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探析——《政治经济学》教学经验谈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探析——《政治经济学》教学经验谈

时间:2022-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探析——《政治经济学》教学经验谈宋丽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的集成,教学内容深刻,学生学习有较大难度,教师需要不断寻找新的教学思想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充实教学过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就主要包括了“资本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等内容。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探析——《政治经济学》教学经验谈

宋丽霞

【摘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的集成,教学内容深刻,学生学习有较大难度,教师需要不断寻找新的教学思想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充实教学过程。本文认为,作为基础理论课,教师的激情讲授可以抹掉课堂的平庸和无味;在教学中,对学科的整个理论框架进行系统分析,形成学生完善的知识结构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讲授中案例的应用要讲求“新、近、特”;通过课堂教学中的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也有利于提高课程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激情 系统 案例 自主思维能力

马克思的《资本论》影响了世界上将近50%的人的思想,也因为其完美的体系性成为经济学中的宏篇巨作。《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就主要包括了“资本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等内容。作为财经院校,我校有很长的开设该课程的历史,也积累了关于这一课程的丰富的教学经验。在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以下的经验我认为在教学中是重要的。

一、作为基础理论课,教师的激情可以抹掉课堂的平庸和无味

有激情的授课,需要教师学习很多沟通的技巧。在语言方面,简要而精彩,语流顺畅,语速恰当,语量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语调也需要随着语言内容跌宕起伏。即需要严谨的书面语言,也不乏生动的生活语言;在非语言的表情体姿手势上,讲求轻松适度、精神振奋、不呆板凝滞。当然,毕竟大学授课不是话剧表演,单纯的外在的激情符号不一定能够真正征服学生,所以,在这一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既要做到有效的信息沟通,又要达到声情并茂,在情绪上感染学生的程度,需要以下内在的课程教授素养:

1.授课内容建立在教师对课本大纲及详细内容非常熟悉的基础上,这要求教师建立自己对课程的深刻的认知程度,对总体的知识有非常确定和完全的认识,做到讲授中的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首先重视基础概念的认知,对概念界定中的语汇作正确的分析。如“资本的有机构成”,其概念可以用中文中的缩句进行分析,“就是资本的价值构成”,再分析概念中的两层状语,“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的”“并反应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概念理解正确,也可以对“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技术构成”“资本价值构成”三个概念进行对比联系,层层剥茧,抽象的概念就容易清晰起来。其次,对概念构成的经济理论和涉及到的经济现象做正确的忠实于原著的解释,例如货币的流通规律,了解了马克思关于货币的一般理论后,可以对比介绍马克思和西方经济学(以及货币金融学)对货币及其流通规律的不同的考察方法,既讲清楚马克思的理论贡献,也不否认在该问题上西方经济学的研究优势,从而客观真实地还原马克思《资本论》的原貌,给学生较为清晰的分析思路。

2.认同产生共鸣,共鸣孕育情感,情感感染学生。在教授这一课程时,善于观察当代经济生活现实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教师恰当演绎书本内容,拓展学生视野,并通过研究形成自己的见解,用身边的、学生伸手可触的事实与学生产生共鸣。教师在授课时先要有基本的价值观的引导,也就是将德育的目的蕴涵其中。例如,关于“金钱拜物教”、“一切向钱看”,当然是一种社会的病态表现。而一些高福利国家(如瑞典)的国民居然有45%以上都有习惯性的募捐行为,这种对比增强了教师和学生对该结论的高度认同。一般而言,此时学生和教师的情感世界是可以产生共鸣的,在情感互通的条件下,学生的情感很容易就会受到教师的影响,自觉地探索和研究这一问题,进行对比学习,甚至从身边做起,抵制那些错误的态度和言论。这样,教师因此可以将枯燥的内容赋予普遍的情感,而学生不但产生学习兴趣,在情感上也可以受教师的正确引导,最后使教学任务在浓厚的感情色彩中完成。

二、对学科的整个理论框架进行系统分析,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具体化为知识树、知识框架,最后演化为提供给学生的知识逻辑联系系统框架图示

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这一点在政治经济学中体现得非常具体。但是在一般的学生学习过程中很难以这样的角度或方式去学习,就导致了学生在学完该课程后,记住的只是一个一个的概念、一节一节的理论片断,抽象的仍然抽象,艰涩的也仍然难以理解。等考试结束,这些毫无联系的“知识点”也就很快遗忘了。所以,如果只是单纯地按照所谓的“要点”“难点”进行深度讲解,就很难把握其基本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所以,一般的本科教学,应当有别于类似研究性质的深度挖掘,把讲授的着眼点适度地抬高一点,注重教学的系统性和知识结构的完善性。

1.在开篇就可以系统而富有逻辑性地将整个讲授内容作以推理,使学生形成一个大概的印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逻辑严密的体系,其中任何概念和理论都是这一体系建立过程中的必要的逻辑环节。例如在讲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关键内核是剩余价值理论时,可以结合图示,给学生展示出:从最简单的经济现象商品和货币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得出,资本家对剩余价值无止境的追求是最为关键的。

