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畲族祭祀祖先的饮食风俗

畲族祭祀祖先的饮食风俗

时间:2022-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祭祀频繁,礼仪简单,是畲族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清明节,畲族也有上山扫墓习俗。畲族比较看重祠堂合族祭祀典礼。祠祭完毕后,举行隆重的迎祖活动。与汉族族谱不同的是,畲族族谱的行第序列中,男子要空第一位,女子要空第二位,供早逝或遗漏者列席。
宗教活动_中国畲族

第二节 宗教活动

畲族的宗教信仰呈现出明显的多元性特点,其宗教活动也十分复杂。祭祖是畲族最隆重、最虔诚、最普遍的信仰活动,其祭祖活动可分为家祭、墓祭和祠祭。其他宗教活动则有做醮(也叫“打醮”)、修谱祭、做福、下惊等。

一、祭祖

家祭。是畲民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的祭祖仪式。畲族居住比较分散,加上崇山峻岭阻隔,各村寨的具体祭祀仪式因地而异。一般是逢年过节,每月的初一、十五,分别焚香点烛敬奉祖先。每年的正月十五以及七月十五、八月十五为祭祖三大节,福建宁德市福鼎畲族改八月十五为十二月十五作为最大畲族祭祖节,另外还有独特的“三月三”染乌米饭祭祀祖先活动。

img37

种玉堂蓝姓畲族祭祖盛况

祭礼在家中厅堂设案祭供,挂祖图,立祖杖,除始祖外,也祭祀本姓祖先。家祭代数一般为三代,祭祖时全家人均要参拜,仪式须由学过祭祖的人主持。祭过祖的人,要把取得“法名”、做醮日期写在红布条上,结扎在祖杖上,表明是有身份的人,可主持祭祖活动,作为孝子为父治丧,否则要去请祭过祖的人来主持(民国后“做醮”祭已不多见)。祭祖时,先进香敬酒,一拜天地,二拜祖先,唱《高皇歌》。畲族家祭是祭祖最常见与普及的一种形式。祭祀频繁,礼仪简单,是畲族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逢年过节、农猎活动、婚嫁喜庆祭祖外,还在每年“三月三”等特定的节日祭祀祖先。

墓祭。每年清明节,畲族也有上山扫墓习俗。各家各户带上香、酒、纸钱、糕点猪肉或鸡肉等供品到祖坟前,焚香祭奠,墓祭仪式比较简单,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

在闽西的一些畲族山区,墓祭则分为春祭和秋祭两次进行,一般以“房”为单位。本“房”祖先能够识别的墓地,都要派人祭祀并除草。墓祭的祭品除香、纸、酒、肉外,还有专用祭祀的寿桃米粄(用寿桃型模板压制的米粉糕点,也有做成鱼型的)。过去扫墓时还有用搓成长条形的米粉压在墓碑上喂乌鸦的习俗,当地风俗认为乌鸦叫就会死人,因此要给乌鸦喂食,这样乌鸦就不会乱叫了。

墓祭时,除到祖先的墓前祭祀外,闽西畲族还多祭祀“厉坛”。“厉坛”是各个时期无名尸首的集中安葬地,这些尸首多为战争时的死难者。祭祀这些冤死的鬼魂,据说可以使它们少出来作祟,以免贻害乡民。

祠祭。畲族比较看重祠堂合族祭祀典礼。祠祭分春秋两祭,或一年一祭,礼仪隆重、热烈。祭礼由族长或本族名望最高的人主持。祭日前一天,要整扫祠堂,陈设器皿,洗涤用具,备办牲礼供品。供品备好后,祭日子时,放铳一响,大家做准备。丑时,铳炮一响,每家每户成年男子手捧香烛供品前往祠堂致祭,女性不参祭,只在旁观看,进祠堂门时要半跪蹲行进,将香烛祭品排列供桌上,然后退站两旁。黎明时,开炮三响,祭典正式开始,法师设坛请天神安位,迎祖图、祖杖、族谱入祠,悬图、置杖、开谱,叫请祖安位。这时鼓乐鞭炮齐鸣,由族长领唱《祖源歌》,边歌边跳祭祖舞,气氛热烈欢快。接着瞻仰祖图,宣读祭文,而后按辈分先后向祖先礼拜。祠祭完毕后,举行隆重的迎祖活动。迎祖队伍由锣鼓队、彩旗队、龙头队、刀枪队、舞蹈队组成。出游时,锣鼓开道,彩旗招展,一路歌舞、放鞭炮,跳龙头舞、迎祖舞。其舞蹈中有三步一回头的动作,表示后代对祖先的怀念与崇敬。出游的目的是祈求祖先神灵赐福全村,五谷丰登,人丁兴旺。迎祖队伍所经之处,家家户户出门焚香朝拜,感谢神福降临。大道小道走遍后,迎祖队伍才返回祠堂。有的地方祭祀仪式长达两三天,法师代各户读“疏文”祈福,还要带参祭者跳“独角舞”“铃刀舞”,最后行谢神、送神、封谱之礼。礼毕,各家各户的户主(或代表者)带走自家香烛供品以半跪蹲方式退出,将供品摆在家中祖龛上。接着参祭者聚宴一堂,祭祖仪式才告终止。

