坑。

(10)远征军端末作业坑1个。位于大偏坡山梁上段西侧偏坡上。平面为长圆形,长径2.1米、短径1.3米、深1.5米。东前端仰对大偏坡山梁,西后侧开口连接山洼,为远征军从营盘坡脚山洼向大偏坡实施攻击的作战隐蔽设施。

(二)营盘坡战场遗址

营盘坡战场遗址位于来凤山山顶西北约300米的营盘坡山梁上,为来凤山主峰北翼的日军主要防护阵地,称“樱阵地”。山顶地理坐标:东经98°28′37.90″、北纬25°01′10.22″,海拔高程1917米。据了解,营盘坡系因清末回汉战争期间曾有军队在此筑营驻扎而得名,地理上属来凤山山梁后段主脉。山梁为南—北走势,南接主峰文笔坡,北临山下的叠水河深谷,西俯和顺坝子,东隔山洼可控腾冲城经来凤寺上山的路道。山梁呈长圆形馒头状,纵长约250米,横宽约150米,战场范围32,000平方米。1942年5月日军占领来凤山后,利用原来的营盘加以改造扩修,沿山梁修建了包括山顶主炮阵地、山腰主环壕、前沿作战壕、后方交通壕及相应的大小掩蔽部、散兵坑、藏兵洞、弹药库、兵舍、岗亭等数十处(座)作战设施,派第148联队山炮中队一部百余人常驻该地,作为防守来凤山主峰北翼的主要阵地。1944年7月上旬,中国远征军预备2师奉命反攻来凤山,指定第4团两个营分别承担营盘坡及相邻的文笔坡北面敌阵的攻击任务。但因兵力有限,攻击能力明显不足,加之日军工事严密,火力强大,几经苦战,均未取得有效进展。后经调整部署,改由第4团主要承担营盘坡的攻击任务。7月25日,在美军飞机和地面炮火大面积轰击摧毁山顶日军主炮阵地的基础上,该团从西、北两面挖掘大面积端末作业坑和端末作业壕,利用新式火焰喷射器开路,对该山发起全面攻击。经过昼夜激战,于7月26日下午将守敌彻底击溃,夺回了营盘坡山梁的控制权,为下一步与第6团合力攻克主峰文笔坡敌阵地创造了条件。山上现存遗迹主要有:

(1)美军飞机重磅炸弹坑3组共9个。第一组弹坑共5个,主要分布于山顶中心及周围一带,形状均为锅底形,坑径11.5~14米、深1.5~2.7米。由于山顶地势宽平,炸弹准确命中目标,原日军修建的山顶主炮阵地及相关设施都在轰炸中被大部摧毁,仅有东侧棱线上的一座外围地堡尚存。第二组弹坑共3个,分布于山梁北下端东侧偏坡上,形状均为锅底形,直径9~12米、深1.6~2米。其中,一枚炸弹炸毁日军前沿战壕东端地堡1座,另两枚炸弹未命中目标。第三组弹坑1个,位于山梁后端鞍部上,直径5.4米、深0.9米,从位置推测,当时的意图是轰炸敌阵南侧的主战壕入口,但未命中目标。

营盘坡北下端日军前沿战壕

(2)日军前沿作战壕1条。位于营盘坡北下端偏坡上,为日军营盘坡阵地的前沿阵地,主要对山下叠水河谷一带的上山道路实施俯射控制。战壕平面呈半环形,自西向东环绕山梁前端。壕宽0.5米、深0.7米,总长67米,中段可见日军单兵射击掩体2个,左右两端各有小型地堡1座。其中,东端一座被美军飞机炸弹摧毁,西端一座保存完好。地堡后侧有交通壕通往后山主阵地。

