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族节日饮食风俗】

【汉族节日饮食风俗】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是日,一般杀鸡宰鸭或买羊肉,并加当归、八珍等药物炖食;亦有用糯米、龙眼、糖等蒸成米糕而食的,均谓“补冬”。吃年汤 汉族民间饮食风俗。流行于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汉族,以及与汉族杂居的满、回等少数民族之间。供春节后数日食用,不用生粮、生肉做饭做菜。江淮地区的和县、含山等地,则称此俗为“吃长年饭”。汉族岁时饮食风俗。流传于湖北部分地区。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汉族节日饮食风俗】_实用中国风俗词典

【汉族节日饮食风俗】

补冬 汉族节日饮食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俗谓冬至日为冬季开始,需要进补,以度严冬。是日,一般杀鸡宰鸭或买羊肉,并加当归、八珍等药物炖食;亦有用糯米、龙眼、糖等蒸成米糕而食的,均谓“补冬”。

搓丸 汉族民间饮食风俗。流行于福建等地。冬至节前数日,将糯米磨粉,后置阳光下晒干。到冬至前晚,先备烛一对,橘子10个(橘上各插纸花),筷一双,蒜苗两株,陈列盘中,放置中堂桌上,也有在案前陈列和合双仙象,瓶插水党菊花束。然后将糯米粉用开水调成糊,集合全家老小于祖宗香案前搓丸。搓时烧香点烛,以示诚敬。开始时必先搓小丸,然后分别做成银锭、银圆、荸荠等形状,搓时孩子们还唱“红红水党菊,排排兄弟哥”等民谣为乐。冬至早晨,将丸煮熟用糖或豆粉拌匀,先祀神祭祖,后合家分食。现仍有流行。

吃年汤 汉族民间饮食风俗。流行于安徽南部,尤以徽州各县(歙县、黟县、祁门绩溪、休宁等)为盛行。时间在夏历腊月二十四以后、除夕之前。明清两代,徽州人多外出经商,每逢腊月二十四,经商之人纷纷归家团聚,择一吉日,夜晚全家围坐,叙旧祈新,彻夜不眠地“做年”(或称“坐年”)。是夜,全家人动手做“年汤”:将事先买好的一个猪头(称“寿猪头”、“寿头”)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熟,然后捞起放入他器中。再将调好的米粉,搅在猪头汤里,加进肉丁、冬笋、丁香等佐料,使汤呈糊状。其味鲜美异常。盛汤入碗盏,焚香祭祖之后,全家人团坐而食,故名。因含有合家团圆祝福意,故俗以汤吃得越多越吉利。有的还将汤馈送亲友族邻分享祝福,受者无不欢喜。

隔年陈 我国民间岁时饮食风俗。流行于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汉族,以及与汉族杂居的满、回等少数民族之间。除夕前数日,即将新年(春节)期间所需一切熟食储备好。供春节后数日食用,不用生粮、生肉做饭做菜。新年吃旧年的饭菜,故名。有家给人足、年年有余吉祥之意。吃的日子越长越好,富户有的吃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贫者也一般吃到正月初二。春节间待客,亦吃“隔年陈”。江淮地区的和县、含山等地,则称此俗为“吃长年饭”。

压甑饭 又名“隔年陈”。汉族岁时饮食风俗。流传于湖北部分地区。民间以正月初数日内不用生米做饭为吉,故于除夕日一次做几天饭,称“压甑饭”。湖北《汉川县志》:“饭兼数日之炊曰压甑饭,又曰隔年陈,新年择日开炊,谓之接甑饭。”

分岁酒 亦称“分岁饭”、“守岁饭”、“宿岁饭”等。我国民间节日饮食风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大年三十夜,祭祖先毕,长幼聚饮,通宵达旦,也有至夜半而止。一夜连两岁,故名。陈善《杭州志》:“古有守岁之宴,言为达曙饮也。今至夜分而止,故谓之分岁酒。”清时北京,民间举行分岁酒宴时,同时备酒饭祭祖,饭上插松柏树枝,缀以金银、枣、栗、龙眼、香枝,待正月初五(破五)时始撤去。“枣”谐音“早”,“栗”谐音“立”,“龙眼”取“龙“字,“香枝”取“枝”字,“枝”又谐音“子”,串读即“早立龙子”吉祥语。

