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方位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全方位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8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成立,其主要使命为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青年人才。因此,文化素质教育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第四篇 全方位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启明学院素质教育创新实践

简介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家长、社会和高等学校共同的心声。然而,如何实现精英化、个性化的创新教育,依然是高等教育需要面对和回答的重要问题。2008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成立,其主要使命为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青年人才。创造力是在其他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高层次上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素质教育理应彰显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

启明学院作为华中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从整体上规划和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做法,实行了自主制订学习计划、自主选择专业、特别学分制、专业导师制、创新性实验计划、科学评价体系和竞争机制等一系列培养机制的改革。①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开发学生创新潜能,形成了自主学习、多学科交叉、业界结合及培养宏思维的办学特色。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以鼓励学生主动设计或选择实践的对象、方法、内容,学生可以自己寻找或提出实践课题等。③注重多学科交叉培养人才,在课程学习、研究等方面进行多学科交叉,在学生创新团队进行多学科融合。④紧密与业界结合,聘请国际或国内专家指导或参与教学,用企业真实项目牵引学生创新活动等。⑤加强学生宏思维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重大或重要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启明学院的探索实践引起了媒体和同行高校的广泛关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时报等数家媒体纷纷予以报道,得到了社会、家长及学生的广泛认可,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作为教育改革的创新示范区,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主动实践和科技创新,探索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和创造教育的新途径,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学校在启明学院全面实施文化素质教育,通过提供丰富的、多元化的知识,开展适合个体发展需要的训练实践,使学生从中获得创新活动所依赖的知识、能力、态度、思维方式和精神力量,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的,从而为学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发挥重要作用。

一、研究背景与总体思路

当今世界范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是适应经济全球化,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我国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提升我国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自身需求。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也已进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时期。但我们面临着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我国的拔尖创新人才严重缺乏,严重地制约了国家经济、科技、社会等方面的发展。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的需要,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既紧迫又重大的任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高等学院应肩负的重要使命。

目前,我国高校的办学规模普遍过大,如何有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我们采取一种新的办学策略,实施更为深入的教学改革。为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国内一流大学都建有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如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清华大学的清华学堂、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学院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计划,支持有条件的高中、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985工程”建设计划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其重要内容。因而,作为以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目标的华中科技大学,始终应坚持精英教育的理念,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使命和责任。近年来,学校结合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需求和其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一直在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此,于2008年9月6日与业界共同创办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启明学院。启明学院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也是华中科技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特区。图1所示为启明学院启明大楼启用仪式现场。

img18

图1 梁亮胜夫妇和李培根校长、林萍华副校长共同触摸光亮球启用亮胜楼(即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大楼)

1.拔尖创新人才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特殊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高等学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柱和基础,肩负着培养大批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特殊使命。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改变现存的单一专业教育模式,确立新的教育观念:应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由传授知识为主转为培养能力为主,强调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发展能力打好基础;要改变评价人才只重知识、技能、成绩的倾向,而应致力于为“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条件,并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与社会发展进步紧密结合起来。这正如蔡元培先生在其《教育独立论》中所指出的“教育是帮助被帮助的人,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文化素质教育便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的,通过提供丰富的、多元化的知识,开展适合个体发展需要的训练实践,使之从中获得创新活动所依赖的知识、能力、态度、思维方式和精神力量。因此,文化素质教育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认为,文化素质教育可以为我们的学生提供广博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知识的融合能力;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实践平台,培养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更新学生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发明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社会交际管理能力,促进人格的完善和进一步发展;优化学生的创新动机,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2.启明学院办学宗旨及目标定位

启明学院秉承华中科技大学“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遵循“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未来杰出人才。

启明学院作为教育改革的创新示范区,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主动实践和科技创新,开发学生潜能,探索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和创造教育的新途径,营造多学科交叉的创新教育生态环境,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达成“一流教学、一流本科”的目标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力将启明学院办成我国著名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

3.启明学院基本办学思路

启明学院以开放办学、创新机制、学科交叉、拔尖示范为办学思路,从观念上、根本上改革大学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强调多学科交叉培养人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要求学生参与项目研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素养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启明学院人才培养的基本精神

(1)面向社会:引导学生面对社会的重大问题。

(2)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自主设计、自主管理。

(3)主动实践:学生主动设计并选择实践的对象、方法、内容等。

(4)多学科交叉:在课程学习、研究等方面进行多学科交叉。

(5)团队精神:团队学习、团队研究、团队合作。

(6)百花齐放: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多模式团队、多模式学习等方式并存)。

5.启明学院人才培养的几种类型

启明学院作为学校拔尖人才培养教育平台,开展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工作。根据学生自愿原则,从全校各年级学生中选拔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本科生进入启明学院。经专家论证,学院已建立了五种类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种是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未来工程领军人才为目标,建立了机械类、电气类、材料类实学创新实验班和基于项目信息类专业教育实验班。第二种是国际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未来医学杰出人才为目标,引进国际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临床医学专业中德实验班。第三种是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未来杰出的科学家为目标,建立了信息类、计算机类、经济类创新实验班,物理学、生物科学基础学科实验班。第四种是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理医工结合创新人才为目标,采用直攻博培养方式的理工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第五种是优才优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个性为目标,建立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6.启明学院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