二、修谱祭

修谱祭俗称封谱、祭谱,是宗谱编修完竣时的祭祖活动。宋末至明清,畲族各姓迁散各地,为了方便寻找宗亲,认祖归宗,各姓各支系的畲民都撰修宗谱。宗谱修好后,要举行隆重的祭谱仪式,然后才能正式刊行。

宗谱也叫族谱,是畲族民间最为重要的宗族文献,是具有血缘关系的宗族成员寻根问祖、建立世系的根本依据。畲族的族谱与汉族的族谱基本相同,内容多包括序列、宗族源流、族规家训、仕宦录、五服图、名人肖像、祖祠祖坟图、献诗赞词、名人传略、排行字头、支系行第表和本支族丁口的姓名、生卒年月、文化程度、嫁娶迁居情况、墓地朝向及有关文件,既可追溯史源又像户口册。与汉族族谱不同的是,畲族族谱的行第序列中,男子要空第一位,女子要空第二位,供早逝或遗漏者列席。各支系创谱后过几十年又要续修。

修谱和祭谱由支族族长或能力强、威望高的男子主持,祭谱则由族长全权代表。祭谱即向祖宗神灵报告本支族的人丁发展情况,且要对天(在野外)或在公房献祭。

祭谱仪式由师公进行。祭品除香茗酒果蔬菜外,还要全猪全羊全鸡(前两者生献)。简约者请师公一人,在村边平旷之地设祭。先朝天请祖神、立香烛、念经引渡,再边读宗人行第,边在上下代血缘直系宗人之间划一红线,表示各宗各房血缘子孙的延续关系,然后送神纳钱结束。接祖、报第、送祖之时,均由族长伴跪。

隆重的祭谱仪式无异于一场功德道场,要汇集各房分布各地的代表参加。正堂设天神、道教诸神和地藏、土地、社庙神等灵位,供三牲祭祀。大门边朝外设祖宗神灵位,设茗酒十二盅、三牲果馔八件及全猪全羊。猪涮净去内脏平架于大梯上,头架以磨架,肩和尾留一撮毛,旁置以猪血、内脏和屠刀,猪鼻、猪血和内脏均点上明香。另一侧是涮净的公羊,平置于高凳上,肩、尾也留有毛,余略同。同时鸡、肉也置于桌上。正堂两侧置地府十殿王,大门两侧置门神灵位,门外一侧另设一三牲灵位,以供无名小鬼。开始时在正堂净坛接神安位、诵经。再朝野外请接本支系祖宗神,安于灵位,献祭诵经。再在正堂请神为先祖诵经唱书超度。师公翩翩起舞唱诵,余者奏乐鸣金和唱。然后又到祖神灵台前唱诵报牒,禀报本支族主要先祖神灵,宣读族谱高辈分者行第,并烧毁一部族谱(余谱置于正堂灵位桌上),再请神用羹饭,然后送祖宗神、烧纸钱银箱,撤除祭品。最后还要“坐门山”、施蛊,送神结束。法事进行期间只稍歇几次,自早晨开始直至翌日凌晨,功德周全,族人乐惠。

据说,行此隆重而繁冗的祭谱仪式,是为了使祖宗神灵宽恕修谱中可能出现的缺漏,护佑族人兴旺发达。数百年来,一直延续至今。

三、“醮明祭”

“醮明祭”也称为“传师学师”“度身”“学师”。每个畲民都希望通过主持“传师学师”的祭祖仪式,继承先祖的意志和力量,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勇士。按传统风俗,畲家子女年届十六,必将通过一种特殊的祭祀仪式,由家庭成员“人录”“度身”转为宗教成员,仪式称为“奏名传法”,俗称“序头”。《景宁县志》载,畲族“时而祭祖,则号为醮明,其属相贺,能举祭者得戴巾以为荣”。

醮明祭“奏名传法”仪式仅限于男性,经过仪式,取上法名的人,称为“红身”人,未经仪式的则称“白身”人。学师以传代为荣,没有传代者称为“断头师”。学师者先着红衫,俗称“赤老鼠”。如果其子女已学师,则其人改着青衣。《遂昌县志》载:“每一姓始祖刻龙头杖为之子孙祭祖供杖罗拜之,祭有三次者称‘进士’。”在学师过程中由11人主办,其中任“西王母”的女性必须是夫家上代已有人当过此职,并有儿孙者,年龄一般为40岁以上。学师者之妻也可任“西王母”。学过师的男子和仪式中任“西王母”的女子,生前受人尊重,死后倍加荣耀,当他们过世时,生者要为他们做“阴功德”,时间长者三天三夜,短者一个昼夜。没有学师者,死后功德可做可不做,做功德的,则称为“白身功德”。

