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支持机制

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支持机制

时间:2022-11-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实践证明,走校企联合、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体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在校内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也要坚持课内外结合的“双渠道”教育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实用性。

三、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支持机制

全国有两千多所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可能齐头并进,更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全部完成的。各学校具体情况有所不同,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需要在一批“精耕细作”的试验田里不断进行实践检验、总结经验,找出它们背后带有共性的支持机制,以便今后进一步推广。这些机制的不断完善,不仅将促进更多的大学生成才,也为他们将来顺利踏上就业之路扫清了不少障碍

实施科学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从上面案例中不难发现,同是以工科为主打优势的清华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一个是立足全国、放眼世界,另一个则依托地缘优势,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寻找培养人才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机遇。这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高校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实施科学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办学质量、办学活力与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所学校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有别于其他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外显。高等院校及其内部的各院系、学科专业是一个有机联系的完整体系,面向社会的总需求及其结构特征,高等院校及其各院系、学科专业必须在发展层次、服务面向、人才培养规格与特色等方面把握好自己的定位,并努力在政策和制度层面上建立一种灵活的反应机制,以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如果每一所院校及各个专业都能够科学分析社会需求和自身实力,合理定位自己在高等教育这一“生态系统”中的位置,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就能从微观机制上优化教育结构,使资源配置更为合理,同时使大学毕业生能够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重构以通识教育为基底的课程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迅速发展,劳动市场格局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一个人终身只从事一种职业的情况已越来越少。这就对未来就业者的知识结构、胜任多种职业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安排本科生的课程教学中,应十分强调基础阶段的“通识教育”,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体,构建学生应用知识和技术解决生产、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实际能力,可以彰显个性和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型人才,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起重要作用。因此,创新培养模式应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从调整课程结构入手,设置全校性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和学科主干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宽口径专业教育。

在知识结构方面,要培养学生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应当对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具有良好和坚实的基础,包括数、理、化、生等重要基础学科,人文科学方面应当掌握主要的哲学知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拥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良好的修辞学知识,也应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基础知识结构的形成,主要通过基础课程实现。加强科学基础和工程基础教育的通性,在重点建设一批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实现过程中,注重考核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形成,同时培养学生知识结构方面能够“举一反三,联想拓展”的能力。传统上人为地划分“文科”与“理科”两大课程体系,再也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应要求每人修读一定数量的人文与自然学科课程及技能课,确保学生全面发展。只有在自然和人文两大领域拥有良好的基础知识,才能够在任何领域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至于个性化课程,可以加大学生选修课比例,提供一部分优质课程作为全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包含历史与文化类、科技与研究类、技术与实践类等课程,供学生选修,以拓宽学生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领域,不但是后续的专业训练,而且主要是为了学生走向社会之后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比较坚实的基础。[19]

构建校企联合、课内外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高校的人才培养已经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换,大学生毕业后就是要做普通劳动者。这就要求高等院校专业的教学内容在体现知识结构科学化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学生知识扩张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爱好、社会发展需求确定自己的成长走向,在宽厚的学科基础养成的前提下,构建“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框架。特别是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会不断产生新的职业需要,这些都要求高校的各个专业的相应教学内容与之相适应。

尽管不少学校有一些试验或实验条件,在校园内有自己的实训基地,但多数学校在专业教育中很难为学生们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以至于学生在毕业进入行业后,不能很快地将所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工作之中,表现出明显的对岗位的不适应。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实践证明,走校企联合、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体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在合作中,院校可以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企业可以在院校设立培训中心,也可以派出管理人员到院校兼职任教,对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可以通过合作立项等途径加以解决。高等院校与企业要经常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实习实训基地、教师培养、教材建设等方面加强沟通,政府有关部门也要积极采取一些政策措施,鼓励校企之间的合作,在可能的情况下设立“校企合作专项扶持基金”,用于支持公共实训基地等平台的建设和发展。

与此同时,在校内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也要坚持课内外结合的“双渠道”教育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实用性。课内外“双渠道”培养是指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的有机结合,从现实的情况看,加大课外教育活动比例,并通过学分制等管理办法,从制度层面上保障课外教育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突出地位是当前工作的重点。丰富的课外教育活动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各种实用技术比赛、服务大赛、读书讨论会、外语演讲会、创新发明大赛、社会调查活动等。在学业评价上,不仅要通过创新学分的设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教育的各项活动,还应该逐步在基础学分上有所体现,并适当加大其比例,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20]

【注释】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061页。

[2]孙瑕、白明东主编:《领导科学词典》,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5页。

[3]《2010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

[4]郑南宁:《大学人才培养使命的再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第5期。

[5]何仁龙、潘艺林:《基础性实践性国际性——转型期课程目标的发展倾向及其启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

[6]李曼丽:《再论面向21世纪高等本科教育观》,《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第l期。

[7] 刘献君、吴洪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制约与出路》,《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第12期。

[8]赵川平:《国内外大学创新教育的实践研究》,《高等农业教育》,2000年第7期。

[9]朱清时著:《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国外部分大学本科教育改革与课程设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87页。

[10]赵川平:《国内外大学创新教育的实践研究》,《高等农业教育》,2000年第7期。

[11]徐理勤:《论联邦德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措施》,《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第4期。

[12]陈建成、李勇、张敬、彭卫红:《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与启示》,《科技与管理》,2009年第1期。

[13]胡建华:《大学审议会与日本高等教育改革》,《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第12期。

[14]安荣、矫爱玲、王小兰:《日、韩、新三国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及启示》,《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第21期。

[15]顾秉林、王大中、汪劲松、陈皓明、姚期智:《创新性实践教育——基于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

[16]《华中师范大学实施素质拓展学分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教育部简报,2011年第33期。

[17]许林:《地方本科院校基于“KAB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黄冈师范学院为例》,《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2011年第5期。

[18]《浙江工业大学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教育部简报,2010年第102期。

[19]程光旭:《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突破》,《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第1期。

[20]罗岩:《从大学生就业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9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