启明学院以自主制订学习计划、自主选择专业、特别学分制、专业导师制、创新性实验计划、科学评价体系和竞争机制等为其培养机制。全面实施十一项创新教育改革计划,具体为启明学院学生科技创新计划、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计划、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计划、主动实践能力培养实施计划、“第二国经历”国际交流计划、特优生成长计划、学生创新学术交流计划、启明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创新教育特别课程建设计划、学生创新团队基地建设计划和启明书院建设计划。启明学院以此为主线,明确了学院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建立健全了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和机制,深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了示范性学生创新团队建设,为特优生创造了良好的创新教育成长环境。

7.启明学院培养对象

2011年9月,启明学院学生由创新实验班、创新团队和学习特优生三类培养对象组成,培养学生人数达到3 500余人。

第一类培养对象为创新实验班学生。创新实验班实行独立建制、个性化人才培养计划及专人管理等。截至2011年9月,已建立了机械卓越计划实验班、材料卓越计划实验班、能源卓越计划实验班、电气卓越计划实验班、土木卓越计划实验班、电信卓越计划实验班、信息类数理提高班、基于项目信息类专业教育实验班、光电卓越计划实验班、“王大珩”光电创新实验班、计算机卓越计划实验班、计算机科学创新实验班、自动化理工交叉纪录实验班、生物医学卓越计划实验班、基础学科生物科学实验班、基础学科物理学实验班、管理学创新实验班、经济学创新实验班、临床医学专业中德实验班19个实验班,在校学生人数为1 580人。

第二类培养对象为创新团队学生。创新团队是从全校选拔最有活力的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纳入启明学院,已建立了由机械创新基地、电工电子科技创新中心、Dian团队、计算材料科学与测量模拟中心、智能机器人及智能系统仿真科技创新基地、数模科技创新基地、物理实验创新基地、化学与化工创新基地、生命科学与技术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大学生调查研究中心、红树林策划创意团队、医用图像系统研究团队、基础医学科技创新团队、联创团队、冰岩作坊、记者团、外国语3-C团队、新能源与节能减排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GNG团队、We Sharp团队、WE团队21个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组成启明创新团队联盟,学生人数约为1 600人。

第三类培养对象为学习特优生。学习特优生是分布在普通专业班级上最优秀的学生。特优生每年选拔一次,培养年限一般为两年。两届特优生的人数约为400人。

二、项目研究与实施情况

启明学院文化素质教育主要以创新实验班和创新团队为实施对象。创新实验班文化素质教育重点以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创新教育论坛、经典阅读及导师制等为载体,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文化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团队则重点是在创新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强调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合理、思维更活跃、个人品质更完善,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更强,突破专业的狭隘性,视野更为开阔。

(一)创新实验班中的文化素质教育

创新实验班学生是启明学院培养的主要对象之一。创新实验班实行单独建班、个性化人才培养计划及专人管理等。迄今为止,已建立了机械类实学创新实验班、材料类实学创新实验班、电气类实学创新实验班、基于项目的信息类专业教育实验班、临床医学专业中德实验班、信息类数理提高班、计算机创新实验班、经济学创新实验班、基础学科物理学实验班、基础学科生物科学实验班这10类实验班,学生人数为763人。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创新实验班重点围绕以下七个方面开展了文化素质教育实践。

1.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体现人文素质教育

启明学院创新实验班以培养未来工程领军人才、未来医学杰出人才及未来杰出科学家为目标。在各实验班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以“加强基础、拓宽视野、重视创新、强调实践”为培养理念,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及国际视野的各学科未来杰出人才。在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基本规格中,除要求学生获得各专业基本知识和必备技能之外,着重强调了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能力,明确指出了学生要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深度职业道德认识,具有在多学科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和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具有对现代社会问题的认识,具有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在总体思路上,贯彻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主动实践和科技创新,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具体方案体现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课堂安排、实践教学及创新活动等方面,具体而言,在课程设置上,增加重要的基础课程比重,采取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统筹考虑;在教学方式上,以学生为中心,提倡采取问题引导式、启发式、探究式、互动式教学方式;在课程安排上,减少知识灌输比重,增加课外学时,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条件;在实践教学中,设立独立实验课,开设设计型、创新型实验活动,以项目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科研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在创新活动上,将科技创新纳入必修学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全面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由此可见,人文素质教育思想贯穿于启明学院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整体设计中。

2.特别课程开设促进人文素质教育

启明学院特别课程是为启明学院学生开设的创新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相关课程,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具有特别的意义。特别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拓宽学生的视野,尤其是培养宏思维能力、拓宽国际视野、学习交叉学科方面;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实践和科技创新。特别课程开设要求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性和示范性,反映最新教学改革成果,有利于引导课程的改革与建设,优化课程体系;要求依据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精神,符合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满足拔尖创新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需要;要求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积极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示范和推动作用。为推进创新教育特别课程建设计划,启明学院开设了创新教育课程平台,设置启明学院创新教育特别课程讲坛(简称“启明课堂”)。

经专家论证,目前,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已开设一系列让学生真正受益的特别课程。例如:为加强学生宏思维培养,开设了“工程导论”和“生命前沿课程”等顶尖专家、名师、院士讲授的特别课程;为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设了“哲学导论”、“文学”、“法学”、“历史学导论”和“领导魅力论”等文化素质教育特别课程;为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开设了“批判性思维”、“信号完整性与电磁兼容”和“随机过程”等国际专家主讲的国际课程。