营盘坡山腰日军主战壕西南段

(3)日军环形主战壕1条。系在早年回汉战争时留下的圆环形营盘基础上改建而成,起于山梁南后端的阵地入口处,沿山腰环绕山梁一圈再回到原点,总长335米。修建时为加高前沿挡墙,先沿边坡棱线取土外堆壕埂,形成较宽的壕基和土坎,再沿壕基下挖形成主壕。壕沟宽0.7~1.2米、深1.3~1.7米。埂上每隔3~5米凿一射击掩体,并在壕内土坎上挖凿对应的藏兵洞应对我方炮灰袭击,具有很强的作战和防御功能。战壕总体线路明显,但因远征军反攻时受到炮火反复轰击,西、北两面壕沟掩体多被击毁填平,仅有东南、西南两面遗迹尚存。经清理测量,东南段长129米,西南段长81米。

(4)日军小型地堡2座。其中,1号地堡位于营盘坡山顶东侧边坡上,为日军主炮阵地上残存的外围地堡之一。地堡坐西向东,由前堡和后室两部分组成,并有转弯通道与外界相连。前堡平面为圆形,直径2.4米、深1.5米,主要对山梁东侧山洼间的上山道路实施俯射控制。2号地堡位于山梁北下方的前沿战壕西端,依地形坐南向北,后侧有通道连接后山主阵地。堡室为圆形,直径2.1米、深1.7米,主要对山下叠水河谷的上山道路实施俯射控制。

营盘坡山顶东侧日军地堡

(5)日军机步枪射击掩体14个。分别位于营盘坡山梁东南、西南两面残存的日军主战壕外埂上,为壕上日军的主要作战隐蔽设施。掩体平面为圆形,直径0.9~1.1米、深1.2~1.4米,可供1~2人对外射击。掩体内侧有通道与主壕及相应的藏兵洞相连,出入方便。

营盘坡日军藏兵洞之一

(6)日军藏兵洞2组共15个。分别位于营盘坡山梁东南、西南两面主战壕内侧土坎上,为日军前沿阵地上的小型地下隐蔽设施。洞形多为斜向挖凿的马蹄状,口小底大。其中,南面一组9个因土坎较矮,内部空间一般宽1.2米、深2米左右,可供2~3人隐蔽躲藏;东面一组6个因土坎较高,内部空间较前者稍大,可供3~4人隐蔽躲藏。

(7)日军散兵坑2组共7个。分别位于营盘坡山梁西、北两面主战壕内外的偏坡上,多与远征军反攻时开挖的端末作业坑交错排列,是日军前沿散兵观察和监视我方情况的主要隐蔽设施。形状均为圆形竖井状,坑径0.7~1.7米、深1~1.1米不等。

(8)日军掩蔽部大小各1座。分别位于营盘坡山梁后端主战壕入口处上下两侧。其中,1号隐蔽部位于主壕内侧台地上,横向截山凿成长方形,东西长6米、南北宽3.8米、深2.2米,坑内地坪23平方米,地上可见3排大小共8个柱洞,推测当时曾用圆木架厢支撑并加厚土覆盖。隐蔽部东西两端有通道与主壕相连,墙壁上可见明显的置物窗台。从所处位置及规模看,该掩蔽部应是当时营盘山日军的指挥部所在地。2号隐蔽部位于主壕外侧土埂上,顺山凿成长方形,南北两端有开口连接主战壕,坑长3.4米、宽1.8米、深1.5米,室内地坪上有3排6个柱洞,推测当时有圆木架厢支撑并加土覆盖。从位置和规模看,应是当时日军阵地入口守兵的作战隐蔽设施。

营盘坡日军1号掩蔽部

(9)日军兵舍4座。分别位于营盘坡山梁东南侧主战壕上下的坡坎上,为守山日军的主要生活居住地。兵舍多依地势凿成长方形,大小不等。其中,1号兵舍位于山梁东侧土坎上,坐西向东,横向挖凿为不规则长方形,南侧有通道与主壕相连。舍坑前长11.5米、后长8米、宽5米、深2.2米,室内地坪48平方米,地坪上有前后对应的柱洞4排8个,并出土较多瓦片,推测当时曾用圆木架厢支撑并以瓦片加土层覆盖。舍内有当年日军使用的火塘1个、木炭1坑、置物台1座,并出土火塘上挂壶烧水的铁钩1条、菜刀1把、铜铸玩具手枪1支及较多的铁钉、铜丝等,根据这些情况推测,该兵舍应是当年日军的主要生活居住地。2号兵舍位于1号兵舍北侧,依土坎凿成长方形,长4.3米、宽3.3米、后壁高2.8米,室内地坪14.2平方米,东南角有出口与主壕相连,清理时曾出土一件用铜丝编接的人形玩具,颇有特色。其余两座兵舍分别位于1号兵舍南面的主壕入口上下侧,因激战破坏,形状已不完整。

