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时间:2022-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政治伦理型文化,中国文化尤其注重伦理道德。历史上,人们对中华民族的品德作出过多种概括。虽然“礼教”在历史上起过消极作用,但作为社会文明的象征,礼貌、礼让、礼节、礼仪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讲信义,守信用,是中华民族公认的美德。

(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作为政治伦理型文化,中国文化尤其注重伦理道德。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不要道德,但再也没有一个民族把道德抬高到如此重要的地步。

历史上,人们对中华民族的品德作出过多种概括。《尚书·皋陶谟》总结为九种: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孔子曾提出一个完整的道德体系:以知(智)、仁、勇为基本道德,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孝、悌、忠、恕等一系列品格。孟子则以仁、义、礼、智为基本道德,在此基础上扩展为“五伦十教”。管仲也提出过一个“四维七体”的道德体系。后人将这些道德规范综合为“六德六行”“四维八德”,在董仲舒以后形成所谓“三纲五常”,并成为不可动摇的金科玉律

当然,历史上倡导的道德品质并非全是美德,有些属于封建性的糟粕。所谓传统美德,主要是指那些为大多数人所奉行,古今相承,至今仍在发挥积极作用的道德规范。根据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群体三个方面的关系,可以概括出中华民族六大传统美德:仁爱和宽厚,知礼和诚信,慎独和笃行,舍利而取义,爱国和奉公,勤俭和廉正。

1.仁爱和宽厚

“仁”是中华民族道德的象征。仁是人的根本特征。仁发端于人们生活中的同情心,“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并建立在家族生活的亲情关系中。仁的核心是爱人,“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具体表现为“孝悌”之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孝悌之情的延伸即忠恕之道。“忠恕”由仁派生出来,是仁从家族走向社会的中介。忠恕之道要求以诚待人,推己及人。具体做法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自己打算建功立业,也应该帮助别人建功立业;自己做不到的事,就不能要求别人做到。爱人、孝悌、忠恕,作为仁的基本内容,是中国人处理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重要美德。

仁爱总是表现为宽厚的情怀。因为忠恕本身就是一种宽厚的美德。正是在“忠恕之道”的基础上,中国人形成了一种厚道的胸怀,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使中国人无论家庭和社会生活中都充满着浓厚的人情味。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宽厚的品德要求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强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现实生活中的所谓感化,实际上就是以宽厚的品德打动人,从而实现人我沟通的目的。

如果说仁爱是从个人的角度对自己提出的道德要求,宽厚则更多是从他人的角度作出的道德评价;二者是同一美德的不同侧面。仁爱和宽厚的美德造成中国文化的包容精神,使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能够和睦相处,形成绵延不绝的悠久历史。

2.知礼和诚信

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注重礼仪是中国人立身行事的重要美德。中国文化认为,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冠义》)。《诗经》说:“人而无礼,胡不遄死?”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文化就是“礼仪文化”。作为一种道德规范,“礼”的内容比较复杂,它包括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即礼制、礼教;包括待人接物的仪式,即礼节、礼仪;包括个人修养即礼貌;当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则叫礼让。礼根源于人的恭敬之心和辞让之心:对上级的尊敬,对道德准则的敬畏,对兄弟朋友的辞让等等。虽然“礼教”在历史上起过消极作用,但作为社会文明的象征,礼貌、礼让、礼节、礼仪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礼的运作中,又包含谦和之意。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故事如“将相和”、刘备三顾茅庐等都体现了谦和知礼的主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知恩图报也是“知礼”的表现之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世俗生活中公认的美德。中国自古以来强调要报恩,报父母养育之恩,报老师传授之恩,报长辈提携之恩,报朋友知遇之恩,报国家培养之恩。相反,忘恩、忘本被视为卑劣行为,“知恩不报非君子”,忘恩负义应受严厉谴责。

与知礼相联系,中国文化特别重视“诚”和“信”的品德,把诚信作为知礼的内在基础,所谓“诚于心而言于外”。诚,即真实无妄,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性,“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大学》)。诚往往以“实”为标准,反对虚伪。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第八十一章)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要求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中国人一向讲求老实、诚实、踏实、实在、务实。以诚为基础,中国人形成了许多相关的品德,如做人的诚实,待人的诚恳,对事业的忠诚。“信”也是与诚相通的品德,“信,诚也,从人言”《说文解字》。孔子把诚信作为做人的基本准则:“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信,对自己的要求是言行相符,“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而交友的原则是“朋友信之”(《论语·公冶长》)。孔子把“足食,足兵,民信之”作为从政的三个原则,而信是最根本的,因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因此,讲信义,守信用,是中华民族公认的美德。如果说知礼是对人的外在要求,诚信则是对人的内在规定;二者是同一美德的不同侧面。

