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其他饮食风俗】

【其他饮食风俗】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茶食 糕饼点心之类的总称。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饮食用具。汉族对宴席上的第一道菜的称谓。汉族节日饮食风俗。烧开头 汉族船户宴饮风俗。因系祝愿新船首航一帆风顺,故名。酸食 侗族民间饮食风俗。其中藠头浸泡的时间愈久愈有味。平时也多用酸汤煮菜,侗族爱吃黏软多脂肪的糯米饭,吃酸食有助于消化。吃大盘肉 锡伯族饮食风俗。大块肉煮熟后,置大盘中,食盐另放一处。
【其他饮食风俗】_实用中国风俗词典

【其他饮食风俗】

茶食 糕饼点心之类的总称。以茶食待客,为中华民族(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一种饮食风俗。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指佐茶用的糕饼一类食物。宋周煇《北辕录》:“茶食谓未行酒,先设此品,进茶一盏。又谓之茶筵。”(见《说郛》)《大金国志·婚姻》:“金人旧俗,婿纳币,皆先期拜门,亲属偕行,以酒馔往次进蜜糕,人各一盘,曰茶食。”

筷子 亦称“挟(挾)”、“梜(梜)”、“箸(筯)”。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饮食用具。流行于全国绝大部分地区。起源甚古。据考古证明,原始社会时代,人们采用树枝、竹棍和动物骨角夹取食物,以后逐步演变为木筷和竹筷。殷商时,已有经过琢磨的牙筷、玉筷。到汉代开始普遍用筷。筷子因原料质地不同,种类甚多。春秋战国,出现了铜筷、铁筷。汉魏六朝,有了漆筷,稍后有金筷、银筷。近代有象牙筷、犀角筷、乌木镶金筷等。在民间,女儿出嫁,嫁妆中必有筷子,取“早(快)生贵子”之意,也有在男方食盆中放10根高粱穗莛儿,女方则要收9根筷子,“九箸”谐“久住”,寓夫妻久住,百年和好之意。苏北农村闹新房时,将整扎红筷子穿进窗户,还唱“穿筷歌”。在船上讳说“箸”。陆容《菽园杂记》:“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即筷子),幡布为抹布。”“快”谐音为“筷”。在丧俗上,烧亡灵时供酒饭,筷子照例竖在饭碗头上,以示恭敬。在宴席上,要待主人拿起筷子,讲一声“诸位随意”时,客人才能任意夹菜;先用好餐者,要向主人致意,也有将筷子搁在碗口上,表示“人不陪君筷陪君”。待全桌主客都餐毕,先搁筷子于碗口上者,再从碗口上拿起筷子对大家摇摆几下,然后才将筷子放在桌上。如有人偶然将筷子失落在地,得讲一声“筷落地,吃不及”,以表示吉利。

如意果 汉族民间欢庆合家宴时摆设的水果。流行于江南地区。浆果类有柑、橘和紫皮甘蔗等;干果类有枣子、胡桃等,并缚以红丝带,贴上剪纸红如意图案,含“讨彩”之意,故称。

尝新 亦称“试新”。汉族民间饮食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每年逢农作物收获后,天子尝时新的东西,并进寝庙,祭祀祖先。古称“尝祭”。历代传承至清。民间在早晚禾登场之时,将刚熟的稻穗上的谷摘下,晒燥舂米,煮成新米饭。然后在中庭摆一张小桌或茶几,放置新米饭,点起香烛,祭祀神明祖先。以后全家开始吃尝新酒,席上有糕饼、鱼、肉、鸡、鸭等。南方地区除尝新米外,必须加吃茄子带豆,有“(茄)开必有实,豆并蒂绵长”之意。