2.在章节之间讲授清楚它们的逻辑联系。如果缺乏系统和逻辑性的分析,每个章节也就堕为毫无联系的枯燥的知识的堆叠,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使学生形成知识联想,也很难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继而也就难以构建新的知识联系,更不要说知识的创新了。对教师来讲,如果不进行这种章节之间的逻辑串联,当讲授中有机地进行前后内容的联系时,对学生来说就显得突兀难以接受,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理解难度,扰乱了学习思路。

3.每一章节提供给学生详细而又高屋建瓴的逻辑推理图示,并作严谨的推理,将每个概念、分析过程和结论都归置进入这一框架中。当学生按照这样的图示学习或复习时,效率高是首要的,接着是让学生形成好的系统学习的习惯和方法。学生可以从一级一级标题入手,全面地掌握知识。就像提一件衣服时,当提起衣服的领子,那么口袋袖子等其他部分都拉不掉一样。

三、课程讲授中案例的应用讲求“新、近、特”,把案例分析课上成“学生分析教师引导”,而不是教师读案例、教师讲案例、学生看案例听案例等被动的学习过程

经济学理论案例最好是极新的,因为经济现实是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的。新案例可以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也可以是争鸣的观点;可以是简单的经济现象,也可以是学生可理解的学术成果。例如2006年讲解“资本主义社会国民收入的分配”时,恰逢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不久,为了对资本主义社会国民收入的分配和我国国民收入的分配进行对比分析,教师借助网络向同学们展示了会议的主要精神是关注社会事务尤其是关注分配上的问题,这样的联系既帮助学生了解了时事,又很好的达到了内容的分析目的。

“近”,主要是从学生理解和接受程度而言,可以选取学生关注的、深有体会的和有部分见解的案例,便于学生在具备一定理解程度的基础上进行案例的分析。讲解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后的相对过剩人口时,我让学生对比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相对过剩人口和我国下岗工人形成原因的异同,很多学生父母本身就是下岗群体中的一员,在部分了解其中原因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最后形成了很客观而且全面地认识。同时,这样“近”在身边的案例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特”是指在案例较多的情况下应选取最能指向知识点,特别能突出知识点的案例。通常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学生对案例的兴趣点很多,很可能教师在说明该案例的主要问题时,学生却将注意力集中在其他方面,这样的案例分析仅仅像讲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而已,没有让学生集中于该问题的学习。所以教师选取案例时需要紧紧扣题,就问题分析问题,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对问题进行深挖掘。教师也可以在一些案例的分析过程中,删减无用信息,突出主要问题,制造精而特的案例。

在案例分析前,教师要注意提供给学生的案例信息的适度。过多,成了教师讲案例,一言堂,学生越学越被动,形成思考的惰性;过少,又让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分析缺乏依据,久而久之,也就让案例分析徒有形式。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有必要适度引导,让学生直奔主题,在有限的课时中得出有效而明朗的分析结论。

四、课堂教学中知识教育是重要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也很重要

客观地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和当代中国的经济实践有一定的距离,而且马克思所处的历史背景已经和今天的世界有了很大的差别,这造成了学生在学习知识上的主要障碍。我们不能还原时间,但我们可以找到没有时间界限的共通点,譬如马克思对知识的继承批判和自主创新。在这堂课上,我们不但学习马克思的思想,也学习马克思的精神,时代在变迁,但虚心学习,敢于批判和创新的精神品质在任何时代都会有助于人类思想成果的形成。所以,在课程上,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思维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而恰恰是这些东西可能将伴随学生终身。

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专业素养。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开课较早,学生刚开始接触经济学。此时,教师科学规范地使用学科语言和学科研究方法就很重要。教师将这种严谨的学术作风带进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也在每一个环节不断提醒学生,尤其是在论文和案例讨论过程中,强化学生“说本学科的话”,还可以提倡学生多读多看经济学的报刊书籍,耳濡目染,做到论文不说大白话,讨论不拉家常。个别时候,教师为调节气氛,讲讲故事说说幽默,也都可以巧妙地引到经济学的语言上来。

第二,倡导学生思考方向直指目标,不钻牛角尖,不顾左右而言它。因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很强的党性,和我国的政治意识形态联系紧密,经常会出现一些不成熟的争论。教师在此时需要与学生有理有据地进行辩论,加以引导。那么教师就需要更多地了解当下的社会思潮和学生的思想,不但积极细致地备课而且满怀关切地“备学生”,既鼓励年轻人思想的成长,又不能任其漫无目的地狂奔。同时,对无立场的学生要给与更多的关注,激励起正确坚定的政治信念。

第三,锻炼学生缜密而有条理的思维能力,做到逻辑统一,忌跨越级别跳跃式思维。在讨论问题时,很多学生刚开始面对问题很难也不会细致地加以研究,总是大而化之,话一出口显得粗陋、凌乱。教师在讲课时,可以特别突出逻辑上的分析,如分类标准的确定、并列递进等思考关系。指导学生以此作为思考切入口,进而条分缕析地深入下去,这样有助于全面地得到信息,得出结论。其中特别强调思考中的跳跃性不能太强。适度的跳跃思考,能很好地开辟新的思考领域,但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跳跃性太强容易浮于表面甚至脱离主题。

今天的青年是自主的青年,但思维却受社会多元混乱局面的影响,因此,在自主思考中得出自己正确的信念并坚持下去就很重要了。如果教师在每节课都注意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对学生是很有帮助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