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的分析介绍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1-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毛泽东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既是“纸老虎”,又是“真老虎”的论断,奠定了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原则的基础。奠定了建立在人民战争思想基础上的军事战略理论。

五、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是体现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战略指导原则和作战方法,是毛泽东高超的战争指导艺术的总结,它揭示了中国人民战胜国内外强大敌人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中十分精彩的部分。其内容极其丰富。

(一)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毛泽东科学地指出:“从战略上看,必须如实地把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看成纸老虎。从这点上,建立我们的战略思想。另一方面,它们又是活的铁的真的老虎,它们会吃人的。从这点上,建立我们的策略思想和战术思想。”他又指出:“如果我们在全体上过高估计敌人力量,因而不敢推翻他们,不敢胜利,我们就要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如果我们在每一个局部上,在每一个具体问题上,不采取谨慎态度,不讲究斗争艺术……我们就要犯”左“倾机会主义错误。”毛泽东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既是“纸老虎”,又是“真老虎”的论断,奠定了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原则的基础。即战略上,敌人是纸老虎,我们要藐视它,建立敢斗敢胜的信心。在战术上,敌人又是真老虎,我们要重视它,注意善斗善胜的方法,讲究斗争艺术。

敌对双方战争力量的强与弱,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作战双方总有一方强另一方弱的事实。强的一方形成战争的主动进攻态势,弱的一方则处于被动和防御态势,这就是绝对性。但构成战争力量诸因素中,往往都是有强有弱,强弱并存,强中有弱,弱中有强。总体上强,某些局部上有弱;总体上弱,某些局部上有强,这就是相对性。毛泽东在指导弱小人民军队对抗强大的反动军队时,在充分认识绝对性和相对性基础上,通过其巧妙的指导艺术,抑制和削弱敌之强点,扩大和利用敌之弱点,并同时增加和扩大我军的强点,弥补弱点,先以我之局部的强,打击敌人之局部的弱,一战取胜,然后照此办理,各个击破敌人,逐步削弱敌人总体上之强,最后完成在总体上由弱变强的转变。这种战略与战术上巧妙的结合和运用,最终造成敌人由真老虎向纸老虎的转化,我胜敌败的结局。

(二)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战争的目的。这个目的不是指战争的政治目的,而是指两军相杀过程中体现军队存亡的目的。消灭敌人的含义,是指解除敌人的武装,即“剥夺敌人的抵抗力”,不是要完全消灭敌人的肉体。毛泽东指出:“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个战争的目的,就是战争的本质,就是一切战争行动的根据。”“是战争的基本原则,一切技术的、战术的、战役的、战略的原理原则,一点也离不开它。”战斗中利用地形地物和射击中“荫蔽身体”的原则是为了保存自己,而突击跃进和射击中“发扬火力”的原则,是为了消灭敌人。进攻,是直接为了消灭敌人,同时也是为了保存自己。防御,是直接为了自己,同时也是辅助进攻或准备转入反攻以有力杀伤敌人的一种手段。两军相争的实质就是在争夺战争中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兵家公认的原则,然而真正加以辩证地认识和运用并不多见。而毛泽东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将两者统一了起来,指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是对立统一于同一矛盾体中的。他指出:“一方面,尽可能地保存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尽可能地消灭敌人的力量。”“保存自己的目的,在于消灭敌人;而消灭敌人,又是保存自己的最有效的手段。”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有大量地消灭敌人,才能有效地保存自己;只有善于保存自己,有力量消灭敌人。在这里,既要反对片面强调消灭敌人而不注意保存自己的蛮干行为,又要反对片面强调保存自己而不努力消灭敌人的逃避行为。

取得战争胜利,要蒙受牺牲,要支付代价,这种牺牲与保存自己是什么关系呢?毛泽东指出这又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他说:“这种牺牲,不但是为了消灭敌人的必要,也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必要——一部分的暂时的‘不保存’(牺牲或支付),是为了全体的永久的保存所必需的。”毛泽东深刻指明了“保存自己”的“自己”概念是全局的整体概念,而不是局部的小集体概念,更不是个人的概念。为了整体的保存,就不可避免地要付出局部的不保存和牺牲。在战争中,一部分担负狙击的部队,就是以少抗多,不让敌援兵靠拢,保证我主力顺利歼灭被围之敌,担任狙击抗援的部队,更是要发扬“人在阵地上”的勇敢牺牲精神,即使拼到最后一个人,也要坚守阵地。这种牺牲就是为了保存全局。

战争的多数场合,消灭敌人是优先考虑的原则,是第一位的,保存自己是第二位的。但在特定条件下,保存自己上升到第一位。比如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不能与敌人硬拼,需要后退摆脱敌人,这时保存自己就处在领先考虑的地位。