3.慎独和笃行

中国传统伦理学认为,人性中已具备为善的一切条件,“为仁由己”(《论语·颜渊》),关键在于如何把它发挥出来。只要安分守己,反躬内省,扪心自问,便可以逐步实现道德的完善。因此,中国文化特别讲究向内探求的主体的道德精神。这种道德精神主要表现在律己修身方面,基本原则是“求诸己”,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自我约束,以维护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和谐与稳定。正如孔子所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修身是立身处世,实现人生理想的根本出发点,“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中庸》)。中国道德史上,有一套富于民族特色的修身方法,如慎独、内省、自讼、主敬、集义、养气等,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则是曾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讲的就是内省的方法。内省与慎独是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中有“慎独”的告诫:“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所谓慎独,就是在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像在大庭广众面前一样,小心谨慎,严于律己,“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能因为没有他人在场,便放松自己,胡思乱想,胡作非为。只有做到慎独,才可能在众目睽睽之下,表现出那种坐怀不乱、宠辱不惊的品格。内省慎独的修身传统,培养了中华民族践履道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造就了许多具有高尚品格和坚定操守的君子人格。

然而,仅只慎独是不行的,还必须笃行。笃行是中华民族在践履道德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品质。孟子认为,人格修养要达到“不动心”的境界,即道德信念不为利益得失所动摇,就必须具有“勇”的品格。勇分三类:凭力气的血气之勇,凭意志的意气之勇,以及理直气壮、恪守坚定信念的“大勇”;而“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则是大勇的表现。一个人没有较强的勇气,就不可能坚守道德防线,因而勇又是与毅联系在一起的。“毅”,就是在不利条件下坚守道德节操的意志。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利害当前,择善而守,抱定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义无反顾,“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礼记·儒行篇》)。也就是说,践履道德,必须具备勇毅的品格,正如《吕氏春秋·士节篇》所说:“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一句话,只有笃行,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实现人生的理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命题,把“笃行”提到哲学的高度来认识。

4.舍利而取义

中国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集中体现在如何处理“义”与“利”关系的问题上。不可否认,传统的义利观十分复杂,也有重义轻利的倾向,曾在中国历史上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其中也包含着合理的内核,这就是:先义后利、以义制利、见利思义、舍利取义等,并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孔子提出“见利思义”的品德,并把它作为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之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认为君子应做到“以义为上”(《论语·阳货》)。孟子要求人们“先义而后利”,自觉培养一种“配义与道”(《孟子·公孙丑上》)的浩然正气。荀子指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明确提出先义后利的主张。宋明理学则将义利观与公私观联系起来,一方面强调“正其义不谋其利”,另一方面又认为“正其义而利自在,明其道而功自在”,从而得出“利在义中”“义中有利”的结论;同时又把义利与天理人欲等同,“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朱熹:《论语集注·里仁》)。由于“理”至高无上,所以要“存天理,灭人欲”。宋明理学虽有重义轻利的倾向,但是其价值观的主导方面还是先义后利。明清思想家在批判宋明理学的同时,又提出“正义谋利”“天理寓于人欲之中”的观点,仍然强调“义中之利”,所遵循的还是“先义后利”的原则。

将“义”视为人生的价值取向,正是中华民族道德的精髓。它在道德实践中,往往升华为“生以载义”“义以立生”的人生观:“生以载义,生可贵;义以立生,生可舍。”(王夫之:《尚书引义》卷五)。并进而升华为中华民族“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崇高道德境界。孟子的一段名言集中体现了这种境界:“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由此而形成中华民族“身任天下”的坚贞志向,表现出“宠不惊而辱不屈”“生死当前而不变”的凛然正气。舍利而取义的道德观,是鼓舞志士仁人为民族大业英勇献身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中华民族崇高人格的光辉写照。