学师“做醮”多在家中举行,日期由祭师挑选。仪式举行前,家人要从自己同姓同支的“祖祠”挑回“祖担”,叫“游祖”。“祖担”是两个竹编的箱子,装着祖图、祖杖、祖簿、香炉、龙角、龙刀、铃钟等物件。家人把这些东西一一摆在堂屋香桌上。仪式由法师主持,法师用念唱、歌舞方式,叙述始祖学艺的艰难历程,唱罢,引弟子三拜天地、始祖、本师公(学师前辈),接着参牒,取法名。法师还要传授头冠、衣衫、剑刀、号角、笏板、锣、鼓给弟子,要进行洗坛、置坛、坐坛、传度、折坛、生筵一系列仪式。仪式依祖传经文《卷头本》规定程序共60个台本,须三天三夜完成。凡是学师者都用红布条写上学师者法名和学师日期系于祖杖上。

四、做福

做福是畲族社会中常见的一种祭祀祈福活动。一年四季都有进行,不同时期做福的目的也有差异:正月初一至初四日,主要是祈求一年四季平安;农历二月初一(或初二),为春福,祈求春耕顺利、五谷丰登;立夏日为夏福,庆祝麦子收成,这一天有吃面条和夏饼的习俗;端午节前后(或农历五月三十日)晚稻番薯都已栽插,为保苗福,求保护庄稼免遭病虫害、兽灾、旱灾等,以祈求禾苗茁壮成长;白露日为白露福,答谢神明保佑秋粮进仓;除夕为完满福,答谢神明庇佑并庆祝一年的农事活动顺利。

五、“下惊”与“送鬼”

传统上,畲族社会巫术十分流行,“下惊”和“送鬼”便是畲族民间巫术两种主要的残存形式。

“下惊”是小孩受到意外惊吓时,畲族民间用于安抚小孩的灵魂、驱除恐惧的巫术。畲族民间认为,人是肉体与魂魄的结合,一旦受到惊吓,魂魄不宁,就会引发各种疾病。特别是小孩的魂魄,极易受到惊吓。因此,畲族民间很重视对受惊吓的孩子进行“下惊”,并根据受惊吓的不同场合和程度,有多种“下惊”的具体方式:一般的惊吓,如大的声响、跌倒等,一般只需抱起孩子,亲吻一下孩子的额头,口念“呸”吐一口唾沫,连亲三次、吐三口唾沫,并念叨:“我某某(小孩的乳名)不吓,口水吓”即可,称之为“哈呸糗”;对程度比较重的惊吓,如意外从高处坠落或摔落河中,则除了“哈呸糗”外,还要铲一铲灶里的木灰,一块截砖或石头,扔在出事地点,并念“某某不要吓啊,三魂七魄回本身啊”之类的咒语;如果小孩受惊吓后出现了发烧等症状,则要吃“惊米”,施术方法是将一杯米用一手帕包住,置于孩子睡觉的枕下一段时间,然后请懂巫术的人在神案上点起三炷香,口念咒语,将手帕包着的米杯在香火上转三圈,然后打开手帕,这时可以看到几粒米在颤动。这几粒米就是“惊米”,据说孩子将这几粒米吃下,惊吓的症状就会消除。

畲族民间多信鬼神,大凡小孩突然感冒发烧或呕吐,多认为碰到邪神鬼怪,要“送鬼”治病。一般根据小孩白天外出的方向,通过看老皇历确定所碰到的是什么邪神鬼怪,然后置办一些香烛酒菜送鬼;如果病情较重,则请畲家巫师(多为女性)“问神”,以确定所撞着的鬼神及鬼神作弄小孩的原因,并根据巫师的指点进行“送鬼”。巫师“问神”的结果,多说是本族新近去世亲属的鬼魂缺衣少钱,或看到自己的子孙很可爱,忍不住摸了他(她)一下。只要按巫师的指点,给这些先人的鬼魂送去纸衣、纸钱和酒菜,小孩的病即可痊愈。“送鬼”的程序一般是入夜后将香、纸包放在病童的枕下,半夜时将香纸取出,点燃香烛,并对所犯鬼神进行祷告,然后引香烛及祭祀用的纸衣、纸钱、酒肉、碗筷,送到村外置于路旁即可。祷词大意是“某某(死者的名字),你现在已经升天做神了,人神有别,子子孙孙你要保佑他啊,可看不可摸……”之类。

虽然“下惊”“送鬼”等巫事活动显得神秘、荒诞,但活动本身的目的是出于对子女的爱护,充分体现了父母对生病子女的担心和真切的关爱。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畲族乡村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改善的今天,“下惊”“送鬼”的做法虽不可取,但其所折射出的人伦、人性与浓浓亲情,仍是值得称道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