头菜 亦称“领头”。汉族对宴席上的第一道菜的称谓。流行于江苏东台。有蛏领头、肉领头之分。张正藩《东台县栟茶市乡土志》云:“宴客者,有八大碗,或八碗八碟,五碗八碟,六碗八碟,八碗十二碟,八大四小,或六大四小一粢食之别;粢食品为上汤,此时特进茶,头菜以鱼皮、鱼翅、海参为贵,罕用燕窝;用鲜蛏或干蛏,则名为‘蛏领头’,最简则用猪肉,名为‘肉领头’;如为八大四小之席,则后四碗不甚吃,鱼皆用于最后,如在春初,则相戒不食,取有余须留之意。闻七八十年前有用木制成鱼形亦盛于碗,备数而已。”

吃无情鸡 亦称“吃无情酒”。汉族节日饮食风俗。流行于广东广州地区。各商店老板于夏历正月初二备办一席酒菜,请伙计吃,其中必有一只鸡,吃完宣布辞退名单,被解雇者食毕就得离店,因无情可讲,故名。

烧开头 汉族船户宴饮风俗。流行于陕西安康一带。新船首航当天,船主大摆宴席,按规矩必须上菜百碗(每一样菜均上10碗),客人与船工围坐一起,边吃边谈。因系祝愿新船首航一帆风顺,故名。

晏店 香港早年大众化饭店的统称。“晏”即午饭的行内俗称,今天仍有人叫“大晏”、“细晏”的。晏店主要供应低档饭菜和土酒,以单身汉为营业对象,设在室内,并非街边的大排档,但陈设极其简单,店前摆个烧腊台,煲有例汤;规模稍大的还供应现炒家常菜,故又称“炒卖馆”。

三楚馆 香港早年大众化食肆的统称。主要经营云吞面,招牌上多写明“三楚面食”,故名。据说是从湖北、湖南一带传去的。云吞面上加几片叉烧,叫“加码”,大碗的每碗卖30文铜钱,中碗25文,小碗14文。三楚馆后来又兼营汤粉、肉粥等,但不卖饭菜。

献新 藏族民间饮食风俗。流行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及云南等藏族地区。有两义:(1)指当地民间在吃(饮)新鲜饮食前举行的一种敬神活动。新鲜食物制作毕,民间照例要取以供佛法僧三宝神。其做法是:用手拈食物少许,向空中弹撒以敬。敬毕,才开始食(饮)。(2)将第一次收割的青稞献出。

酸食 侗族民间饮食风俗。流行于湖南、贵州、广西的侗族地区。侗族人人爱吃酸食,天天不离,家家腌制,故有“侗家不离酸”的俗语。有素酸(泡酸、腌酸)、荤酸、煮酸等种。他们把藠头、竹笋、蒜苗、姜、豆角、辣椒、青菜、萝卜、黄瓜等洗干净,晾干水分后,置于有用淘米水制成的酸水或糯米酿成的甜酒坛内密封,浸泡到一定时日,食物便又酸又脆,味醇,十分爽口。其中藠头浸泡的时间愈久愈有味。腌菜的酸水具有退热、止泻的功效,也是吃鱼生必不可缺的配料,猪肉、牛肉、鸭肉、鱼虾都可腌酸,并与蒸糯米饭或炒糯米、甜酒糟、辣椒、花椒拌和在一起,加盐腌制,可储藏几十年。其中以草鱼酸最珍贵,腌久了的可以生吃。贵客临门、双亲去世、办酒筵、祭祖等隆重场合,要以酸鱼待客。待客无酸食,主人会感到不光彩。平时也多用酸汤煮菜,侗族爱吃黏软多脂肪的糯米饭,吃酸食有助于消化。

吃大盘肉 锡伯族饮食风俗。流行于吉林等地。大块肉煮熟后,置大盘中,食盐另放一处。食时割肉蘸盐吃。吃肉时,不能将骨头砸碎。递割肉刀要将刀尖朝自己,刀把朝对方。吃饭时,筷子不能放在碗上。席位以西为上,父子不同席、公公绝对不能与儿媳同席,也不能同坐。清末时,不论谁家宰牛、猪、羊等牲畜,大家可以随便将肉拿回家吃,不记账,也不给钱。

