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与企业合作创新模式

高校与企业合作创新模式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中小企业与地方高校合作创新取得了初步效果,充满了机遇,但是同样存在着巨大的挑战。中小企业与地方高校合作创新由于其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需要社会和各相关单位的合作与协调。[6]以往在特定环境下我国企业成功的发展战略模式已形成了很大的惯性,成了中小企业与地方高校合作创新发展的巨大障碍。产学合作双方的目标导向存在较大的差异,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与地方高校合作创新。

1.2 问题的提出

当前中小企业与地方高校合作创新取得了初步效果,充满了机遇,但是同样存在着巨大的挑战。中小企业与地方高校合作创新涉及面非常广,存在的问题也非常复杂,但是主要可以归结为两类:其一是环境和资源等内外部因素的制约出现的问题;其二是参与主体共性和个性问题交织产生的合作机制方面的问题。主要可以概括如下五个方面:

●有利于中小企业与地方高校合作创新的外部环境尚未形成

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部分(Freeman,1987;Nelson,1993;Lundvall,1992;Patel&Pavitt,1994;Porter,1995;BraCzyk,1995;OECD,1996;Cooke,et al.,1997;陈劲,2000;柳卸林,2001;许庆瑞,2002;Malerba,2004)。中小企业与地方高校合作创新由于其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需要社会和各相关单位的合作与协调。1992年,商务部(原经贸委)、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文提倡“产学研合作”,我国兴起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的高潮,相应地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和条文,逐渐优化了产学合作的外部环境;2009年,国家六部委联合召开产学研协调会议,又一次兴起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的高潮,旨在从根本上解决政策不成体系的问题。现存外部环境问题主要如下:

首先,合作所需政策法规严重不到位,促进产学研结合的宏观性倡导政策比较多,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具体性的财税和金融政策比较少,政策环境有待系统完善。第二,中介服务机构大多功能单一,机构不健全,提供信息服务不及时或缺乏准确性,导致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很多成果找不到需求者,企业需要的技术成果找不到合适的供应者,企业产品开发中的难题找不到合适的科技人才。第三,产、学双方之间的信息交流不畅通,市场、科技、生产信息仍存在分裂的现象。社会信息网络不健全,缺乏稳定的信息集散中枢,各类信息的辐射面不宽,由于双方信任度的不足,成果共享更是困难重重。

●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制约产学合作需求

企业传统发展战略存在惯性,导致企业创新动力不足。自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以来,依靠开放初期的扶持政策和相对独立的市场环境,大部分20世纪80年代成立的我国企业通过“贸工技”战略得到大规模快速发展,如海尔、联想、TCL等。一些大型国企也通过大量引进生产线或生产设备进行产业升级,使生产能力达到了短、平、快的效果,以庞大的营销网络、制造规模和低成本生产为前提,绕开核心技术开发及专有技术投资这一盲点,实现资源的整合。这就是典型的“贸工技主义”成长模式——靠市场营销起家,通过成本和规模扩张取得优势,最后才转头去发展核心技术。公司利用低廉的劳动力和资源成本优势,依靠投资拉动规模,结合外来的部分低端技术,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巨型的工业生产基地,最终创造了“中国制造”的奇迹:“到2000年前后,所有的观察家都相信,只要愿意,中国公司可以迅速成为几乎任何行业的全球最大制造基地,从家电到服装,从饮料到汽车。”[4]但是,规模的膨胀不仅没有培育出成熟的自主核心技术,而且企业由于在市场营销、降低成本和规模扩展中,养成了实行简单的“拿来主义”的习惯,靠资源投入、资金拉动的增长方式被不断复制和放大。国内企业由于创新动力的不足,丧失了全面、系统参与技术创新与学习的机会,使企业创新能力无法得到系统的发展,导致绝大部分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无法跨越模仿学习和局部改良的发展阶段。日本科学技术与经济会的大规模调查显示,“如果把一个研发项目从设想开始到立项为止,样本企业产品创新仅在此一阶段的成功率为1.7%,失败率高达98.3%”[5]。企业若长期没有创新体系、创新管理经验、创新人才资源及其储备,不仅企业创新战略的形成缺少必要的基础,对企业创新也必然缺乏自信,并导致“创新能力不足就越害怕投入,投入不足导致能力更差”的恶性循环。