营盘坡日军1号兵舍

(10)日军仓库1座。位于营盘坡山梁东面主战壕内侧土坎下。依土坎横向挖凿成窄长的两个土坑,中间对面开口转东连接主战壕。其中,北室长3米、宽1.5米;南室长4.5米、宽1.2米。从所在位置和规格看,应是当时守山日军的弹药仓库。

(11)日军岗亭1座。位于山梁南端主战壕入口处一土台上,台长2米、宽1.3米,高于入口坑道0.3米,从所处位置看,应是执勤日军的岗亭所在。

(12)远征军端末作业坑群两区共96个。分别位于营盘坡山梁西、北两面的斜坡上,为中国远征军反攻营盘坡敌阵的主要作战隐蔽设施。其中,一区位于山梁西面斜坡上,可见端末作业坑69个,单坑形状多为圆形,前高后低,直径1.2~3米、深0.4~1.2米不等,整体从西面和顺方向的半坡平台分路向上交错延伸,突破山腰日军主战壕而达山顶,分布范围约3000平方米;二区位于山梁北面斜坡上,可见端末作业坑27个,单坑形态与一区类似,整体从北面叠水河方向的山脚洼地分路向上交错延伸,突破山腰日军主战壕而达山顶,分布范围约2000平方米。

营盘坡远征军端末作业坑群之一

(13)远征军端末作业壕3条。分别位于营盘坡山梁西、北两面偏坡上,形状均为点线相连的折线式沟壕,为远征军反攻中除端末作业坑外的另一种仰攻作战设施。其中,1号壕位于山梁前端中线上,自北而南分三折向上突入日军山腰主战壕内,壕宽0.55米、深0.9米,总长25.5米,转角处挖设射击掩体3个。2号壕位于山梁西侧日军主环壕以内的斜坡上,分三折向上延伸至山顶,壕宽0.7米、深0.9米,总长21米,转角处设射击掩体2个。3号壕位于山梁东北侧日军主战壕以内的缓坡上,分两折向上延伸至山顶,壕宽0.6米、深0.5米、总长14米,转角处设射击掩体2个。

营盘坡山梁远征军端末作业壕之一

(三)象鼻子(上下台)战场遗址

象鼻子(上下台)战场遗址位于来凤山顶东南侧的象鼻子山梁上,因地形远看如曲折延伸的大象鼻子而得名,属主峰东南山梁的自然延伸部分。具体分上下两台,当地也称一台坡和二台坡。1942年5月日军占领来凤山后,曾沿山梁修建上下两组防御工事,作为主峰南翼的外围防守阵地。1944年7月上旬中国远征军预备2师奉命反攻来凤山,曾指定第5团所部两个营分别承担该地上下两台及文笔坡山梁南面敌阵的攻击任务。但因兵力有限,攻击能力明显不足,加之日军阵地工事严密,火力强大,几经苦战,均未取得有效进展。后经调整部署,改由第6团主攻文笔坡,第5团主要承担象鼻子山梁上下两台的攻击任务。7月27日,第5团在我炮兵连日轰击摧毁山顶日军工事的基础上,兵分两路,从山梁上下两台的西南面斜坡挖掘大面积端末作业坑,利用新式火焰喷射器开道上攻,终日反复冲杀,于当晚将守敌击溃,夺回了象鼻子山梁的控制权。现存遗迹主要包括上台坡和下台坡两组。