“工程导论”特别课程是由李培根、杨叔子、熊有伦、潘垣、程时杰、樊明武、张勇传7位院士和黄素逸、陈传尧、吴昌林3位知名教授共同授课,内容涉及专业教育中宏思维能力培养、科学技术工程、能源与环境、自动化与社会、电气工程学科发展、核技术发展和科技创新、学习与研究、能源与环境、太空以及主动学习过程与方法等,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宏思维能力。“生命前沿课程”特别课程面向学生介绍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前沿与趋势,重点介绍经典生命学科与其他学科或技术间的交叉与融合,使学生了解生命科学发展历程、前沿与趋势,启迪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与创造潜能。该课程为讲座式教学,邀请了国内顶尖的学术带头人主讲,如南京工业大学的欧阳平凯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骆清明教授等。内容涵盖了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前沿领域、生物信息学、生物能源、生态环境治理、生物安全、生物经济等方面。课程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富有启迪,加强了学生对前沿知识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宏思维能力。

“哲学导论”课程由欧阳康教授牵头,哲学系张廷国教授、李耀南副教授、万小龙教授、雷瑞鹏副教授等5位教师共同讲授。内容涉及“什么是哲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中的哲学问题”、“科学技术中的伦理问题”6方面的专题。主要目的是让启明学院学生理解学习哲学的基本规定与特点,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最新发展,接受哲学思想熏陶,领会与运用哲学思维方式,能够深入思考科学技术中的哲学问题与伦理问题,尝试从跨学科的视角对科学技术进行人文反思。启明学院电信数理提高班2008级的周武同学课后表示:“老师们的思想都很深邃,能够让我们与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们进行交流,能够丰富我们的思想内涵,了解人类精神的精华。”其同班同学李恋阳也表示:“我认为这类人文课很能开阔我们工科学生的视野,培养我们的人文精神,希望多开此类课程。”为了加强启明学院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启明学院开设了文、史、哲、法等通识教育系列特别课程,加强了启明学院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为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文化素质教育新模式奠定了基础。

“批判性思维”是启明学院开设的国际课程之一,也是华中科技大学在全国高校中较早引入的此类课程,邀请了来自加拿大的分析哲学博士董毓老师讲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习惯,改善和提高学生的日常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面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作出合理的决定,避免盲从。课程运用大量的实例,引导大家全面剖析、深度思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该课程教学方式灵活,采取学生分组辩论方式,让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学生任何前提都是可以怀疑,可以提出质疑的。这些都使学生对课堂教学有了一种全新的体验和感受。在国外,该课程已发展成为一门内容丰富的思维训练课程,是各大高校全体本科生的必修课。启明学院首次引入,学生反映强烈,效果很好,其中一位同学课后反映:“上完这门课,我有一种重新认识这个世界的冲动,想把以前所有的书都拿来重新思考一遍。”2010年暑假,启明学院组织哲学系两位教师面向实验班学生集中开设该课,扩大了学生参与范围,也让更多的学生养成了批判思维,培养了批判精神。

为了充分体现启明学院办学特色,启明学院的创新教育特别课程已形成系列,根据特别课程的内容,分为思维类、方法类、交叉学科类、创业类、通识类及综合类课程等;根据课程来源,分为社会、业界、国际及志愿者课程;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启明学院希望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及手段一起来推动启明学院创新教育改革,共同培养社会所需的拔尖创新人才。

3.基础课程改革贯穿人文素质教育

根据华中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的总体格局方面,本科教育的基本定位是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即实施人文精神相结合的通识教育,完成学科交叉于综合背景下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和个性化培养。而且,研究型大学不应只是接受式的知识教育,而应以探索和研究的教育方式使学生认知和创造,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具有健全的人格、创新的思维、宽厚的基础、社会的责任、全球的视野和领导的潜质,为后继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本科培养方案是贯彻落实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的具体体现。自2009年4月以来,启明学院就一直注重推进基础课程的改革,分别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计算机6个学科的基础课课程进行了课程改革,并为各课程提供了建设方案及实施举措。其中,数学学院教改小组的改革方案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开发学生潜能”的教学理念,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等方面与传统的课程体系有较大改变,将进一步强化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物理学院的物理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强调注重研究型教学模式和引导式教学方法,采取更为合理的考核方式与评定方法,实验课程的设置将进一步强化物理逻辑思维以及求真务实科学实验方法的训练。生命学院为启明学子开设的“生命科学前沿”课程将邀请国内顶尖的学术带头人开设系列专题讲座,培养学生宏思维,将成为该课程最主要的特色之一。外国语学院的密集式语言强化教学模式,注重从授课方式与评估体系等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实践。计算中心的“C++程序设计基础”取代了普通班计划中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采用MCLA方法(基于榜样的学习方法)教学,注重实践教学以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改革后的基础课程都有意识地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其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以英语课堂为例,首先,英语课程不仅重视对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听、说、读、写、译等)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更多了解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根据不同单元话题,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做一些课前准备,话题不限,在每节课开始的五六分钟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好话题,然后收集资料,再汇报给全班同学。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发现有些学生爱好历史,于是就鼓励这些学生将美国历史的框架理出头绪,展现给同学们;有的学生喜欢旅游,就鼓励这些学生将美丽景点和名胜古迹介绍给大家;有的选择了关于美国总统的个人励志生活;有的就当前国际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展开评论;还有的对一些小故事中的大哲学产生了睿智的思索。总之,每个学生在展现自我的同时,也将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掷地有声的见解发挥到极致,真可谓各有千秋!他们彼此欣赏着各自的才华,同时也进行着思想的交流,开阔了彼此的眼界。