转转酒 ❶彝族的一种饮酒方式。流行于四川、云南等地。饮酒不分场合、地点,也不分生人、熟人,席地而坐,围成一个个圆圈,端着酒杯,依次轮饮,故名。相传其起源是:有一座大山,上面住有汉、藏、彝3个民族,结拜兄弟,汉族为大哥、藏族为二哥、彝族为老三,每年过节都团聚一起。有一年三弟彝族开荒收获许多荞子,磨荞面后煮了很多,请二位兄长前来共食。第一天没有吃完,第二天泛出了浓烈的酒香,舀进碗后,三兄弟你推我让,谁也舍不得喝。从早转到晚,没有喝完。后来有神灵告知,只要辛勤劳动,喝完后又会有新的。于是3人才放怀转着喝酒,个个喝得酩酊大醉。后相沿成俗,流传至今。❷亦称“团圆酒”。苗族的一种饮酒方式。一般在过年过节或招待宾客时,主人先给在座的宾客每人斟半碗酒,传递给左边的人,要求每人只能用右手接,然后在场年纪最大的人先饮,以示尊敬,接着按顺序每人都饮尽这半碗酒,主人接着斟第二碗,一轮结束又开始一轮,直到酒醉方休。

嚼草烟 景颇族对“嚼槟榔”的称谓。景颇等族民间嗜好。流行于云南等地。由来甚古。唐齐休《云南行记》载,云南产槟榔,“以海蠡壳烧作灰,名曰蛤贲灰,共扶留藤和而嚼之,香美,除口气;久食令人齿黑”。景颇族掺少许草烟叶嚼,故称。据传说,古时一对男女相爱,预约幽会于山岩下,女先去,待男子到时不见其踪影;其母寻到岩下见女儿被石所吞,后见此地长出一棵草烟树,母悲而摘其叶嚼,悲消。后认为嚼之可消悲解愁,相沿为俗。通常于劳作休息,茶余饭后,或男女恋爱,或与朋友、客人座谈,均相互赠嚼,以示敬意;结婚时还以此款待来宾。其味辛涩,清香爽口,有润喉除秽及固齿防病之功用。早先亦以此染齿美容。

嚼槟榔 汉、傣、黎、壮等族传统嗜好。流行于南北部分地区。尤以南方为多。槟榔,为常绿乔木,长而有紫纹者曰槟,圆而矮者曰榔,其果可食,也供药用,能助消化。食时将槟榔、芦子、石灰、草烟叶拌和,放入口中咀嚼,嚼至口液如血。其味苦涩微甘。此俗早在东汉杨孚《异物志》、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已有记载。原流行于南方。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六载称:“自福建下四川,与广东西路,皆食槟榔者,客至不设茶,唯以槟榔为礼。”粤人以蛎房灰染红,包浮留藤叶而食,每一包曰一口。民间男女老少平日爱食此果,齿尽黑,俗谓可辟邪。《淡水厅志》卷十一:“槟榔最甚,嗜者齿尽黑,谓可辟瘴。每诣人多,献之为敬。遇小诟谇,一盘呼来,彼此释憾矣。”《景泰云南志》载:“其地多瘴疠,山谷产槟榔,男女旦暮,以蒌叶蛤灰纳其中而食之,谓之可以化食御瘴,及遇亲友往来宾客,辄奉嚼之,以礼之敬,盖旧俗也。”后逐渐传至北方。

隆吉 维吾尔语音译。一种净手巾。饭前用隆吉擦手是维吾尔族的一种饮食风俗。流行于新疆等地。用白布制成。两端绣彩色图案花纹。长133~166厘米,宽33厘米。进餐前必以此擦手。

兰花烟 烟的一种。彝族传统嗜好。流行于四川大小凉山等地。制作简单:六七月间烟叶收获后晒干,将叶叠齐,用山草扎成小把,吸时将叶在手中揉碎,搓成细末,然后装入烟管。彝族男女皆嗜吸此烟,身边常附挂有烟袋、烟管,闲时席地而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