1. 象鼻子上台坡战场

位于来凤山主峰东南约250米的象鼻子上台坡山梁上,当地也称“二台坡”。地理坐标:东经98°28′51.01″、北纬25°00′57.73″,海拔高程1891米。地形为西北—东南走向,上接文笔坡山麓,下通象鼻子一台坡,为日军侵腾期间在来凤山设置的“梅阵地”的上半部分,分别对东北面的腾冲南门街、东南面的象鼻子一台坡、西南面的和顺水碓一带实施俯射控制。山梁为西北—东南走向,地形略呈斜三角形,纵长240米、横宽80米,战场范围15,300平方米。现存遗迹主要有:

(1)日军山梁主交通壕2条。分别位于上台坡山梁的上下两面坡地上,为贯通连接山上各类工事的主要通道。其中,1号交通壕位于山梁前下端斜坡上,从山顶外环壕东南侧沿斜坡向下延伸,前端平面呈树杈状。主线从上至下沿山梁南侧延至山脚出口,壕宽0.6米、深1.3米,单线长145米,沿线有日军射击掩体3个、小型地堡2座、藏兵洞1个、人员隐蔽崖口4个、中型兵舍1座、复合式兵舍2座。支线从中下段开口转东截山而过,再转东南沿山梁边坡而下,至山脚东侧止,壕宽0.6米、深1.3米、总长45米,沿线有日军掩蔽部1座、中型兵舍1座。2号交通壕位于山梁后段的鞍部缓坡上,自山顶东北面外环壕开始,沿山梁棱线向北延伸至北端文笔坡脚,再转折向西延伸,至新修上山公路被截断约30米,再转南向上延伸接山顶外环壕,现存壕线总长134米、宽0.7米、深0.9米,沿线有日军大小兵舍3座。

象鼻子上台日军山顶主堡

(2)日军山顶主堡1座。位于上台坡山顶东侧制高点上。利用山椎凿空堆土而成,外表形状为圆形,直径12米,高于地表1.4米。清理结果,堡室以南壁为基线呈半圆形,最大直径5米,室内面积24平方米。南壁中间开转角出口与战壕相连,地坪上可见柱洞2排共7个,推测堡室曾用圆木架厢支撑并堆土覆盖。内壁可见有多个方形土台,可能用于置放武器弹药。地堡位居该山日军阵地的核心,居高临下,可分别对北面的腾冲城,东面的象鼻子下台坡及南面的山洼实施俯射控制。

(3)日军山顶主战壕2条。位于上台坡山顶高地周围,平面呈圆环形,分内外两层布设。其中,内环壕环绕中心地堡一圈,周长41米、宽0.5米、深1米。环壕南面设十字开口,向北转入中心地堡,向南连接外环壕,为中心地堡的主要防护设施和出入通道。外环壕位于山顶周边棱线上,平面呈圆环形,围绕中心地堡及山顶4号掩蔽部一圈,壕宽0.6米、深0.9米、总长152米,内侧有通道连接主堡,外接交通壕可达山梁前后各点,壕沟内侧可见日军大小藏兵洞10个。外侧分设单兵射击掩体2个,外围地堡3座,是日军主堡外围的主要防御阵地。

象鼻子上台日军主战壕

(4)日军外围地堡6座。分别位于上台坡山顶周边及山梁下段的偏坡上,为日军驻守该山的主要外围作战设施。其中,1号地堡位于山顶东南侧棱线下,堡室为圆形,直径1.9米,深1.5米,后侧开口与山顶外环壕相接,主要对东南面的象鼻子下台坡山梁实施俯射控制。2号地堡位于山顶南侧棱线下,堡室为圆形,直径1.4米、深1.2米,后侧设开口与外环壕相连,主要对山梁南面山洼实施俯射控制。3号地堡位于山顶西南侧偏坡上,由前端堡室和后侧隐蔽洞两部分组成,堡室直径2.3米、深1.3米,主要对西南面的和顺水碓后山形成俯射控制。4号地堡位于山梁下段西南侧偏坡上,平面呈圆形,直径2.1米,深1米,后面开口连接主交通壕,主要对西南面的山洼一带形成俯射控制。5号地堡位于山梁下端东侧缓坡上,坐北向南,由前堡与后室两部分组成,前堡为圆形,直径2.2米,深0.9米,主要对南面的象鼻子下台坡山梁实施俯射控制。6号地堡位于山梁下段东北侧偏坡上,由前堡和后室两部分组成,前堡直径2.7米,深1.6米,主要对东北面山下的腾冲城方向实施俯射控制。

