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悠久历史·丝路重镇·多元文明·回乡风情

悠久历史·丝路重镇·多元文明·回乡风情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引言 悠久历史·丝路重镇·多元文明·回乡风情——历史与现实中的宁夏固原传统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固原”,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清水河上游西岸、有着“贫瘠甲天下”之称的大片黄土丘陵地区,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固原地区”或“西海固地区”。▲古丝绸之路重镇——固原·六盘山与其重要战略地位相符,固原也是历代帝王到宁夏来得最多的地方。
悠久历史·丝路重镇·多元文明·回乡风情_历史与现实中的宁夏固原_宁夏固原回族民俗

引言 悠久历史·丝路重镇·多元文明·回乡风情——历史与现实中的宁夏固原

img4

img5

img6

传统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固原”,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清水河上游西岸、有着“贫瘠甲天下”之称的大片黄土丘陵地区,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固原地区”或“西海固地区”。包括固原市原州区、海原县[1]、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泾源县。由于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位置、恶劣的自然环境、众多的回族人口,使“西海固”这一独特的自然文化地理概念闻名于世。

一、历史固原,悠久岁月

新石器时代,宁夏固原境内就有人类的繁衍和生息,并在这片黄土地上创造了原始文明。陆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原州区河川“齐家窑文化”、隆德县凤凰岭“马家窑文化”、海原县“菜园村文化”等远古文化遗存作证历史。固原是宁夏建制最早的区域之一,众多著名历史人物都在这里留下了令人景仰的足迹。固原因地处中原文化、西域文化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交汇之地,成为历代王朝着意经营的区域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固原地区是义渠、乌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延续近千年。公元前324年,秦惠王出兵攻取乌氏之地并置“乌氏县”,成为固原和宁夏历史上最早的县级建制。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新设安定郡,成为宁夏历史上第一个州郡级政权建制,奠定了固原两千多年来在西北地区的军事战略和政治文化地位。固原因其在地理位置上具有“左控五原,右带兰金,黄流绕北,崆峒南阻”的重要战略地位,逐步成为西北地区的军事重镇、交通枢纽。因为南下可直抵中原王朝的京畿重地长安、洛阳等古都,北上可经河西走廊通达中亚和欧洲,这也使其成为西北经济、军事重地和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固原一地历代历朝雄关固锁:战国时秦昭王在这里修筑长城,以拒义渠戍;汉代所设萧关,是关中北面门户;唐代又设陇山关,是全国六个上关之一;唐时所建原州七关,也在固原周围;明代沿长城沿线共设九镇,固原是九镇之一,并且是总兵和总制驻地。

img7

▲古丝绸之路重镇——固原·六盘山

与其重要战略地位相符,固原也是历代帝王到宁夏来得最多的地方。据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第二年(公元前220年),在北巡途经此地时就停驾固原避暑。两汉时期,固原城是安定郡治所在地。汉武帝在大将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收复大漠南北之后,为巩固西北边防在公元前112年至公元前88年间,曾前后六次巡视北部边防来到固原,史载其“行幸安定”。公元32年,东汉光武帝刘秀率大军,从都城洛阳出发,经长安到达“高平第一城”(今固原城)讨伐叛乱。十六国时期的夏国主赫连勃勃曾大破羌族,并高平(固原),后自称“大夏天王”,建都于固原。魏晋南北朝时,北魏的实际掌权者和西魏的创立人宇文泰从都城洛阳进军原州(固原),挥师大破敌军。宇文泰之子宇文邕(后为北周皇帝,为周武帝)小时就同其弟一起被寄养在北周原州(固原)刺史李贤家中,长达六年之久。唐宋时期,北宋名将韩琦、范仲淹和“杨家将”的杨文广等都在这里留下过他们征战的足迹。蒙元时期,成吉思汗曾到六盘山麓避暑,并在泾源县凉殿峡建避暑行宫,最后病逝于此。元世祖忽必烈将皇子忙哥剌封为安西王,改王府于开城,建安西王府。明代,固原成为明王朝的“九边重镇”之一和全国养马中心。

