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评价的原则的分析介绍

教学评价的原则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2-11-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科学性原则要保证评价的质量,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项的标准和权重。评价指标体系须全面、系统地体现评价目标,同时要突出重点,有意避开一些非主要的因素。评价对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导向作用,没有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就难免会出现偏差,将课堂教学引向歧途。以教学目标作为评价依据,分解教学目标制定的评价标准的量化及其权数的分配,能使不同评价对象的评价具有可比性。

8.1.3 教学评价的原则

为了获得有效的评价信息,实现客观、科学的教学评价,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主要体现在:

1.目的性原则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继续和深化,而不是教学过程的结束;评价的目的不是对被评价者“评头论足”,而是为了解、分析、研究教学情况,激发教师的探求精神,为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益服务。对于这一点,评价者和被评价者须取得共识,并贯彻于评价过程的始终,使双方自觉地、积极地参与评价工作,并有利于消除评价对象的消极被动心理因素,克服评价者不实事求是、甚至感情评价的主观心理状态,或是走过场的随机心理状态,力图使评价和被评价双方都有积极性。这是评价能否达到目的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每一次评价都要有具体的评价目的,具体的目的决定着具体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2.科学性原则

要保证评价的质量,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项的标准和权重。评价指标体系须全面、系统地体现评价目标,同时要突出重点,有意避开一些非主要的因素。但是,全面、系统并非面面俱到,而是指不能有主要因素的遗漏。评价对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导向作用,没有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就难免会出现偏差,将课堂教学引向歧途。评价时如果片面追求课堂的气氛和即时效果,就会导致教师违背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去降低教学难度、教学密度,降低提问质量,或课前“预演”,或专点优秀学生回答问题,以保证“效果”等。

3.可比性原则

内容不同、课型不同、学习对象不同等都会对这一节课和那一节课之间的比较带来更大的困难。如果对不同的课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结果将会不准确,评价就失去可比性。以教学目标作为评价依据,分解教学目标制定的评价标准的量化及其权数的分配,能使不同评价对象的评价具有可比性。

4.可行性原则

在制定评价指标时必须实事求是,应充分考虑其可行性。

首先,评价指标体系应力求简化:指标应抓住本质问题立项,不宜过多、过细。过多、过细难于突出评价的重点和关键所在;其次,评价标准须具体,且要易于量化,尽量避免概念化、抽象化;第三,评价标准须适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总之,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必须按照以上原则,参照课程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评价标准,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达到评价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