象鼻子上台日军外围地堡之一

(5)日军掩蔽部2座。分别位于上台坡山梁中部和前端斜坡上,为守山日军的主要作战隐蔽设施。其中,1号掩蔽部位于山顶平地上,依地形横向凿成长方形,长5.1米、宽1.8米、深1.6米。室内东西两侧各有出口,东接主堡,西通外层环形战壕。从所处位置推测,当是守山日军的指挥部所在地。2号隐蔽部位于山梁下段东侧偏坡上,坐西向东,依地势凿为长方形,长 3米、宽 1.7米、深1.6米,两端各有出口,北接交通壕及7号地堡,南接5号兵舍,为该地日军的主要作战隐蔽设施。

(6)日军机步枪射击掩体共5个。位于上台坡山顶主环壕和山梁前段的主交通壕上,为日军前沿阵地的主要作战设施。掩体平面呈圆形,完整者直径1.3米、深1.2米,可供1~2人射击使用。

象鼻子上台日军藏兵洞之一

(7)日军大小藏兵洞共10个。分别位于上台坡山顶外环壕和山梁前端主交通壕上,多利用壕沟内侧土坎开凿而成,且与前侧的地堡和射击掩体对应设置,为日军前沿阵地上的小型地下隐蔽设施。形状多凿成斜口罐腹形,口小底大,可有效躲避我方炮火的袭击。其中,小者深1.9米、内宽0.85米,可容2~3人藏身;大者深2.9米、内宽0.8米,可容3~4人藏身。

(8)日军散兵坑4个。位于上台坡山梁西南面外环战壕以下的斜坡上,多与远征军反攻时开挖的端末作业坑交错排列,是日军前沿散兵观察和监视我方情况的主要设施。坑形为圆形竖井状,完整者直径1.1米、深1.2米。

(9)日军人员隐蔽崖口4个。位于上台坡山梁前段日军主交通壕上,多利用壕沟内侧较高的土坎凿成,上有厦状顶盖遮蔽,主要供壕内往来人员隐蔽使用。形状多长方形,完整者长2.6米、宽1.4米、高1.5米。

鼻子上台日军5号兵舍

(10)日军各型兵舍两组共7座。分别位于上台坡山梁上下两端的隐蔽部位,为守山日军的主要生活居住设施。第一组共3座,位于山梁后段与文笔坡相交的鞍部东侧交通壕沿线。其中,1号兵舍位于文笔坡脚交通壕拐弯处,截山开挖为长方形,长2.5米、宽2.3米、深2.1米,可供3~4人居住。东西两壁下各有柱洞3个,推测当时曾用圆木架厢支撑并加厚土覆盖。2号兵舍位于1号兵舍南19米处的交通壕内侧,平面为长方形,长2.5米、宽1.5米、深1.4米,可供2人居住。3号兵舍位于2号兵舍东南7.8米处交通壕内侧,形状前方后圆,长3米、宽1.3米、深1.7米,可供1~2人居住,后圆部分高于前室0.6米,应为置物台。第二组共4座,分别位于山梁下段两侧缓坡上。其中,4号兵舍位于山梁下段东北侧偏坡上,北侧开口与2号隐蔽部及交通壕相接,舍室为长方形,长2.8米、宽2.4米、深1.9米,可供3~4人居住。5号兵舍位于山梁下段中线缓坡上,横向截山而建,西南角开口与主交通壕相接,舍室为长方形,长2.8米、宽2.5米、深2.3米,可供3~4人居住,东西两壁有对应的两排6个柱洞,推测当时曾用圆木架厢支撑并加厚土覆盖。6号兵舍位于山梁下段西南侧偏坡上,舍室为长方形,长4.5米、宽1.2米、深1.4米,北面中间开口与主交通壕相接,内室分上下两台,上为置物台,下为住宿位,可容1~2人居住。7号兵舍位于6号兵舍以东10米处的交通壕末端,与主壕出入口呈“十”字形相交。舍内分左右两室,右室长2米、宽1.1米、深1.2米,左室长1.8米、宽1米、深1.2米,总体可容2~3人居住。

