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伊海牙的历史历史背景

马伊海牙的历史历史背景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赵家门宦此次被枪杀蒙难者五人,致残十二人,全体教众悲愤万分,把马伊海牙安葬于拱北地。
宗族名人_保安文化概要

第一节 宗族名人

一、率迁族领

据民族口传记载,青海同仁保安村庄居住全族共约1500~2000人,动迁时期保安族人的族领有:公元1861年即清咸丰十一年,保安城中的保安族头人舍力布、力保山尕、夷拉西、尕拉孜在藏族郎加部落接应、护送中汇合下庄保安族人暂居循化上四工地区。

公元1863年即清同治二年,隆务河西岸尕撒尔居住的保安人,在得知保安下庄同族被迫外逃时,由马牙拉、马三哥、马三十等族中老人率领下沿黄河迁至大河家地方,在大墩居住下来。[1]

二、宗教名家

(一)门宦名人

1.高赵家门宦历代教首与知名教众简况

中国伊斯兰教高赵家门宦,其掌教人居住于积石山县刘集乡高赵家村,传教人为教团组织负责人,曾于1915年用土墙围“穆日札”的形式,初步确定了高赵家门宦拟建拱北的位置。备建有隐光归真教首“拱北”,故称为高赵家门宦。其主要教众为保安族、撒拉族、东乡族、回族等,迄今已历五辈传教人。

高赵家门宦始传人,名马伊海牙,保安族人,生于1887年7月,隐光于1928年,居住于积石山县刘集乡高赵家村,传承伊斯兰教尕德林耶教旨后,于1915年在居地创立了高赵家门宦。

清末西北回民起义被镇压失败,该门宦同样受当地势力压迫而使教众生存难继,随后在1918年,教首马伊海牙与30余户追随者举家避迁至青海贵德苜蓿沟(也名干人疆)居住达四年。期间虽受青海当局对宗教事务等方面的横加干预和限制,但在马伊海牙德望感召下,仍有多达100余户的信仰追随者自发从大河家、刘家集等地迁来共居。教众异地流落受苦受难,大河家强势为避世人舆论谴责,采取威逼利诱、蒙蔽手段,借用青海省政府名义发文责令此处迁来的高赵家门宦教众返乡。马伊海牙鉴于内外情况,于1922年与信众从贵德迁回今积石山县高赵家村和保安三庄原籍定居。

马伊海牙学识渊博,能够深刻地解释教旨教义,指引教众尊信真教,积极弘扬教义,以保安族人为主体的信众迅速增长,使得伊斯兰教尕德林耶学理的高赵家门宦得以壮大。这也引起相关方面的警示。

1928年农历3月11日,当时的凉州镇守使兼26师师长亲率一个营兵力包围了高赵家村后派兵闯入,将病重卧床的马伊海牙绳捆索绑,横置马背,从家中强迫带离,并将闻讯赶来欲救护外甥的舅父马五十九开枪打死在家门口;同时年仅16岁的马伊海牙之子马海子日被拘拿,赤脚跟于马侧,双手托着其父马伊海牙垂落的头,直至大河家官僚所设牢房。同时遭拘捕的教众有尕吾穆尔、马海力录、马立克、王吾木尔、马伯克尔、马扎靳、马者麻力、马伊素夫等,同日还包围甘河滩村搜捕高赵家门宦信众如马尕六十七、马艾卜、马舍木素、马六十七、马伊素等共十五人,将年仅12岁的无辜少女马法土麦的胳膊用刀背砍为粉碎性骨折,造成终身残疾。

被拘教首、教众先遭严刑毒打,并被要求放弃高赵家门宦,病重体弱的马伊海牙及其子被绑在柱子上激愤慨言:“你们就是把我打死,我还是舍命不舍教的!”所有被毒打迫害的教众无一人屈服。第二天,即1928年三月十二日,官兵以聚众念经、勾结马仲英谋反等莫须有罪名,在四堡子河滩上枪杀了年仅41岁的马伊海牙、马尕六十七、马艾卜和马舍木素四人。其他被捕11人遭石头砸碎脚脖骨致残后放回。高赵家门宦此次被枪杀蒙难者五人,致残十二人,全体教众悲愤万分,把马伊海牙安葬于拱北地。从1915年至1928年3月,高赵家门宦由创传人马伊海牙亲自掌门弘教。

马伊海牙助手,生于1897年的阿卜杜·热海穆成为第二代传教人,为维系门宦传系不断,匿居青海循化苏哇什村以防万一。1929年被青海马氏军兵搜捕,迫其放弃高赵家门宦而不从,被强加勾结马仲英谋反罪名,于当年农历九月十八日枪杀于青海省循化城西门外,时年32岁。从1928年4月至1929年9月,高赵家门宦由阿卜杜·热海穆掌门弘教。

第三代传教人马桃花,道号艾有布崔尼,接任掌教,并按马伊海牙的传授进行弘教。1940年,来临夏视察的国民党中央军训部长白崇禧派官方代表中国回教救国协会马宏道秘书长(北京大学东方语系教授、著名阿訇)调查大河家一带伊斯兰教教派、门宦的有关事宜,并拜访了高赵家门宦,马桃花与马宏道二人会见并进行谈道论教。艾有布崔尼·马桃花以精通的教义应对如流,深得马宏道阿訇的理解与赞赏,并应答说:“你们的教门是阿哈里松乃其,人数较少,应当继续发展,我回去后报告中央政府,给你们邮来中央认可的传教许可证。”此后高赵家门宦收到中央的批文证件,获得政府认可的传教执照后,所受压力才有所缓解。此后该门宦得到一定规模的发展。1949年农历三月马桃花归真。