煮长菜 汉族岁时饮食风俗。流行于云南地区。春节期间常见的一种饮食习惯。夏历除夕,家家都要煮一锅杂烩菜,以青菜、白菜、粉条为主,杂以猪肉豆腐、笋丝、冬菇等。青菜、白菜不用刀切,整叶放入锅煮,取“长吃”之意。其量够吃几天,在元宵节前随吃随添,亦取“长吃”之意。几天后,“长菜”发酵生出一种酸味,吃起来别具风味。云南人酷嗜此菜,至今流行不衰。

年根饭 亦称“年羹饭”。一种留剩饭过年的祈福活动。做年根饭,是汉族民间的一种岁时饮食风俗。流行于湖南地区。夏历除夕,家家皆以籼米掺和糯米作年饭,往往多煮一些,使米饭有剩余,用作来年的“饭根”(又称饭娘),含有“富贵有根”之意,故名。按传统惯例,须食至初三日以后,初一早餐忌饭,因“饭”、“患”谐音,取避凶趋吉之忌。在农家,除夕还以年根饭饲牛、狗。饲牛时,以青菜加糠料拌之;饲狗,则加熟肉数块,视其先吃何物,以卜来年米肉之贵贱。

十大碗 汉族民间吃年夜饭的10种菜肴的统称。流行于浙江西部地区。每逢夏历除夕晚吃年夜饭,桌上必须要有10碗菜,讨“十全大福”之彩。而且必有肉丸,象征“团圆”;有青鱼,表示“清清洁洁,有吃有余”。最后要吃面条,称“长寿面”。

饮屠苏酒 汉族节日饮食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屠苏”,为药名,其方用大黄、蜀椒、桔梗、桂心、防风、白术、虎杖、乌头等八种药合而为剂,名“屠苏散”。除日(或元日)用以调酒,称屠苏酒。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饮时,先贺小者,因小者得岁,老者后之,因老者失岁。俗传元日饮此酒,可除瘟气。另一说,为唐韩谔《岁华纪丽》注“屠苏”云:“俗说屠苏,乃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遗闾里一药贴,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其人姓名,但曰屠苏而已。”宋代仍流行。

吃长寿面 汉族民间岁时饮食风俗。流行于四川川西一带。正月初一,按例每家都要吃一顿面条,以为可使人健康、长寿,故名。相传汉东方朔云:彭祖长寿,活到八百岁是因为脸长。“脸”可称“面”,“脸长”即“面长”,而面条细长,赋予“长寿”之意。故是日走亲串友时,喜欢携挂面为礼物。

吃头甜 汉族岁时饮食风俗。流行于台湾、福建地区。夏历元旦早餐煮甜汤圆全家聚食,或喝泡着红枣、瓜条的甜茶,象征新年开头就有甜蜜的好彩头。在接待来拜年的客人时,也请他们喝甜茶,还要相互说些吉利话,如“食甜甜,快长快大”,“食甜甜,越活越年轻”等。

吃年酒 我国民间节日宴饮风俗。流行于全国绝大多数地区。主要是汉族,回、满、蒙等少数民族也流行之。在夏历新年(春节)期间,各户设酒宴请尊长。此俗由元旦(正月初一)子孙向家长进椒酒的风尚演化而来。椒,即花椒。椒酒,用椒实浸制的酒。宋以后,多用普通酒代之。山东乐陵等地俗呼之“吃年茶”。安徽江淮地区有的把请酒时间放在夏历正月十五左右,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卢钰《庐江县志》:“元宵节前后,治酒延亲朋,谓之‘年酒’。”

头脑酒 汉族节日饮食风俗。流行于湖北荆州等地。每逢夏历正月初一,合家老幼均衣冠整肃,顺序拜贺,围桌饮食,进椒柏酒、屠苏酒。喝酒时由年纪最小的先举杯,敬奉长者,待一起举杯后,又由年纪最小的先喝。《荆楚岁时记》:“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

吃百杂饭 亦称“吃余存”。汉族岁时饮食风俗。流行于浙江西部地区。夏历正月初一午餐,人们用除夕留剩的冷饭和各种冷菜肴杂煮而吃,谓吃“百杂饭”。又谓“吃余存”,取和睦、有余之意。