5.爱国和奉公

在长期的生存发展中,中华民族逐步凝结成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形成精忠爱国的传统。这种爱国主义可以说是最质朴的感情,它是由爱亲人、爱家庭、爱家乡进而扩展到爱祖国的,因为在中国宗法社会中,家庭、家族、家乡、国家是异质同构的关系。对中国人来说,“祖国”不仅是衣食之源,而且是情感之源,人们对祖国存在着一种强烈的依恋意识。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千百万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它是热爱亲人和热爱家庭的感情的升华,并由此而形成一种捍卫民族尊严、维护祖国利益的崇高品德。在中国传统道德中,爱国家、爱民族历来被视为“大节”。虽然在封建社会中,爱国主义是与忠君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其历史局限性,但是,由于它在本质上是把国君作为国家的代表,所以在“忠君”的背后,是一种深层的国家意识,这就是精忠爱国精神。精忠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巨大精神力量,特别是当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各族人民义无反顾,奋起反抗外来侵略和压迫,保家卫国,不屈不挠,不惜以身殉国。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几千年历史中,曾多次出现外族入侵,但始终没有亡国,同这种爱国传统有直接关系。

爱国又是与奉公联系在一起的。在中国宗法社会,由于家族的整体利益关乎每一位成员,因而要求把维护整体利益作为首要的价值取向。“礼”的精神在本质上是一种秩序精神,它强调整体利益,要求个体服从整体,个人服从集体。中国传统伦理学历来强调公私之辨,把“公义胜私欲”作为基本的道德准则,甚至把“公”作为道德的最后标准,朱熹说:“凡事便有两端,是底即天理之公,非底即人欲之私。”(《朱子语类》卷十三)。公的核心就是去私欲,“背私之谓公”(《说文解字》)。因此,奉公必须克己,“克己”即克制一己之私利,超越自我,服从整体。中国传统道德有整体至上的倾向,它被统治者利用来作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但中国传统道德又并不完全反对私利,关键看它是否合乎道德。克己奉公的精神,本质上就是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社会整体利益。

中国人向来把“天下为公”作为社会的最高理想。中国文化中提出的“大同”境界,其基本精神就是一个“公”字。《礼记·礼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要培养这种“公”的精神,就必须强化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的义务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价值取向,历史上涌现出的许多顾大家舍小家的杰出人物,都是这种爱国奉公精神的生动体现。

6.勤俭和廉正

中国人向以勤劳节俭著称于世。长期的农耕生产方式,塑造了中华民族热爱劳动、勤俭朴实的优秀品质。“勤”和“俭”是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对劳动者来说,俭是对自己劳动果实的珍惜。唐代李绅的《悯农》诗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它十分生动地道出了勤与俭的天然联系。孔子把“温、良、恭、俭、让”列为自己弟子的重要德目,强调要勤劳俭朴,戒奢戒侈。老子提出为人处世的三个法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第六十七章),并要求“去甚,去奢,去泰”(《老子》第二十九章),都是避免奢侈浪费的意思。墨家明确主张“节用”“节葬”。诸葛亮提出“俭以养德”的思想,主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古代政治家和思想家大多提倡节俭的美德。

“节俭”表现在政治上便是“廉洁”。廉洁是一般人应有的品德,更是对执政者的特殊要求。无廉不洁,无廉不明。清白不污,纯正不苟,是为廉洁;明辨是非,以义取利,是为“廉明”;能自我约束,不贪求,不豪取,是为廉俭。“廉犹俭也”(《淮南子·道训》),“廉”主要表现在取予之间。取之有道,予之有义,努力去除私心杂念,加强自我约束,这样的人被称为“廉士”。法家把“礼、义、廉、耻”视为“国之四维”,因为只有做到廉,才能做到正。“正”体现在个人品质上是正直,体现在待人处事中是公正,体现在精神境界里是正气。正人必先正己,正己必先正心。正即遵循公理,恪守德操,办事公道。儒家之所以把正心作为重要德目之一,就因为它是实现廉正的思想条件。

勤俭廉正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生存发展,是与勤俭廉正的美德分不开的。鲁迅把中国历史上那些埋头苦干、拚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称为我们民族的“脊梁”。历史上许多为民请命的清官如包拯、于谦、海瑞等,之所以受到人民的称颂和热爱,就因为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勤俭廉正的美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