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悠久的历史

悠久的历史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周口店野外地质综合工程训练中心”于1914年就已成为我国第一个地质专修班野外地质启蒙实践场所。1953年我校开始于周口店选址正式建站并接纳少许学生实习;1954年即年均千余人赴基地进行实践教学活动。由于历史原因,周口店实习基地曾有近10年中断实践教学,直至1981年方有大批学生又重新赴站实习。庆贺会期间围绕周口店教学建设、教学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教学思想大讨论,为基地建设发展指出了方向。

(一)悠久的历史

周口店野外地质综合工程训练中心”于1914年就已成为我国第一个地质专修班野外地质启蒙实践场所。我校(原北京地质学院)从1954年正式创建野外实习基地,至今已经53年,历经了创前、初创鼎盛、重建恢复、持续发展和改革创新五个时期。

1.创前期(1913—1953年)

1913年5月,旧农商部成立的地质研究所实为我国最早的一个地质专科学校。所长章鸿钊先生“全力以赴,为培养地质人才呕心沥血”,其办学宗旨是“实用为主,学理为辅”,特别重视野外地质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及不怕艰苦、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优良品质。学制3年间野外实习达11次,短者数天,长者月余。师生在周口店及邻区“殆无日不携粮负笈奔驰于崎岖山谷之间”;“带了极简单的设备,遍地满山跑,真是筚路褴褛,以启山林……”该班是旧农商部与北京大学合办,而1952年由北京大学地质系等合并成立了北京地质学院,故周口店基地的初创及优良传统的奠定始于1914年。对其注重实践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学思想在我校得以继承和发扬并成为办学优势和特色应纳入我校校史,该段历史溯源业有数名学者进行过论证。

2.初创鼎盛期(1954—1966年)

1953年我校开始于周口店选址正式建站并接纳少许学生实习;1954年即年均千余人赴基地进行实践教学活动。“不经摇篮训练不能成才”已达成共识。一系列诸如实践教学内容、方式、程序等业已规范化、制度化,使得实习能够有序进行。这一时期为我国地学界培养出众多栋梁之才,在校庆、站庆40周年撰文中,忆及周口店基地训练对其人生成长起到关键作用的文章不下百篇。

3.重建恢复期(1981—1987年)

由于历史原因,周口店实习基地曾有近10年中断实践教学,直至1981年方有大批学生又重新赴站实习。此间虽面临着野外路线重新选择、基础设施维修等诸多困难,但我校教职员工仍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做好了各方面工作而展开了正常教学活动。此阶段可视为重建恢复期。在保留原特色和优良传统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对学生进行“三基”“三练”的严格训练,强化学生动手能力。依据当时国民经济发展需求,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胜任区调工作为主。

4.持续发展期(1987—1994年)

随着地球科学的发展,周口店实践教学过程中将我校北京西山区调队研究成果经精选部分纳入教学中,充实、深化、更新了实践教学内容;对实习区及邻近区地质演化史进行了概略划分、厘定,以培养学生地质思维能力;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正式出版了第一本实习指导书;带班教员利用备课和教学间隙完成了实习区万分之一地质图;采集了若干典型标本、绘制了大量挂图,地质陈列室初具规模,为后期基地教学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改革创新期(1994年至今)

1994年8月15日和2004年7月17日,我校分别于周口店实习站隆重庆贺基地创建40周年和50周年。庆贺会期间围绕周口店教学建设、教学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教学思想大讨论,为基地建设发展指出了方向。这一阶段取得的主要成果有:

①在野外地学资源研究开发方面,除精选、完善基础地质教学路线外还选择了适于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农业地质、工程地质等数十条教学路线,并已探索出一套现代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型野外地质实践教学体系。

②完善了配套设施。在基地内部,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以及在“数字地球”“数字国土”“数字地大”等现代地学思想指导下,经创意策划,筹备建设了与野外路线相匹配的“四室一景”,为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创新能力以及高新技术应用创造了条件,使周口店野外地学实验室的开放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国内率先实现了野外区调“老三件”向“新三件”的技术延伸。完成了实习区第一代数字化的地质图、构造纲要图、电子报告及空间地质信息系统等。

③改善了硬件环境,健全了后勤保障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