吃饺子 亦称“吃扁食”、“吃煮角”、“吃煮饽饽”、“吃疙瘩子”。汉、满等族民间饮食风俗。流行于北方地区。平时亦吃,但春节则为必备,且较平日更为讲究,除夕吃肉馅的,年初一吃素馅的。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每届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作角而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及宝石等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年大吉。”新年包饺子讲究皮要薄,馅要多,要捏得严实,不能捏破。煮时要注意,不能煮烂。如果不慎煮烂,只能说“挣了”,不能说“烂了”,以避不祥之语。饺子有荤、素之别,荤饺子有猪肉的、羊肉的、牛肉的、鸡肉的,也有两种肉拌在一起的鸳鸯饺子,以及百味杂陈的“饺子宴”。素饺子多用各种新鲜蔬菜。大年三十,人们多用白菜、韭黄、猪肉作为馅料,其味鲜香。饺子的形态甚多,有冠顶饺、蝴蝶饺、金鱼饺、知了饺、花边饺,也有推捏、叠捏、扭捏、花捏的月牙饺,以及挤捏的肚大馅饱的木鱼饺。

下生 汉族等岁时饮食风俗。流行于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夏历新年(春节)期间,民间只吃除夕前备好的“隔年陈”熟食。如待客需生腥之物,必须择吉日,将生腥物做熟,先荐献于祖宗遗像下,祀后方可食。清姚兴泉《龙眠杂忆》写安徽江淮地区桐城此俗:“新年肴馔,均系除夕预备,若另食生腥,必涓吉,以荐寝庙,谓之‘下生’。”

爆孛娄 汉族节日饮食风俗。流行于江苏。苏北称“爆秫米花”,苏南称“爆孛娄”。每逢夏历上元日食爆糯米花,并用以占卜吉凶。南宋已有。范成大《吴郡志》卷二:“爆糯谷于釜中,名孛娄,亦曰米花。”清顾禄:《清嘉录》亦云:“乡农以糯谷入焦釜,老幼各占一粒,曰‘爆孛娄’,谓卜流年之休咎。”

吃芥菜饭 汉族岁时饮食风俗。流行于江南各地。芥菜饭,是汉族的一种传统食物,以芥菜和米煮成。每年夏历二月初二,当地民间以户为单位,全家煮吃芥菜饭。民间以为吃后不会生疥疮,也有认为能明目,取其清精之意。

吃荠菜蛋 汉族民间岁时饮食风俗。流行于湖南等地。荠菜,有些地区又名“地菜”。带花果的全草入药,性凉,能凉血止血,主治吐血、尿血、崩漏、痢疾、肾炎等病。每年夏历三月三,各家各户都用荠菜子煮鸡蛋,加放红糖,每人吃1个或3个,故名。民间以为在是日食用,可滋补身体。

吃乌饭 汉族民间饮食风俗。流行于黄河下游、淮河流域、长江中下游等地区。“乌饭”,又名“乌精饭”,“青精饭”。食青精饭主要是滋补身体并用于祀神祭祖。原为宗教节日“浴佛节”的传统食品。夏历四月初八,俗传是佛生日,是日,各寺院僧侣以水浴佛,称“浴佛节”。浴佛节吃乌饭相沿成俗,以长江下游诸省尤为盛行。做法:用泡过乌桐树叶(或乌棕叶、南烛叶)的水浸泡糯米,待米粒呈灰墨色时,捞出沥干,然后用此米做饭,做饭时,一般还加豆腐丁、猪肉丁、鸭肉丁和各种佐料。这样做出来的米饭乌精油亮,微有清香,味道鲜美。此俗源于民间“目连救母”传说:古代有孝子目连,其母因犯罪被打入地狱,目连每天去给母亲送饭,饭都被守狱的小鬼吃掉。后来,目连将米染乌,做成乌饭送去,小鬼们见饭黑,不敢吃,目连母方得以食用。旧时,浴佛节这一天,希图为亲人亡灵超度的,纷纷向寺庙施舍钱财,寺庙里备有乌饭,向施主发放。也有僧尼到民间挨门挨户发放乌饭,凡接受乌饭者,都要报之以金钱。后来,演化为每年夏历四月初八浴佛节,民间各家各户自己做乌饭食用,并馈赠亲友。