再有,很多英语学习者常常重视语篇和文章结构的分析,而忽视了文章背后所蕴藏的深刻人生内涵。很多时候,文章中短短的小故事却足以使学生深入思考,得出丰富的人生哲理。学生不仅可以对课文本身有深刻的印象,而且对人生也会有更深的理解和诠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发人生思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指导自己的大学生活。英语课上,老师还要求学生课下积极调研,培养独立学习能力,组织课堂小型辩论比赛,培养团队精神等。

此外,在“C++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中,老师布置作业需要有灵活性,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学”、“会学”。通过灵活的作业设计,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潜力。

其实,文化素质教育贯穿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更需要教师不断挖掘授课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鼓励学生积极调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开阔学生眼界,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励学生积极乐观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最佳诠释。综上所述,文化素质教育不是大而化之、华而不实、笼统而抽象的概念,而是大学教育中触手可及、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基础课程教学中,作为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入课程之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应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怎样思考,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4.专业课程教学活动蕴涵人文素质教育

启明学院在开展基础课程和实践教学的教学改革基础上,深入推进了全面的课程改革和建设工作。2010年,学院重点研讨了实验班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方案。在专业课程中涌现了一批理念先进、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方案可行的改革课程,部分专业课程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蕴涵了丰富多彩的人文素质教育。

电气类实学创新实验班的专业课“自动控制理论”进行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将学习的责任和任务、实现创新的权利还给学生,为学生创造一种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状态,使学生从知识和技能训练的被动接受者,转化为知识的主动发现者和个人知识结构的自我构建者。同时,结合师生合作的探究式学习,学生能从中体会到学习和发现的乐趣,获得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在课堂上,授课教师通过不断地问学生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相互提问,在课程上得不到答案的,学生可以再到课后去寻找,然后通过报告的形式向其他同学展示。在考试方面也进行了大胆尝试,就是让学生自己出考题,或是出没有答案的、有争议的题目。如果学生能自己出题,或是能发现考题的错误时,就表明他已经理解了这个知识点。这门课程不仅让学生获得了知识,还让学生学会了学习,也使学生能开展多学科团队合作,形成批判性思维,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等,而这些能力都可使学生终生受用。

机械类实学创新实验班的专业课“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更是展示了专业课程中独特的人文素质,它是将科学与人文进行了完美结合的教学。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其中也蕴涵了丰富的人文素质教育。该课程不仅是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而且其授课团队也是国家级教学团队,该团队编写的教材是面向21世纪教材、十一五规划教材,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等。该门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效果等方面独具一格,在教材编写上强调,“控制论不仅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而且也是科学方法论”;在讲授方法上既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讲解,又注重启迪学生思维和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方法论,引导学生从科学观和方法论上理清学习思路。更为难得的是,该课程在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上进行了很好的结合,并在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该课程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该课程既开展科学技术教育,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第二,该课程既是专业课程的教育,又是机械专业发展史的教育;第三,该课程使学生既了解控制工程的关键——“反馈”,又明确修身养性的要害——“反省”;第四,该课程既使学生了解非线性系统的基本特性,又认识“抓住机遇”的重大作用;第五,该课程既使学生学习“系统辨识”,又懂得如何识人;第六,通过该门课程学习,夯实了学生做人做学问的基础。该课程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育的做法独具特色,受到了国内各大高校的广泛关注与纷纷效仿。

5.启明学院创新教育论坛提升人文素质教育

启明学院创新教育论坛是为推动创新教育改革,落实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计划,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而开展的学术交流活动。通过举办创新教育论坛,总结和交流创新教育改革与实践研究成果,营造全校创新教育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拔尖创新人才人文素质教育。

2009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召开了以“创新教育改革与实践”为主题的第一届启明学院创新教育论坛。本次论坛涉及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思维能力和科技创新四个方面的内容,由主题报告和专题报告两个部分组成。常务副校长林萍华作了“创新教育再认识”的主题报告。专题报告分别由外国语学院徐锦芬教授、机械学院吴昌林教授、第一临床学院黄亚玲教授、土木学院陈传尧教授及电子系邹雪城教授汇报。他们就“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实践”、“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教师应以课程为载体、启迪学生研究思维”以及“以学为主应该成为创新教育的一种常态”等方面内容作了精彩汇报,此次论坛在全校师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与反响。李培根校长听取报告后指出,学校在创新教育方面已形成了良好的风气,势头很好,希望大家能不断超越自我,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提高认识,探索出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共同做好华中科技大学的创新教育工作。

2009年12月,学校又召开了以“科学·技术·工程”为主题的第二届启明学院创新教育论坛,由杨叔子院士主讲,内容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三者的关系、科技发展的历程、科技发展的趋势与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科技发展的若干人文思考四个方面,报告内容蕴涵深远。论坛最后,杨叔子院士用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来概括科技发展中的人文思考,强调“不要只精于科学而荒于人文”,科技发展也要以人为本,并用“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勉励大家要不畏艰险、勇于追求!

