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众传播媒介对陕南民俗文化变迁的影响

大众传播媒介对陕南民俗文化变迁的影响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泛性、迅速性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播,民俗文化成为大众传媒报道的一项重要内容,扩大了民俗文化的传播范围,使之具有广泛性的特征。大众传播媒介对民俗文化的传播,大多是通过对民俗内容报道、民俗文化意义的解读等方式表现出来,如媒体对于褒河栈道、汉中社火、饮食小吃等的报道。
大众传播媒介对陕南民俗文化变迁的影响&;;&;;&;;&;;_汉水文化研究集刊4

大众传播媒介对陕南民俗文化变迁的影响[1]

陈 燕

陕南位于汉水流域上游,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地处西部和中部地区南北交汇之处,由于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历史环境的独特性,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文化,既交叉融合,兼容了中原和西北地区的许多特点,又形成了自成体系、别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如年节习俗(腊八、祭灶神、拜年、耍狮子、龙灯、彩莲船、过大年、二月二炒苞谷花、清明禁火寒食、端午挂艾蒿和菖蒲、吃粽子、喝雄黄酒、六月六晒衣服、中秋赏月)、婚姻习俗(背见、看婆家、认门、送节、婚前准备、结婚、回门)、民间活动(赶庙会、烧拜香、社火)、其他习俗(做满月、修房、祝寿、殡葬习俗)等。

民俗是人们(包括不同民族、阶级和阶层)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创造、孕育和传承的风俗、习惯、心理、观念。民俗文化即民间风俗文化,是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人们普遍认同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有着浓厚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征,一旦形成后,对人们生活方式、行为认知和思维判断都有一定影响。

时代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产生后,成为民俗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传媒以其强大的传播速度、力度和新兴的传播方式,加深了报道内容,也加大了民俗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民俗的跨民族、跨地域和跨文化传播,给传统民俗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极大地影响了民俗文化传播。作为我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陕南民俗文化日渐受到新传播环境下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随之出现变化,一些传统民俗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或被简化,而一些新的民俗文化慢慢被人们接受,并融入当地传统的民俗文化中,像结婚穿西式婚纱、礼服,但仍保留了陕南当地特有风俗,如公婆化妆等,只是其中融入现代时尚元素。

一、陕南民俗文化的变迁

大众传播媒介,作为大众交往、信息传播的工具,其诸多的传播优势使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运用大众传播媒介这种工具来反映、记录、描述和诠释民俗文化,其对民俗文化变化产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一定社会环境和传播环境下,传统的民俗文化正发生变迁和整合。

1.民俗文化传播环境的变迁

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指出,“媒介即讯息,任何技术都在逐渐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的环境,环境并非积极的包装用品,而是积极的作用进程”。传播环境是存在于传播活动周围所特有的情况和条件的总和,如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媒介环境、教育环境等,是物质条件和非物质条件共同构筑而成的整体环境。传播环境往往以特定的时代、民族、区域等为传播背景,民俗的变迁是一种客观规律,并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但民俗文化往往和特有的传播环境紧密相连,传统的相对稳定的传播环境保证了民俗文化传承的纯正性,但也带来传播范围狭小的弊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进步、交通的便利、地区交往频繁、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群体范围和地域范围不断扩大,旧时的较为封闭的以言传身教为主的民俗传播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传播环境的改变相应地带来了民俗文化的变迁。

2.民俗文化传播媒介的变迁

传统的民俗传播,大多为口语传播、小范围的群体传播、仪式活动传播及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使得记录、反映和传播民俗文化的媒介日趋增多,如2011年汉中本土电影《迷途》就是通过电影这种媒介宣传了本土文化。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手机等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近年来,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第四媒体”和“第五媒体”已深深渗入民众中,带来了信息传播领域的全新变革和媒介空间的扩大,新的传播媒介日趋成为民俗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传播途径,加速了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下民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一般而言,传统民俗文化只在特定领域流行和传承,而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可打破这种时空局限,在较大范围内实现较长时间传播,且媒体化的民俗文化更易于被反复复制、加工,不断活跃于传播领域,影像传播中,民俗文化已渐渐成为其中重要的传播元素,只是这种民俗是被加工、改造过的“民俗”。

3.民俗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变迁

民俗在数千年的传播和传承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会根据时代、环境、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变化而不断变迁、融合和创新。如陕南旧时兴盛的赶庙会,多设在寺庙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固定的时间举办,以寺庙的名称为会名,赶庙会也被称为“赶会”。这类庙会,其实就是在过去交通不方便的情况下,人们进行物资交流的一个场所,随着交通便利和物质丰富,现在的庙会已经不是传统形式上的商品买卖场所,而是庙宇确定的会期,以进行敬神祈祷、许愿还愿等仪式性活动为主,有时还会安排一些当地的戏剧、杂耍或颇具特色的民间活动。再如过去由于条件的限制,结婚时接亲、送亲,都是走路或骑自行车,如果在路上遇见另一个结婚的,叫“冲喜”,是不吉利的,新娘之间要互换腰带、手绢或提前准备好的小礼物,而现在都是坐汽车结婚,路上遇见另外的新人也不必下车互赠礼物。

当然,这种民俗文化的变迁和受众心理变化也有一定联系,受众的需要和选择心理,也会促进其有意识选择保存、传承一些和自己生活紧密相关或自己能理解、记忆的民俗,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民俗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变迁。