以低廉的人力成本和资源高消耗为前提的产业成长模式到今天终于暴露出了严重的缺点:2008年10月17日全球最大的玩具代工商——合俊集团工厂倒闭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例子。合俊集团是香港联交所上市企业,其主力生产基地设在东莞樟木头镇,产品70%以上销往美国。作为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缺乏创新能力,同时又受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加速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因素影响,巨无霸合俊终于轰然倒下。[6]以往在特定环境下我国企业成功的发展战略模式已形成了很大的惯性,成了中小企业与地方高校合作创新发展的巨大障碍

●产学双方的组织目标不同影响中小企业与地方高校合作创新

产学合作双方的目标导向存在较大的差异,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与地方高校合作创新。一方面,高校的绩效目标与企业不同,高校对教师的教学、科研管理、职称评定侧重绝对数量和过度的量化,教学按课时考核,且重课堂教学,轻实践环节;科研以每年发表专著、论文数量、获得的各级奖励、申请多少纵向课题项目、拥有多少科研经费作为考核的依据,并与收入挂钩,没有给予应用研究应有的待遇。对于为企业方面作出的贡献考虑不够,甚至不予考虑。对鼓励教师的创新、创业即“双创”教育激励不足。这种评价体系不利于教师潜心深入地开展研究,助长了浮躁和急功近利行为。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中也未真正起主导作用,有些企业决策者不想放过任何盈利机会,为获得近期经济效益,寻找政策空当进行攻关,针对市场热点进行重复投资,而把技术创新放在极其次要地位。再加上我国的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现象依然存在,许多科技成果的“技术价值”高,而“市场价值”低,与企业实际需求有相当的距离。在产学双方目标导向存在严重分歧的情况下,缺乏合作动力在所难免。

●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

由于产学研合作各方处于不同行业、不同系统、不同领域,各方对技术成果及其产业化的价值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不能长时间保证合作诚信。在合作初期,产学双方还能比较容易达成一致协议。但随着合作项目的深入,看得见的利益或风险越来越清楚时,常常会因科研成果转让过程中的价格问题,合作共建研发实体的各方利益分配问题,成果的归属权问题以及知识产权问题,相互兼职待遇问题等发生矛盾。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在于缺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合作机制需要多元化和长期化

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机制主要是通过技术转让、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等契约式合作方式,还普遍停留在大学向企业提供问题导向的简单服务上,服务的模式也是主要集中在“包轻工”模式。短期项目合作比较多,或由企业提供资金,解决某个具体的技术难题;或由产学双方临时组合争取国家和地方的科技项目,项目结束合作终止。由于缺乏长期合作和战略性联盟,不仅产学合作持续时间比较短,而且合作的层次也比较低,很难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更谈不上对整个行业、地区产业甚至国家的创新推动了。

在全球化、信息化竞争环境下,依靠人口红利、资源投入、投资拉动的发展模式走到了尽头,中国制造业不仅仅面临着“产业技术空心化”的问题,而且将直接面临简单生存问题。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低下等问题的改变不仅需要创新资源的持续投入,需要政策的正确引导,而且需要付出长时间的努力,不可能立竿见影;依靠外力的道路“借机下蛋”也被证明是徒劳无益的,即使我们以最宝贵的市场作为条件,依旧无法获得我们需要的技术,所以,走自主创新之路,以产学合作为突破口,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华山一条路”。

因为问题千头万绪,所以必须对所有问题进行分类和整理,辨识当前情况下影响产学合作绩效的主要因素,研究主要因素矛盾影响创新结果的作用机理和作用路径,为管理实践和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