(三)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1.积极防御与消极防御的概念

战斗中,基本的战斗形式,无非是进攻和防御两种。总体上讲,进攻是主动的,防御被动的。进攻必须具备一定的优势条件。人民革命战争,由于开始时的敌强我弱条件,故在较长时间内人民力量总体上居于劣势和防御地位。如何采取正确和防御方法,促使被动向主动转化,是战略指导的中心任务。毛泽东在指导战争中,巧妙地将防御与进攻结合起来,实行防中有攻的指导方法,这种方法,毛泽东取名为积极防御,而将只求防御不求进攻的方法叫做消极防御。毛泽东说:“积极防御,又叫攻势防御,又叫决战防御。消极防御,又叫专守防御,又叫单纯防御。消极防御实际上是假防御,只有积极防御才是真防御,才是为了反攻和进攻的防御。”这是毛泽东对两种不同性质的防御概念的科学概括。

2.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基本精神

毛泽东在领导红军打破蒋介石的“围剿”中,总结出积极防御是我军的基本战略思想。奠定了建立在人民战争思想基础上的军事战略理论。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基本精神是:从自卫的、后发制人的立场出发,在敌强我弱总形势下,将战略上的防御与自身战斗上的进攻紧密结合起来,以积极地攻势行动抗击敌人,不断消灭和消耗敌人,转化敌我力量对比,夺取战略主动权,并适时地把战略防御导向战略反攻和进攻,彻底消灭敌人,夺取战争全面胜利。这个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卫的后发制人原则。人民战争的反压迫性质决定着战争的正义性,是敌人拿起刀来,我们才被迫也拿起刀来。当压迫者将战争降临到我们头上时,我们才奋起反抗。但我们的反抗不是消极的,而是以积极的战争行动,最终制服敌人。二是战略上防御与战役战斗的进攻相结合的能动指导。即在战略上进行防御战时,积极寻机打战役战斗的进攻战;在战略的持久战中,积极打好战役战斗的速决战;在战略的内线作战中,采取主动行动打好战役战斗的外线作战。这是促使敌我力量从开始的敌强我弱向我强敌弱的方向转变的有效方法。三是把战略防御适时地导向战略反攻和战略进攻,最终战胜敌人。例如,解放战争第一年,蒋介石依靠430万美式装备的兵力全面向我进攻时,战略上我军处于防御态势。但由于毛泽东将战略上的防御与战役战斗的进攻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了歼敌112万人的战果,为随后的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奠定了基础。解放战争第二年,我军转到战略反攻和进攻,又歼敌152万人,从而导致敌人战略上陷入完全被动的困境,为我军创造了战略决战最终战胜敌人的态势。并通过后两年的战斗,彻底战胜了敌人。

(四)歼灭战是基本的作战方针

歼灭战、消耗战与击溃战,是对消灭敌人的客观效果衡量的不同的概念。歼灭战是指消灭敌人全部或大部的作战。消耗战是逐渐消耗敌人力量的作战。击溃战是打跑敌人迫使其溃退的作战。毛泽东在指导战争中,确定了歼灭战为我军的基本作战方针。他指出:“击溃战,对于雄厚之敌不是基本上决定胜负的东西。歼灭战,则对任何敌人都立即起了重大的影响。”他并形象地比喻说:“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在人民革命战争取得胜利后,若遇到敌人入侵时,战争指导的中心仍然是要有效地歼灭敌人的入侵部队,才能制止敌人的侵略行动。因此,歼灭战不仅是我们以往争取战争胜利的基本作战方针,而且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它仍是正确的作战方针。

实行歼灭战方针,并不排斥消耗战。在战役的总体指导上,以歼灭战为主,而以消耗战为辅。例如,辽沈战役第一阶段首战锦州时,担负塔山地区和黑山、大虎山地区阻击蒋军东进和西进两路援兵的部队,是执行消耗任务的,像钉子一样钉在那里,使蒋军援兵在逐渐消耗的条件下无法前进,以保证我合围锦州守的敌人的目的达成。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是消耗战,同时又是歼灭战……没有战役和战斗的歼灭战,就不能有效地迅速地减杀其强的因素,破坏其优势和主动,我之弱的因素也依然存在,战略上的劣势和被动还未脱离……因此,战役的歼灭战是达到战略的消耗战之目的的手段。”抗日战争中,日寇就是在被我们逐渐消耗下崩溃的。解放战争中,蒋介石庞大的军队,也是在我们一系列的战役歼灭战后,力量逐渐消耗,最终形成800万大军被我消耗光的结局。因此,将战略上的消耗战与战役上的歼灭战结合起来,将主要作战方向上的歼灭战与其他方向上的消耗战结合起来,是毛泽东高超战争指导艺术的体现。