吃剁牲 汉族民间饮食风俗。流行于云南农村。一种祭祀、节日菜肴。夏历六月二十四为“火把节”,当地民间要祭田祭祖,祈求丰收。届时,先将煮熟的南瓜、刀豆、茄子、猪肉、鸡肉、豆腐等一并拌和在砧板上,由当家主妇持菜刀剁碎成醢状。剁时,口中念着祈祷丰收之词。剁毕,先用以祭田祭祖,然后食用,故名。味鲜美。用蔬菜瓜果和猪肉鸡肉剁成,象征一年四季粮食瓜菜丰收,畜禽兴旺,均能得食之意。

吃中秋酒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节日饮食风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夏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各家各户设宴摆酒,合家团聚而食,或邀客畅饮。贫困无钱办酒的,也尽力添菜数碗,以庆佳节。山东等地称之“圆月”。清乾隆《齐河县志》卷三:“中秋(节)夜,各家对月饮酒,谓之‘圆月’。”民国《博兴县志》,亦有相同记载。旧时的作坊、商店、客栈等,是日多置酒犒劳佣工。

饮重阳酒 汉、满等族民间节日饮食风俗。流行于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夏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农作物基本收获结束,家家户户备酒畅饮,庆祝丰收。手工作坊、商店、客栈置酒馔,酬劳佣工,对是夜当班者尤以酒相劳。江淮地区受雇于富户的放牛娃以重阳节为卸工日,东家要款以酒肉,民谚云:“九月重阳,散放牛郎。”古时文人骚客,重阳登高赋诗,亦以饮酒为乐。因夏历九月菊花盛开,民间有采菊入酒习惯,称“菊花酒”,俗传饮之能延年益寿。清代,每年重阳日朝廷赐百官酒宴。

持螯会 亦称“食螃蟹”。汉族民间节日饮食风俗。流行于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安徽、江苏、浙江尤盛。重阳节前后,螃蟹肉最为鲜美。夏历九月九日重阳节,除蒸重阳糕,插重阳菊,食“蟹糊”(以螃蟹肉制成的稀糊)之外,文人雅士多以食蟹为名,相互宴请、聚会,饮酒、赋诗,故名。螃蟹的第一对脚,曰“螯”。持螯,即食螃蟹。此时节,市场上螃蟹价最昂贵。芜湖一带以“爬矶蟹”(螃蟹攀爬沿江的驿矶,久之,爪为之秃,故名)最肥美,用此种蟹待客最为上等。浙江绍兴有“九月九,湖蟹过老酒”的风俗歌谣,民间有登卧龙山聚会食蟹习惯;江苏六合等地,也有重阳节载酒携螯去登高的风俗。清代京师(今北京),持螯之风亦盛,并有“都中蟹”与“南蟹”之分,前者脂充实,壳白如凝脂,黄软而甜;后者硬而无味。

饮茱萸酒 汉族民间节日饮食风俗。流行于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等地区。夏历九月,气候初寒,制茱萸于酒,饮之可御寒、健身,俗传可“辟邪”。宋时已相当盛行。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今世人(于重阳节),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

吃巧巧饭 汉族民间少女节日饮食风俗。流行于山东地区。时间因地而异。滕县(今滕州)、费县、临朐、蒙阴、昌邑、胶县(今胶州)、邹县(今邹城)等地于夏历正月十六日举行,鄄城、枣庄、诸城等地于夏历七月七日举行,而滨州等地则在清明举行。届时,未嫁的少女,数人结成一伙,在村内挨家要一点米、豆和面,然后自带炊具,去河边、山坡或平原背风的凹地,拾柴火煮饭,锅内放针、顶针等(多是用秫秸扎的),饭熟后分而食之,谁吃到针线用品,谁就心灵手巧,而且是集聚了众人的智慧。有的还在黑影无灯的环境下进行,带有神秘气氛。其实是少女们婚前一次自炊实习。吃巧巧饭时唱歌谣:踏东崖,望东海,王母娘娘送巧来。不要多,不要少,要你七十二样巧。有的在河边唱:鱼儿鱼儿来喝汤,给留个针线筐。

