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内首例“劈裂式肝移植”手术在中山医院完成

国内首例“劈裂式肝移植”手术在中山医院完成

时间:2022-1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向死亡进军为生命护航——国内首例“劈裂式肝移植”手术在中山医院完成顾宝羽2003年11月14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移植小组成功地将一个肝脏“一分为二”,分别移植给了同样患严重肝病的一对母女。手术的成功、病人的出院完成了国内首例完全意义上的“劈裂式肝移植”。此次“劈裂式肝移植”手术的成功,对克服脏器短缺困难、更有效地开展肝移植手术,具有深远的意义。

死亡进军 为生命护航——国内首例“劈裂式肝移植”手术在中山医院完成

顾宝羽

2003年11月14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移植小组成功地将一个肝脏“一分为二”,分别移植给了同样患严重肝病的一对母女。术后3个月,病人包括肝功能在内的相关指标均达正常,同时也表明被“劈裂”开的左右半肝能够满足35岁母亲和7岁女儿的机能需要。手术的成功、病人的出院完成了国内首例完全意义上的“劈裂式肝移植”。至此,中山医院已成为我国第一个可以开展各种类型肝移植手术的医疗机构,并由此确立了它在全国肝移植领域的领先地位。

接受肝移植的母女朱桂芳、刘雨欣都患有遗传性肝病而肝功能衰竭,危在旦夕,肝脏移植成为她们唯一的医疗途径。考虑到患者病情危重,而供肝紧缺,瘦弱的母女有可能采取“一肝两用”来解决问题,中山医院下决心再闯这一国内医疗手术难关。“劈裂式肝移植”手术由樊嘉、王玉琦、吴志全和儿科医院郑珊等教授主持,分成肝脏整修及母女手术组同时在3间手术室里进行,前后历时11个小时。分割肝脏是整个手术的难中之难,专家们在显微镜下沿着中路边止血边将肝脏劈成“左小右大”两部分,兼为左右两半肝重建了各自独立的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和胆总管系统。手术后次日母女苏醒时,经检测,呼吸、血压脉搏均属正常。

术后,“同肝母女”先后出现多次“险情”。女儿刘雨欣一周后突发高烧持续不退,确诊系移植的肝组织有断面少量渗血所致,经医院介入科和放射科等医生的协同抢救,闭塞的动脉终于畅通,高烧也减退正常。母亲朱桂芳因抗排异药物反应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中精神抑郁,拒绝吃药,不肯讲话,后经心理治疗和特殊护理解决了问题。主持这次手术的中山医院樊嘉教授认为,植入肝脏分量只要大于接受手术者体重的1%就足够维持其生理需要,而分别植入母女俩体内的731克和302克肝脏,就体重59公斤、21公斤的两人而言都是理想的。此次“劈裂式肝移植”手术的成功,对克服脏器短缺困难、更有效地开展肝移植手术,具有深远的意义。

中山医院在器官移植方面历来有着不俗的成绩,设立于院内的复旦大学器官移植中心成立于2001年10月,拥有移植监护室、移植病房、配型中心、器官移植研究室、血液透析中心,是国内较早开展心脏、肝脏、肾脏移植的单位之一,在器官移植历史上创造了国内和上海市器官移植领域的多项第一。1974年中山医院进行了国内第一例长期存活的尸体肾移植,1983年编著出版了我国首部器官移植专著《肾脏移植》,1991年完成国内第一例儿童肾移植,2002年完成心肝联合移植手术,2003年又成功完成4例肝肾联合移植,这次又成功实施了我国第一例母女俩完全依赖同一肝生存的“劈裂式肝移植”。肝移植小组在樊嘉教授和吴志全教授的带领下,近两年来成功完成近百例肝移植手术,具有类型多、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等特点。术后一年生存率达95%,特别是对疑难肝癌患者进行肝移植后,生存率达94%,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为了进一步提高在人体器官移植方面的能力,2004年1月中山医院又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建立了合作中心。该所的名誉所长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实施人体肝移植的医生,是肝移植方面的创始人;现任所长是国际肝移植协会主席,也是国际器官移植权威学者之一。这一研究所在器官移植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雄厚的技术能力。这次双方的全面合作,将进一步推动中山医院在器官移植方面的迅速发展,加快与国际这一领域最高水平接轨的步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