马伊海牙之子马海子日续接高赵家门宦第四代掌门,其道号海子日·哈比本拉海,因其健康不佳,除教内重大事项亲自决定外,对外活动和教内的一般活动由其妻马尕爱色代为执行,其妻当选为积石山县、临夏州、甘肃省伊协委员。海子日·哈比本拉海与马尕艾色先后相继归真。自1949年4月至1984年,高赵家门宦由第四代传人马海子日掌门弘教。

马伊海牙之孙、马海子日之子马耀武、道号尔萨·如海龙拉海接续高赵家门宦第五代掌教至今。其人品德高尚,亲自主持伊斯兰教多种诵经、祈祷仪式,深受教众拥戴。积极热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特别是在1995年捐资助学2.1万元支持本地发展教育,为此,甘肃省原省长孙英先生赠与一幅书有“马耀武先生捐资助学造福桑梓”的挂匾嘉勉。马耀武先生曾被选为积石山县、临夏州政协委员,甘肃省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临夏州伊斯兰教协会常委委员,积石山县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1993年被选任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委员。

2.崖头门宦保安族教首

穆罕默德·萨尔东的尼是中国伊斯兰教崖头门宦的教务代理人,保安族信众称为“大墩阿爷”。曾跟随崖头门宦第三代传教人凡塔海在1938年古历正月初七归真之际留遗嘱,命穆罕默德·萨尔东的尼临时代理崖头门宦教务,至其子第四代传教人韩正绪完成学业、朝觐归来后正式接任掌教。穆罕默德·萨尔东的尼遵从遗嘱,于1946年交付代理教权,使凡塔海子韩正绪继承、接任了崖头门宦的掌教人。

(二)传经世家

有保安族人马世仁,自其高祖至本人,其家历经五代辗转珍藏《古兰经》。自马世仁高祖起,早曾居住于青海省同仁县保安堡的下庄尕马家村,因祖辈虔信伊斯兰教而有相传家珍单行30本的《古兰经》。其高祖保管着一套源于中亚保安先民中的经学家写就、在麻黄纸上手写、装订30册的《古兰经》,携经入华。后因使用众多日渐破损,其曾祖父马尕六哥用鞣制好的小牛犊皮装帧保护,配以精制木盒,亲自保管,此经成为青海同仁县保安堡穆斯林的精神支柱。

保安族人于保安城中突围迁移之前,其曾祖父母从下庄和尕撒尔的保安族人城内陆续集中时,只带了些日用品和这套《古兰经》,突围时用衣物包裹着钻出保安城北墙下水洞逃离家园。夫妇二人身上仅有两块糜面窝头,负重盛有30本《古兰经》的木箱行动迟缓,艰难逃亡途中有逃难族人曾劝说:“你背的木箱有10多斤,行动迟缓,还不如暂时把它埋在一个地方,等我们有了落脚之地再来。”听此言其曾祖回答:“我为这经书而活,我为这经书而死,我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如果丢掉了它,就等于放弃了教门。”

循化三年暂居期间,马世仁曾祖父背诵携带的《古兰经》为许多青年教授经文,培养出能领众人念经的满拉。辗转大河家地区时,其曾祖父携经流落今积石山县癿藏沟旧城和积石山大峡谷。此套《古兰经》成为四年里流离失所的保安族难民的精神支柱。

又因其曾祖父定居高赵家村中原司姓人家宅院被人们尊称为“司家阿爷”,有三子皆能念经诵读,过世归真后,此套《古兰经》由其祖、曾祖第三子马三哥保管。尽管历经社会动荡、自然灾荒、被迫逃难仍然完整地保存了这套《古兰经》,马三哥被人们尊称为“三哥阿爷”。

马世仁之父马明成,经名马易卜拉,为三哥阿爷独子。自幼学经念诵《古兰经》,精通阿文,遵守教规,专心于伊斯兰教义、教旨,宗教造诣较高,常为族众讲解。1958年反封建宗教特权时,其父在厨房碗架后壁造夹墙藏祖传《古兰经》幸免被抄没,继后“文革”期间因藏匿《古兰经》拒不交出,被关过牛棚,打断腿成为终身残疾。为进一步安全存护祖传《古兰经》,在1968年冬季,所藏《古兰经》由厨房夹壁转移,绳拴其幼子马世仁抱着《古兰经》吊入家院中一口深约丈五、井底无水的枯井,放置在干净的井底石头上藏护。越年春即1969年4月间,社会压力稍缓,其幼子马世仁又入家院中枯井取经查看。春季井水渗出汇集,无法到达井底且井壁泥石业已塌落一层。马世仁踩着井壁侧悬出石块上反复打捞,因长时间水泡泥浸,家珍祖传《古兰经》软散如泥,无法拿出。无奈,其父与家人含泪连夜填平枯井。至此,这套祖传《古兰经》历经家族五代达130余年后失传。[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