2010年5月,学校分别召开了以“医学课程整合”为主题的第三届启明学院创新教育论坛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展望”为主题的第四届启明学院创新教育论坛。在第三届论坛中,邀请台湾中山医学大学董事周明智教授一行5人作了医学课程整合为主题的专题报告,内容涉及医学课程整合模式、PBL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和社区医学课程三个方面,这类高水平的校际合作研讨会的举行,对推进华中科技大学医学教育改革、提高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双方进一步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第四届论坛中,邀请了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院长黄晓庆作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展望为主题的专题报告。报告中,黄晓庆除了介绍信息通信技术之外,还结合自己的学生生活和职业生涯,告诉学生:“个人的成功和行业的发展都需要具备敢于挑战、勇于开拓的精神,这样才能收获一个多彩的人生。”同时特别告诫所有工科学生:“不是只有半导体、计算机、互联网技术这些才是科学,人文精神也特别重要,要学会回归人性。”本次论坛,极大地加强了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教学改革成果和先进教学思想的交流,推动了创新教育改革,提高了全校师生的认识,提升了拔尖创新人才人文素质教育,探索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6.经典导读计划引导人文素质教育

迄今为止,启明学院经典导读计划开设的书目已有32本,目前已组织了针对《西游记》、《阿Q正传》、《共产党宣言》、《理想国》、《科学方法论》等经典著作开设的几门经典导读课程。这些课程是面向启明学院创新实验班学生、创新团队学生及学习特优生开设的。

经典导读课程采取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进行适当引导的教学方式,采用研讨式的教学方法,小班授课。每个课堂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20人,每门课程学时按16学时(1学分)设置,上课时间、地点可以不固定,由教师与学生自行商定。经典导读课程要求全面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强调学生终身学习和培养思维能力。

经典著作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经典著作可以让我们的学生走进大师,去聆听大师的教诲,构建文理相通的知识结构。经典导读计划的实施,可以引导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学习做人做学问的基本道理,孕育一种大气度,真正陶冶学生的心灵。

7.全面配备导师强化人文素质教育

为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与研究中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主动实践和科技创新,启明学院依据其办学纲要制定了各实验班导师制管理办法,目前已为启明学院创新实验班的763名学生全面配备了导师。学生将在导师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学习基础、特长、志趣等因素,制订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导师将承担学生的学业指导、项目指导及科研训练等指导工作,关心并指导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导师身上,学生可以感受到导师丰富的学识、高尚的师德风范和人格魅力,导师自身的言行举止是文化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载体。

通过师生之间双向选择,启明学院2009级8类实验班240名学生共配备了82位高水平的教师担任导师。这些导师中有教授63名,长江学者、“973”首席科学家、“国家教学名师”获得者等各类国家级杰出人才10余名。他们将对实验班新生的学习和科研等进行全面指导。在他们的悉心指导下,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及综合素养将会得到全面的提升。导师制的实施强化了启明学院的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导师制也是启明学院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培养质量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创新团队中的文化素质教育

随着高校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个性需求的多样化,通过课堂教学、班团活动等渠道开展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已很难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们以为,创新团队开展的各种实践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它也丰富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启明学院学生创新团队是依据兴趣爱好,按照团队的宗旨自愿组成,自主开展各种科技创新和实践活动的华中科技大学优秀学生社团组织。启明学院目前有Dian团队、电工电子科技创新中心、机械创新基地、计算材料科学与测量模拟中心等19支学生创新团队。团队学生来自理、工、医、文等学科,团队在校学生共有1 250名。围绕提高学校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启明学院通过团队学习、学科竞赛、启明论坛、工程项目、研究课题、社会调查、企业实习、文体活动、招新宣传等课外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得课堂教学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将人文素质教育的阵地拓展到课堂教学之外。

作为重要的实践教育基地和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启明学院创新团队通过团队式学习,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形成合作与利他主义情感;通过项目实践,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通过学科竞赛,引导学生追求卓越、奋发成才;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弘扬优良的作风;通过多学科交叉拓宽学生的科技视野;同时,也借助艰苦的环境铸就学生吃苦耐劳的品格。

1.团队式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形成合作与利他主义情感

团队式学习是特定群体内部通过交互学习以共同进步的一种集体学习方式。与课堂学习和课外自习这种个体学习方式不同的是,在团队中的学习往往与团队的创新实践活动主题息息相关,是一种小组成员围绕某个具体任务开展的集体学习活动。为了按计划完成团队工作目标,学习者需要根据其他团队成员的学习状况调整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进度。学习者根据团队制订的工作计划,自觉主动地学习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新知识,通过将理论付诸实践,通过实践,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促进新知识的内化和吸收,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

相对个体学习而言,团队式学习有助于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增强个体责任感和归属感,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于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形成合作与利他主义情感。团队内部成员之间形成良好的团队学习风气和交流氛围,通过取长补短、交流心得和相互激励,使团队成员的整体综合素质得以迅速提高。然而,在中学时代广泛存在的应试教育体系,以系统知识传授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个体学习定式的产生,让当代中国大学生缺乏主动实践的机会,更缺乏团队式学习的机会。启明学院将一批创新团队纳入启明创新团队联盟,并对团队开展的活动从制度和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指导和支持,为创新团队可持续地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为团队队员开展广泛的团队式学习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丰富了学习者个体的学习方式。