固原在中国革命史上也占有极为重要的一页,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翻越六盘山时,毛泽东写下了气势磅礴、脍炙人口的《清平乐·六盘山》一词:“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词中的“六盘山”,又称陇山,地处宁夏南部,主峰在宁夏固原境内,海拔近3千米,是陕北黄土高原和陇西黄土高原的界山,为渭河与泾河的分水岭。黄河水系的泾河、清水河、葫芦河均发源于此。六盘山山路曲折险峻、崎岖狭窄,要盘旋多重弯道才能到达峰顶。据说,因至少要盘旋“六重”才能登上顶峰,故被称作“六盘山”。毛泽东在1935年9月中旬率领中央红军进入甘肃省南部,10月上旬,突破敌人的封锁线,打垮了敌人的骑兵部队,胜利地越过六盘山。1936年10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一、二方面军在西吉县将台堡的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2]。为此,六盘山及红军纪念亭成了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不仅如此,六盘山如今也成了久负盛名的观光胜地。其山脉重峦叠嶂,气势磅礴,山势雄伟,巍峨挺拔,朝雾弥漫,云海苍茫,山清水秀。春来绿树鲜花,鸟语花香;夏时凉爽宜人,风光独特;秋时红叶满山,层林尽染;冬时雪尽穷野,银装素裹。其旅游景区还有风光秀美的凉殿峡、二龙河、荷花沟、秋千架、老龙潭、泾河源,以及山根处新修建的一座座充满浓郁回族风情的“农家乐”餐饮民宿农家院等休闲避暑胜地,无不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

img8

▲六盘山红军纪念亭

二、地理固原,丝绸重镇

固原是“丝绸之路”上的历史重镇,在中外文化和中华多民族文化交流中曾有过重要作用。从历史地理角度来看,固原是世界闻名的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是古代中西方文化碰撞与交汇之处和中华多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之地。固原雄踞六盘山北麓,东与甘肃庆阳接界,南与甘肃平凉毗邻,西与甘肃会宁相接,北和同心县连接。历代都为边陲重镇、交通要道,史称“萧关故地”“萧关古道”。历史学家考证,萧关古道就是汉唐“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其大致走向为:由长安(今西安市)出发,沿泾河,过固原、海原,在甘肃靖远县北渡黄河,再经景泰直抵武威后,直达新疆。具体看,丝绸之路是一条东起长安(或洛阳),西至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横跨欧亚大陆的国际商贸交通线,在我国境内有1700公里以上。我国学术界将这条丝路划为三段:即东段——关陇河西道,中段——西域道,西段——中国境外段。其中东段又分为南、中、北三道,固原的地理位置正好处在东段北道的交通要道上。在历史演进中,固原在“丝绸之路”上的作用为:唐中叶以前的长安——凉州的北道,其大致走向是:由西安沿泾河向西北行,经陕西咸阳、长武及甘肃平凉等地进入固原境内;过三关口后,再由瓦亭折而向北,经青石嘴至开城抵达固原城;之后沿清水河向北行,再经三营、黑城,沿苋麻河谷至海原郑旗、贾塘,过海原县城、西安州、干盐池,再进入甘肃;然后从甘肃靖远县东北的石门附近渡黄河,经景泰县抵凉州(今甘肃武威)。唐末五代时,因固原被吐蕃占据,中西交通改用他线。到北宋初年,全线复为通途。从长安到固原的道路如前所述,到固原后向北至三营折而向西,经黄铎堡、寺口子,至海原县红羊折而向北,经海原树台、西安州,在西安州分为两路,一路由西安州到兴仁,再到靖远,另一路由西安州到打拉池,入靖远县。元代以后,“丝绸之路”改由六盘山至兰州新线。其基本走向是:由西安到平凉,再到固原瓦亭,在和尚铺西越六盘山,过隆德,再经甘肃的会宁、定西、榆中直抵兰州,然后由兰州过黄河进入河西走廊。

从上述所见,从唐代到元明这一历史时期内固原始终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正因如此,古印度、阿拉伯、希腊、罗马等几大文化板块通过“丝绸之路”重镇——固原,源源不断地进入了中原,中华文明也通过固原影响到西域各国。在这一过程中,开放的“丝绸之路”重镇——固原,在多元文化的融会中,既将西域的多种文化输入中原,同时自身也不断吸收了多种不同文化成分,从而成为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区域。在固原博物馆“丝绸之路在固原”的展室,就集中了一批从北朝到隋唐“丝绸之路”最兴盛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精品实物。固原在古代“丝绸之路”上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中外多民族文化交融存在、交汇发展的独特文化格局,也使固原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区域。