(五)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原则,是古今中外军事家都很强调的一条原则,是毛泽东战略战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军的基本作战方法。集中优势兵力与各个歼灭敌人,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目的;只有集中优势兵力,才能达到各个歼灭敌人的目的;只有各个歼灭敌人,都有形成和保持兵力的优势。这条原则之所以重要,首先是由于只有集中优势兵力,才能使自己的军队在战争中处于主动地位。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主动地位不是空想的,而是具体的,物质的。这里最重要的,是保存并集结最大而有活力的军队。”其次是只有集中优势兵力,才能最有效地打击敌人,既能全歼,又能速决,既能使我迅速转移兵力各个歼敌,又不致因敌援军云集而使自己陷于被动地位。在敌优我劣的情况下,要使我军由战略上的弱者变为战役战斗上的强者,最根本的办法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以战役战斗上实行的外线速决的进攻战,达成以多胜少、以强胜弱、速决歼敌之目的,然后转移兵力,再击它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改变敌我力量对比,使我变为战略上的优势和主动。集中优势兵力,看来容易,实行颇难。因此,要不为复杂的环境所迷惑,就是要把主要兵力、集中于主要作战方向,反对军事上的平均主义。如果主次方向发生了变化,集中使用兵力、兵器的方向也应随之改变。至于集中兵力的程度,应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而定,以有把握歼灭敌人为原则,各个歼灭敌人,就是在向敌发动进攻时,为形成和保持真正的优势,要拣弱的打,先弱后强,由小到大,逐个予以歼灭。

(六)三种作战形式密切配合并适时转换

作战形式,主要有运动战、阵地战和游击战三种。运动战是正规兵团在较长的战线的较大的战区上,从事战役战斗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的形式。它的特点是进攻性和流动性,在广阔的战场上,实行高度机动,调动敌人,寻找战机,歼敌于运动之中或立足未稳之际。在大兵团实施运动时,需要一些部队通过运动防御、阵地防御和阵地进攻加以辅助。阵地战是军队依托阵地进行防御或对据守阵地之敌实施进攻的作战形式。游击战是民兵、游击队或正规部队组成的游击部队、分散流动、灵活机动地袭击敌人的作战形式。运动战、阵地战又叫正规战。游击战通常是正规战的辅助形式,但也可以独立进行。游击战一般是较小规模的作战,但这种小规模作战铺天盖地地展开,也可形成战略上大规模的游击战争。游击战的主要特点是灵活性和隐蔽性,来去无踪,使敌人难以捉摸,对敌以出其不意的袭击。例如,抗日战争期间我深入敌后广泛开展的游击战争破坏敌人的后勤补给,骚扰敌人的驻守部队,破坏敌人的行动计划,将敌人的物资焚烧于一夜之间,将敌人打死在睡梦之中。

毛泽东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根据敌我力量对比,我军作战能力和任务、战争的地理形势,适时地进行作战形式上的战略转变。土地革命战争的前期,我军以游击战为主要作战形式,后期则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形式,这是我军历史上的第一次战略转变。抗日战争的第一阶段,维持土地革命后期以运动战为主、游击战阵地战为辅的作战形式;第二阶段随着日寇集中力量扫荡我解放区战场的形势,我军将游击战上升到主要地位,而以运动战和阵地战辅助之;到了第三阶段,随着我军发展壮大,运动战再度上升为主要形式,而辅之以阵地战和游击战,这是第二次战略转变。解放战争的前期,我军作战以歼灭蒋军有生力量为主的运动战为主要作战形式,但到了后期,为了有力突破敌人防线,夺取敌人坚固设防的城市,阵地战的战略地位上升,形成运动战与阵地战并举的作战形式,这是第三次战略转变。由于毛泽东在指导战争中,灵活地运用三种作战形式,根据不同情况适时地实施战略转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革命战争的顺利发展。

(七)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

毛泽东这条原则不仅适合于人民战争,也适合于其他战争,故这条原则具有普遍意义。盲目地去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必将导致战争的失败。这对于初期极为弱小的人民军队来说,关系尤其重大。因此,毛泽东十分强调:“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也不打只有准备、但无把握之仗。”并指出:“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胜利的把握。”

“准备”与“把握”是紧密相连的,作战胜利的把握建立在事先有准备的基础之上。为此,毛泽东指出:“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优势而无准备,不是真正的优势,也没有主动……劣势而有准备之军,常可对敌举行不意的攻势,将优势者打败。”准备的内容,包括人力物力的准备,包括敌情侦察和了解,包括兵力的部署和展开以及作战方法的确定,包括预作几套方案和临机处置办法等。准备的程度,以敌我对比,我有把握取得胜利为前提。战前的把握建立在科学计划和充分准备之上,但这种“把握”只是一种可能性。要变可能为现实,使“胜可知”达到“胜可为”,还要靠战争实践中能动地实施“准备”的条件,并不断创造条件,才能真正获得。既不要一味强调“准备”而错失战机,也不要过分强调“把握”而怯战不前。准备的立足点,要从困难处着眼,估计最困难最危险的可能性,预作解困的方案。在作战实践中,就能措置裕如,解困排险,争取最好的结局。