启明学院创新团队创新实践活动的形式以竞赛、项目、课题、实验为主。每项活动都要求队员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贡献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并在活动过程中,学会协调与其他队员之间的关系,必要时作出一定的牺牲和让步,以利于创新实践活动的圆满完成。例如,启明学院红树林策划创意团队举办的“晒书会”,联创团队为新队员指定书目进行阅读,以及为完成竞赛活动的集中学习与讨论等都属于团队学习的形式。以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为例,参赛小组需要具备较强的建模、编程和英文写作能力,一位学生是很难同时出色地完成这三种角色的,因此,参赛者多是三人一个小组组队参赛。参赛期间,这三位学生,必须首先确定一个选题,然后再按既定的选题开展后期的建模、编程和写作工作。但选题的环节可能就会碰到分歧,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有选择自己选题的理由,这没有对错之分,于是大家往往会碰到选择不一致的情况。但是,小组成员经过集中讨论,分析自己队员的优势和特长后,最终一定会达成一致,有不同意见的学生会放弃自己原来的选题,和其他学生保持一致。竞赛过程中,这三位学生的学习进度,必须高度协调,因为比赛的总时间仅有96小时。任何一个环节的脱节,都会影响整个比赛的进程。因此,这种学习,在锻炼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提升团队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合作,并产生利他主义情感。

2010年,第26届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MCM/ICM竞赛很好地诠释了团队式学习的重要性,华中科技大学48名队员组成的16支参赛队共获得5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和4项三等奖。此外,土木学院熊哲、梅启培、韩飞3位同学组成的参赛队获得了MCM最高奖项——Outstanding Winner(SIAM Award),即特等奖,这是华中科技大学参加该项国际赛事20年来首次荣获特等奖,也突破了湖北赛区参加该项国际赛事以来荣获特等奖的零的记录。

2.项目实践,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是指一个人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国家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责任感是人文素质中更深一个层次的因素,是理性与情感大约平分秋色的因素。”社会责任感则是人们对这种责任的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和崇高的情感、意志,或说是一个社会成员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国家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及使命的态度。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指大学生对自己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应承担的责任认识是否符合内心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其核心是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对社会的安定与变革、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应负的责任,即将自己的存在与活动同人类社会的进步联系在一起。

1998年10月,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大会明确提出,高等教育首先要“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的公民”。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叔子认为,毕业的学生应是高素质的,这个高素质首先表现在作为一个公民时,他的一言一行应该对社会负责。

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源于个体责任感的建立,而个体责任感的建立,来自对自己能承担责任的能力大小的判断。大学生在创新项目实践过程中,在将书本理论知识运用到项目实践的同时,通过同学反馈和自我认识,逐渐认清了自己的能力,不断强化个体责任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增进了相互之间的理解、信赖,通过走出课堂、走出校园、深入实践,加深了对项目意义的理解,逐渐认识到自己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

启明学院每年为创新团队学生提供大量的项目实践机会,加上创新团队自身争取到的真实项目,为学生主动实践,创造了大量的机会。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启明学院学生主动参与各类研究课题和实验项目达144项,参与项目学生人数达658人。这批课题和项目为学生认识自己、建立个体责任感、培养社会责任意识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3.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诚信,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人品修养,是做人的根本准则。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只有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由于部分社会现象的负面影响,诚信教育和诚信制度的不足,以及部分家庭对诚信教育的忽视,大学生中存在比较普遍的诚信缺失现象,如考试舞弊、抄袭作业、剽窃学术成果、拖欠助学贷款、篡改学习成绩和随意粉饰求职简历等。这些不诚信的行为与表现,严重损害了大学生在公众中的社会形象。

针对以上各种诚信缺失的现象,通过社会舆论和宣传、建立多层次的法律制度和信用评估体系,大学生的失信行为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而在这些办法之外,如果能将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行为通过合同或协议的形式约定下来,让学生时刻用诚信的标准检查和提醒自己,当然也不失为一个提高学生诚信意识的手段。

启明学院与校外企业建立了一系列的合作关系,例如,与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亚德诺半导体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建立了联合实验室,与武汉中元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炬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武汉嘉铭激光有限公司、百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公司建立了合作协议。这些知名的企业与启明学院合作,在解决企业自身碰到的技术难题、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提升企业及其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同时,也为具有开拓和创新意识的团队学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

与这些公司的合作,使学生在与对方建立的联合实验室或基地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或在对方的经费支持下开展项目研究,其合作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为创新团队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平台,更重要的是,通过大量的项目合作、培养协议、合作协议,规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实践行为,使学生明确了要履行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失信所要承担的后果,有助于树立和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

