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内高校试水人才培养新模式

国内高校试水人才培养新模式

时间:2022-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将大学生素质教育纳入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制订了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实施细则。目前我国许多高校进行了本科生KAB理念的试验与推广,其在具体实践中,引入企业导师,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组成的指导团队负责学生的培养,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二、国内高校试水人才培养新模式

为了适应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实现我国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方式上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一些探索经过实践的检验逐渐形成可资借鉴的模式,对未来的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清华大学创新性实践教育

创新人才培养是新时期我国人才战略的核心任务。经过多年努力,清华大学探索和建立了一种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高水平学科建设为基础的创新性实践教育。这是清华大学依托百年积淀和几代清华人的不懈努力,在人才培养方面持续推进的重大教育创新。

清华大学通过完善综合性学科布局等各项措施构筑创新性实践教育的学科平台,以研究型学习、高水平科研、多样化交流这三个系列环节构成创新性实践教育的核心内容,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有效的资源配给机制这两种机制作为保障,引导、激励和支撑学生持续投身创新性实践。该校构建了一套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创新性实践教育体系(参见图4-1),使学生全学程置身浓厚的研究氛围,产生探究的兴趣,在不断做出创新成果的过程中,产生成就感,树立自信心,提升创新能力。

以清华大学的“研究型学习”为例,这种学习是面向问题的学习,不是为掌握知识而学习。典型的研究型学习活动有:本科新生研讨课、实验室科研探究课、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研究生的研究型课程等。本科新生研讨课,是清华大学在全国率先推出的一门新型课程,使本科新生在入学伊始就能在大批高水平教师引导下进入科学研究领域。继新生研讨课后,又开设了面向全校本科生的实验室科研探究课,该课程涵盖理、工、文、医等领域,主讲教师中有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和高水平教授,以及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这使得本科生更直接地参与科研实践。[15]

img34

图4-1 清华大学创新性实践教育体系示意图

创新性实践是实践教育的一种新形态。清华大学将在已经开展的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培养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

华中师范大学实施素质拓展学分

华中师范大学自2007年开始在全日制本科生中实施素质拓展学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艺术修养,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最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规划培养体系,制订素质拓展学分实施细则。学校将大学生素质教育纳入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制订了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实施细则。细则从六个方面进行素质拓展学分的认定: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与社会工作、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技能培训及其他、国防教育。其中,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包含思想政治主题教育、学生日常行为教育、学生个人评优评先;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包含学术科技竞赛类、学术交流研究类、论文、作品编注类、创新创业类;社会实践与社会工作包含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工作等。学生必须同时修满专业课程学分和素质拓展学分方能毕业,素质拓展学分作为学生评优评先、毕业生择业、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的重要依据。

——完善组织机构,实行素质教育的量化培养。华中师范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由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团委、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共同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学校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30个素质拓展学分,其中包含20个必修学分和10个选修学分。修满40个学分(必修学分不少于20个)的素质拓展成绩优秀的学生毕业时,学校除给予学业成绩单外,还出具素质拓展学分成绩单,对学生大学期间的素质教育成绩做出鉴定。

——借助网络手段,实现素质教育的信息化管理。为有效管理学校素质教育开展情况,方便学生申报素质拓展学分,学校组织开发了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网络实现学生素质教育成果的动态管理,学生通过互联网经个人信息门户登陆学校素质拓展学分管理系统,随时可以申报和查询个人素质拓展学分。学校职能部门和院系在网上对学生申报的素质拓展学分进行认定和审核,管理工作更加方便和快捷,素质教育成果能够得到及时地肯定和鼓励,学生参与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

——鼓励个性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校素质教育培养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素质拓展学分认定的六个方面内容中,细化为17个方向33个小点的审核和认定对象,为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指引方向。毕业时,学校为学生颁发素质拓展学分成绩单,详细记载学生在校期间接受个人技能培训、社会实践、参与各类活动、取得各类成果等方面的综合信息,直观地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表现。与此同时,在素质拓展学分系统运行过程中,学校鼓励学生在个人兴趣和特长方面重点发展。除学校规定的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国防教育方面的必修学分外,学生在个人兴趣和特长方面取得的学分在素质教育的其他四个方向可以进行冲抵,以此促进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素质拓展学分实施三年来,全校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个性发展获得鼓励,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认可,学校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保持在较高水平。[16]

黄冈师范学院基于KAB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本科生KAB模式,是由高校教学或科研、实验人员担任大学生的指导教师,对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思想、生活、心理、就业等方面进行教育和指导,以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种教育模式。通过实施本科生KAB教育,可以使导师在课堂内外积极参与本科生的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从而发挥导师对本科生的全面指导作用。目前我国许多高校进行了本科生KAB理念的试验与推广,其在具体实践中,引入企业导师,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组成的指导团队负责学生的培养,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其中,黄冈师范学院的具体做法是:

——改革现有班建制,建立前期(第一学年)以“班主任——辅导员制”为主,后期以“双导师——辅导员制”为主的学生管理模式。班建制中班主任主管学生教学、就业指导,辅导员主管政治思想、生活指导等工作。通过KAB理念的实施,合理分配导师、班主任、辅导员三者之间的职权,制订出相应的协调机制和保障机制,确保三者之间管理职能的交叉不重叠,有效实现管理目标。

——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等教学模式,做实做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职业生涯的谋划。地方院校是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由于受政策与社会环境、院校与企业自身限制等多种因素影响,要实现地方院校学生各主干课程的全面合作缺乏可操作性。KAB理念的实行,可利用学校、导师的社会资源。根据学生职业取向,帮助学生选择企业导师,并与之建立起企业“师徒式”导师关系。由学院导师和企业导师来共同指导与教育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与毕业答辩等毕业环节的工作,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并共同谋划学生职业生涯。

——促进教师深入企业、企业导师深入教学,实现“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通过KAB理念的实行,使学校与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制订出有关政策与制度措施,调动学院导师与企业导师的积极性,成为师资培养的重要组成。让学院导师深入了解企业、认识企业,不断提高企业实践能力,促进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增强社会对人才真实需求的认识,改革教学内容与手段。企业导师加深对教学工作的理解,促进企业导师对教学的理解,增强企业导师的社会责任感,积累教学与管理经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指导和职业生涯的谋划。[17]

浙江工业大学培养区域发展适用人才

浙江工业大学坚持“立足浙江、服务浙江、面向全国”的办学宗旨和“以浙江精神办学、与浙江经济互动”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优化学科发展规划,凝练服务特色。学校根据浙江经济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学科结构,积极围绕浙江省主导产业需求开展技术创新与技术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目前,学校在生物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绿色化工技术、环境与安全、新能源技术、绿色制药技术等学科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建设基础,特色优势逐渐显现。其中,学校2005年开始重点建设的首批7个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在服务浙江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中担当了重任。学校还在优化学科结构的同时,大力加强各类实验室和科研平台建设,用学科会聚、集成创新的新理念来整合科技资源,探索建立了一批跨学院、跨学科、综合型或任务导向型的科研平台,如成立了军工研究院、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分析测试中心等,面向全社会共享各类设备、优秀的试验人员和研究成果,以更好地满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夯实服务基础。一是根据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全校63个本科专业三分之一以上直接与浙江省的四大主导产业(机械工业、电子工业、化学工业和医药工业)相关。近年来增设的软件工程、动画、数字媒体技术、网络工程、生物技术、环境科学、海洋技术等专业与浙江建设数字浙江、绿色浙江、海洋大省等经济发展战略紧密对接。二是完善人才知识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更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如按照“前期宽口径按类培养、后期多样化专业教育”的基本框架设计培养方案,拓展课程体系,扩展选修课程,加强理工结合、文理渗透;拓展一体化双专业的培养思路,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优化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加强工程技术精英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三是加强实践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建设了一大批相对稳定的学生实习、实践基地;设立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建设了20个大学生科技训练基地、1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大力扶持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毕业生以“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上得来”在省内著称,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近年来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学校抓住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共性因素,努力打造由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行业创新平台所组成的科技创新平台。如积极参与浙江省制造业技术创新和支撑服务平台建设,包括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现代五金科技创新平台、绿色精细化工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软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省科技创新服务实体;配套建设了相关的校内工程研究中心11个,主动对接浙江省产业集群和块状经济发展。

——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加大服务力度。学校着力加强与地方政府共建科技服务载体,在省内设立了14个技术转移中心,与22个地市建立了产学研合作载体和稳定合作关系,派出20多名教师常驻地方开展科技服务,有16名教授担任了浙江省首批“块状经济转型升级专家服务组”的首席或常驻专家。受浙江省政府委托,学校对146家龙头骨干企业进行了转型升级的监测评价工作。学校不断拓展产学研合作模式,与神华集团、巨化集团等规模企业建立科技创新联盟,与省内1000多家中小企业建立科技合作关系,与40多家企业共建联合研发中心。[18]

当然,以上几个案例远远不能涵盖国内高校对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全部探索和实践,它们只是这场创新浪潮中的几朵浪花,许多模式还正在酝酿和逐渐成型。这幅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画面必然要绘制在一个共同的背景幕布之上,也就是说,尽管各个高校的定位和措施不尽相同,但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都倚赖于一些共同的或是相似的良好机制来作为后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