二、大众传播媒介对陕南民俗文化变迁的影响

1.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播,具有广泛性特征

民俗文化有了大众传播媒介这些新兴载体,其传播广度和速度有了极大改善,大众传播媒介和民俗文化两者的结合,极大增加了民俗文化的传播速度,跨地域、跨媒介传播,使传统的民俗文化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构建了一种基于现代化传播环境和传播手段下的全新的民俗文化氛围,增强了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泛性、迅速性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播,民俗文化成为大众传媒报道的一项重要内容,扩大了民俗文化的传播范围,使之具有广泛性的特征。大众传播媒介对民俗文化的传播,大多是通过对民俗内容报道、民俗文化意义的解读等方式表现出来,如媒体对于褒河栈道、汉中社火、饮食小吃等的报道。

根据钟敬文先生的观点,民俗具有四种主要的社会功能:教化功能、规范功能、维系功能、调节功能。此外,它还可在一定时期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群体内外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和凝聚力。“民俗传播,就是利用大众传媒传播民俗文化,使人们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与民俗生活,同时反映其时代变迁。”陕南民风醇厚,历来有着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民俗,2010年8月,陕西城固县博望镇在新农村建设中首创以“知足知恩、知荣知耻,知法知德”为主题的“六知”农民教育活动,评选“好婆婆”“好媳妇”,引起社会、政府和媒体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新闻联播、新华网、网易等多家媒体纷纷予以报道转载,正面且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和推广了陕南优良的民俗文化。

大众传播时代,陕南民俗文化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全新的时期,大的社会环境赋予了民俗文化传播活跃的氛围,因此,陕南特有的民俗文化要得到进一步的传播与传承,应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强化并泛化其自身的传播。

2.大众传播媒介的技术手段和民俗文化的艺术性相融合,使民俗文化更具传承性

传统的传播环境保持了民俗文化传播的稳定和纯正,但也限制其在大范围的传播,其传承的范围往往越来越小。传承是文化的代代相传,大众传播媒介先进的技术性,良好的存储功能,使民俗文化得以形成纸质、影像资料或电子文档保存,避免了某些民俗文化在某一时期小范围传播中遗失。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大众传播方式破坏了传统的传承氛围,对民俗文化传承并不能起到显著作用,但我们必须看到,大众传播通过技术手段很好地保存、推广、宣扬了民俗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大了一些不利于口语传播的民俗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任何民俗文化,只有让越来越多的受众知道、了解、关注,才能激发人们去保护、传承民俗文化的欲望。另外,随着博客、播客、拍客的兴起,手机媒体和互联网的结合,使得更多的民俗文化得以被人们(更多的是青年一代)发现、挖掘并随时进行传播。

如汇聚了巴蜀文化、秦陇文化、吴楚文化,极具地域民俗文化特色,作为陕南民俗文化重要传承的汉中社火,本是由民间发展而起,起初为群众拜神祭祀的活动,后逐步演变,成为群众吉庆的集社活动,多为民间自发行为,汉中日报、汉中电视台等媒体,相继对汉中社火进行相关报道,将这种传统的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的陕南民间艺术融合了大众传播媒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去研究、保护,也引起了政府的关注和重视,每年都由政府组织协调,或在春节期间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三天分乡镇轮流入县城进行社火游演,或组织参加陕南首届民歌节、汉中市文化艺术节、南郑县“两节一会”等活动,社火在传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媒介欣赏到这种具有独特生命力的民间艺术,深受群众青睐,增强了民众的历史文化感。

3.传播的片面性和选择性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从陕西、汉中、安康等地方媒体看,对于陕南民风民俗的报道还是较为频繁,如社火、皮影戏、桄桄戏、丈头木偶等,这些都是艺术传播的重要内容和形式,也是目前地方媒体文化报道的内容之一。但遗憾的是,地方媒体的影响力不高,难以形成大范围传播,而国家级媒体对于此类报道是有限的,报道内容也更多选择一些知名度较高的民俗文化,而且报道过程中,往往融入编导、主创等媒体从业人员对民俗文化的理解,易使民俗失去原生态的面貌,传播带有一定片面性和表面性,而且这样的传播内容和传播范围,也会逐渐影响受众对于地方民俗文化的认知。

大众传播媒介的兴盛,一方面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播,但在一定程度上,大众传媒在对民俗文化传播过程中,为受众提供的是一种典型的媒体环境,传播的是一种影像化或媒体化的民俗文化,弱化了民俗文化传播中的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如过年时,人们不再走亲访友拜年,甚至也不再写信、寄贺卡,而是通过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QQ、MSN、微博、微信等方式拜年,一些传统的年节民俗文化逐渐被人们所遗忘或忽视,媒体化的年节民俗,更多地被人们接受并成为一种新的民俗。而且传媒在传承民俗、创造新民俗文化的同时,民俗文化的大众传播慢慢脱离了传统民俗活动特有的氛围,未能有效发挥民俗文化独有的感染力效果,且媒体化的民俗文化传播的传受双方缺乏面对面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民俗文化的现场性,难以引发受众的认同感,降低了民俗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大众传播媒体时代,传播环境和传播媒介的变迁,使得大众传媒通过现代化的技术和媒介手段影响民俗文化,已成为一种必然和无法更改的趋势,这是社会发展的潮流所在,民俗文化是需要传播的,只有在传播中才能焕发其新的生机。应当看到,大众传媒在民俗文化和受众间构建了沟通和传播的桥梁,我们在尽可能利用大众传媒发挥其传播、传承民俗文化的优势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媒体善设议程的功能,更要注意维护陕南固有的民俗文化传播、传承的原生态环境,让更多的民众了解、认知陕南特有的民俗文化,让其在时代演进过程中,在保持陕南民俗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具有越来越丰富的表现形式和越来越旺盛的生命力。

【注释】

[1]本文为陕西理工学院“汉水文化”省级重点学科资助课题《传播学视阈下陕南民风民俗变迁研究》。该文原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5期下半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