4.学科竞赛,引导学生追求卓越、奋发成才

启明学院创新团队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如机器人比赛(图2所示为一名学生为准备比赛在测试新产品性能)、智能小车比赛、英语演讲比赛、数模竞赛、挑战杯和微软“创新杯”等。例如,2009年微软“创新杯”比赛中,I See团队凭借发明的盲人自主学习系统成为中国区冠军并获得全球总决赛第二名(见图3)。同时,2009年,启明学院创新团队在参加的省级以上各类竞赛中,共获得135项好成绩,其中国际级的获奖15项,国际一等奖3项;国家级竞赛奖励92项,其中国家一等奖33项。然而,获奖并不是参加比赛的最终目的,启明学院要通过竞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类的发展,引导学生追求卓越、奋发成才。

img19

图2 智能机器人及智能系统仿真科技创新基地,一名学生正在测试新产品性能

img20

图3 微软CEO鲍尔默为2009年微软“创新杯”竞赛嵌入式项目中国区冠军队伍I See团队颁奖

《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办学纲要》(校发〔2008〕63号)中关于启明学院人才培养基本原则部分指出,启明学院的人才培养要“面向社会: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的重大问题”。学生参与的很多竞赛本身就一直关注人类社会的重大问题,这与启明学院的培养目标一致。以微软“创新杯”为例,2008年的主题是“科技可以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009年的主题是“开创一个科技能解决当今社会最严峻问题的世界”,2010年的主题则是“利用科技解决我们当今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近几年来,微软“创新杯”的主题都集中于利用科技解决人类社会在发展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这些主题,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教授2009年在《中国高等教育》发表的《谈专业教育中的宏思维能力培养》一文提出“宏思维”的概念不谋而合。李培根院士认为,宏思维是对宏观问题、重大问题、整体联系上的训练和思考,宏思维体现宇宙观、方法观、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宏伟目标,甚至情商,其本质是适应目标需求。成立启明学院,其中一个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宏思维的能力,在专业教育中引导学生认识和思考人类社会的一些重大问题,并尽可能地应用学科和专业知识,针对社会重大问题,哪怕是很小的一个方面,进行探索性的研究与努力。

以“挑战杯”为牵引,陈少明、朱传聪、石小兵和陈建武四位同学一直在研究基桩的无损检测。基桩是大型建筑的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基桩建设的发展呈现数量大、质量要求高、直径大等趋势,但是基桩检测仪器普遍存在测量精度低、速度慢、效率低下等问题,在实际工程中,传统声波仪对一根50米深的三埋管基桩的检测需要长达两个小时,严重影响了工程的建设进度。经过18个月的努力,多通道超声波无损检测系统终获成功。中国无损检测学会副理事长刘明贵教授认为,该设计方案为我国基桩检测行业提供了一套高效、智能化的检测仪,将在我国的声波检测仪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这四位同学也因此获得2008年第十届全国挑战杯的特等奖。

学生通过竞赛,将自己的学习与人类社会宏观问题、重大问题结合起来,将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结合起来,将个人的实践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结合起来,无疑将会促进个人的最大限度地提升。

5.导师的言传身教,弘扬了优良的作风

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团队发展过程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导师肩负着教书和育人两大基本职责,导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项目进行指导,更要教做人,引导学生在成长进步、成才立业的道路上保持正确的方向,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严谨治学的学风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研究项目的相关性以及对科研活动的热情掩盖了师生间年龄上的差距,让团队成为了教师实施教书育人、开展科研探讨和学习的摇篮。在教师们的教导下,各年级、各专业的本科生是团队中的主力军,他们彼此间的广泛交流、相互学习,会让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透彻,会使他们擦亮灵感的火花。对于刚加入团队,处于基础学习阶段,没有实践经验的新成员,他们在学习生活的心理适应方面还不是很成熟,在团队里他们可以方便地得到生活上的帮助和学习上的支持。团队为本科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组织平台,使本科生在科技创新实践方面的参与意识也能得到较好的提高。此外,学生在与导师共同研究中加深了对事物的理解,在讨论中启发了觉悟,不断培养了自身的道德情操。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创新团队Dian团队是把德育融入团队教育中的典范。在Dian团队的培养目标中,道德情操和工作作风被列在了头两位,而技术能力排在第三。如此旗帜鲜明地将道德、作风摆在首位,充分说明团队导师对非技术因素的关注,而这也正是社会现实生活的缩影。

“优秀是一种习惯,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好的态度可以带来更多机会。”正如Dian团队的这句团训,细节、态度,对队员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和要求,始终排在团队工作的第一位,对队员高标准的道德要求也已成为Dian团队的又一特色,成为队员身上的常态风景。发生在Dian团队的“树枝教育”是团队道德教育的经典案例。2004年秋天的一个深夜,开完例会师生同行,马路上一根树枝挡住了去路,前面的队员纷纷跨过或绕过去,与刘玉老师并排走的一名队员甚至蹦了过去。走在最后的刘玉老师停下脚步,非常痛心,叫停了所有队员:“你们年轻人跳过去了,可万一有位老师,天黑没注意这棵树枝,骑车摔倒了怎么办?你们这么多人,竟然没有一个为走在后面的人着想,连弯腰拣一下树枝的事情都不肯做,这是为什么?”学生们顿时都觉得不好意思,拣起树枝,委屈地说他们不是不愿做,也不是怕脏,而是根本想不到!如果不是老师指出来,他们压根不会认识到自己身上的毛病。

