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一、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和谐的思想,最早出现于古籍《国语》里。孔子所言的“致中和”,道家主张的“合异以为同”,董仲舒宣传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张载提出的“天人合一”等思想充分表明,追求社会和谐是中华民族的理想。它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身、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和看法。

一、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悠久而丰富的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与生命智慧之中。和谐的思想,最早出现于古籍《国语》里。在《国语·郑语》里记载周幽王八年时,郑桓公与太史史伯谈论“兴衰之故”和“死生之道”时,就首次提出了“和”的概念。史伯说:“虞幕能听协风,以成乐物生者也。夏禹能单平水土,以品处庶类者也。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周弃能播殖百谷蔬,以衣食民人者也。”[1]虞夏商周之所以能够成就与天地一样长久的赫赫功业,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能够在天地和人事之间创造和合关系:虞幕能够“听知和风,因时顺气,成育万物,使之乐生”;夏禹能够熟悉水性,因地疏导,“使人物高下,各得其所”;商契能够了解民情,因伦施教,使百姓和睦,皆得保养;周弃能够播种百谷,繁育蔬菜,让人民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在中国古代,和谐社会就是一种理想的大同社会。孔子所言的“致中和”,道家主张的“合异以为同”,董仲舒宣传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张载提出的“天人合一”等思想充分表明,追求社会和谐是中华民族的理想。当代和合学创始人张立人教授通过对中国传统哲学“天道”与“人道”近百个范畴的系统梳理,认为和合思想从一开始就深深地滋润在民族精神及其生命智慧的源头活水里。

中国古代儒家道家等学派就有了丰富的和谐思想。它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身、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和看法。如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儒家始祖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所提出的理想人格是善于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从而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又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其意是说,保持和谐而不结党营私,行为庄重而不与他人争执,善于团结别人而不搞小团体,才称得上君子。孟子也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即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提倡宽和处世,协调人际关系,创造“人和”的人际环境,追求以形式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体的大同社会。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但他又强调“欲而不贪”(《论语·尧日》),反对放纵欲念。老子也主张人之形体与精神的合一,他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老子》第10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老子》第五十六章)。就是说,具有和谐的人格就能“消除个我的固弊,化除一切的封闭隔阂,超越于世俗褊狭的人伦关系局限,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的心境去看待一切人物。”[2]即心与身的关系上,主张人之身心的和谐,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正确处理理与欲的关系。《尚书·尧典》说:“百姓昭苏,协和万邦。”《周易·乾卦》说:“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即主张万邦团结,和谐共处。孔子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孟子提出“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主张“以德服人”(《孟子·公孙丑上》),提倡王道,反对霸道。即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主张和谐共处,协和万邦,“和而不同,求同存异”,通过在国际建立相互间的信任关系来调处国内和国际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