(11)远征军端末作业坑群一组共22个。主要分布在上台坡山顶西南侧的偏坡上,从山下和顺水碓方向的山腰平台向上延伸,突破日军棱线防御工事而达山顶,为远征军仰攻上台坡敌阵的主要作战掩蔽工事。坑形多为圆形,上深下浅,便于仰射攻击。大者直径2.4米、深1.4米,可供3~4人隐蔽攻击;小者直径1.6米、深0.9米,可供2~3人隐蔽攻击。

2 .象鼻子下台坡战场

象鼻子下台坡战场位于来凤山主峰东南约500米的象鼻子下台坡山梁上,当地也称“一台坡”。山顶地理坐标:东经98°28′57.08″、北纬25°00′50.76″,海拔高程1861米。山梁北—南走向,北接二台坡山麓,东俯腾冲城南门街,南临洞山上绮罗和中绮罗,西控下绮罗与和顺水碓之间的金银堆开阔地,属来凤山主峰南翼日军外围前沿阵地。战场平面为长圆形,长160米、宽80米,范围12,000平方米,现存遗迹主要有:

象鼻子下台日军大型复合式兵舍

(1)日军大型复合式兵舍1座。位于下台坡山梁后段与上台坡相接的鞍部上,整体平面为长方形,总长7.1米、宽5米,低于地表1.5米,南端有斜坡通道与外界相连。内部中间为0.6米宽的公用通道,左右两边由两组6个单体兵舍相向组合而成,如常见的宾馆房间布局。兵舍均长2米、深1.5米,大者宽1.3米,可容2人,小者宽0.7米,可容1人,总体可容8~10人居住。

象鼻子下台日军1号主堡

象鼻子下台日军2号主堡

(2)日军山顶主堡2座。分别位于下台坡山梁中前段稍微凸起的两处高地上,为日军驻守该山的核心防御工事。其中,1号主堡位于山梁中段,利用高地凿成三层同心圆状的环形地堡,环堡南北纵径24米、东西横径20米,占地面积380平方米,总体高于地表1.2米。中心点内部掏空为圆形堡室,直径13米、深1.4米、壁厚2.4米。上顶原用圆木加厚土覆盖,现已坍塌。东侧有出口与外壕相通并连接其他工事。外围二层环壕周长35米、宽0.5米、深0.8米,壕壁有人员隐蔽崖口1个。外围三层环壕周长52.5米、宽0.5米、深1.5米,壕沟内有人员隐蔽崖口1个,壕埂上设机步枪射击掩体3个。整堡可分别对东北山下的腾冲城、西南山下的绮罗金银堆开阔地实施俯射控制。2号主堡位于1号主堡前48米处的山梁前端高地上,平面呈圆形,直径14.6米,占地面积167平方米,高于地表1.4米。堡室凿为圆形,直径8.2米、深1.5米,北壁上开口并分岔与东西两侧的主交通壕连接。堡内中心点上设一高台,堡壁下可见对应的柱洞多个,以此推测,当时曾用圆木在外壁与中台之间搭接架厢支撑并加厚土覆盖。该堡与后侧的1号主堡相呼应,可分别对东南面山下的腾冲城和西南面山下的绮罗等地实施俯射控制。

(3)日军山梁环形交通壕1条。位于下台坡山梁中前段周边棱线上,东北起于1号主堡左侧外环壕,环绕山梁一圈后回接该堡右侧外环壕。壕沟宽0.6米、深0.8~1.2米,总长150米。其中,山梁东侧一段47米为耕作损坏填埋,实存103米。主壕沿线左右两面有多条长短壕沟将各部位上的大小地堡、掩蔽部等设施连成一体,为该日军阵地上的主要交通联络线。