自此之后,道德教育被纳入了Dian团队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位置。对每年招入的新队员,都要进行团队文化培训,“树枝教育”也成了培训内容的保留教材,在一届届的队员中延续,已深入每一位队员的心中。同时,将导师制与导生制相结合:导师不仅在技术上对学生指导,更在举手投足间引导道德风尚,而道德自觉不仅从导师传向学生,也从老团员传向新团员。如今,整个团队中形成了一种道德自觉的良好氛围,对每一个小细节都不会忽视。

“树枝教育”的意义是深刻的,它将一直被延续。2006年12月,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的两位技术人员来学校进行“静载仪”项目的验收测试。无线通信组组员孙静超看到两位技术人员在凛冽的寒风中有些咳嗽,就主动到旁边的超市自费买了两杯热气腾腾的咖啡,递到两位技术人员手中,他们被Dian团队队员的细心体贴所感动,赞不绝口。

德育为先,Dian团队的德育是在一个一个的细节中熏陶形成的,这种良好的道德氛围和高度的责任感,无疑会为这支队伍的长足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而这一点更是支撑Dian团队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的另一大引擎。

6.多学科交叉拓宽了学生的科技视野

科学的发展,经历了由综合到分化再到综合三大阶段。当代学科的综合交叉,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学科分化几近极致,现代科学研究的相互关联性增加,科学家们前瞻性的探索也需要将目光投向相关的学科领域。现代社会实践中大量复杂的、综合性问题的不断提出,亟待多学科横向联合、集成攻关,以借鉴其他学科的观点,解决本学科领域碰到的问题。因而,仅运用单一学科的原理、观点和方法解决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

启明学院基本办学思路为“开放办学、创新机制、学科交叉、拔尖示范”。学科交叉是指围绕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多学科交叉平台,加强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跨学科的合作与研究,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学科支撑。启明学院通过设立启明书院、构建工医结合和医工结合的平台,通过开展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间学生的集体活动,促成了他们的交流与融合。

启明创新团队联盟本身即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平台,为启明学院学生之间开展学科交叉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来自全校50多个专业的团队成员可以通过集中会议、通信平台、集体活动实现交流与合作。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文科的学生思路比较开阔,思维比较敏捷,知识面较广,对社会重大问题关注较多;工科的学生则思路逻辑性较强,思维比较缜密,对研究方法、实验方法掌握比较透彻,逻辑推理能力较强。高年级的学生知识面广、思考问题比较深入、为人处世比较成熟,而低年级的学生想法比较大胆、新颖,为人比较随性豪迈。团队成员相互之间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极大地促进了学科交叉。

多元化的团队成员在一起合作学习,在各种创新实践活动中的讨论、交流和沟通,可以相互启迪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视野,特别是在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上,容易碰撞出火花,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全球因肺炎引起儿童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艾滋病、麻疹和疟疾死亡的儿童总和。在中国,肺炎是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病因,而其中大约一半是由肺炎球菌所引起的”,看到这则报道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申林同学想到了建立一套移动采集终端系统,实时将数据传送给医生,让患儿第一时间得到确诊和早期治疗。为了能研制出这套系统,申林联系计算机学院的邱卫超、邹沅辰和电信系汪喆组成了联创团队(Unique Studio),在查阅了大量医学资料的基础上,终于实现了通过手机等移动通信设备实时传送患儿的各种生理指标。该系统能使医生远程快捷地对小儿肺炎进行听诊和判断……微软大中华区开发工具及平台事业部总经理谢恩伟在2009年启明学院创新年会上对这套系统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一套系统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7.艰苦的环境铸就了学生吃苦耐劳的品格

创新团队所开展的各种实践活动,因其多数不属于课堂教学范畴,如果不能得到业界的支持或其他人士的捐赠,是很难从学校得到充足的经费的。因此,多数创新团队无论是研究经费、实验设备,还是实践场地,都是非常紧张的。很多团队包括Dian团队、联创团队(见图4),在成立之初,没有设备,没有仪器,没有实验室,因此,如果没有导师的无私奉献是很难走到今天的。

img21

图4 联创团队队员在营地工作

但艰苦的环境更容易铸就学生吃苦耐劳的坚强品格。简单的桌子加上一台自己的电脑,就是学生开展项目研究的场所。没有空调,夏天就光着膀子研究。有时,为了如期完成项目,学生们会通宵在实验室加班,困了就在桌子旁摆一张躺椅睡一会儿。没有实验桌椅,就去淘院系淘汰下来的家具。启明学院很多在国际大赛上获奖的作品都是学生在简陋的实验室里克服种种困难创造出来的。

三、项目主要成效

启明学院立足于创新实验班和创新团队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由于这两个不同的学生组织群体开展工作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启明学院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实践。

启明学院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文化素质教育赋予了拔尖创新人才在专业教育上无法涵盖的综合素质,并使之内化为一种动力因素,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人文素养与科学素质互相转化,为真正实现拔尖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思维模式、人格品质、精神情感等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形成强大而持久的创新能力,并进而推动拔尖创新人才付诸今后的创新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卫平.大学教育的“生产”与“自我生产”[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1:7-10.

[2]杨叔子.人文教育:情感、责任感、价值观[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1-4.

[3]段志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中的理论问题探讨(下)[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2):69-70.

本课题负责人:甘世斌(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副院长,电子邮箱:gsb@mail.hust.edu.cn)

课题组成员:甘世斌、陈小丽、李天雄、姜芳、陈英、刘燕

执笔人:甘世斌、陈小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