春盘 古代汉族岁时节物。流行于全国各地。每逢立春日,人们用生菜、水果、饼、糖等置于盘中为食,以示迎春和祝福,故名。皇帝于立春前一日,以春盘并酒赐近臣;民间也互相馈赠。晋代已有此俗:“东晋李鄂立春日,命以芦菔、芹芽为菜盘相赠。”唐阙名《四时宝镜》:“立春日,食芦菔、春饼、生菜,号春盘。”春盘中食物,因时因地而异。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二“立春”:“后苑办造春盘供进,及分赐贵邸宰臣巨珰,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值万钱。”此俗直到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盘》:“新春日献辛盘,虽士庶之家,亦必割鸡豚、炊面饼,而杂以生菜、青韭芽、羊角葱、冲和合菜皮”

五辛盘 亦称“辛盘”。汉族春季节令食品。因盘装5种辛辣的生菜而得名。晋代用于元旦拜寿。晋周处《风土记》:“正元日,俗人拜寿,上五辛盘、松柏颂、椒花酒,五薰炼形。五辛者,所以发五脏气也。”道、释诸家皆有“五辛”、“五荤”之说。明代俗人兼用于元旦、立春以迎新。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六“菜之一”:“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义,谓之五辛盘。”近代则多用于立春会饮。

尝三新 汉族岁时饮食风俗。流行于江南地区。即立夏日尝三样时鲜菜蔬。所谓“三新”,各地因出产、喜好不同而不同。有以樱桃、青梅、新麦为三新的,也有以酒酿、白笋、蚕豆为三新的,甚至亦有将海螺蛳、芥菜、莴苣、咸蛋等物列入三新的。

三烧五腊九时鲜 汉族民间立夏时新节物的总称。流行于浙江杭州、余杭一带。立夏,天气转热,时鲜果蔬、鱼虾,纷纷应市,故有此俗。杭俗在立夏日,有吃三烧五腊九时鲜之说。“三烧”,即烧饼、烧鹅、烧酒。烧饼即夏饼,烧酒即甜酒酿。“五腊”,即黄鱼、腊肉、咸蛋、海蛳、清明狗。“九时鲜”,即樱桃、梅子、鲥鱼、蚕豆、苋菜、黄豆笋、玫瑰花、乌饭糕、蒿苣笋。是日,杭人亦有食十二种食物的,民间流传立夏饮食歌谣云:“夏饼江鱼乌饭糕,酸梅蚕豆与樱桃;腊肉烧鹅盐鸭蛋,海蛳苋菜酒酿糟。”

吃五腊 汉族民间立夏节饮食风俗。盛行于浙江杭州等地。“五腊”,即黄鱼、腊肉、腌鸭蛋、海狮、清明狗。

吃清明狗 汉族岁时饮食风俗。流行于浙江杭州一带。在清明节做成团子,但存到立夏时食用。因制成后的团子像狗的形状,故名。参见“清明狗”。

吃立夏蛋 汉族民间岁时饮食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每逢夏历立夏之日,无论男女老少,都要吃煮鸡蛋或吃咸鸭蛋。民间以为立夏吃蛋能强身健骨,行动有劲。俗语称:“立夏吃蛋,石头都踩烂。”江南另有“立夏吃蛋,可免疰夏”之说。

李会 旧时汉族妇女立夏日节日聚会。流行于浙江台州地区。每年立夏时节,妇女们做李会,共吃李子过节,俗谓能使人“艳如桃李”。

吃枣饼 汉族岁时饮食风俗。主要流行于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一带。立夏日,当地民间用枣子和上米粉摊饼吃,并互相赠送品评。民间以为,立夏日吃枣饼,不会疰夏。

吃摊粞 汉族岁时饮食风俗。流行于江苏上海城郊(今属上海)地区。立夏日,民间多以金花菜(即新鲜草头)掺和米粉摊成饼,考究的还用油煎,一般用蒸煮法制成“草头摊粞”,相互赠送品尝。民间以为,立夏吃摊粞后不会疰夏。

吃笋饼 汉族岁时饮食风俗。主要流行于江苏宝山(今属上海)一带。每年夏历立夏日,当地民间以笋丝掺入米粉摊饼吃。民间以为立夏吃笋饼能防疰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