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继承与光大中华传统的和谐文化

继承与光大中华传统的和谐文化

时间:2022-1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还是人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都强调和谐协调,“和合文化”已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也是自古以来追求的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集中在“和”字及其运用上。在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中,贵“和”思想、和谐精神跨越时空,代代相承,贯彻始终。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关于和谐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充满了对和谐社会状态的憧憬。无论是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还是人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都强调和谐协调,“和合文化”已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和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也是自古以来追求的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集中在“和”字及其运用上。“和”的概念最早见于《国语》,“和谐”一词源自《左传》,《辞源》把“和”解释为和顺、谐和、调和等。概要地说,和谐就是异质要素间的相互激荡、融会贯通、相异相成。在我国数千年文化发展的历史中,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礼记·礼运》中就描绘了自己向往的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差”的理想社会方案。

在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中,贵“和”思想、和谐精神跨越时空,代代相承,贯彻始终。这种源远流长的传统和谐思想,反映了多元共生、综合创新基础上的文化合作与交流,保证了人类文明的生生不息,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进行充分的吸收和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传统和谐思想,以儒学为主体,兼容了多家学说之长,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他还提出“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的理想人格,把“和”作为“达道”,作为“君子”的标志,说明与人和谐相处的极端重要性。如何达到人和?孔子也说过不少,如平日待人,就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讲仁义道德,对人诚实,平等待人。在分配方面,孔子强调公平合理,“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的弟子有若还提出把“和”作为人生理想的最高准则:“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孟子也很强调“和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评价社会和谐的标准,孟子认为是平等互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见梁惠王,开宗明义就提出:“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他还提出:作为君子,应该“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儒家认为,和谐社会首先是人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有人称这是古代的“和合规则”。孟子也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他们都强调“仁”,落实到人,体现以人为本,这样就能达到社会和谐。

老子、庄子也谈过一些关于社会和谐的见解:“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两气相互激荡,就会达到和谐。还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懂得事物发展的规律,就会达到和谐的目的。老子与庄子同样认为社会和谐最重要的是人际之间的和睦,要想人际和睦无论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首先要以慈爱待人。老子特别强调对人要慈爱:“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以慈爱待人,关系当然就会处理好了。庄子认为: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要强调“真”。

晋朝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和谐社会,里面的人们共同从事劳动生产,创造了一个生态良好、人民和谐的理想社会状态。

历史上一些农民起义者也在反抗朝廷中提出过许多关于和谐社会的观点,如“等贵贱,均贫富”的南宋钟相、杨幺起义口号;“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太平天国起义纲领;等等。

晚清康有为在主张维新变法的《大同书》中还提出: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古人的这些思想主张,虽然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无法实现,但却表达了前人对社会和谐的祈愿,并且为后人对和谐社会的思考与探索给予了积极的启示。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需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中华和谐文化的合理内核,并发扬光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