三、文化固原,多元文明

固原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古代历史上长期处于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交接地带,各民族都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文化痕迹。固原历史上,曾先后有汉、匈奴、戎、鲜卑、月氏、羌、昭武九姓,蒙古、回族等20多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并先后建立和形成了多样的政权组织、经济类型、生产方式、文化艺术、民间风俗、宗教信仰,这就使多元文化在此交融荟萃,相容相生。

早在先秦时中原文化就已越过陇山(六盘山)进入固原,与边疆少数民族游牧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因为现存固原市境内的战国秦长城就修筑于秦昭王时期。自汉朝设置安定郡后,固原便成为北控大漠、南扼关中的边陲重镇与“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冲,多民族在这里融合,多民族文化也在此碰撞交汇。魏晋南北朝时,固原已成为西亚、中亚民族融会进入中原的历史舞台。随着中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大批外国使节、胡客商贩、宗教信徒都往来于这条通道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隋唐时期,固原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养马中心和西北牧业管理中心,当时牧业发达、草场丰富、马匹众多。宋夏对峙时期,镇戎军(固原)实际上成了宋代在西北的军事重镇。伴随着战争的进行,汉族、党项和契丹、女真等众多民族都在这里上演了一场文化交流的历史正剧。蒙元时期,大批随成吉思汗远征的西域各少数民族(统称“探马赤军”)来到了固原,使这一区域的文明更加多样。到了明清之际,业已形成的回族在固原聚居,使得这一区域又多了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

从历年来固原出土的文物中,我们可更直接地看到固原文化的多元与文明的多样。在固原已发现的古代文化遗存中,以新石器时代、春秋战国及北朝、隋唐时期的文物最为丰富,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以动物纹样为主题的青铜文化和精美的北朝漆棺画、壁画、石刻、彩绘陶俑等艺术品,都有着鲜明的区域特点和民族特点。再如,闻名世界的须弥山石窟(别名圆光寺石窟),为我国著名的十大石窟之一和著名的佛教圣地,被誉为“宁夏敦煌”。这一石窟遗存集中反映了我国从北朝中期到隋唐以来各个朝代的佛教石刻艺术,既是“丝绸之路”北线的珍贵文化遗存,也是中外文化交融的历史见证。

img9

▲固原回族碑刻

固原因其悠久历史、战略地位和独特文化之特征,使之在历代诗文特别是边塞诗词中有着比较集中的反映。从史料记载来看,除《诗经·小雅·六月》较早提到固原之外,从汉至民国的2000多年间,历代有名有姓的诗人词客留下的有关固原的诗词就多达120多首。在这些诗词中,包容了古代民族、朝代、人物、地名、关隘、战争、风情、民俗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成为固原历史变迁的见证。在这些诗词中,著名的有汉乐府《上之回》、卢照邻的《陇山诗》、王维的《使至塞上》、王昌龄的《塞下曲》、谭嗣同的《六盘山转饷谣》、于右任的《固原道中》和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等等。这些诗词都以固原境内的人、事、物为描述对象,或抒情或写景或记事。时至今日,固原还吸引着无数诗人和游客慕名前来访古探幽,以感受岁月的沧桑、历史的厚重。

四、厚土固原,回乡风情

固原是西北乃至全国回族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回族人口约占当地总人口的48%,其中泾源县回族人口约占全县总人口的97%,海原、西吉两县的回族人口也占全县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这些回族人口在历史上是怎样生存和发展起来的?他们有着怎样的心理状态?他们独特的文化习俗有着怎样的现代意义?他们的服饰文化具有怎样的美学价值?它强烈地吸引好奇的中外游客到这一厚土探求和感受,同样也深受民族学、民俗学、历史学等学科研究者所关注。

img10

▲固原回族山庄

回族在西海固这片黄土地上繁衍生息的历史始自元朝。地方史志研究者认为,早在北宋、西夏时回族先民就有可能入居固原。当然,在那时固原的回族先民是波斯、大食等信仰伊斯兰教的外来民族,而非民族学意义上的回族。元代是西域回回人大量进入中国的时期,也是固原回族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在两次西征时将许多中亚、西亚国家及大食帝国统治下的穆斯林军队、工匠和平民征调到蒙古军中服劳役,并组成以蒙古人为主、穆斯林军士为辅的“西域亲军”随蒙古军南下。随着蒙元帝国一统中国,回回穆斯林遍及全国。