(八)慎重初战,实行有利决战

初战是指战争或战役的第一仗。首仗获胜,对己会产生极大的鼓舞作用,对敌则是对士气的沉重打击。初战胜负对随后战争或战役的发展影响颇大。因此,毛泽东非常重视初战,他提出了初战三个原则:第一,必须打胜;第二,必须照顾全战役计划;第三,必须照顾下一战略阶段。决战是指战争双方使用主力进行最后决定胜负的作战。决战是战役战斗的决战和战略决战,战略决战是全战争最关键的决定性阶段。毛泽东指出:“一切无把握的战役和战斗应避免决战,赌国家命运的战略决战应根本避免。”“我们主张一切有利条件下的决战。”为此,毛泽东规定了“执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的原则。战略决战是战争指导者运筹的重心。解放战争初,蒋介石集中优势兵力全面进攻解放区,企图与我展开决战。然而,毛泽东针对敌强我弱的总态势,力避决战而大踏步后退,持重待机。至解放战争第三年,蒋军总计被歼264万,且其几个大主力集团被分割在东北、华北、华东等以城市为中心的比较孤立的地区,形成了我“农村包围城市”的有利态势,这时,毛泽东果断地导演了一出以三大战役为核心的战略大决战的话剧来,实现了“决战决胜”的计划,达成了将蒋军主力消灭在长江以北的目的。

(九)战争指导上的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

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是战争谋划的基本要求,是战争指导者和一切战役战斗指挥员,指导和实施作战过程中的能动性的体现。主动性是中心,灵活性和计划性是实现和保证主动性的手段。

战争指导上主动性的根本目的,就是战争中的主动权。战争主动权就是军队行动的自由权。毛泽东指出:“行动自由是军队的命脉,失去这种自由,军队就接近于被打败或被消灭。”战争双方的指导者,都力争战争的主动权。主动权既有客观物质条件的基础,又有主观指导的能力作为。毛泽东深刻地指出:“战争力量的优劣本身,固然是决定主动与被动的客观基础,但还不是主动和被动的现实事物,必待经过斗争,经过主观能力的竞赛,方才出现事实上的主动或被动。”所以,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基础上,主观指导正确与否,是夺取战争主动权的决定性因素。当敌人以优势兵力向我进攻时,开始的主动权在敌人那边。然而,当我们采用毛泽东指导的方法,先避开敌之锋芒,并“人工地造成我们许多的局部优势和局部主动地位,去剥夺敌人的许多局部优势和局部主动地位,把他抛入劣势和被动。”使敌在丧失局部的主动权中一块一块被我分割,一部分一部分被我歼灭,从而导致在丧失许多局部主动权和优势的累积下,最终丧失了战争全局的优势和主动权。而我军则在夺取许多局部的优势和主动权的基础上,最终取得战争全局的优势和主动权。这就是毛泽东能动指导战争,从开始没有战略主动权到随后夺得战略主动权的精彩过程。

灵活性,就是灵活地使用兵力和战术,这是战争指导和战场指挥的中心任务,是实现主动权的保证。毛泽东认为,要从战争实际出发,紧紧抓住时机、地点、部队三个关节,必须灵活地使用兵力和变换战术。除了贯彻战争的计划要求,又要根据战情的变化,灵活处置。灵活性不是主观臆造的轻举妄动,而是在对客观变化了的实际,通过“审时度势”而采用“运用之妙”的处置方法的一种指导才能。

计划性是战争指导的中心环节。毛泽东指出:“由于战争的情况和行动都有其相对的固定性,因而应之而生的战争计划或方针,也就必须拿相对的固定性赋予它。”他并指出:“由于战争情况只有相对的确实性和战争是迅速地向前流动的(或运动的,推移的),战争的计划或方针,也只应给以相对的固定性,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和战争的流动而适时地加以更换和修改。”这里,毛泽东既指明了战争具有相对固定性和相对确实性,从而说明了战争计划的必要性,同时,他又指明了战争具有流动性,从而说明了因情况修改计划的必要性。为了适应情况变化,在制定计划时,需要考虑多种情况的变化趋势,制定几套方案。一旦情况变化也能基本处于事先的几种方案之中。譬如,解放战争中的济南战役,由于事先制定了“围济打援”、“攻济阻援”、“攻济打援”等几套方案,因而部署了与几套方案相适应的变化措施,使战役的发展在我意料之中。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是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的历史条件下总结出来的科学方法,它充分体现了毛泽东指导战争的灵活机动性,故又称为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随着历史条件的发展,战争的发展,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将随这些客观变化而发展,产生新的内容,增添新的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