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汉族风俗,你知道多少?

汉族风俗,你知道多少?

时间:2022-03-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汉族农业生产风俗。接蚕花 汉族蚕业生产风俗。开网 旧时渔业风俗。若遇干旱,人们要请龙布放甘霖,解除旱情。全境先要禁屠吃斋3天,名为“封刀”。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为劳动中消除疲劳的一种娱乐形式。流行于长江中下游、淮河中下游等地区,安徽的江淮地区尤为盛行。插秧前要举行“开秧门”仪式。至完成插秧任务的最后一天,还将举行“关秧门”仪式。至今仍保留此俗,然仪式中已无祭神一节。流行于浙江西部一带。
生产风俗_实用中国风俗词典

生产风俗

打秋 汉族民间生产风俗。流行于上海地区。每逢夏历立秋日,民间都作求雨的祈祷仪式。祈求能及时下一阵雷雨,借以吓碎秋胆,洒暑祛夏,减少风潮之灾,以利秋季农作,故名。

卜年成 亦称“岁首卜年成”。汉族农业生产风俗。流行于湖南等地。以夏历正月初一的气候好坏预卜一年之年成。俗传,是日温和无雨,则谷贱,民无瘟疫;是日雪,则主旱;以阴为佳,农谚云:“岁朝已黑四边天,大雪纷纷是旱年。”

听蛙声 亦称“卜蛙声”。汉族农业生产风俗。流行于江南等地农村。农家通常在夏历三月初三,到地里观听蛙鸣。以蛙声的高低、强弱,蛙鸣的时辰、地点,预测当年的水旱、庄稼的丰歉。唐代已盛行。

扫晴娘 汉族生产风俗。流行于北京、陕西、江苏等地。此俗元初已有(见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三三)。至明代盛行,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有记载。天气久雨不止,民间女子便用白纸作妇人头,剪红绿纸为妇人衣,再用笤帚苗绑一小笤帚令纸女携之,把它拴系在竹竿上,挂在屋檐下祈祷天晴,故名。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亦有记载。陕西汉中叫“扫天婆”。

收蚕 汉族蚕业生产风俗。流行于浙江嘉兴地区。一种祈求蚕丝丰收的仪式。每年清明前举行。届时,人们到田里采来野花,将其揉碎。并将灯芯草剪成碎末子。到蚕房把野花碎片和灯芯草末子,撒在有小蚕的“布子”上。又将布子挽在秤杆上,再用鹅毛轻轻地将野花片、灯芯草末子,连同小蚕都拂在蚕簟里,仪毕。此仪所用“秤杆”和“灯芯”,有今年养蚕一切称(秤)心(芯)之意。

接蚕花 汉族蚕业生产风俗。流行于浙江海宁、海盐一带。指祈求蚕茧丰收的一种仪式。一般在赕佛时穿插进行。由骚子歌歌手将预先准备好的一杆秤、一块红手帕、一张蚕花纸(在黄纤纸上插两朵蚕花、一簇柏树叶)、一张蚕马幛(纸做的神位,上面印着水印木刻的蚕花娘娘神像)交给女主人,一边唱道“蚕花马、蚕花纸、头蚕势、二蚕势、好得势,采得好茧子,踏得好细丝,卖得好银子,造介几埭新房子”等祝词。然后,女主人将蚕花纸、蚕马幛毕恭毕敬地收藏起来。待等蚕茧丰收,缫成的丝出售后,再行“谢蚕花”,即供一块肉,拿出久藏的蚕花纸、蚕马幛,祈祷一番,然后焚化掉。

海祭 汉族渔业生产风俗。流行于东南沿海渔区。渔民祭海的仪式。因时间不同,有三种形式:(1)海船出海之前,先要在船上祭告神祇,称“行文书”。祭后将一杯酒和少许碎肉抛入海中,叫“酬游魂”,以祈求渔船出海顺风顺水,一路平安。也有由头家拿出猪头、猪肉和其他酒馔,放在船的帆边,先祭天公、三官(天官、地官、水官)和财神。后祭橹边神,并用一根线,一头通祭品,一头从船边垂到海面,意思是祭祀溺海的野鬼,祛邪保安。(2)冬至日,用三牲福礼和香烛锡箔到海边礁石上供祭海神爷,由道士打醮,以求斩尽海蛇,保佑渔民风平浪静出海打鱼。(3)当渔船在海上遇到鲨鱼、鲸鱼时,渔民便向海神磕头祈祷,并向大海撒米,丢三角小旗,俗谓为鲨鱼施食行路,可免翻船之灾。