回族聚居固原有以下原因:其一,成吉思汗于1226年伐西夏时曾来到固原并避暑于六盘山。蒙元汗皇在六盘山或避暑或驻跸,必有大批“探马赤军”驻扎六盘山,并有回回兵留守。这些人中必然有相当数量者屯聚牧养、娶妻生子,这就使固原回族人口增多。其二,元世祖忽必烈在1273年曾下令,“探马赤军”随处入社,与编民等。而当时在固原“入社”“编民”后的“探马赤军”就地或务农或做工或经商,也使固原回族人口迅速增多。其三,1272年元世祖忽必烈封第三子忙哥剌为安西王,并在六盘山麓开城设立王府,冬住长安,夏居开城。1278年,忙哥剌病死后,其子阿难答袭封安西王。据波斯史学家拉施特《史集》记载,忙哥剌所辖河西地面的居民大多数为“木速蛮”[3];而且据《多桑蒙古史》记载,安西王阿难答幼时受一回回人抚养,后皈依回教,信之颇笃。其在受封安西王后,便传布伊斯兰教于唐兀(原西夏)之地。所部士卒15万人,信奉伊斯兰教者居大半。这样看来,在当时的固原地区回回人数不会太少。一些研究者指出,固原回族中的铁姓、脱姓可能与蒙古铁木耳、脱脱不花有着一定的联系。今固原原州区杨郎乡有以铁姓为名的村庄——“铁家沟”,村内回族绝大部分姓铁。泾源县“上九社”“下九社”等村名也很有可能与探马赤军“随处入社”“与编民”等的军事编制“社”有着直接关系。

明清两朝,是固原回族人口持续增多的时期。自明初以来,不断有大批回回人被安置在固原一带。如明朝开国功臣之一沐英就是回族,因征战有功钦赐武延川(西吉县葫芦河)、撒都川草场6处,筑成沐家营。他们的后裔定居繁衍,后成为当地的望族。至明中后期,固原形成了不少回族村落,如海原县李旺、高崖的“五百户马家”“九百户马家”“红山墩马家”均系明代老户。再如距西吉县城东南14公里的硝河城,在明洪武年间有苏姓回族兄弟四人从南京迁来生息繁衍,渐成一方望族。现该县境内有回族苏姓数千户,绝大多数为其后裔,至今沿袭族内不通婚姻的惯例。据史志研究者调查,固原现有的许多村庄是明代迁来的回族村庄,如海原县的李旺堡、脱烈堡、丁马堡等村庄;而西吉硝河清真寺、沐家营清真寺、兴隆清真寺和原州区的黄铎堡南城寺等大都建于明代。当然,明代固原回族迁居外省的也不少。如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回族将领沐英率军由西北攻取云南,一批固原回族从军南下落籍云南宣威、昭通及贵州威宁等地。今天,云南昭通回族中的杨姓至今自称祖籍固原黄铎堡乡羊堡(原名杨见堡),有人常来上坟[4]。明代回族人口的增多,奠定了固原后来成为以回族为主体的民族区域的基础。

img11

▲固原回族山庄

清代前期,固原回族仍有较大的发展,如康熙年间固原籍回族马雄曾任广西提督,创办柳州清真寺,对广西回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另外,固原籍回族人士中卓有建树的也为数不少。但自清中期后,固原回族经历了重大的历史变化,也形成了延续至今的居住格局。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苏四十三起义、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田五起义等,都对固原回族产生了较大影响。特别在同治年间陕甘回民起义失败后,以左宗棠为首的清政府在办理“善后”过程中,对固原乃至西北回民大安插、大迁徙、重组合,从而形成了固原回族的聚居格局。固原山区的川台河谷区便成为其理想的移民区,左宗棠还亲自勘察,选中隆德、固原、平凉、西吉、华亭等州县交界地带来安插起义失败后的回族群众。如左宗棠看中化平川(泾源县)是一个理想的“安置降人之地”,故先后强制移去了近万名回族于这一地开荒种植。这样,固原回族人口再次在固原得以迅速增长,并使固原成为近代以来西北地区回族人口居住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