(4)日军大小掩蔽部3座。分别位于下台坡山梁中前段两座主堡附近。其中,1号掩蔽部位于山梁中后段1号主堡东侧外环壕上,依地形坐东向西凿成长方形,长6.6米、宽4.3米、深0.8米。西、南两侧开口与战壕相接。从位置及规模看,当是1号主堡的人员隐蔽和弹药储藏室。2号掩蔽部位于山梁中后段1号主堡北侧坡地上,顺山凿成长方形,长2.2米、宽3米、深1.2米,东壁向外凿一深1.2米、宽0.9米的椭圆形地洞。从所处位置上看,该掩蔽部应是日军1号、2号外围地堡的人员隐蔽和弹药储藏室。3号掩蔽部位于山梁南下部偏坡上,南距日军5号地堡13米,截山凿成长方形,长2.3米、宽1.5米、深1米。西侧开口连接主交通壕。从所处位置上看,当属南下方日军5号外围地堡的人员隐蔽和物资储存场所。

象鼻子下台日军交通壕

象鼻子下台日军3号外围地堡

(5)日军外围地堡7座。分别位于下台坡山梁中前段棱线上下的坡地上,为主堡外围日军的主要作战防御工事。其中,1号地堡位于山梁中后段西侧,平面呈圆形,直径2.1米、深1.5米。东设出口与主交通壕相接,主要对山梁后段西侧及以上的上台坡山脚一带实施侧射控制。2号地堡位于山梁中后段北侧平地上,堡室呈椭圆形,纵径2.5米、横径1.8米、深1.5米。南侧开口连接主交通壕,主要对东面山下的腾冲南门街一带实施俯射控制。3号地堡位山梁中段东侧偏坡上,由左前端的堡室和右后侧的藏兵洞两部分组成,西面有出口通道与山梁主交通壕连接。堡室平面为圆形,直径1.5米、深2.1米,主要对东北面山下的腾冲南门外一带实施俯射控制。4号地堡位于山梁中前段东侧的偏坡上,西北侧有出口通道与山梁主交通壕相接。堡室平面呈圆形,直径1.5米、深1.1米,主要对东面的腾冲南门外至上绮罗一带实施俯射控制。5号地堡位于山梁右前端棱线下的偏坡上,东北面有开口接主交通壕。堡室平面为圆形,直径1.4米、深1.1米,可对西南面山下的中绮罗、下绮罗一带实施俯射控制。6号地堡位于山梁南下端偏坡上,西距5号地堡13.5米。平面由前后交错的两个长方形深坑组成,右前为堡室,左后为弹药室。中后侧有阶梯通道与主交通壕相连。堡室长2.3米、宽1.4米、深1.6米,可对南面山下的中绮罗、下绮罗一带实施俯射控制。7号地堡位于山梁左前端棱线下的偏坡上,西距6号地堡3.8米,北侧开口连接主交通壕。地堡平面为长圆形,长径3米、短径1.9米、深0.9米,可对东南面山下的上绮罗一带实施俯射控制。

象鼻子下台日军交通壕上的人员隐蔽崖口

(6)日军人员隐蔽崖口4个。位于下台坡山梁中段1号主堡东南面的主交通壕上,利用壕沟内侧土坎凿成长方形,上有厦状顶盖遮蔽,主要供交通壕内往来人员隐蔽使用。单体崖口大者面宽1.9米、进深0.9米、高1.6米;小者面宽 1.4米、进深0.9米、高1.7米。

(7)日军散兵坑5个。位于下台坡山梁中前段西侧偏坡上,与远征军反攻端末作业坑交错排列,为日军阵地前沿散兵的观测和作战掩体。坑形均为圆形竖井状,其中完整的一个直径1.55米、深1.1米。

(8)远征军反攻端末作业坑群一组共26个。位于下台坡山梁中前段西侧的偏坡上,为远征军反攻该山的主要作战隐蔽工事。从下绮罗金银堆方向的山腰平台向上延伸,突破日军棱线主交通壕而达山顶,分布范围呈放射形,面积1800平方米。坑形多为圆形,前高后低,利于仰攻。其中,大者直径2.6米、深1米,可供3~4人隐蔽攻击;小者直径1.2米、深0.6米,可供1~2人隐蔽攻击。

来凤山抗战遗迹分布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