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学为主”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以学为主”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决定学习的最终结果,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如图6—6所示。在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中,进行学习目标分析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也是整个以学为主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一、“以学为主”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决定学习的最终结果,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如图6—6所示。

img56

图6—6 “以学为主”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1.学习目标分析

在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中,进行学习目标分析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由于主题包含在教学目标所需要的教学内容之中,通过学习目标分析得出总目标与子目标的形成关系图,即意味着得到了为达到该学习目标所需的全部知识点,据此即可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也就是将需建构意义的知识点从庞大的知识内容中提炼出来,以加强意义建构的目的性,使学生能有针对性地利用已有资料和情境建构相关的知识的意义,使学习有的放矢。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把学习目标转化为具体的“问题”、“案例”或“项目”,解决问题、学习案例或完成了项目就实现了学习目标。

2.学习情境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时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和重组。总之,通过“同化”和“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而同化和顺应离不开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经验和表象,情境创设则为提取长时记忆中的这些知识、经验和表象创造了有利条件。

3.学习资源设计

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要在大量信息的基础之上才能进行,所以丰富的学习资源是建构主义学习必不可少的条件。教师在确定了学习“主题”之后,必须详细考虑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或完成这个项目需要查阅哪些信息资料,需要了解哪方面的知识,为学生提供一些必不可少的信息资源,并告之相关资源查阅途径和方法。如果学生确实有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帮助。

4.自主学习策略设计

运用自主学习策略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也是整个以学为主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以学为主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常用的教学策略有“支架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和“随机进入教学策略”等。不管何种策略,都要保证以学习者为中心。

5.协作学习策略设计

协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和角色扮演等不同策略,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整个协作学习过程均应由教师组织引导,讨论的问题可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

6.总结强化练习

适当地进行教学总结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在总结之后,应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材料。这类材料和练习应经过精心的挑选,材料既要反映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又要能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以便通过强化练习纠正原有的错误理解或片面认识,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建构。

7.教学评价

评价不仅要依据客观教学目标,还应该包括完成学习任务的整体性评价、学习参与度评价,最好是通过让学生去完成实际任务来检验学生学习结果的好坏。内容包括小组评价、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自主学习能力评价、协作学习过程中作出的贡献评价、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教师应设计出使学生不感到任何压力,乐意去进行,又能客观地、确切地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