img12

▲固原清真寺

清真寺是伊斯兰文化和回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回族人走到哪里,就会在那里修建清真寺。固原的清真寺大多历史悠久,其中属于明朝的有6座、清朝的有428座、民国的有615座,现平均每11.46平方公里就有一座清真寺。这些清真寺依地理条件、经济条件而修建,庄严肃穆、朴质壮丽,承载着穆斯林群众的希望与心愿,也集中体现了固原回族在宗教、历史、经济、教育、文化、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巨大成就。其中以原州区黄铎堡乡南城村清真寺、海原清真大寺、西吉县硝河清真寺、泾源县北伍家清真寺等为代表的清真寺,在今天仍以其独特的民族色彩、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吸引着中外游客惊奇的目光,成为固原独特的人文景观。同时,固原也蕴藏着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使得其旅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根据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和评价》标准调查显示:固原自然资源有4个主类,11个亚类,24个基本类型,82个资源点;人文旅游资源有4个主类,9个亚类,37个基本类型,80个资源点。因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04~2010年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就把固原境内的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亭、西吉县将台堡一、二方面军会师纪念碑、兴隆镇单家集红军长征遗址、泾源县老龙潭革命烈士纪念亭等确定为全国100个经典红色旅游景区。除此之外,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火石寨国家地质公园、海原大地震遗址、须弥山石窟等都是多姿多彩、不可多得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img13

▲古朴的乡村生活

最为重要的是,固原境内许多回族聚居的乡镇与村落大都民风古朴、民俗浓郁,现存着很多珍贵的回族特有的传统民间生活风俗与生产、宗教等习俗。这些古老的民间习俗,是固原回族历史文化传统、共同心理、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也是伊斯兰文化、阿拉伯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在固原融会贯通的历史见证,更是回族之外的其他民族成员了解回族人民的一扇重要窗口。对后者的重要性,《礼记·曲礼·上篇》曾指出,人们要学会“入竟(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从而增强了解、加强理解并达到相互尊重。要特别强调的是,2006年文化部组织有关专家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相关部门推荐申报的131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进行审议,评审委员会在认真评审和科学认定后,共评选出518项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宁夏回族服饰、器乐与“花儿”名列其中。宁夏的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回族文化的三大表征。但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无论是回族传统服饰习俗及回族妇女刺绣等传统手工艺(即“针线”),还是回族民间器乐与特色鲜明、风格独特、乡土气息浓郁的“花儿”,目前都面临濒危的状况,影响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自治地方的特色文化建设。例如仅就回族“花儿”而言,本在过去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浑厚的民俗文化内涵,但在今天能掌握多首曲目和风格的唱家已属凤毛麟角,以至于自然传承纽带难于自然维系。对此,宁夏区政府在《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方案》中已提出了一些具体保护办法,但仍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并采取一些特殊方式来保护、传承。值得欣慰的是,固原地区的许多回族村庄因其与外界的相对“封闭”,回族传统服饰习俗、回族民间器乐(主要是被固原回族群众称为哇呜、咪咪、口弦等回族民间乐器,是汉唐以来流传的古乐器埙、羌笛、芦管、簧的流变和遗存,但经历史变迁、岁月流逝,这些乐器在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中已十分少见)和回族“花儿”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传承。及时发掘、系统整理这些传统民间文化习俗,便成为民族学、民俗学的一项重要课题。

【注释】

[1]在2004年宁夏行政区划调整中,原属固原市的海原县划归中卫市管辖。

[2]1936年10月9日,中国工农红军一、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10月22日,一、二方面军在固原市西吉县将台堡会师。中共中央决定将1936年10月22日确定为“红军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之日”。

[3]“木速蛮”为波斯语,系元代对穆斯林的通称。

[4]参见刘伟、黑富礼主编:《固原回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