烧银汤 汉族渔业生产风俗。流行于东南沿海地区。渔民临出海前,要烧一锅开水,锅里放上银元,故名。民间将银汤视为净水,先用来浇船眼,俗称“开船眼”。再浇船头,然后依次浇船的左右舷、帆、舵和橹。渔民认为浇过净水的船只能去邪取正,大吉大利。

开网 旧时渔业风俗。流行于长江、黄河、淮河及其他河流。一年之中,第一天撒网捕鱼,称作“开网”。开网之时,渔家有一定规矩,如祀天地、龙神,祀祖宗,祈求保佑渔业丰收等。地域不同,渔汛季节不同,开网的时令不一。长江鲥鱼渔汛到来,一般以夏历四月初一“开网”。第一网下水捕上来的鱼,渔家多是拿来当祭品,从第二网开始,捕来的鱼才出售或自己食用。

接龙 旧时汉族生产风俗。流行于江南各地。一种求雨仪式。若遇干旱,人们要请龙布放甘霖,解除旱情。全境先要禁屠吃斋3天,名为“封刀”。参加者都要沐浴更衣,各带棍棒武器,以护“龙瓶”(瓦罐),称为“雨兵”。仪仗隆重,大纛前导,接以各类旌旗,再是“龙瓶”,后为手擎钢叉、棍棒的“雨兵”。“雨兵”即使遇毒日喷火,也不准戴笠遮阴,以示虔诚。主事者率众至深山穷谷寻找“龙潭”。到“龙潭”后,由“山人”或道士作法念咒,先行“封潭”(即封禁水面),以免“龙”到时避走他方。封潭毕,即行“请龙”。人们向潭中寻觅水蛇,若潭中无蛇,则寻之于潭之四周草地;再无则下水捉鱼,如捉住“白鱼”,即装入“龙瓶”,上盖青柴树叶,用花轿急抬而归,路上经过的村子还摆起香案祭龙,抬至离本村近处,先要到酷旱田畈转一遍,意即请龙王看看旱情。接进村庄后,用三牲福礼祭祀,供“龙瓶”于事先设好的“龙亭”上,派专人看护。每天都向龙王跪拜,求赐甘霖。接龙后,若有雨,旱情解除,则要“送龙”,即仍将“龙瓶”放在花轿中,抬往龙潭,放回水中;若无雨,则把“龙瓶”中白鱼倒掉,再行接龙,直至下雨为止。

催功 汉族生产风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为劳动中消除疲劳的一种娱乐形式。乡间结伴全秧,为了消除疲劳,提高劳动效率,一人击鼓率先歌唱,众人齐声应合。“用力甚齐,瞬息一畦,浑劳忘倦。”(见《犍为县志·卷之二·方舆志》)此外,如举重的“邪许”,抬木的“吭哟”,拉纤的“乃”等均称“催功”。

开秧门 汉族农业生产风俗。❶流行于长江中下游、淮河中下游等地区,安徽的江淮地区尤为盛行。每年芒种前后,择吉日插秧。插秧前要举行“开秧门”仪式。仪式由家长主持,焚香烛,放鞭炮,祭土地神。祭毕,全家(或全族)会餐,饮“开秧酒”。尔后,由德高望重的长者或家长,至水田中插下第一棵秧苗,晚辈子孙接着插秧。唱插秧歌,男女对赛。年轻人相互撩秧田泥水泼洒,虽被泼得浑身淋漓,亦不恼怒,相反认为吉利。此俗有预祝秋季水稻丰收的吉庆意味。至完成插秧任务的最后一天,还将举行“关秧门”仪式。至今仍保留此俗,然仪式中已无祭神一节。❷流行于浙江西部一带。插秧第一天,主妇备好点心、饭菜、酒肉,让家人会餐一顿,并品尝各种带有象征丰收的食品,如吃鸡蛋,以示“彩头”;吃笋,以示稻像笋一样快长;吃粽子和年糕,以示“粒粒种,年年高”。有的户主还绕秧田走一圈,拔一把秧带回家,扔在墙门上,谓之“秧苗认得家门,丰田由此入门”。也有带几把秧苗回家抛到自家瓦背上,谓之关秧门。开秧门或关秧门时,乡亲邻里都要帮插一阵,以示祝贺。其夜,主人摆酒相请,来客不拒。席间大多食米团、米粉和麻糍。不到席者则以米团或麻糍馈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